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妝」所有女生!皮膚科、整形科醫生獨家「變美攻略」來啦

2020-12-07 時尚健康

當下,人們對於變美的需求呈指數增長且越來越多元化,從原來的單一護膚,到現在護膚與醫美相輔相成,變美的方法和產品豐富到爆炸。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過度還是平衡,急功近利還是細水長流,紛繁複雜還是大道至簡?來聽聽權威的皮膚科、整形科醫生怎麼說!

吳豔:知己知彼,過猶不及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

近 20 年來,醫學和科技的發展為皮膚科醫生打開了新的視野,對疾病的認識也不僅是病本身,而是要兼顧美容效果和長期管理。

因此,生活方式的幹預包括功效性護膚品的使用,各種非藥物治療包括光電治療、注射治療等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手段,並且寫入了治療指南。

先進醫學和科技給美容護膚插上翅膀

由於皮膚在身體的最外層,是比較容易達到而且方便觀察的部位,因此也是先進的醫學及科學技術最先抵達的領域。

無論是新的光電治療儀器的迭代(如皮秒替代納秒雷射)和類似像聚焦超聲這樣的理念用於皮膚抗衰,還是在基礎醫學方面的新概念,比如自噬、糖基化等,都很快轉化為皮膚上可以使用的護膚產品。

醫美手段可以幫助做最好的自己

現在醫美理念已經不同以往,不再追求改頭換面,而是發現自己的特點做最好的自己,因此醫美保養開始的年齡越早,越可以讓狀態維持在更年輕的模樣。

除了常規的光子嫩膚、射頻類的光電治療以外,注射肉毒素來舒展皺紋以及進行適量的透明質酸注射補充對於改善輪廓和膚質都是非常必要的。

Q:被安利被種草的產品清單越來越長,怎樣才能選到適合自己的?

吳豔:護膚美妝品的品牌以及品類日益增加,對於消費者來說面對的選擇肯定更多了,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是指了解自己皮膚的特點和需求。

知彼是指透過產品的廣告看到背後的科學故事,這個產品是如何解決某種皮膚問題的。

此外,由於產品是成分、工藝等一系列要素的結晶,單看其中一部分是不全面的。

Q:將醫美手段作為日常護膚的補充或強化可取嗎?

吳豔:建議大家將醫美治療和日常的皮膚護理相結合,針對自己的皮膚問題進行全方位的長期管理。

醫美手段的優點是效果肯定、起效快,但它不是永久的,如果可以結合正確的皮膚護理,對於鞏固效果是有幫助的。只有做到點面結合的皮膚管理才能真正實現長期的美容效果。

Q:有哪些美麗心得和大家分享?

吳豔:

深入了解自己的皮膚,做好基本護理的三步:溫和清潔、充分保溼和嚴格防曬。尤其要注意避免過度地清潔。

儘可能避免危害皮膚的內因和外因,如日曬、精神緊張、熬夜、吸菸、高糖高脂飲食等。

由內而外地養護非常適合中國人的皮膚保養。我們整體的衰老程度相比白種人慢,一部分得益於我們的生活習慣,比如喝綠茶、避免攝入高糖高脂飲食等。

適當地補充維生素 D3 來對抗日曬不足導致的維生素 D 缺乏。口服一些抗氧化劑保持機體抗氧化儲備充足很有必要。

常規的面部、身體護理有益於延緩皮膚衰老。比如長期規律地使用光子嫩膚等項目,對於膚色和膚質進行維護和改善。身體護理可以考慮射頻類項目,減少皮膚鬆弛和橘皮組織的出現。

宋坪:皮膚是健康的鏡子

美好肌膚需要內修外養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皮膚科分會副會長

從前、現在求美變化大不同

曾經:強調怎樣清潔皮膚,怎樣讓皮膚洗得更乾淨、更徹底。

現在:關注如何清潔皮膚的同時又不傷害到皮膚,防止敏感肌膚的出現。

曾經:採用很多護膚步驟,比如清潔,使用化妝水、精華等,誇張的有十幾道之多。

現在:追求極簡護膚。

曾經:單純地治療痤瘡、單一追求美白。

現在:在整體護膚的基礎上,關注某一個皮膚的問題,更綜合更全面地護膚。

更多中藥植物成分被用於美容護膚

越來越多的植物有效成分被發現並用於美容護膚,比如白芍、冬蟲夏草、靈芝、甘草等成分,可以用在美白、保溼、祛斑、抗老等方面發揮功效。

相比過去的老專家把它們研磨成粉末塗在臉上去使用,療效要提高很多,也方便了很多。

高科技加持,傳統中醫美容方法煥然一新

中醫美容方法被現代科技所詮釋後,產生出脫胎換骨、煥然一新的治療手段。

比如過去面部的微針治療,是傳統的針灸方法之一,現在則有配合雷射的黃金微針,更加精準。

Q:含有中草藥成分的化妝品值得嘗試嗎?

宋坪:中藥成分非常複雜,所以主打中藥成分的化妝品要看它的品質。能夠把中藥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加在化妝品當中,而且保證加夠一定的量,讓它發揮作用,是相當難的科技。

真正能夠把中藥的有效成分應用在護膚品當中發揮作用的企業並不多見。所以我們在選擇中藥護膚品的時候,首先要看它是不是大品牌或正規的品牌,企業是否有這樣的研發實力,保證相應的產品質量。

第二,最好有中醫的醫生或者皮膚科醫生做過相關的研究,這樣更能夠得到保證。

Q:中醫按摩和針灸對改善皮膚狀態是否有幫助?

宋坪:中醫的按摩、針灸在美容護膚方面發揮著很好的作用。在中國古書上就記載了按摩的辦法可以改善膚色;針灸美容這些年方興未艾。

它對於改善膚色和增強皮膚彈性、改善皮膚質地是有幫助的,而且在治療黃褐斑上也有一定的作用。

Q:有哪些美麗心得和大家分享?

宋坪:

極簡護膚,愛用效果綜合的護膚品。作為皮膚科醫生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我比較提倡極簡的美容護膚方法,就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選擇產品時,我會選擇效果比較綜合的護膚產品。

內養外調同時進行。在外用好的護膚產品的同時,還會注意內在飲食的營養搭配、情緒調節、適當運動以及像彈古琴這種讓身心愉悅的方法都很重要。

口服保健產品不可缺少。會不間斷地服用維生素 E、維生素 C、葡萄籽、蕃茄紅素等,每次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做出適當的調整,常年堅持下來,效果不錯。

身體護理我認為很有必要,但是由於時間的原因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護理方法。

李丹:在功能與美學之間尋求平衡

解放軍總醫院整形修復科副主任醫師;

整形外科醫學博士

「整」指技術,「形」是目標

整形外科包含重建外科和美容外科。現在常常提及的醫美,是醫療美容整形的簡稱,屬於整形外科的一部分,是著重於人體美的醫療。

主要針對人體原有基礎水平想要變得更美的需求,做一些結合整形外科醫療技術的治療。

20 年科技發展為整形外科醫生提供了更豐富的治療工具

以前美容整形的部位是傳統的身體塑形,如乳房整形,面部最多的是眼周手術以及面部除皺手術。

隨著 2002 年肉毒毒素和 2003 年透明質酸開始在美國被批准上市,中國隨後也開始使用此類技術並迅速發展開來。

無論是光電治療、美塑治療、肉毒素注射、填充劑治療,還是用手術的方法,再先進的技術都不是單一孤立存在的,因為整形外科醫生面對的是複雜的人體,從頭到腳、從皮到骨都是治療會涉及到的領域。

整形外科醫生就像是拿著手術刀、拿著針、拿著光電的藝術家,運用多種複合的醫療技術,幫助每一個求美者達到最佳的面部和身體的呈現。

以美為核心,精簡有序地進行

醫美一方面包括醫療技術,另一方面包括美學規劃。仔細觀察和了解求美者的需求,給出無論從經濟層面、自然角度層面,還是理論層面都能夠接受的治療方案很關鍵。

這些應該是以美為核心,以醫療技術和工具為構建美和實現美的途徑。如果能用相對精簡、一招制勝的方案去解決問題,就不要用非常複雜的方式,因為治療越多增加的風險也會越多。

Q:醫美從什麼年齡開始比較好?

李丹:醫美可以從任何年齡開始,無論青年人還是老年人,都能對求美者的「此時此刻」進行分析並給出有效的治療方案,並從那個時間段往後得到很好的狀態。

整形美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做一次就能一勞永逸的宏偉工程,而是細水長流,需要一點一點去維護、落實、修正,調整到比較好的狀態。

Q:怎樣減少醫美的風險?

李丹:科技賦予了醫美技術飛速發展的翅膀,但如果一味地傾注治療,或者沒有很好地拿捏治療量,就會出現過度治療或各種程度和類型的併發症。

無論是嚴重併發症、局部組織缺血壞死,或是注射了不合規的產品出現感染等,都可能是由於整形之前的規劃不夠清晰,求美者知情度不夠造成的。

因此,提前做好整形的規劃,能夠讓每一個求美者獲益。

Q:有哪些美麗心得和大家分享?

李丹:

我是自然主義者,身為一名 40+ 的整形外科醫生,目前除了用二氧化碳雷射點過痣以外,沒有接受過任何的醫美保養規劃。

我認為自己喜歡美、喜歡繪畫,喜歡現在所從事的職業,不斷去學習,這種內在的精氣神足夠讓我感覺到自己的狀態還不錯。

將來如果有需要的一天,我的首選可能是注射肉毒素。

不要給自己的身體增加傷害,摸索一套最適合自己的皮膚護理方法。無論護理皮膚還是做醫美,都是大道至簡,不做累贅的事情。

年輕時特別注意護理皮膚,十八九歲開始用眼霜,後來還使用一些排毒、養顏、補氣血的藥物。但是現在我每天用清水洗臉,一周用一到兩次面部清潔產品。

會儘量保護皮膚屏障,給皮膚保溼,使用含透明質酸類的產品。特別重視物理防曬,夏天儘可能戴帽子、口罩。

很注重由內養外,補充口服保養品,無論是益生菌還是複合維生素。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也會多吃。

房林:最適合自己的顏色

才是世界上最美的顏色

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雷射中心副主任醫師

醫美整形從被議論到被需要

首先,求美者對於醫美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從最初的不接受整形,到偷偷整形,到整形的韓國風,最終回歸大陸,整形美容業蓬勃發展,已經成為家喻戶曉、接受度很高的醫療美容產業。

第二,整形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從割雙眼皮、除皺拉皮、隆胸、面部骨頭輪廓的整形(切下頜角等),到體型的雕塑、皮膚的抗衰保養,甚至私密部位的美學和抗衰。

第三,審美不再趨同化。從追求千篇一律的明星臉到個性化的審美,宣揚個性的張揚的美。

第四,微整、皮膚保養以及自體脂肪移植等項目成為最受歡迎、增長最快的項目。

醫美高科技 360 度武裝

20 年來,醫療技術不斷提升,包括 3D 列印、人體解剖的數位化重建、病例切片組織學的數位化重建等。

此外,科技進步還充分體現在儀器設備方面:包括內窺鏡技術、雷射儀器、毛囊提取和移植設備等以及醫療耗材:如縫合用線、線雕的懸吊線、假體等。

乳房、私密處和面部一樣需要抗衰

健康的抗衰恐怕是四十歲開始這個年齡段最關注的問題。抗衰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25 歲以後,人體膠原的分解速度就大於合成速度,衰老的過程無時無刻不在。

不僅僅是面部,體型、乳房,包括私處都要注重抗衰。中國的很多女性,大部分關注自己的面部,而對於自己的身體,包括頸部、手甚至私處很少關注。

更不要說談及鍛鍊和維養,甚至發現問題都不好意思去醫院進行正規的治療,因此,除了面部還要關愛女性的大健康。

Q:對開始注重醫美抗老的 90 後 95 後有什麼建議?

房林:求美者的年輕化是件好事,代表大家對美的追求和對美的接受程度提高了,這是社會進步和文明程度提高的體現。

我在韓國學習的時候,發現韓國民眾對整形美容業的接受程度很高。現在 90 後 95 後的抗衰意識都比較提前,但要注意不要過度醫美,要科學地進行。

這不僅僅是提早過度做超聲刀和熱瑪吉那麼簡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化情緒管理等都屬於抗衰範疇。

Q:該怎樣給自己制定醫美計劃?

房林:對於沒有嘗試過醫美項目的人來說,不要一上來就做手術,建議從微整開始,選擇風險小、適合自己審美的項目一點一點來。

尤其關鍵的是要適合自己的美學標準,找到自己的 style,發現自己特有的美麗。個人認為,最初的醫美項目可以從皮膚入手,擁有健康的肌膚,是美麗的第一步。

另外,醫美項目建議大家一定要找到正規的機構,使用正規的儀器,在正規的醫生指導下進行。現在醫美市場魚龍混雜,打價格戰,千萬不要圖一時的價格便宜,掉進醫美的坑裡。

Q:有哪些美麗心得和大家分享?

科學護膚,懂得自己的皮膚規律和特點。我的護膚品很少,每個月不會花很多的錢在護膚品的噱頭上,但會做好基本的保溼和防曬。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五臟六腑等臟器功能的外在表現,扁鵲第一次見蔡桓公時說「君有病在腠裡」,就是從皮膚上看出來的,所以身體的健康是皮膚美學的第一步。不吸菸、不熬夜、精神愉悅放鬆等,都是護膚管理的環節。

結合中醫的養生調理方式,多讀讀黃帝內經,注意飲食和運動的均衡,改變亞健康狀態。

作為女醫生,平時工作比較忙碌,生活節奏有時難免被打亂。因此忙而不亂,或者享受忙亂,做到心中泰然自若也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互動話題

學會了嗎?

快來說說你的護膚小技巧吧~

連續一周有三次以上出現在評論區

就有機會獲得神秘禮品哦

編輯 李媛 攝影 Ray(逆光視線)

新媒體編輯 霹靂 版式 商子屹

本文原載於時尚健康

ID: shishangjiankang22

圖片來源於時尚健康

時尚健康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許可,不得轉載。

【心理】你身邊也有「周春紅」式的媽媽嗎?

【健康榜樣】張曉龍:要精進,不執著

【運動】BM風又名"媽見打",最大的特點就是"短、小、露"

相關焦點

  • 整形醫生談整形,我們為什麼要在變美這件事上「造假」
    頭條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一個整形醫生。在說我自己之前,我們先說一下整形吧。這件事情,怎麼說呢。愛的人愛的要死,煩的人煩的要死。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些人嘗試過整形的效果以後,就停不下來,一直想整。而有些人因為害怕風險,害怕疼,始終敬而遠之。而我們作為整形醫生,也因為大家對整形的看法,在外界的眼裡多了一層認知。
  • 這些出自皮膚科醫生之手的「美系猛藥」,你知道幾個?
    近年來,隨著理性健康的護膚觀念覺醒,成分黨崛起,醫美盛行,以皮膚科醫生品牌為代表的專業化、科學化的功效性護膚品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聚美麗一直在關注國內外的皮膚科醫生品牌,本期海外皮膚科醫生品牌特輯將從美國品牌入手,帶來5個頗具代表性的品牌,貫穿其中的關鍵詞就是「猛藥」。
  • 中國皮膚科醫生美妝品牌究竟有沒有未來?
    皮膚科醫生品牌已是海外美妝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中國市場卻並不多見。結合國外的經驗,我們探討中國皮膚科醫生品牌的未來。不過相較國外已經構築的皮膚科醫生護膚品牌體系,國內在這一方面仍然十分薄弱,故本文從多個方面對比中外皮膚科醫生入局美妝護膚市場之間的差異,以期從中找到適用於國內的皮膚科醫生的經驗。在此,我們採訪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泉港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小清和博樂達創始人鍾錦璐女士。
  • 皮膚科醫生與美妝跨界,6000字說清大會8小時精華內容
    本場大會旨在交流皮膚微生態前沿基礎研究和技術進展,並一同探討皮膚科醫生的科普使命和美妝入局方式。大會更是邀請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鄭捷教授參與致辭,與會嘉賓有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任醫師賴維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主任醫師呂雪蓮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李巍教授等十餘位國內知名皮膚科專家,聚研薈CEO郝宇博士,「成分控」創始人鮑峰博士,基礎顏究創始人三畝
  • 如何選擇靠譜的整形醫院和醫生?比叔教你避開整容的坑!
    在科普之前我想問你們三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第一,哪些地方可以進行醫美治療?第二,哪些醫生可以操刀醫美?很多人會回答「當然是去醫院,找醫生,買正規廠商生產的產品啦。」可是為什麼依然有很多人會去黑工作室、美容院、髮廊和美甲店打瘦臉針?為什麼有人想從不明渠道購買產品「自力更生」?
  • 哪些醫美項目值得做?美容院不會告訴你的事,這裡全都有
    於是繼護膚、化妝之後,人類的神奇發明 ——「醫美」也一躍成為日常變美的一部分。確實,想要美白、祛斑、除皺,在正規操作的前提下,醫美確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其中大部分的事故都來自於「三非醫美」,即非正規的醫療場所、非正規醫生和非正規藥品。
  • 皮膚科醫生才知道的護膚乾貨,全在這3本書裡!
    所以在這兩年,我也開始經常攻讀關於美妝護膚類的知識。比如報名線上的皮膚課程,這個課程是之前我在微博上分享過「丁香媽媽」護膚的護膚/醫美攻略,都是國內外專業醫師講課👇講真,這本書簡直是一本皮膚科百科全書,有基礎的皮膚科普、護膚法則和醫美科普,也有經常遇到的衰老、敏感、長痘、斑點等「面子問題」👇
  • 包裝上寫著「皮膚科醫生推薦」?它很可能沒啥用
    機構之外的唯一希望,就是「皮膚科醫生」這樣的專業人士來做的推薦了。可惜的是,前兩天在線發表在 JAAD 上的一篇短文也說了:至少把這個掛在產品標籤上的,不太靠譜其實,對於這種認證加持的營銷方式大家應該也不陌生吧。
  • 紅鶴女孩整形實例分享,也變美太多了吧
    其實每個女孩原來的樣子也都很好,與其說是靠醫美讓五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如說通過醫美的手段得到自信整個人的氣場都變得更時髦了,確實讓整個人都看起來更美了。如果你還在要不要醫美的邊緣猶豫,可以來看看這些成功的集美的例子,說不定能幫到你。@李李這個我有發言權!
  • 為什么女生更容易被「男性美妝博主」種草?
    01 「男性美妝博主」的崛起Male Beauty Infuencers不論線上還是線下,世界化妝品行業一直由女性主導,這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他的每一把均由世界頂尖制刷匠人在日本純手工打造,超高品質、無動物實驗,更可輕鬆打造出令所有人享受其中的無暇美妝。
  • 微生態護膚領軍者璦爾博士,閃耀首屆美妝&皮膚科醫生跨界大會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8月28日,由福瑞達美業以及旗下品牌璦爾博士聯合CSDCMA皮科時訊論壇與聚美麗共同主辦的"皮膚微生態·首屆美妝&皮膚科醫生跨界大會"在上海順利舉行,這是國內首次打破美妝行業和皮膚科醫學次元壁的大會,本次大會囊括了皮膚科專業學術交流,以及皮膚科與化妝品的跨界合作探討,可以說是開啟了美妝行業一個新的探索篇章
  • 皮膚科醫生說,這種光能讓你輕鬆變美!
    變美,是無數人畢生的追求。
  • 圓桌論壇:從醫學跨界美妝,皮膚科醫生做品牌需要怎樣的賦能生態
    來源 | 聚美麗作者| 徐家佳8月28日,聚美麗與CSDCMA皮科時訊論壇,聯合福瑞達美業,璦爾博士在上海靜安洲際酒店共同舉辦了《皮膚微生態·首屆美妝&皮膚科醫生跨界大會》,這是國內首次打破美妝行業和皮膚科醫學次元壁的大會
  • 圓桌論壇:從醫學跨界美妝,皮膚科醫生做品牌需要怎樣的賦能生態
    《皮膚微生態·首屆美妝&皮膚科醫生跨界大會》,這是國內首次打破美妝行業和皮膚科醫學次元壁的大會。在主題為《從醫學跨界美妝,皮膚科醫生做品牌需要怎樣的賦能生態》圓桌論壇上,聚研薈CEO、專業美妝KOL郝宇博士與5位不同背景的嘉賓,探討醫學與美妝跨界的無限可能。
  • 【科主任說】皮膚科:一個既能治病,又能變美的科室
    今天愛美的小編懷著激動的心情,有幸約到皮膚科賈冬梅主任作本期《科主任說》的採訪,聽聽這個既能治病,又能變美的科室,有些什麼故事呢?術後配合注射幹擾素來提高免疫力,能防止復發。」最後,李阿姨順利完成氮液冷凍術。賈主任說「皮膚位於全身體表,是機體抵禦外界各種刺激的第一道防線。春季萬物甦醒,昆蟲叮咬防不勝防;夏季烈日炎炎,強烈的紫外線炙烤著皮膚;秋季天氣乾燥,老年人易出現皮膚瘙癢;冬季冰天雪地,凍瘡很常見。所以皮膚科門診一年四季患者都很多,皮膚科的醫生一年四季都很忙碌。」
  • 美妝界「奧斯卡」「嘉人百大賞」特展來魔都了!還怪美的
    今天,我們和YAMY、當紅美妝博主作為美妝界的 「奧斯卡」,「嘉人百大賞」可以說是時髦精們每年的囤貨指南針,2020嘉人TOP100美妝大賞「因敢而美」如期而至。卻極少探尋什麼是美,人們往往認為美在皮囊,可外在的美稍縱即逝,只當她們披荊斬棘,堅定發聲,彰顯個性時,那一刻勇敢的模樣才是擁有極強的穿透力,印刻在腦海中。
  • 當代整形皮膚科副主任張文紅教授:安全塑造女性形體美
    作為一名從醫二十餘載,重醫附二院皮膚科從事皮膚臨床醫療及教學工作九年,執著於身體塑形的皮膚科主任張文紅教授說道:「不同社會的不同階段都有其不同的審美觀和標準,但我們要如何做到安全塑造女性形體美。每個人都有自身獨特的氣質,真正的形體美在於既具備個人特點又整體自然和諧。」
  • 徐瑞宏——整形「醫」術家與醫美知識的普及者
    「即使每天睡不到幾個鐘頭,前晚熬夜準備演講稿或教學檔案,仍會要求自己以最好的狀態面對顧客,因為顧客信任我,必須加倍反饋。」 2004年起迄今從事醫美整形行業16年,服務超過100,000名來自全世界的求美者,超過10,000例的複合式線雕年輕化手術。最高記錄一天施打263支玻尿酸。
  • 興高採烈去做醫美,卻被醫生潑了冷水……
    這次她帶來的是一篇有關「醫美」的採訪,現在就把話筒交給她啦!作為一個對於護膚還算理性的愛好者,我的收入來自於這個身份,但很多時候,焦慮也來自於此。一年多前,我在做自媒體的時候,評論裡經常會出現一些質疑的話:「長這樣就來做美妝博主啊!」
  • 從P圖到整形,美圖的醫美算盤靠譜嗎?
    但並非所有的疾病問診都適合完整「遷移」至線上。在眾多的科室中,皮膚科是相對容易實行標準化診斷的專科,能比較順暢地適應網際網路醫院的形式。「美國是把皮膚科是作為(網際網路醫院)首診的。皮膚科常見病比如皮癬、神經性皮炎,如果拍了這類病症的照片給醫生看,馬上就能診斷出來。」此前,烏鎮網際網路醫院院長張群華曾對億歐大健康這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