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系列遊戲是由日本光榮(暗恥)公司開發的,以中國的三國時代為背景的戰爭策略類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控制三國歷史中任意勢力或者武將,以統一全國為目標。《三國志》系列遊戲已經開發到了第十三代,也算側面體現出該系列的出色與成功。
《三國志》系列遊戲,我最早接觸也是最喜歡的是《三國志9》,這一代玩家可以扮演曹操、劉備等君主角色,控制手下武將完成逐鹿天下的霸業。遊戲中的內政與戰爭出現在同一張地圖上,玩家無法在具體戰鬥中給予詳細的戰略布置,只能以從宏觀的角度進行指揮調度。這種戰鬥方式雖然無法享受到類似《全面戰爭》系列遊戲那樣即時操控戰局的快感,但是會有一種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即視感。
個人認為,歷史遊戲如此有魅力的其中一點是其無限的可能性,可以自由創造自己的歷史,彌補真實歷史中某些事情不能達成的遺憾。比如我剛剛打的一局,走勢盪氣迴腸。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相互攻伐不斷,終於形成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大勢力鼎足之勢,天下暫時達成了微妙的和平。公元225年,南蠻孟獲突然於南中造反,佔領雲南、建寧地區,一時間蜀漢國勢岌岌可危。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履行與先帝劉備興復漢室的承諾,決定親徵南蠻,穩定大後方為日後北伐大計做準備。諸葛亮深知此次徵伐攻心為上,於南蠻七擒七縱孟獲,使得南蠻王孟獲心服口服,誠心歸降。
南徵軍順利返回成都後,諸葛亮開始著手準備北伐。蜀漢皇帝對此次北伐頗為不解,問於諸葛丞相曰:「曹魏勢強,實不可破也,相父南徵,方始回都,今又欲北徵,恐勞神思,益州天府之國,相父何不安享太平?」諸葛亮曰:「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夙夜不敢有怠,今南方以平,無後顧之憂也,此乃恢復中原、興復漢室之機也。」劉禪然之。
諸葛亮深知曹魏西北都督夏侯楙無能,採納魏延之策,假意率大軍取陳倉,暗命魏延率偏師由子午谷奇襲長安。夏侯楙果然中計,親率大軍西進欲與諸葛亮決戰,長安守備空虛,魏延輕取之。夏侯楙聞後大駭,不敢與蜀軍交鋒,急忙退回武關自守,西北望風歸降,長安以西一舉而定。曹丕大驚,急命司馬懿全權負責對蜀漢作戰工作。與此同時,孫權召集群臣,意欲配合蜀軍攻伐魏國。是時張昭進言曰:「蜀軍新得長安西北之地,其勢不可擋,若蜀軍懷恨當年荊州、夷陵之仇,誠不可擋也,不若結好曹魏以求平安。」孫權陷入猶豫之中。此時都督陸遜怒斥張昭曰:「子布豈忘當年曹丕親率兵卒三十萬攻侵江南之事耶!曹魏勢大,非吳蜀聯合不可破也,今蜀漢諸葛為相,必不與孫吳為敵,此時出兵,可盡得揚、徐之地。」孫權深然之,拔佩劍欲砍面前奏案,驚見奏案已缺一角,不由回憶往事,不勝唏噓。是時張遼張文遠已病逝,孫權安然命陸遜統兵十萬取合肥以支援蜀漢。
曹丕知蜀漢、東吳同時出兵,大駭,商議群臣欲遷都於鄴城,司馬懿卻力排眾議,上書道若遷出東都洛陽,恐黃河以南不復為曹魏所有,且東都洛陽固若金湯,諸葛孔明必不可破也,孫吳擅水戰善陸戰,都督曹休必可退之。曹丕因此心安,不再議遷都之事。
不料陸遜出奇謀,派周魴假意歸降,周魴斷髮取得曹休信任,率大軍輕進,被陸遜於石亭擊敗,盡失合肥、壽春之地,吳軍直接威脅東吳中原腹地。曹丕得知大驚,不料又傳來大將張頜的死訊。原來諸葛亮取長安後積極安撫百姓,得知司馬懿集結重兵於洛陽,轉而南下進攻武關威脅宛城。攻城中諸葛亮使計佯退,大將張頜認為必為蜀軍糧盡,出城追擊,不料陷入埋伏,不幸戰死。曹丕此時身患重病加上得知心愛大將張頜戰死,竟不幸駕崩,其長子曹叡繼位,命司馬懿輔政,魏國一時間暗流湧動。此時諸葛亮攻破宛城,進可威脅洛陽、許昌,退可固守長安,漢室中興之勢隱隱可見……
遊戲中你可以選擇何進,聽取曹操意見,不讓董卓進京,借大將軍之位一統全國;也可以選擇董卓,不貪女色與呂布搞好關係,雄踞西北關中,以期鯨吞天下;也可以選擇呂布,善聽軍師陳公臺之言,決戰曹操於中原,以武道取天下;也可以選擇曹操,於赤壁看穿孫權連環火攻之策,一舉統一全國;也可以選擇孫權,聯盟劉備勢力同時積極西進,以達成二分天下之策;也可以選擇劉備,好生勸告關羽以免白衣渡江的悲劇,東西兩路大軍並進以中興漢室;也可以選擇韓玄、劉繇、嚴白虎、張魯之流,活用各種策略以期在亂世中生存,割據一方緩圖天下。
作為一位三國歷史愛好者,領導歷史中那些赫赫有名的武將,與其他同樣出名的英雄逐鹿天下,氣吞萬裡如虎,在此完全架空的遊戲世界下創造只屬於自己的歷史,以彌補自己心中對於那段歷史的遺憾,這種感覺是讓人慾罷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