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復盤?繼續做,停止做,開始做

2021-01-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復盤,最開始是圍棋術語,即把下過棋的步驟重新演練一遍,分析當時下棋時的思考過程和優劣勢。復盤在我們工作中是非常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視的一項,但是復盤帶來的好處很多,它能幫助我們快速梳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吸取經驗教訓,避免下次出現同類錯誤。本文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就如何復盤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供大家一同參考學習。

有讀者問我:如何才能成長得更快一點?

我說:不斷復盤。

只有不斷復盤,才會不斷進步。

你想要達成任何目標,都需要不斷復盤。

我給你講個故事。

我一直有個目標,就是徒步「穹頂1緯度」,抵達北極點。

什麼是徒步「穹頂1緯度」?

徒步「穹頂1緯度」,就是先坐直升飛機,降落到北緯89°北冰洋的浮冰上,然後在「流動」的浮冰上徒步整整一個緯度,抵達北極點。

有意思。可是,在浮冰上,怎麼徒步呢?

拿出GPS,打開衛星地圖,規劃一條能繞開浮冰裂縫,通往北極點的路線。然後,踩著流動的浮冰,出發。堅持走,堅持走。直到晚上,搭帳篷,休息。

有意思的部分來了。你猜,第二天醒來,你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再次拿出GPS,衛星地圖,看看自己在哪裡。

然後,重新規劃一條能繞開浮冰裂縫,通往北極點的路線。再次出發。

為什麼要重新規劃?

因為腳下是浮冰啊,一直在「流動」。早上起來一看,糟糕,睡了一覺,因為昨夜大風,浮冰居然往回流動了50公裡。

創業,就是在浮冰上徒步。你年初的目標,可以不變,但是路線,可能一直在變。

這就需要復盤和調整。

那麼,怎麼復盤呢?

01

復盤,簡單來說,就是要做三件事:繼續做(Continue doing)、停止做(Stop doing)、開始做(Start to do)。

什麼是「繼續做」?上周,經過平常很少交流的幾位員工的座位。問了問他們工作的情況,以及需要什麼幫助。員工很受鼓舞。嗯,這件事以後要「繼續做」。因為這既能幫自己了解一線情況,也給員工鼓勵。什麼是「停止做」?上周,月度經營分析會開了4個小時。幾個觀點來來回回,吵作一團。以後,不按照「六頂思考帽」方法開的討論會,要「停止做」。因為這既浪費大家的時間,也很難得出有效結論。什麼是「開始做」?上周,我發現幾個員工很有潛力,但是沒有被放在重要的崗位上鍛鍊。這是個嚴重的問題。要通知人力資源部,「開始做」高級潛力員工計劃,用有挑戰的工作和刻意培養,留住優秀員工。這就是繼續做,停止做,和開始做,這就是復盤。

02

我給你舉一個日常的例子。

我和我兒子小米制定了一個每天8:00到學校的目標,以及6:55起床,7:50出門的規劃。

第二天早上,我送他上學,出門的時間是7:48。

我就跟他說:祝賀你啊,今天很好,本來我們是預計7:50出門的,你今天提前了2分鐘,恭喜啊!

恭喜你之後呢,咱們要做個復盤。

小米在學圍棋,已經是圍棋的業餘一段了。所以我跟他說,復盤這個概念啊,其實就是來自於圍棋。一盤棋下完後,你都要再看一遍:剛才我們的每一步棋,哪些其實還可以有更好的下法,這就是復盤。

復盤是提升自己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如果缺少復盤,我們能學到的東西就少多了。

於是我們就來復盤看看,今天出門提前了2分鐘,但究竟是在哪裡提前的?

昨天我們經過計算,調整了規劃,今天你也在行動上做出了改變:我們把起床時間改在了6:55;今天早上你果然在6:55,鬧鐘一響就起床了,特別棒!

然後今天早上我們居然是7:48,提前了2分鐘出門,所以要祝賀你!

但是只看結果還不夠,我們還要對規劃和執行做一個分析,看看各個環節哪個需要保持(繼續做),哪個可以做得更好(開始做),以及哪個不再需要做(停止做),這就是復盤。

最大的提前發生在哪裡呢?

發生在吃飯環節。昨天我們把吃飯的時間調整為20分鐘,但今天早上實際只用了10分鐘,也就是吃飯時間其實是大大減少了。

那為什麼吃飯時間大大減少了呢?因為今天早上吃的東西比較方便,才節省了時間。

哦,原來這是一個例外情況。節省時間,並不是因為能力的提升,而是因為食物的變化。它在執行層面是一個例外,是一個「獎賞」。

所以我們應該把它放在一邊,不需要調整規劃,吃飯時間還是規劃為20分鐘。

既然今天花在吃飯上的時間減少了10分鐘,那麼理論上我們應該是在7:40就能出門的呀,為什麼7:48才出門呢?那一定是有地方多花了8分鐘。

我對小米說,你看,這就是復盤的好處。我們不能最後籠統地得出一個結論,說結果是好的,今天咱們做得不錯。咱們得分開來看,有哪些東西啊,其實做得是比原來好了,但其實還有哪些東西啊,做得不如從前。

加總的結果好像是略好一些,但其實分項來看,是有好有差的。這樣我們才能得出結論說,什麼東西繼續做,什麼東西要改一種方法做,以及什麼東西不要做。

那什麼地方多花了8分鐘呢?

噢!他說,是在吃飯之前。因為早飯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多等了8分鐘,這樣就把時間給花掉了。

這樣我們就又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規劃上的問題,就是等待的8分鐘是無所事事地休息,還是安排別的事情。

比如說,我們可以把後面收拾書包,或者上廁所等等,這些事情提前。如果這些事情提前做了的話,最後出門的時間就可以早於7:48了。

所以呢,最後我們得出結論,就是:

第一,吃飯的時間不需要調整。(繼續做)

第二,從安排設計上來說,在早飯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可以把收拾書包等等這些動作提前,統籌使用時間,總體效率會更高。(開始做)

這就是我們說的復盤。

03

復盤,簡單來說,就是在做完每一件事情之後,都總結三件事:繼續做(Continue doing)、停止做(Stop doing)、開始做(Start to do)。

想要達成任何目標,都需要不斷復盤。只有不斷復盤,你才能不斷進步。

祝,進步。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Cw4pPcuikQWC3IJm3rDhKA

本文由 @劉潤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復盤?
    這就需要復盤和調整。那麼,怎麼復盤呢?— 1—復盤,簡單來說,就是要做三件事:繼續做(Continue doing)、停止做(Stop doing)、開始做(Start to do)。什麼是「繼續做」?上周,經過平常很少交流的幾位員工的座位。問了問他們工作的情況,以及需要什麼幫助。員工很受鼓舞。
  • 怎麼樣的復盤才是有效的?
    1、關於復盤復盤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快方式,沒有之一。而且我們熟悉的另一個概念——刻意練習,其實也是復盤的一種,只是刻意練習的反饋來自於一個厲害的師傅。而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反饋只能自己來,通過科學而有效的方法——復盤。復盤主要是為了確定三件事:繼續做的事,停止做的事,開始做的事。
  • 業務復盤究竟應該怎麼做?
    其實很多管理者都具備定期做業務復盤的意識,因此會定期安排大大小小的業務復盤會議,但如果復盤的「姿勢」不對的話,大家的收穫會遠遠低於預期,甚至有可能會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更嚴重的可能會讓團隊的士氣受到打擊。1你所做的復盤方式正確嗎?
  • 「2021業績狙擊1」美容院這樣做年終業績復盤
    值此歲末年初,百達可以【運營雜談】專欄推出包括業績復盤、項目復盤、顧客復盤等系列年終復盤乾貨,幫助美容院高效檢索即將過去的2020年年度運營狀況,為新一年的業績目標挖潛力、找空間,精準狙擊2021年業績目標。
  • 沒有復盤,經歷就將白白流失
    一場精彩的復盤,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一個人思想真正的深度與廣度。無論如何,2020年向我們提出了太多的問題,今年的年終復盤,一定也會非常精彩。一如何做一場有效率、有效果的復盤?1.復盤始於回顧復盤的第一步就是回顧目標,從當初制定的目標出發,對照如今的結果,列出哪裡做得好,哪裡做得不到位。
  • 馬上快年底了,今年跟了很多項目,我們該怎麼做項目復盤工作呢?
    先別忙著悶頭寫復盤總結書,我建議你一定要先開一次復盤會議。項目不管大小,一定有很多細節上的分工,復盤必須要聽具體實施者的反饋,才能看到不同人的能力以及項目存在的問題。請誰來參會?人並不是越多越好,而要選擇有核心價值的重點參與人,如每個部門負責人、業務骨幹,要讓他們呈現一個完整真實的項目過程。
  • 回復網友提問:如何打板低吸?如何有效復盤?
    龐:易兄早,本人入市2年,想做打板,低吸交易,但仍不得要領,兄可否指點一二。龐:還有一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就是漲停板的漲停原因或者說漲停板的題材歸類,如何才能準確分辨,經常看到你們大佬說每天要復盤,做第二天的交易!但如何有效的,復盤要看什麼呢,要開盤了 易兄有時間再回,不急,感謝。
  • To B公司:如何從0開始做視頻號獲取流量
    本文作者復盤了自己公司的視頻號運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與你分享。今天復盤分享一下從0開始做視頻號,我們團隊之前沒做過短視頻,0基礎上陣,這一路上的迷茫、不斷踩坑、迭代破局、收穫果實,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和參考~7月29日,我們發了第一條視頻號,1個月的嘗試:更新了18條視頻,總播放量達20萬+,上了2次熱門推薦,平均播贊比2%以上,給團隊轉化到了幾個大單~
  • 在工作中,如何對自己復盤?
    復盤是一個圍棋用語,是指:一盤對弈結束後,雙方棋手把剛剛的對局重複一遍,把棋子再擺一遍的過程,這樣可以有效地加深對這盤對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雙方攻守的漏洞,是提高自己水平的好方法,哪步棋下得好,哪步棋下得不好?或者是有沒有更好的下法?
  • 一個人也能做開放世界遊戲?獨立開發者復盤
    不過,這不意味著開放世界就是中小團隊的禁區,比如海外獨立開發者Adam Robinson-Yu就在2019年發布了一款開放世界遊戲《A Short Hike》,而且只用了數月的時間研發,在此前的GDC演講中,他對整個項目做了詳細復盤,其中一些做法可能是對同行非常有用的。
  • 年中復盤了,如何寫好復盤PPT,掌握以下幾點會讓你更加遊刃有餘
    想回答好這個問題,復盤必不可少。同時復盤匯報的時候,一個好的復盤匯報能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加分,同時有時候能在老闆打績效分的時候有一定加成!但是很多人每到使用PPT做復盤演說時,一站上臺便雙腳發抖,腦筋空白,原本想偷瞄復盤看能不能稍微記起來自己要報告的內容,卻發現這麼做還是無法立刻想起,導致心情越來越緊張,腦筋也瞬間無法思考。會導致這樣的結果,除了過度緊張以外,很有可能是你的事前復盤ppt出了某些差錯,才會導致它不但無法輔助你的演說,還成為你的絆腳石。
  • 悅讀|年終復盤的坑,你踩了哪些?避免以下四點,復盤更高效!
    我直接拒絕了,原因很簡單: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成為自己拒絕成長的理由,年終復盤不應該成為任務,而應該成為人生旅途中的常態。 周六早上醒來,我收到了小A發給我的年終復盤。看到了她的年終復盤,我想到了過去自己在年終復盤中踩過的坑。正好藉此機會整理下,希望更多想要復盤的小夥伴都能避免踩坑,讓年終復盤真正助力自己成長!
  • 人生是用來改變的:做喜歡的事,喜歡你做的事,你才可能做到更好
    於是他們開始一次復盤,發現這和北京的氣候有關,於是他們開始自己聯繫工廠製作適合當地氣候的衣服。這段時間,他們每天晚上要趕製一批服裝,第二天早上凌晨3點半,又要起床化妝開店,這個節奏,薇婭已經無法停下來了。然而,這個過程中,薇婭絕不是簡單地拼命硬幹。即使是吃飯的間隙,他們都會邊吃邊聊明天該做哪些事,後天又該做哪些事。
  • 如何從零開始學理財,這個方法讓寶媽 在家也能真正賺到錢
    因為我是一個全職媽媽,所以我會從寶媽的角度來告訴大家怎麼開源,如何把錢花得恰到好處,如何系統學習各種投資產品等等。一、如何建立理財知識體系學習是基礎,有了理論基礎才能更好地去實踐。而讀書是學習最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再者,讀書會更加系統。
  • 盤點B端產品經理快速提升法之復盤!
    文|司馬特小分隊 ,來源:公關之家一、為什麼要做復盤?產品經理沒有專業,也沒有科班之說,學計算機的,法律的,設計的......只要想做,都可以成為產品經理。正因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我在剛開始做產品經理的時候,心裡很沒底。
  • 稻盛和夫:當你生活不順時,請停止做這2件事,別等40歲才知道!
    有些人的一生總是要經歷痛苦和磨難,才能真正得到質的提升,沒有任何人是能一帆風順的,既然這樣,那該如何處理和解決這些煩心事,就成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我們不能提前預知困難什麼時候,在什麼地點,因為什麼事而來,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身處困境時,該做些什麼。
  • 我做,你看! 我繼續做,你繼續看!!
    我在做,你在看。我做了兩個月,碰了兩個月的壁;你告訴我:早就告訴你不要做了!(其中夾雜諷刺和嘲笑) 我還做,你還看。第三個月終於有個顧客買我一個產品試試;你和我說:做了三個月你還真賣出去一個,不過沒幾個錢,太辛苦了,還是算了吧!
  • 阿瑟·丹託:停止做藝術
    奧克賽爾(RandyAuxier)提議將一篇我曾經關於藝術的隨筆放入我的卷目的時候,我對他說了不:我的哲學和我做過而又棄之不理的藝術之間——也就是1962到1963年這段時間——沒有關係,雖然從80年代開始我寫過的比較有意義的哲學都與藝術有關。我永遠成不了那種抽離了哲學的藝術家。
  • 學會復盤,讓我們擁有更高效精英的人生
    在正式講解前需要闡明的為,現在我講的個人復盤只是復盤的應用場景之一,在商業領域、團隊管理等場景中,復盤也是一個利器。復盤的定義來自於圍棋,主要是指棋手在一盤棋結束後,回顧推演的過程,去思考自己哪裡對哪裡錯,後續遇到類似問題應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