深蹲,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

2021-02-06 健身中國

  這議題其實很重要,因為對這個觀念若有不完整的了解,會對深蹲動作模式有很大的誤解、恐懼、和最嚴重的錯誤運用致傷。其實我認為『腳尖』不應該是一個深蹲時的重點,我的膝蓋深蹲時會超過腳尖,我也認為腳尖這個問題是一個對深蹲只有片面了解才衍生出來的迷思。

 

  首先,我所謂的深蹲是標準姿勢的蹲法,也就是最低點時大腿至少要與地面平行,或更低。先舉三個簡單例子:

 

  一、有小孩子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小孩子剛開始學會站立想撿東西的時候,一蹲下去幾乎屁股都要碰到地上了,為什麼呢?是誰教嬰兒怎麼深蹲的?其實人體肌肉和關節的構造是很會為身體找最輕鬆的方式去做動作的,所以深蹲怎麼蹲最輕鬆最自然嬰兒就蹲到底,應該沒有人看過半蹲的嬰兒吧?當我們站久了累了,最舒服的蹲法也是全蹲,因為身體所有的重量都在腳板腳跟,膝蓋其實受力很少。

 

 

  二、我們上小學被老師懲罰的時候,為什麼總是半蹲呢?因為半蹲是很不舒服的一個姿勢,不用多久大腿前側兩側就會開始酸。當我們做深蹲的動作卻不讓膝蓋超過腳尖時,很多時候這個姿勢的最低點蹲的狀態就是半蹲。你的大腿會感覺到較大的壓力,久了膝蓋也會開始不舒服。想像背上再扛上槓鈴的壓力,膝蓋會如何反應?(以下圖示為可議約束膝蓋以及自然移動膝蓋的差異,可以明顯看到身體的重心如何被影響,以及槓鈴的壓力從哪裡往下壓)

 

 

  三、世界上最頂尖的舉重選手,絕大部分深蹲的時候都沒有限制膝蓋移動的幅度,都是超出腳尖。而舉重運動比起其他主流的運動如足球籃球,身上肩膀核心膝蓋所呈載的壓力遠高於這些運動,但是受傷的比例微乎其微,這不是巧合!這是科學,這是了解如何運用最有效率(也就最安全) 的方式,達到身體的力量速度最大化。

 

 

  所以說,深蹲是一個我們出生就會的動作,是一個自然的動作,半蹲反而是一個吃力而且對身體不當施壓的姿勢。其實深蹲如果想要蹲到底很少人可以不讓膝蓋超過腳尖,因為大腿小腿不移開,身體要怎麼更接近地面?但是這也帶出了一個更重要的細節,每個人深蹲的方法都會不太一樣。每個人的大小腿長度比例,身體與腿長度比例,體型的高矮胖瘦比例都會造成「最有效率蹲法」上的些微差異。腿部比例較長的人,深蹲時膝蓋移動的幅度會較大,也會更明顯超過腳尖。腿短的人剛好相反,也許不用移動太多就可以蹲到底。站姿寬窄也有影響。腳站越寬,膝蓋會有較多橫向移動的空間,需要前  後移動的幅度也就縮小,這是我覺得很多人看影片會「以為」深蹲一定要控制膝蓋的原因。最後槓鈴位置也會影響蹲法,舉重選手的High  Bar,以及健力才看得到的Low  Bar,依照槓鈴在背上位置的不同,蹲的深度以及膝蓋移動幅度都會有差別。唯一不變的環節是:不管怎麼蹲,膝蓋移動幅度都不是重點,只要抓到深蹲真正的動作要領,膝蓋移動幅度多寡只是一個「結果」。

 

(左:High  Bar,右: Lower Bar)

 

  總結一下。也許你會問:如果深蹲是這麼自然的動作,為什麼經常聽別人說蹲太低會傷膝蓋?重訓不安全?我覺得有兩個可能:1. 一開始就學習到不正確的蹲法,2. 還未達到所需要的活動度、柔軟度,因此無法正確完成動作。

 

  正確的蹲法,我們身體的重心應該可以從肩膀到腳版中央畫一條垂直線,而重心從蹲下到站起都不會偏離這一條直線。很多人蹲下去的時候沒問題,重心穩穩在腳掌心腳後跟,膝蓋不受力。但是站起的時候會因為腳尖出力的方式使身體往前傾,重心前移到膝蓋上方,這樣的姿勢若不修正卻持續增加重量,膝蓋幾十次幾百次的不當受力,遲早會出問題。而且膝蓋只是第一個受害的部位,連帶的下腰,肩膀問題,就先不說了。而受傷以後,很多人會怪罪膝蓋超過腳尖為禍首,甚至認為重訓很危險,而忘了檢討自己的姿勢。

 

 

  現代人長期處於坐姿,或是多年未運動的人,通常都已失去控制身體關節的能力。最常出問題的是髖關節和肩關節。如果你無法穩穩的蹲下,這就可能身體柔軟/活動度(flexibility/mobility)不足的問題。腳踝柔軟度不夠,深蹲時膝蓋往前移會牽動腳跟離開地面,造成重心前移腳跟很難保持在地面,也是膝蓋開始過度受壓的情況。另一方面,如果努力壓制腳跟著地,蹲下時上半身一定必須有較大的前傾幅度才能蹲到與地面平行,一樣會重量前移到膝蓋上方,下腰也會不當受力。腰臀不夠柔軟的問題也很常見,蹲下時上半身要保持挺直狀態重心才會維持在同一直線上,但是髖關節不會用或是臀大肌太緊就會有蹲不下去的情況。這有時候可以用腳站開一點的方式彌補,但是癥結所在還是在柔軟度。

 

  所以膝蓋受傷跟膝蓋有沒有超過腳尖其實無關聯,而是動作做錯,以及各種柔軟度不足所形成的姿勢問題。建議學習如何啟動身體各個關節肌群,常常拉筋增加柔軟度,先用輕重量來練習蹲法,不要姿勢不標準就急著加重量。

 

  當一個教練或朋友跟你說深蹲蹲太低不好,膝蓋超過腳尖很危險,你會不會問他為什麼這麼說、觀察他深蹲能蹲多少?

 

相關焦點

  • 深蹲,膝蓋到底能不能超過腳尖?
    」翻成白話就是,膝蓋不超過腳尖雖然能減輕膝蓋壓力1/5,但您同時讓髖關節壓力上升10倍。 聽起來可不是個好主意! 通過三個動作的簡介,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傳統式的深蹲允許膝蓋超過腳尖。健力式與箱式,則讓重心向後,間接防止了膝蓋超過腳尖。
  • 深蹲的重點,不在膝蓋不能超過腳尖
    過去,多強調膝蓋不能超過腳尖,近年來觀念逐漸在修正。
  • 深蹲時膝蓋能超過腳尖嗎?
    首先來介紹一些基礎知識,為什麼當初會有人說深蹲膝蓋不該超過腳尖?原來,如果深蹲時膝蓋向前移動太多,會造成膝蓋承受的壓力上升,同時讓臀部肌肉偷懶鬆懈。兩腳間距寬,膝蓋不超過腳尖,重心是三者中最往後,且上半身最挺直的。 所以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傳統式的深蹲允許膝蓋超過腳尖。健力式與Box Squat則讓重心向後,間接防止了膝蓋超過腳尖。
  • 深蹲時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辯證去看,並不是簡單能與不能
    深蹲時膝蓋能否超過腳尖?這個問題在健身圈爭論了許久,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其實對於這個問題,還是需要辯證去看,並不是簡單能與不能的問題。三.其他問題深蹲時膝蓋是否超過腳尖每個人身體比例也是決定了你深蹲時膝蓋能否超過腳尖,如果你脛骨很短,那你去做深蹲的時候或許本身就無法讓膝蓋超過腳尖。
  • 深蹲時,膝蓋到底能不能超過腳尖?哪一方的「專家」說的對?
    刷短視頻的時候,看到一段健身博主教深蹲的動作,引發很大爭議。視頻中,那位博主一直強調深蹲時,膝蓋不能超過腳尖。然而,在評論中有很多人也開始「闢謠」:膝蓋可以超過腳尖。期間各種「神仙打架」,各種專家意見,好不熱鬧。
  • 深蹲,膝蓋到底能不能過腳尖?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一個被問及最多,可謂是深蹲時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深蹲時,膝蓋到底能不能過腳尖?關於深蹲時膝蓋到底能不能過腳尖的問題,已經有很多人討論過了。按照細節的不同,可以分為健身深蹲、力量舉深蹲、舉重後蹲、奧林匹克深蹲等等,而每種深蹲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標準。很多人說,深蹲如果想做得標準,腳尖是絕不可能不超過膝蓋的。沒錯,如果你做的是力量舉深蹲、奧蹲這一類,腳尖不超過膝蓋是絕對不可能的。
  • 為什麼深蹲膝蓋不超過腳尖會如此流行?
    在我最開始走進健身房的時候,就有人提示深蹲的時候膝蓋不要超過腳尖,一直到現在,這樣的提示語還充斥著大部分健身房和大部分健身者的腦海裡!  而當我看到世界各地的舉重好手在深蹲時,心裡又滿是疑問,舉重好手們的膝蓋幾乎全部都超過了腳尖....如果是會傷膝蓋的話,那舉重選手不是早就報廢了?
  • 深蹲膝蓋到底要不要超過腳尖?
    深蹲的作用:深蹲訓練可以刺激到整個下肢肌肉,可以很好的刺激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臀大肌。深蹲訓練對全身都有作用,因為它幾乎調用了身體全部的肌肉,甚至對內分泌也有作用,能促使身體各種激素的分泌。深蹲動作被稱為力量訓練之王,它的好處真的數不勝數。
  • 做深蹲,膝蓋一定要超過腳尖嗎?
    關於深蹲中的膝蓋與腳尖問題,爭議一直不斷。 最早的觀點是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因為很多研究共同證實了,這樣下蹲會使膝蓋的壓力明顯增加,有可能傷膝蓋。 而之後的觀點則認為,如果膝蓋不超過腳尖,對大腿股四頭肌的刺激就不夠充分,會降低鍛鍊效果。 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
  • 深蹲時膝蓋到底能不能過腳尖
    我搜索了一下,發現的確這個話題被各個健身水平級別的網友們討論的熱火朝天。有大神級的網友甚至動用了動作力矩測算這個運動生物力學的工具做了測算,也有相應的文獻進行討論。就人體結構來說,沒有人能夠做到膝蓋和髖關節都是90度。在保證膝蓋不過腳尖的情況下(膝關節90度),軀幹與靠後越難。
  • 深蹲時膝蓋到底能不能過腳尖?我們需要考慮到整體
    「深蹲時膝蓋不要超過腳尖!」無論是一些教練在教會員深蹲時,還是網上一些人給出深蹲建議時,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言論。他們認為,深蹲時如果膝蓋超過腳尖,那麼膝蓋的壓力就會大幅度提高,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膝蓋損傷。但是在深蹲時我們真的只需要考慮一個關節嗎?膝蓋到底能不能過腳尖?
  • 深蹲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作為膝蓋開過刀,一年後復健的我有話說
    教練:一開始不用操之過急經過許多資訊量的洗禮,大家對於深蹲多少都會有不同的見解,認為一定要蹲到膝蓋與大腿呈現90度,或是膝蓋不能超過腳尖等認知。但事實上,由於每個人關節活動度與肌肉發力不太相同,剛開始在練習深蹲時,不用一定要「這樣、或那樣」才算是有把深蹲做到位。
  • 深蹲膝蓋不能超過腳尖?三步教你學會正確深蹲!
    臀部內收,讓膝蓋向著遠離身體中線的方向移動,就是雙腳腳尖外旋時的感覺。3. 屈髖,伸膝,這是能夠完成深蹲的前提。4. 人類之所以能夠直立行走,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擁有發達的臀大肌。那麼訓練下肢肌群有什麼好處呢?1. 讓你看起來更加強壯。如果你的上肢肌群很發達,但下肢肌群卻不成比例,就會讓你看起來很不協調。2.
  • 深蹲到底蹲多深,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學會方法才能有效健身
    關於深蹲的正確姿勢,有一種說法是蹲下時讓大腿與小腿成90度即可,也就是所謂的半蹲,這樣做的原因是保護膝關節,但這樣做卻是錯誤的。再者,全蹲也能鍛鍊下肢的柔韌性,當然,下蹲的深度取決於你的臀部柔韌性以及運動能力,所以,也沒有必要刻意的用力下蹲。需要注意的是,動作速度也非常重要,不要突然下蹲,速度過快的特徵之一就是當你蹲到底部時,不能立刻保持靜止,而是像彈簧一樣上下抖動,這會產生一個加速度,從而加大了膝關節的壓力。最好的辦法是遵循「5-5」原則,即下蹲時從1數到5,直至全蹲,起身時也一樣。
  • 快樂擁抱深蹲!深蹲時要注意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嗎?深蹲問題大匯總
    即使如此也不該抹煞深蹲對下盤肌耐力訓練的偉大貢獻。深蹲當然是可以做的,只是要注意強度、放慢速度、不能過多、過量、過長的訓練時間;另外用三明治方式(這邊先簡述,以後將有詳細的說明,先賣個關子)來進行深蹲訓練:三明治外面的兩片吐司麵包是向上伸展或是垂吊,而中間的內餡正是深蹲。三明治流程就是向上伸展(或垂)→深蹲→向上伸展(或垂吊)。
  • 在運動中膝蓋到底能不能超過腳尖?
    一提到運動中對膝蓋的保護,就算沒有運動經歷的人也會說「下蹲的時候膝蓋不要超過腳尖」。可見膝蓋不要超過腳尖,有多麼的深入人心和普及。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首先我們來看一看:在正常情況下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答案是肯定的。
  • 最具爭議的深蹲不能超過腳尖?史上最詳細的深蹲解析
    教練:一開始不用操之過急經過許多網絡知識的洗禮,大家對於深蹲多少都會有不同的見解,認為一定要蹲到膝蓋與大腿呈現90度,或是膝蓋不能超過腳尖等認知,但小編抱著不同的見解。由於每個人關節活動度與肌肉發力不太相同,剛開始在練習深蹲時,不用一定要「這樣、或那樣」才算是有把深蹲做到位。
  • 深蹲:膝蓋不能超腳尖?你有想過腰椎的感受麼
    就拿我這種身材6/4分的選手來說,我要是膝蓋不超腳尖,蹲的會很難受。再後來通過進修學習發現,其實根本就沒有深蹲膝蓋不能超腳尖這一說,這根本就是謠言,但是現在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我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讓大家正確理解到底應該如何深蹲,不再聽信謠言。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正文。
  • 深蹲時為什麼總強調膝蓋不要超過腳尖?有什麼道理,是對還是錯?
    那麼,在深蹲過程中,膝蓋到底要不要超過腳尖呢?膝蓋要不要超過腳尖的問題可謂是歷史久遠,雖然在深蹲過程中膝蓋不要超過腳尖早已被否認,但仍然被一些教練拿來強調,總是會以此為動作標準去告知學員一定要注意不要讓膝蓋超過腳尖,否則很容易受傷。
  • 忘掉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才是深蹲最需要的黃金準則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家對於進行深蹲訓練都會相信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定不能讓膝蓋超過腳尖,而關於這個話題我在非常早期的推送中就有過解釋,不是說我們在深蹲時要刻意的一定讓膝蓋過腳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