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說過,毛囊分上下兩部分,上部分為漏鬥部與峽部;下部分為球部與莖部。從頭皮檢測儀器上看,有頭髮的毛囊在毛孔部位,也就是毛囊開口部位呈現出清晰的凹陷狀,一個圓而漂亮的深坑裡,冒出一根,兩根,甚至三根四根粗細不一的頭髮。
根據毛囊規律,一個健康的毛囊可以長出一到多根頭髮,多根頭髮的毛囊大多位於後枕部與雙耳之上,這就是為什麼毛髮移植手術取毛囊的最佳地位也是後枕部的原因,這個部位的毛囊結構不5a還原酶的影響,不會在此部位形成雙氫睪酮(DHT毛囊殺手),也有人形象將其稱為長壽毛囊。你看周圍那些男性脫髮的大爺大叔們,前額與頭頂已經瓦亮一片,但後腦勺與耳朵之上依然呈現一圈頭髮。
如果用頭皮檢測儀探頭去檢測脫髮稀疏的部位,那些冒出一根細軟頭髮根部的毛囊若影若現,已不見健康毛囊那樣的深坑凹陷,而只是出現一個淺淺的印痕,一如紮根不深的幼樹苗,遭遇大風,隨時都有連根拔起的危險。
如果頭皮檢測儀器下的脫禿之處,大面積平坦光滑,偶見一兩個若影若現的印痕,說明毛囊已經大面積關閉凋亡,而那幾個細微的印痕,就是行將告別頭皮的毛囊,依然頑強地,依依不捨地掙扎著,不忍離去。
毛囊從出生到繁榮,因家族基因,數量是恆定的,隨著年齡增長,毛囊會慢慢萎縮關閉,一旦關閉,不可再生。健康毛囊關閉的過程大致有萎縮、半萎縮、全萎縮的一個過程,如果我們不是因為家族男性脫髮引起的毛囊提前萎縮,大多毛囊是可以通過關心養護去維護的,通過養護,我們不僅可以搶救一部分行將萎縮的毛囊,也可以做到延長健康毛囊的壽命。
毛囊的物質本身就是皮膚細胞,無論其結構如何複雜,成分如何紛繁,都需要來自球部與莖部的營養供給,加之毛囊的發育本身就是真皮與表皮之間複雜的生化反應作用,無論是毛囊上半部分的漏鬥部、峽部,還是下半部的球部與莖部,紮根範圍大都在表皮與真皮之間,只有最底層的毛乳頭部分與皮下脂肪層的血管與神經相連,汲取血液營養,為毛囊與頭髮提供源源不斷地營養支持。
明白了上面道理,我們養護毛囊,一是從表皮真皮層開始,避免過多的油脂通過毛囊孔淤塞頭皮,也避免油脂向下堵塞毛囊根部,阻礙營養吸收。而最關鍵的是,保護毛囊,必須從源頭抓起。源頭不言而喻,就是毛乳頭下面的神經與盤根錯節的毛細血管。
我們常說,一夜白頭,導致一夜白頭的是遽然而至的重大變故與高壓,一旦面臨這樣的變故,人類高度緊張的神經會擠壓毛細血管,導致原本根須強壯的毛細血管紛紛關閉,毛乳頭細胞無法吸收根系營養,毛囊缺乏營養動力的支撐,自然提前萎縮甚至關閉。
那麼,我們必須時時保持豁達,樂觀的心態,還可以養成堅持頭部按摩、頭部經絡刮痧的方式,也可以經常去養發館做做頭療,做做頭皮抗衰,使頭部的微循環處於健康狀況,使提供毛囊根系血液營養的毛細血管處於健康狀態,源頭活水,毛囊常青。
隨手「在看」,就是對知識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