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運動健康教育目標是讓糖友掌握平衡膳食、合理運動技巧,使糖友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並長期堅持良好的飲食運動生活方式,自覺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和方式[1]。
因為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繫,有研究指出,改善生活方式可使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糖尿病發生率降低 51%[2]。
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糖友如何做到這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呢?今天糖糖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兩個(飲食和運動)控糖口訣:
飲食七字口訣,實現「管住嘴」的目標
「一」:每天 1 斤蔬菜。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蔬菜攝入量應達到300~500克。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多吃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可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二」:每餐2兩主食。
此量因個人的病情、勞動量、體重、性別、年齡而異(平臺糖友圈—飲食方案中可以輸入自己資料後會有飲食推薦)。
「三」:每天不超過3白瓷勺植物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25-30g,也就是半兩左右。
適合糖友的烹調用油:山茶籽油、橄欖油、葵花籽油、香油也就是芝麻油。
「四」:指四句話,即有粗有細、不甜不鹹、三四五頓、七分八飽。
飲食宜清淡,少吃多餐,可以在兩餐之間適當的加餐。主食最好粗細搭配,粗細比例為4:6。
「五」:指5 份蛋白質,包括 1 兩魚、1 兩肉、1 個雞蛋、 1 袋牛奶和 1 份豆製品 。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多吃魚可幫助預防糖尿病。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魚肉所含的蛋白質容易分解吸收,常吃可避免肥胖,而且魚肉所含的胺基酸可以幫助人體預防糖尿病、心臟病和血管疾病等,建議每天至少吃一頓魚,這對身體健康極有好處。禽肉類建議糖友選擇攝入瘦肉部分。肥肉基本都是油脂,只含蛋白質2%左右。
「六」:每天不超過6克鹽,相當於2個啤酒瓶蓋(平鋪)的鹽。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即使拋開高血壓,鹽與糖尿病也有直接關係,過多的鹽會促進澱粉消化和促進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可增高血糖濃度而加重病情。
「七」:每天喝不少於7杯水。
糖友應以白開水為主,茶水也可以,如綠茶、苦蕎茶、白茶等。大部分飲料裡面都含有糖分,所以飲料是不適宜糖尿病友們飲用了,豆漿、牛奶是適宜糖友補充水分的。
在日常的飲食中還可以記住以下口訣:
先菜後飯,血糖減半;先飯後菜,血糖翻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
糖尿病運動口訣內容:「一、三、五、七、九」
「一」代表:餐後1小時運動。
一般建議糖友選擇餐後1小時走路,因為此時正值血糖高峰期,此時行走可以有效抑制餐後血糖升高,達到降低血糖高峰的目的。
「三」代表:餐後運動30分鐘。
有一項研究說:如果超過40分鐘,運動量較大,身體就開始消耗脂肪,儘管也有降糖作用,但不是最佳狀態。
「五」代表:每周至少活動5次 。
一般而言,成年糖尿病人每周至少需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因此每周要保證5日以上、每次30分鐘的運動。不建議減少每周運動次數,而延長每次運動時間。
「七」代表:每次運動中脈搏不超過170-年齡 。
運動量適宜:運動後有微汗,輕鬆愉快;稍感乏力,休息後可緩解;次日體力充沛。
運動量過大:運動後大汗,胸悶氣短,非常疲乏,休息後15分鐘脈搏沒恢復正常;次日周身乏力。
運動量不足:運動後無汗,無發熱感;心率無變化或在休息2分鐘內恢復。
「九」代表:運動要長久,要堅持。
有研究結果顯示:規律運動8周以上可降低2型糖尿病人的糖化血紅蛋白;每周3次且連續12周的運動,還能增加神經的傳導速度;每周4小時的快走,能顯著延緩糖尿病運動和感覺神經病變病情的進展。所以運動貴在堅持!
飲食、運動療法也是個體化治療,不可一概而論,還得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具體分析。健康飲食,科學運動,讓我們一起「管住嘴、邁開腿」,在控糖路上走得更穩,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