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有一個角色,雖然不是什麼壞人卻得不到大家的喜歡,這個角色就是浣碧,原本跟甄嬛是異母的姐妹,但是由於生母的身份問題,加上甄遠道一時的懦弱,因此這個女兒一直養在身邊,卻只能當丫鬟,但是自從知道浣碧是自己的妹妹之後,甄嬛就把浣碧當作是自己的親妹子,對待她也是極好的,但是浣碧前期的做法確實讓不少人都反感。
其實浣碧這個人心高氣傲,在前期的時候只要有人讚美她,說她長得跟甄嬛有幾分相似,她就開始動了歪心思,甚至還妄想可以伺候皇上,只可惜皇上對她絲毫沒有感覺,這件事情也一直讓甄嬛耿耿於懷,不過好在後期的浣碧及時醒悟,在被華妃利用之後,浣碧才明白原來甄嬛才是她真正的姐姐,也是最愛護她的人,於是兩人這才重修舊好,在甄嬛出宮去感業寺的時候,也是浣碧在身邊服侍,沒有絲毫的怨言。
為何說浣碧不受大家的待見呢?其實主要是源於她設計嫁給果郡王一事,沒錯,看過電視劇的人們都知道,在電視劇中果郡王跟甄嬛相愛,兩人還有了一對孩子,但是由於戰爭,甄嬛誤以為果郡王已死,才設計重新回到了宮中,有情人始終沒有在一起,但是浣碧卻一直深愛著果郡王,便在宴會上利用小像事件設計嫁給了果郡王,但是成親之後的她其實過得並不是很幸福,甚至有人說,果郡王與她壓根就沒有同房。
果郡王是一個痴情種,對於別的女人沒有絲毫興趣,孟靜嫻之所以懷上了孩子,也是因為果郡王喝醉了酒,誤把孟靜嫻看成了甄嬛,這才圓了房,但是浣碧就沒有這麼好運了,兩人大婚的當天,果郡王喝的爛醉如泥,根本就沒有與浣碧圓房,加上果郡王的心思全部都在甄嬛身上,浣碧也是知道的,自然也不會再強求什麼。
除了這一點之外,電視劇中還有一個情節,也暴露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在果郡王的葬禮上,浣碧身邊的丫鬟,對於浣碧的稱呼,當浣碧穿著孝服,哭訴的時候,一旁的婢女,卻叫浣碧「小姐」,雖然是娘家帶來的丫頭,但是古代有個講究,在娘家的時候可以叫小姐,但是已經嫁做人婦之後,婢女的稱呼就要變成夫人或者是側福晉了,但是這裡婢女的稱呼卻沒有絲毫的改變。
從婢女對浣碧的稱呼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其實她跟果郡王只有夫妻之名,並沒有夫妻之實,這一點身邊最親近的婢女也是知道的,而且果郡王在電視劇中一直都是一個不近女色的人,對甄嬛一往情深,因此果郡王對於浣碧有的只是責任而已,卻沒有任何男女之情,所以說浣碧成親之後的生活,其實過得一點都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