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洗髮頻繁,使一些消費者染髮劑的使用量增加,同樣防曬用品用量在夏日也大增。在日前由中國醫藥報刊協會主辦的化妝品質量與安全專題座談會上專家介紹,染髮劑、防曬劑等都屬於化妝品,無論使用哪類化妝品,都應多了解一些有關化妝品的基本知識,讀懂標籤,選對化妝品,同時消費者要理性消費,不輕信廣告宣傳,走出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純天然不等於安全
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今,很多人趨向使用純天然物品,比如用皂角、啤酒洗頭髮,有的消費者則喜歡用含有天然成分的洗護用品、染髮劑等洗髮護髮、護膚。對此,我國多項化妝品國家標準的起草者、參與制定者,衛生部化妝品標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空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瑋教授介紹,聲稱含有天然成分的各類化妝品並非純天然物品,在其生產過程中也需要添加防腐劑類等物質,否則產品容易被微生物汙染。
一些家長在給孩子挑選化妝品時都願意選「未添加防腐劑」的產品,對此專家指出,防腐劑對於防止化妝品有害微生物的滋生、保持產品安全性和完整性起重要作用,只要符合《化妝品衛生規範》,經監管機構批准使用的防腐劑,其安全性都是有保證的。在化妝品中合理使用防腐劑可防止有害微生物繁殖,保證產品在保質期內不變質。由於化妝品通常在開放環境中存放和使用,如未經合理有效的防腐,有害微生物則容易很快滋生,產生毒素。一旦使用變質的化妝品可能嚴重影響皮膚健康,反而更不安全。「純天然化妝品更安全是誤區」。劉瑋表示,使用一些植物提取物成分,是化妝品行業發展的趨勢,但大多數添加植物提取物等天然成分的產品,生產時其實還是加入了化學物質,所以所謂「純天然」很大一部分屬於商業概念。劉瑋強調,消費品的安全是相對的,即使是純天然的物質也可能會導致一部分人群產生過敏,所以消費者對化妝品的安全性不要持絕對「零容忍」的態度,而是需要理性、科學認識。
植物染髮劑也有危害
專家特別強調,最近幾年很多消費者熱捧一些所謂的植物天然染髮劑,從品類上說這些染髮劑既有粉狀的也有膏狀的,廠商聲稱染了不過敏,並強調是天然植物性的成分,能夠緩慢上色,不傷頭髮,無害健康。「據我了解,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所謂的天然染髮產品,強烈建議消費者不要隨意使用,想用的話可以事先諮詢,或者將有關產品送到有豐富臨床經驗和檢驗條件的大醫院皮膚科和皮膚科專科醫院,得到專業的醫學指導和意見後再使用。」劉瑋介紹說,切勿隨意用染髮劑染髮的原因一是擔心消費者產生過敏反應,二是現在個別所謂的天然染髮劑含有國家禁用物質,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教授朱學駿介紹,他接到許多消費者有關植物天然染髮劑的安全性的諮詢,發現確實有一些產品存在安全隱患,因此提醒消費者謹慎使用。「個別產品屬於違法產品,是毒理學研究已經證明的,其植物提取物可能有致突變作用,是國外和中國的有關化妝品法規均禁止該原料用於染髮劑中的。」醫學專家特別提醒,對於染髮劑等屬於特殊用途化妝品的產品,使用前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和注意事項。準備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有皮膚潰瘍和對染髮過敏的人尤其不宜染髮。
除了產品質量安全問題,虛假和誇大宣傳也是染髮劑市場存在的亂象。據記者了解,今年以來雲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黑龍江省工商局都曾經發布過海娜花染髮劑產品存在廣告違規行為的公告並給予了曝光。工商部門提醒,一些電視購物商家大肆吹噓染髮劑產品功效,消費者選購要慎重,在網站購買此類產品時不要貪圖便宜,否則消費者很容易上當受騙,購買到假貨。
不輕信廣告理性消費
中國消費者協會有關人士提醒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在選購染髮劑產品時,一定要到證照齊全的商店購買,切勿輕易被街邊促銷者蠱惑,要注意查看產品的生產許可證號、衛生許可證號、特殊用途化妝品的批准文號和產品執行標準號等。購買時,記得索要發票等相關票據,一旦權益受損,可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或者向工商部門申訴舉報。「純天然等於安全,這是一個典型誤區,也提示消費者不要輕信廠商的各類廣告宣傳,理性認識化妝品功效。」中國醫藥報刊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不久前膠原保健品起風波,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治醫師「燒傷超人阿寶」發微博稱:「所有口服的膠原保健品全部是騙人的」引起廣泛關注。對此,專家試驗已經證實口服膠原無美容功效。
●相關連結天然面膜自己做
【漂白去斑面膜】
材料:杏仁粉5茶匙、粗鹽1茶匙。方法:將杏仁粉用水調成糊狀,加鹽敷面大約20分鐘。用處:杏仁含肌膚所需的維生素A,能滋養面部,改善膚色,粗鹽則有磨砂作用,去除死皮。
【殺菌面膜】
材料:蕃茄汁和蜂蜜。方法:將蕃茄汁和蜂蜜調勻後,均勻地塗敷在面上。20分鐘後,用水衝洗即可。效果:蕃茄有殺菌作用,可幫助預防暗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