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才瑞普利》;從此以後馬特達蒙可愛天真的笑容變成了夢魘……幸好不是對馬達的第一印象,否則恐怕真的再也不會有好感了。但得說對他的演技有了新的認識,在短暫的分飾兩角的時間裡,可以看出他做Tom和Dickie時的確不是同一個人,神色、舉止都有所差別。雖然這個故事很可怕,但不得不感嘆一句那時他們都那樣的年輕美好著。以及片尾意識到Peter會被殺的時候我心疼到哭了出來。
2、《星際穿越》;科學設定沒問題,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坐鎮我也難以找到漏洞,不過感覺這個拯救方案有點懵,未來的高等人類為了拯救自己只是建造了個五維空間而將這個責任交給了一個過去的人來使其通過回到過去來達成目的,這是什麼理論?還有就是在五維空間裡主角對著自己與女兒的過去的場景來喊叫有點莫名其妙。
3、《造雨人》;科波拉不算太知名的作品,但相當不錯,馬特達蒙雖年輕但演得很有力量,三條線相互聯繫,非常巧妙,看下來很真實,年輕人的一腔熱血,衝勁,又會犯錯,也會耍小把戲都描寫了出來,這就是基於現實的劇本。只是感情戲有點牽強但也無傷大雅。結尾讓人感慨,卻敬佩男主的決定,用另一種方式完成現實自我也未嘗不可。總之好人終有好報。
4、《成事在人》;體育競技將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激情,它超越種族的、階級的、性別的、年齡的隔閡,讓人們重新團結在一起,為代表他們的那一個隊伍吶喊、助威。不過話說回來,之所以能讓一個隊伍代表這些不同的人,背後的機制似乎仍然是民族的、國家的。在世界盃這個平臺上,體育競技的激情,還是源自民族的、國家的激情。
5、《無間道風雲》;2006年馬丁·斯卡塞斯翻拍《無間道》,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港版的無間道的敘事重心是通過一明一暗兩個臥底來講述他們各自的悲劇命運,不論情緒還是演技都緊緊地掛在人物的命運軌跡上。馬丁·斯科塞斯的改編則更加側重故事的整體性,沒有深挖人物的內心世界,相對於港版缺少了一絲感性,多了一份寫實感。可是「無間道」的含義不是它的皮,而是它的那種複雜到不可見的人性掙扎,這麼重要的元素缺失掉,實在是遺憾。
6、《大地驚雷》;少有的通過女性視角演繹的西部片,海莉的表演十分精彩。故事講的不急不慢,配以悠揚動聽的配樂,但始終讓人覺得缺乏一絲深度。無高潮,無英雄,無惡趣味,不太像記憶中的科恩兄弟。很喜歡片中蒼茫的西部草原,也更加喜歡末尾的那片星夜。結局處大叔懷抱中毒蘿莉,月下策馬奔馳,俠義至此。首尾女主角回憶口吻的獨白,更是對西部片歲月的追懷。
7、《火星救援》;一部經典的太空荒野求生電影;從劇情看,角度新穎,同時還引入了高可能性損失1人還是低可6的道德倫理問題;同時也有幾個奇異的角度,諸如「植物學的重要性」,「工程學的重要性」,「文科生必死系列」;從拍攝手法來看,遠景近景切換結合的恰到好處;其中有幾個沙漠中的高空遠景讓我著實印象深刻;其中的人物塑造各有特色,其中讓我深刻的還是局長從大局入手的放棄戰略和太空人堅持不懈營救的英雄主義戰略;雖然影片中的英雄主義戰略讓人熱血沸騰,但深知,大局戰略才是常態。
8、《拯救大兵瑞恩》;或許尋找瑞恩的任務賦予了參與者人性的意義,除了殺人還救了一個叫瑞恩的士兵。或許集體主義的我們很難理解這種犧牲的價值,但對個體的重視與行動正是我們這個民族所稀缺的。為信仰為理想為正義犧牲都是虛的,救人的犧牲是實打實的。
9、《心靈捕手》;印象最深的是馬達和大本在工地的那段談話和最後大本發現馬達離開家之後的笑。這才是真兄弟,真好友啊。「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令人動容的兄弟情。
10、《諜影重重3》;看完了前三部。作為商業片,雖然有不少BUG,仍不失精彩、刺激。一個中情局的超級特工,無所不能,像打不死的小強,把中情局攪個底朝天。馬特達蒙屬於那種不算帥哥但很有陽剛魅力的男性,估計要俘獲不少少女的心。
馬特·達蒙演繹生涯的十大巔峰作品,幾乎都是史詩級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