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我市郝先生遭遇了刷單詐騙。郝先生在58同城上發布求職信息,和對方加好友,對方稱是給淘寶、京東等商家刷銷量,需要郝先生墊付商品金額,付款後返還本金和佣金。
對方先給郝先生發一個連結,點開後顯示的是淘寶商品,郝先生將商品購買並支付金額。一上午的時間,郝先生刷了幾單之後。但到了返還「佣金」時,對方卻表示,郝先生的單「被卡了」,要繼續刷才能返還「佣金」。郝先生意識到自己被騙,趕忙報了警。
下面小編帶您一起了解一下刷單詐騙:
1
刷單兼職:詐騙高發區
很可惜,現實總是不如想像那麼美好,朋友圈裡這種輕鬆賺錢的刷單兼職,大部分都是騙子的套路。刷單兼職屬於詐騙高發區,受害者損失金額輕則上百,重則高達數十萬。
為什麼刷單的騙局已經被多次曝光,卻依然有不少人上當受騙呢?
除了兼職廣告上薪酬太誘人、又無需經過投簡歷面試等程序,看起來方便快捷就能賺大錢之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騙子們狡猾的「畫皮術」。
騙子們清楚的知道,只靠一套固定的說辭,很快就會被大家識破,所以他們也不停地「升級」變換新的騙術,絞盡腦汁編造花樣。
當大家對墊付刷單感到警惕時,騙子們就打著「無需墊付,一單現結」的噱頭,引誘受害人上當,並在後續的支付教程中做手腳騙取錢財;
又或者利用高額佣金,在將受害人引導到惡意網站、賭博平臺、「搶單」App等,誘騙受害人充值刷單。
刷單兼職詐騙套路
說到底,騙子都是利用人們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只要大家還幻想著有什麼「輕鬆致富」的道路,就會讓騙子有機可趁。
2
刷單兼職究竟可不可取?
如果確實是商家發布的刷單兼職呢?
作為普通用戶能不能參與?
答案是千萬不要!
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刷單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屬於違法行為。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請不要抱有僥倖心理,輕信虛假兼職廣告而參與違法活動。
相關法律法規
國家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發布了《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其第二章第九條明確規定:「網絡集中促銷組織者應當依據可以查驗的統計結果公布網絡集中促銷的成交量、成交額,不得對成交量、成交額進行虛假宣傳,不得直接或者間接為網絡集中促銷經營者虛構交易、成交量或者虛假用戶評價。虛構交易、成交量或者虛假用戶評價是指,網絡集中促銷經營者通過不正當方式獲得關於其銷售商品的銷量、經營者店鋪評分、信用積分、商品好評度評分、刪除不利評論等有助於其產生商業利益、妨害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3
幾種常見「兼職」騙局
1、兼職打字詐騙「急聘網絡打字員工30元/千字」「招聘打字員,在家辦公,日結薪水」...騙子一般以郵寄原稿需要郵費、押金、VIP費等各種費用為名頭,騙取受騙者的錢財。
2、傳銷式刷單詐騙和普通的刷單詐騙不同,這類刷單除了以各種優惠的名頭吸引受騙者加入,然後收取各種費用以外,還讓受騙者再去找下家行騙。
3、收取保證金詐騙一些騙子利用學生涉世不深、防騙意識薄弱的特點,打著高薪招聘的旗號,以收取保證金、押金和體檢費等手段從事詐騙活動。
4、騙中介費社會上仍存在大量不規範的中介機構收取中介費。一旦交完費,「工作」則遙遙無期,或者找幾個做「託」的單位讓學生前去聯繫。幾次下來,學生打工熱情銳減,對社會實踐感到一片茫然。
5、騙取額外費用常在招工廣告上稱有文秘、列印、公關等比較輕鬆的崗位或以優厚的報酬等作為誘餌吸引學生,求職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證金或者其他一些費用,如服裝費、建檔費等等即可上班。但往往學生交錢後,招聘單位又推託目前職位已滿,要學生回家聽消息,接下來便石沉大海。
6、騙培訓費一些單位要求應聘學生在「上崗」前先進行培訓,同時要求學生自己掏腰包付培訓費。但往往是培訓進行後則以尚無工作崗位等藉口推託。更有甚者在收取培訓費後連所謂的「培訓班」都尚未開班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7、拖欠費用一些不法之徒到處發布信息,利用學生涉世未深的弱點,先以高薪誘惑,等做完以後,卻如石沉大海,遲遲領不到報酬。
4
記住這幾點,慧眼識騙局
① 任何要求墊資的兼職和刷單都是詐騙:不要有「輕輕鬆鬆賺大錢」的心理,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連結。
② 兼職應找正規平臺:不要輕信網絡上的「輕鬆又高薪」的兼職。
③ 網絡刷單違法違規:不要因為小利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遠離網絡刷單,營造公平的、公正的、健康的網購環境。
原標題:《長點心吧!網絡刷單都是騙局》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