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學生時代,就懂得一個道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在我們生存的社會尤為重要。劉愷威與楊冪,更讓作者看到了事業的重要性。
訂婚結婚,沒有經濟基礎,就是空談。在魯西南,大概五年前,訂婚標準是「萬紫千紅一片綠」。什麼意思?就是訂婚要10000張5元的、1000張100元的外加不等金額的50元的,15萬起步。沒有這個價格,女方的門都進不去的。當然,現在早不是這個價格了,起步都在20-30萬之間,城裡有房,最好有車。這是農村的現實。就是你沒有穩定的收入,我可著勁把一輩子的要過來,生怕閨女嫁過去委屈。沒有謀生手段,你要搭上父母晚年的幸福。高額的訂貨禮,是父母的一屁股債。劉愷威當年與楊冪結婚,僅婚禮就花費1500萬,沒有財資,當年的劉愷威能娶到楊冪嗎?懸!
好的事業就是成婚的敲門磚,維持婚姻的鎮山石。在魯西南,如果有穩定且相對高的收入,特別是公職,那就是「搶手貨」,相親媒人釘,對象介紹到你手軟,「價格」面談,美其名曰:「相中男孩這個人了」。基本都是男孩「挑」女孩。劉愷威當年躋身一線明星,風光無兩。楊冪也只是上升期,知名度遠不如劉愷威。那個時代,楊冪嫁劉愷威就是「高攀」。多年過去了,劉愷威風光不再,楊冪躋身一線,身份互換,年齡差就凸現了,感情裂痕就出現了。如果沒有魏大勳,大概還有「張大勳」、「劉大勳」吧!
愛情與事業雙豐收最是完美。愛情從來不是生活的全部,愛情事業雙豐收方最。 愛情只存在於特定時間段,那就是戀愛期與結婚初期。慢慢的就轉化也親情。和諧的夫妻不談愛,但從沒讓愛缺席。後院不著火,前方才能攻城掠地。事業是愛的潤滑劑、定海神針,往往事業不順,甚至家庭經濟陷入窘境,家庭可能支離破碎。楊冪與劉愷威說再多也無用,劉愷威的事業呢?
如果非要選擇,我大概首選謀生先於立業,起碼有個穩定的工作再成家。這樣或許能夠遇到更好的她,跟金錢無關。如果讓你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