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溫和」出自《禮記·經解》:「溫柔敦厚,《詩》教也。」本義原指態度溫和,樸實厚道。後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敦厚,也含有老實善良之意。
我們看到「謙卑儒雅」這四個字,就會想到「高貴」!沒有一個人會拒絕一個謙卑儒雅的人,就像在西方沒有人會討厭彬彬有禮的紳士。因為很少人會謙虛,不自高自大,這樣的品質不僅美好,還非常的高貴。
敬信
出處: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第15章 衛靈公-論語
孔子說:說話要忠信,行事要篤敬,即使到了蠻貊地區,也可以行得通。「敬」是篤敬,指的是篤厚誠敬之士。本義是有禮貌地對待他人。而「信」很簡單了,就是誠信,誠實之義。一個講信用的人,人品是不會差到哪。引申孩子人情練達,世事洞明。寓意孩子閱歷豐富,格局遠大。
知善
出處: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第15章 衛靈公-論語
「知」在文中是知道,意識到的意思。而「善」是完善,美好之義。所以取名「知善」寓意孩子明辨是非,推己及人。另外,結合原文理解,「知善」還有保持的意思,引申孩子潔身自好,善始善終。
今為
出處: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第16章 季氏-論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現在不把它奪取過來,將來一定會成為子孫的憂患。「今」是今天,現在的意思,用作人名有穩操勝券,穩紮穩打的意思。而「為」是有能力,有擔當的意思,意思為作為,成就之義。取名「今為」寓意孩子大有可為,敢於承擔。而且「今」有時間概念,寓意孩子不負韶華,不負時光。
柔善
出處:友便闢,友善柔,友便侫,損矣-第16章 季氏-論語
「柔善」的本義是性格溫柔的善良之人。「柔」有溫柔柔和的意思,「善」有美好善良之義。取名「柔善」寓意孩子和顏悅色,眉清目秀,平易近人。表達父母希望孩子未來性格開朗,熱情似水。
君成
出處: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第15章 衛靈公-論語
「君」在文中是一個有義,懂禮,謙遜,忠誠的翩翩君子。而「成」在文中是稱得上,就是的意思。取名「君成」寓意孩子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君子,當之無愧,名副其實。引申孩子德才兼備,氣質非凡,儒雅清新,腹有詩書。
遠厚
出處: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第15章 衛靈公-論語
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名字「遠厚」就有了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內涵。因為「厚」有厚道,實在,踏實的意思,可引申為厚德載物。另外「遠」有高遠,深遠之義。取名「遠厚」寓意孩子心地善良,才學高遠。
景齊
出處: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第16章 季氏-論語
「景齊」作為名字寓意孩子前程似錦,榮歸故裡。因為「景」是自然風光,引申為美好的事物,稱之為景,正所謂,一草一木皆是景,千言萬語總關情。寓意孩子重情重義,明辨是非,美學深厚。「齊」有達到的意思,蘊含父母希望孩子未來有所成就,有造詣。
安均
出處: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第16章 季氏-論語
「安」首先他也是姓氏,符合「父姓+母姓」,而且不突兀,因為「安」在名字裡也是常見字,寓意平安吉祥,幸福安逸等美好內涵。而「均」有平均之義,搭配「安」字,寓意孩子福祿雙全,寄託父母對孩子的美好祝福,也彰顯父母有文化。
遠文
出處: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第16章 季氏-論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用仁、義、禮、樂招徠他們。「文」在文中是禮樂仁義,其實就是焦化,感化的意思。寓意孩子有很高的洞察力,才華洋溢。「遠」有高遠之義,用作人名寓意孩子才學遠大,志向堅定。
前然
出處: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後行-第15章 衛靈公-論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站著,就仿佛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可見,有自我警示,自我暗示,時刻勉勵自我的作用。引申為謹言慎行,小心謹慎的含義。所以「前」就有了先見之名,因為在文中是前面之義,引申為先見,前進的意思。而「然」是如此這樣,確實的意思。取名「前然」寓意孩子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積極進取。
論語裡的這些名字是否有喜歡上的名字呢?不妨分享交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