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
家園主編(家園君)再次開放個人微信號啦!想在朋友圈裡見到家園君嗎,想更直接了解加拿大,諮詢事情嗎,想打家園君嗎,加家園君個人微信號:cameet(之前加過微信canada365的童鞋就不用重複加了!)
本期話題「留學生應該如何融入老外圈子? 」。點擊家園微信下方菜單「籤證申請」,進入「美女微電臺」收聽。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家園網 www.iaskca.com
前幾天,超模Doutzen Kroes在INS上傳了一張哺乳照,並附了這樣一段話,Daily routine! I'm pomoting breastfeeding, it's the best for your baby when possible!
她鼓勵媽媽們母乳餵養,同時,這一舉動也是為反對公共場合歧視哺乳的行為。
於是乎大牌明星們,Gisele Bündchen,Gwen Stefani,Miranda Kerr,Angelina Jolie紛紛PO出她們的哺乳照以示支持。
生兒育女是大自然規律,母乳餵養也是天經地義。不過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在社交禮儀方面越來越講究。
在美國和歐洲,公共場合餵奶,按照現有的社會規則,這種行為雖然沒有被禁止,但常會被人側目和歧視。
美國社會其實是提倡母乳餵養的,很多美國孩子吃奶吃到三四歲,是常有的事。有的老大已經可以站著喝奶,小的還抱在手裡喝奶,媽媽就左右開弓,兩不耽誤。
紐約州早在1984年就立法支持所有形式的母乳餵養行為,此後許多州紛紛本著尊重人權的原則開始支持這一行為。
2012年5月,一組美國女兵身著軍裝為孩子哺乳的照片引發了強烈爭議。
支持者認為在公共場所哺乳是一項根本的權力無可厚非,反對者則稱,穿著軍裝拍攝這樣的照片有辱制服,更有人將這比作穿著軍裝如廁。
攝影師拍攝這組照片,是希望人們關注女性在公共場所哺乳的權力。
"我希望這些照片可以帶來一些積極的改變,不只是女性軍人,所有的女人都可以在公共場所哺乳,而不必偷偷地躲進房間。"
當事人稱,這樣的評價讓她感到沮喪,她說自己並未做錯什麼,"我們沒有侮辱軍裝,我們應該感到自豪。"
一位生活在紐約的33歲母親說,無論何時何地,餓的時候,寶寶們應該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下吃奶。
她希望以後的社會達到這樣一個程度:人們不再認為公眾場合的母乳餵養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或者是件私人隱私的事。
歧視公眾餵養事件惹爭議
在2005年,馬裡蘭州東北部的肯特郡就發生過一起歧視公眾餵養的事件。
在郡辦事大廳內,辦事員Mary Hollinrake 讓在大廳餵寶寶吃奶的媽媽要麼拿件衣服蓋著,要麼去地下的休息室或其他地方喂。
這起事件隨後也引起了許多哺育媽媽的集會示威。
也是在2005年,在底特律地區的塔基特購物中心,保安要求一名正在給4周大小的寶寶餵奶的婦女馬上離開,事情發展到最後叫來了警察。
美國婦女機場"哺乳抗議" 捍衛餵奶權利
有位母親和丈夫帶著22個月大的女兒搭飛機前往紐約。
他們一家三口坐在飛機倒數第二排。這一排共3個座位,媽媽坐在靠窗口位置,丈夫坐在過道旁邊。
起飛前,媽媽開始給孩子餵奶,因為哺乳有助於孩子在飛機起飛和著陸期間保持情緒穩定。丈夫用身體遮擋住母女二人,為她們創造了一個「私人空間」。
這時,一名空姐走過來,遞給媽媽一條毛毯,說:「你需要蓋起來,你冒犯了我。」
這位母親拒絕了空姐要求,她說:「不,謝謝你。我不會把毯子蓋在孩子頭上。」她還說,法律規定她有權給孩子哺乳。
因雙方爭執不下,航空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將這一家人趕下飛機,安排他們乘坐第二天另一班飛機離開。
而且航空公司幾天後打電話給這位母親,說不對這次事件負責。
這位母親覺得自己蒙受了羞辱,於是向他們當地的人權委員會控告航空公司歧視。
哺乳風波發生後,11月21日,美國30多個機場21日分別遭遇「哺乳抗議」。
很多美國女性,深知帶著幼兒坐飛機是多麼艱難的事情:抱著孩子排長隊領登機牌;為應付新的安檢措施,不能帶液體上機,甚至包括一些嬰兒食品;還要拖著嬰兒車、嬰兒專用座椅和尿布在機場走來走去。
因此,當她們聽說這位母親的遭遇後,便毫不猶豫地加入到機場抗議的隊伍裡去。
這支隊伍由大約70名母親組成,她們聚集在機場那家航空公司售票臺前,共同哺乳孩子。
(紙上的文字意為:「你是吃奶長大的嗎?吃奶長大的孩子更健康,智商更高」)
抗議的媽媽們帶著孩子參加活動,孩子的衣服上寫著:"如果你可以在公共場合進食,為什麼我不可以?"
---AD---
家園微信菜單「去籤證」可申請加國特價籤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