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京津唐中心位置的林亭口鎮是國務院命名天津市三十個中心鎮之一。在全國大力推行「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工作中,公安寶坻分局林亭口派出所堅持將警務改革與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度融合,突出「一室引領、流程重塑、協同高效、規範運行」的改革思路,將原有六個警組精簡為「一室兩組」,實現綜合作戰能力和警務效能的全面提升,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該所現有在編民警18名,輔警20名,轄區面積107平方公裡, 55個村隊,實有人口3.1萬。林亭口派出所全體民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進位、擔當作為,結合所轄區實際,積極傳承和發展「楓橋經驗」,全力投入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實現警務模式轉型升級,維穩創安力量整合,社會治理不斷創新,切實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一室引領兩組
關鍵在「引領」
林亭口派出所把強化情報指揮室的「引領」功能作為改革的重中之重,內設情報研判、指揮調度、綜合管理三個崗位,由派出所主要領導分管,同時將工作部署、研判、警情處置、督導考核「四大工作職能」 賦予一室,並同步搭建「實戰流程」引領警情處置、「警務技術」引領偵查破案、「治安分析」引領巡邏防控、「任務清單」引領社區警務的「四條路徑」。形成兩組根據情報指揮室指令開展工作,工作過程受情報指揮室監督,任務完成情況向情報指揮室反饋,困難和問題由情報指揮室協調解決的警務管理新閉環。讓情報指揮室脫胎換骨,引領派出所警務模式轉型升級。
嚴格勤務規範
保證民警專職專司
林亭口派出所打破以往「室組混編、大輪班」的值班勤務模式,推出「勤務組」「主副班」工作機制,由勤務組負責值班110警情處置,辦案巡控組負責案件查處,值班社區民警不承擔夜後任務,以保證次日有充沛精力投入社區工作。
林亭口派出所將開展群眾工作、管理實有人口、組織安全防範、推行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等職責賦予社區警務組。社區內矛盾糾紛等簡單警情由社區民警接處,設定警情接處率、矛盾糾紛化解率兩個考核指標,將社區民警吸附在社區。民警每周下社區工作時間,比改革前提升66.7%。
辦案巡控組承擔110警情處置、治安刑事案件辦理、突發事件處置、執法監督管理等職責。推行案件「主辦」制度,用主辦、協辦分別記點、合併統計的考核辦法,夯實辦案巡控民警「多辦案、辦好案」的崗位職責。5月份以來,林亭口派出所就破獲刑事案件10起,打處犯罪嫌疑人10名,同比分別提升200%;查處治安案件19起,同比提升58.3%。
室組協同作業
增強維穩創安整體合力
林亭口派出所將轄區劃分為3個警務區,設置6個中心警務站和49個警務點。建立警務區的「周計劃、日小結、月排名、季互評」和民警的「全員考、大排行」兩項評比機制,既強調專職專司,又突出戰力合成,加強了轄區整體管控,有效防範了刑事案件發生。轄區刑事發案同比下降52.3%,零發案村隊達到86.8%,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100%。
警務政務一體
搭建共同治理平臺
推動鎮黨委政府出臺《林亭口鎮警務政務一體化意見》,明確了對需要多部門共同參與的複雜治理問題,由派出所提請鎮黨政會議專題研究,具體規定聯動治理時限,跟進督導考核;將考核結果與包村幹部、網格員、村兩委班子成員個人績效、評先評優相掛鈎,同時納入「五星村隊」評選,實行一票否決。
在疫情防控期間,林亭口派出所加強平時與戰時的機制轉換,讓改革成效凸顯在涉疫人員摸排、重點村封控、外來人員管控、涉疫末端消殺、復工復產等抗疫工作上,提升了社會治理水平。
看今日,警務改革百舸爭流;望明朝,平安建設碩果纍纍。公安寶坻分局林亭口派出所將繼續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化警務改革,大力加強社會治理創新,努力實現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