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鍵三連!大風吹,霧霾散,氣溫降,下午就有
申城深陷「霾」伏。
受靜穩天氣影響,
本地汙染物持續累積,
疊加上遊汙染輸送,
從11日起申城主要汙染物
PM2.5就持續走高,
昨天達到重度汙染級別。
今天上午,
空氣仍然欠佳,
有輕度到中度霾,
空氣品質維持在重度汙染,
尤其是早晨霾疊加晨霧,
能見度變得更低了。
這是今年下半年以來
上海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汙染過程。
上海中心氣象臺13時30分發布
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受較強冷空氣影響,
預計未來24小時內,
本市將出現5級陣風6-7級,
沿江沿海及江河湖面6級陣風7-8級的偏北大風,
困擾申城多日的霾也將被大風吹散,
天氣質量逐步轉好。
冷空氣到訪也將給申城帶來「斷崖式」的降溫。
上午氣溫並不低,
最高氣溫甚至攀升到13℃左右。
氣象專家表示,
降溫會從下午啟動,
氣溫會一路下跌,
晚上氣溫會速跌到6℃,
這股冷空氣將助力申城一舉完成入冬衝刺。
據預報,
今天半夜,
本市會轉陰有小雨或小雨夾雪天氣,
下周天氣在晴雨之間轉換,
17日~18日還將有一次降水過程,
未來一周氣溫總體比較低迷,
基本上每日的全天氣溫都在10℃以內。
換季式降溫來了,
這份健康氣象指南請查收!
冷空氣影響前後,健康通常是大家關心的熱詞。氣溫變化幅度大,易誘發感冒、呼吸道感染以及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上海市氣象局宣傳科普與教育中心聯合長三角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為公眾送上一份健康氣象指南——《氣象防未病 健康早知道》。
又幹又冷容易誘發感冒
在這則科普視頻裡,氣象科普專家詳細解讀了上海在健康氣象風險評估研究的成果,並指出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是各年齡人群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其中,天氣變化是感冒的促發因素之一,當氣溫變化幅度超出正常的人體調節能力時,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使得病毒易侵入人群。
低溫時感冒發病人數增加
健康氣象專家通過流行病學、毒理學等多種研究方法發現——
■ 14歲以下的兒童對低溫的耐受程度較差,感冒高發期的溫度在10.9℃左右
14歲以下發病率影響圖示
■ 成年與老人對低溫的耐受程度差不多,14歲到64歲年齡段的耐受程度為6.5℃左右,而65歲以上的老人能耐受的低溫為6.8℃。
成年與老人對低溫的耐受程度差不多
此外,秋冬季乾燥的空氣是導致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乾燥的空氣會加速病菌繁殖速度,會使鼻腔、氣管、支氣管黏膜脫水,使得呼吸道對病毒的清除作用降低。
霾最易增加幼兒患病風險
這幾天,申城深陷「霾」伏。受靜穩天氣影響,本地汙染物持續累積,疊加上遊汙染輸送,從11日起申城主要汙染物PM2.5就持續走高,空氣品質達到重度汙染級別。霾天氣直到冷空氣今天下午抵滬才「散場」。健康氣象專家研究發現,PM10、PM2.5、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會導致兒童哮喘的就診人數增加。
PM10、PM2.5、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會導致兒童哮喘的就診人數增加
■ 年級越小,越容易受到PM2.5的影響。
■ 當溫度低於20℃時,兒童哮喘也容易高發。
而慢阻肺的發生也和天氣變化有很大關係,日平均溫度、日平均溼度都會影響慢阻肺門診的就診量。當日平均氣溫低於10℃,慢阻肺門診的就診量就會上升。
寒潮來了怎麼辦?
防禦知識學起來!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