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一句極度消極、與主流認知完全背道而馳的逆天言論,卻能得到無數網友的追捧,這是南寧周某人做夢也沒想到的。
事實上,他也是真的沒想到,只因2012年接受電視媒體採訪時無意間流露出的心裡話(前幾天他第四次刑滿出獄後,對某媒體直言,那句話是他的心裡話,他確實這輩子沒想過去打工),竟讓他成為了網絡上經久不衰的「紅人」,至今已身價過千萬(在他還沒出獄,四川成都某網紅經紀公司就已搶先跟他的哥哥籤署合作協議,網傳年薪高達1500萬)。
雖然後來他一再強調這輩子不可能打工,包括不會給網紅經紀公司打工,其哥哥也出來澄清當初籤的合同沒經過周某的同意,籤約無效,但他的身價已擺在那裡。別忘了,除了媒體報導的30多家網紅經紀公司跟他的家人接觸外,不知還有多少還沒來得及跟他及他的家人接觸的網紅經紀公司對他虎視眈眈呢!
網絡上,還有人拿他的相片做頭像,視他為「精神領袖」,尊稱他為「大哥」,這波操作實在讓一些人看不懂。
的確,我們在學校受到的教育是「勞動最光榮」、「勤勞是美德」之類的價值觀,不想勞動就想吃喝不愁、天天花天酒地,這種行為被視為「敗家」,並以此為恥。
周某的走紅「名言」也許真的是他的心裡話,之所以能流行開來,說明有這種「不勞而獲」想法的人還真不少,只是他們迫於種種壓力不敢說不敢做。
現在突然有一個人不僅說了,還這麼做了,於是這群人就像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知音」一樣,那種莫名喜悅的感覺,是我們這些追隨主流價值觀的大部分人所無法理解的。
據了解,現實中確實有這麼一群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問明天是與非。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喪文化在中國的快速崛起一事。
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什麼是「喪文化」,我也是前幾天剛看到有這種文化存在。
所謂喪文化,指一些年輕人,在現實生活中,因為生活、學習、事業、情感等的不順,在網絡上、生活中表達或表現出自己的沮喪,以形成的一種文化趨勢。這種文化起源於日本,最近幾年傳到國內,也有很多人相應,源於房價高,結婚成本高,養育孩子壓力大,於是很多年輕人也開始陷入自我頹廢狀態,躲避壓力,躲避責任。
前幾年,一張來自1993年的「葛優躺」照片莫名在網上走紅就是這種文化的種真實寫照。圖片上的葛優還有頭髮,但一樣削瘦。他嘴邊續著鬍渣,穿著奶奶花襯衫,嘴角微張宛如靈魂出竅,一臉生無可戀,癱躺在舒適鬆軟的大沙發上。
簡單地說,就是想要躺著,不想思考,什麼都不想幹了。表現在語言上就是「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算了,再怎麼努力也是白搭」、「老子就是不想幹了,只想躺屍到死亡」等等。
被稱為「竊格瓦拉」的周某,成了喪文化的一個符號,成了這些頹廢年輕人的精神偶像,這就是他入獄4年卻一直熱度不退的原因,應該說有時代的因素。
前幾年日本NHK電視臺拍過一個紀錄片,名字叫做《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百元的青年們》,講的是深圳的三和人才市場那裡,有一群頹廢青年,專 門做那種日結算工資的短工,打一天工玩三天,低收入低消費,不存錢,得過且過。
南寧肯定也有類似的群體,只是他們生活在底層,媒體沒有將版面、鏡頭對準他們,於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這世上還有活得這麼消極、過得這麼「沒心沒肺」的人群。
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組織和社會團體關注到這群人的存在,並幫他們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不要讓他們一直生活在社會的邊緣。
前段時間,在周某出獄前,網友調侃「大片」《今瓶沒》將於4月18日(周某出獄的日子)上演,並製作了相關的海報傳播,實際上也是對電動車電瓶被偷這種社會現象的一種無聲抗議。
出獄後,周某表示,他以後不去做違法的事情了,不會去偷電單車了。以後想在家務農,多陪家人。希望他從此走上正道,好好享受人生的美好。
讓喪文化沒有市場,讓「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成為人人信奉的真理,這是我們新時代的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