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1日晚,世衛組織正式通報了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的主要變異情況,包括四種變體。當天,世衛將美國輝瑞公司和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合作研發的疫苗列為可緊急使用,這是首個獲世衛緊急使用授權的新冠疫苗。
「研究證實新版本的新冠病毒傳播速度更快,但不會使人病情加重。」CNN報導截圖
據世衛組織網站信息顯示,2020年1月底至2月初,新冠病毒出現D614G突變,隨後逐漸取代了最初發現的毒株。到2020年6月,該變體成為全球範圍內主要傳播的新冠病毒類型。研究表明,與初始毒株相比,該變體的感染性和傳播能力都更高,但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也不會影響現有的診斷、治療、疫苗和公共衛生措施的有效性。
2020年8至9月,丹麥發現一種與水貂相關的新冠病毒變體,被命名為「Cluster 5」,具有此前未曾觀察到的變異。令人擔憂的是,該變體可能減少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後所產生的免疫保護的範圍和持續時間。目前丹麥僅在2020年9月發現了12例人體感染此變體的病例,該變體似乎並未廣泛傳播。
2020年12月14日,英國向世衛組織報告了一種被命名為「VOC 202012/01」的新冠病毒變體,最初出現在英格蘭東南部。初步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該變體具有更強的傳播力,但其導致的疾病嚴重程度及再感染情況並沒有變化。截至2020年12月30日,世衛組織六個區域中已有五個區域的其他31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此種變體。
2020年12月18日,南非檢測到一種新冠病毒變體,被命名為「501Y.V2」變體,在南非三個省中迅速傳播。儘管此前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也有N501Y突變,但分析表明兩者是不同的變體。初步研究表明,該變體可能會增加傳染性,但尚無證據表明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截至2020年12月30日,南非以外已有四個國家發現了該變體。
英國與南非的毒株並不相同。淺綠色為英國流行毒株,橙色為南非流行毒株。圖源:Nextstrain
世衛組織指出,所有病毒都會隨時間推移而變化,大多數變異不會導致病毒傳染性增加,有時甚至會限制其傳播。隨著人與動物感染頻率的增加,病毒變異的可能性也會上升。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新冠疫情負責人亨利·沃克表示,全美首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沒有旅行史,這表明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已在美國發生人際傳播。
此前,美國科羅拉多州發現了全美首例感染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的病例,感染者是一名20多歲的男子。美衛生部門正追蹤這名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沃克表示,變異新冠病毒可能導致更多感染病例,使得美國已不堪重負的醫療衛生系統承受更大壓力。
據《讀賣新聞》27日報導,確認1名東京都的50多歲女性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系日本國內發現的第8例變異毒株感染者。
近幾天,日本發現多人感染在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2020年最後一天,日本全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首次超過4000例,首都東京新增病例首次破千。日本首相菅義偉奉勸民眾減少不必要外出,安靜度過新年假期。
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說,年末購物季造成人群聚集和密切接觸機會增多,可能是疫情惡化的原因之一。小池百合子警告說,東京今後幾天疫情可能「爆炸」,希望市民儘可能居家過節,不要返鄉。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說,如果日本新冠疫情持續擴大,不排除再次宣布緊急狀態。
撰稿 麥芒責編 杜雨敖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