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服裝搭配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難。咱們先從難到易。很多文章,大都偏理論,不夠深入淺出,讀起來像在讀教科書,大家理解起來可能會稍顯吃力。所以,我們想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分享下我的學習經驗。
初高中,我們的老師和父母總是說:「好好學習,把心思用在學習上,只要考高分,其他不重要。」什麼美不美的,一身土得掉渣的校服永遠就是標配。以至於我對於身邊的潮人都會產生排斥情緒,覺得他們是不務正業、流裡流氣。可每到周末,我才發現自己成了那個最暗淡無光、最搓的街邊仔。
我開始牴觸和他們合影,也不敢像他們那樣和女生打鬧,還總是用一本正經來掩蓋我的不自信。
到了大學終於擺脫了校服標配,但我每次上課都會選擇坐在最後一排,也不太願意和陌生人溝通。對於那些自己很想得到又不敢爭取的機會,也都用「之後還有機會」這樣的自我安慰給錯過了;對於那些喜歡的女生,在還沒有要到聯繫方式之前,就已經被自己給勸退了~
就這樣,我錯過了越來越多的機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喜歡的女生和那些並不比自己優秀的男生在一起了。自己開始越來越消極,越來越自閉。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突然發現,自己的外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的自信心,我決定要抽時間收拾一下自己了,但這個想法也在我淘了兩次某寶之後就散去了,並且更加堅信:「長得醜穿啥都醜,長得帥穿啥都帥。」那時候腦海裡總會浮現一個道理:「不要太在意外表,充實內在才是重要的。」但是時間越久我就越發現,這無非就是自我安慰的另一種方式罷了。對於自身形象的不自信,已經讓自己無法和其他人大方的交往,別人壓根就沒機會去了解我的內在,更別說跟我交往了。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一個糟糕的外錶帶給我的是什麼:是不自信、是自閉、是錯失無數次原本屬於自己的機會、是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喜歡的人和別人在一起、甚至是看到那些長得帥,穿得好看的人會酸、還有自己那越來越脆弱的「自尊心」…...
當我再次意識到這些的時候,我更堅定的要為自己形象投點資了,要好好學習一下穿搭,讓自己帥一點兒。緊接著我便踩了很多坑、也吃了很多虧。
1.跟風,什麼單品流行買什麼。結果就是浪費錢,衣服塞爆衣櫃,仍然沒有幾身像樣的搭配。
2.模仿,看誰帥模仿誰。結果是:找的人和你類型一樣,那麼皆大歡喜,找錯了對象,自己便成了小丑。
3.瘋狂的看書看視頻,自學研究。結果就是浪費時間,學的東西太碎太雜,無法融會貫通導致無法為自己所用,而且很容易搓傷自己的積極性。
4.報廉價培訓班學習。浪費錢也浪費時間。便宜的培訓課,乾貨少、大都在吹水,老師懂的還真就不一定比你多,他們的主要目的無非是為了讓你買他們的衣服、報更貴的課罷了,沒有一點用。藝術審美的這個基礎沒有扎穩,學的理論的東西根本用不上。
直到我遇到山東的ITM衣品形象管控學院,不僅讓我早前學到的碎片化知識系統的聯繫起來,還考取了《ITM衣品形象管控資格等級證》的C級證書,成為一名真正職業技能的衣品師。下面我就說說,一個衣品小白如何快速改變和提升自己的衣品形象:
首先就是要保持衛生整潔乾淨!!這一點是最基本、最基礎的。就算你先天條件再好再帥再漂亮,服裝色彩再協調、整體搭配再出彩、鞋子再帥再貴,但是你頭髮油、臉上油、指甲長、腋窩臭、腳臭、口臭,誰會跟你親近,誰會對你有好感?所以,先把個人衛生搞定,你再談其他的。
其次是自己生理條件的診斷評測,以及形象重塑定位。畢竟我們每個人的膚色性格、身材體型、出入場景、職業,甚至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差異太大,所以選衣服的傾向也會有很大的區別。一件再好的單品都不可能適合所有人,所以服裝風格和自身風格的匹配就顯得格外重要。不要想當然認為自己很漂亮,或者很完美,世上不會有這樣的人,包括那些明星和當紅秀場的模特,漂亮都是要靠專業的細節來展現的。其實客觀認識自己缺陷是好事,因為更能揚長避短,更符合時代美的規律。
搞清楚自身,還能讓我們知道什麼衣服適合我們,要不要買,這在購物時更有目標感、更高效,絕對省時、省心又省錢。舉幾個例子:
腿粗還非要穿緊身褲;
個頭矮還非要穿oversize;
長的胖還非要穿亮色:
像上面這樣的穿搭,不僅不會幫助我們變帥變好看,相反會把我們的缺陷暴露的更加明顯,會讓我們看起來更醜。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不知道自己哪裡有缺陷,一個是不會用穿搭修飾自己的體型。搞不清自己的生理條件和定位,穿價值過萬元的衣服也沒有用。尤其是在衣品重塑中的色彩定位,真的是不能隨便亂穿。在這裡,我分享給大家三個自我生理冷暖的判別方法,精準度雖不比專業衣品師專業測試,但還是比較適用於大部分人的:
伸出你的手,握緊拳頭,根據上圖圖示對比血管的顏色判斷冷暖色調。
再次,要學會為「衣品」付費。衣品不單單指尺碼合身,其實還包含版型、顏色、面料、風格等匹配自身出入場景和社會身份地位。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在社會上稍有影響力和地位的人士都會選擇ITM模式的衣品店選購服裝服飾,而不再選擇傳統以單純賣貨銷售的服裝專賣店、專櫃。這也是很多普通服裝服飾實體店開始逐漸轉型升級為ITM衣品店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將過去以貨品銷售為主的售前體驗和售後服務,開始轉變為以人為根本的專業精準的服務。
千萬不要怕麻煩,或認為浪費時間。確定好了自己的生理特點和條件後,重塑自己的定位,這個定位是恆定的;之後將隨著自己職業變化、出入場景和社會地位變化而變。所以,前期看似繁瑣,其實更節省時間,衣品也能迅速提高,可謂事半功倍!
最後一點,就是一定要管控衣櫥。科學有效的衣櫥管控將絕對省錢省時、省精力,尤其是在ITM衣品師管控你想要花錢購買不適合自己的衣物時,你會感到自己不是花了,倒像是賺到了一樣爽。還不用思考明天要穿什麼的困擾,因為衣品師會根據你這一周的行程計劃幫你穿搭好了,哪怕你出差旅行,直接按日期裝到箱子裡就好了。衣品師會根據你計劃的出行日期查看了當地的天氣,文化和你的行程情景早已放在你的衣櫥了。
所以,衣服不在多,在精!根據日本膠囊衣櫥的管控原則,一個人在一個季度(3個月)裡最多只需要37件服裝服飾單品。
衣服太多不僅不能讓你搭配出來更多的方案,反而會讓你越來越不知道穿什麼。衣櫃越塞越滿,冤枉錢也越花越多,最後穿的和以前沒什麼變化,你還越看越鬧心。
其實,專業衣品師用不到15件單品就可以讓你搭配出100多種方案,這就更加印證了一點:
所以,不要一味的買買買,淘淘淘,這對個人衣品形象來說,有80%的都是一種浪費。換句話說,就是花了錢卻只有20%是能用到的,在20%中,適合自己的,能提升自己衣品形象的又有多少呢?能達到10%就已經很高了,大部分都屬於「一次性穿戴」。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和社會壓力大,更多時間和精力是用來處理各種事務,將過去遮衣蔽體的衣服穿戴提高到自身衣品形象的高度,更是有閒有錢的社會階層標配體現,因此,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籤約一名自己專屬的專業ITM衣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