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東的天氣熱的像個笑話,很適合出去蹭個空調或者蹭個茶之類的,如之火熱的線纜聊天課題就是USB3.1,USB3.2,USB4.0,Thunderbolt,DP2.0,HDMI2.1,新規範層出不窮,一山更比一山高,每個協會都不甘示弱,目前以DP2.0的帶寬暫時獨領風騷中,這麼多一不小心就容易整迷糊啦,愛學習的朋友是趕上好時代,現在的發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咯,今天我們聊聊,USB4.0是什麼?對比USB3.1有什麼不同?順便也會聊到以上說的幾種線材,既然是聊天嘛,當然要輕鬆的課題.反正我的初衷是解決大家疑惑,最終結果如何,我也就管不著啦!不喜歡隨便拍磚唄!
USB推廣聯盟目前主導者之一是Intel,他在2017年的時候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把原來私有化的Thunderbolt協議公開給大家來使用(這貨技術雖好,但一個人影響有限而且收費老貴,大家就儘量不用,所以就老是推不開嘛,乾脆就共享得了吧),這一利好政策的落地正是USB4.0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做作業你說抄來得快還是自己寫一個快?就是我也會選擇抄,所以USB4.0「借鑑」了Intel成熟的Thunderbolt3協議,這樣技術定型及實現路徑就基本沒有阻力,協會成員們點個頭就通過了,跟Thunderbolt3不同,USB4.0沒有硬性規定廠家的線材需要通過認證(雖然你也可以去認證,和UL列名其實挺像的操作模式,我就是想告訴大家,我可以搞,你看還有證,就這麼個意思而已),但如果你要使用全部的USB4.0功能(最高傳輸速率、100W供電、可用作顯示器線),一條優質的USB4.0線材是必不可少的,參考目前Thunderbolt3認證線材的價格,USB4.0時代唯一阻礙普及的,或許是線材因素多一些,未來也許同軸版本的結構才能保證高柔軟性和對應的高速傳輸性能,但是給加工過程和線材都整得是相當高難度,不過也好,門檻就稍微高那麼點點,體現技術含量的線纜產品總算是又有了,和之前2007年整HDMI一樣,那就是含金量的體現,做HDMI的工廠走路都可以帶風的,當時雖然不是小鮮肉的小編我,也曾經因為做出SI參數合格的HDMI而炙手可熱,哎,英雄不提往事,說多了都是淚,到這裡USB4我覺得好像講清楚啦!反正我懂!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咯.
於是乎,USB4.0是一種採用USB Type-C(USB-C)接口,直連CPU的PCIE總線(更低的CPU資源佔用),最高傳輸速率能達到40Gbps(更高的傳輸速率),同時還能傳輸Displayport視頻信號(能做視頻輸出)和USB PD快充電流(能做快速充電)的新一代USB外設傳輸協議,它本質上是Intel的Thunderbolt3技術,但同時也支持USB協議,因此它能完美向下兼容Thunderbolt3、USB3.2、USB3.1及USB2.0協議(如果有必要的話),協會具體詳細規範大概在接下來的九月可以拿到,屆時我們再分享吧!
說到USB,我相信混線纜行業的你們應該聽過了一大堆USB的叫法,什麼USB2.0、USB3.0、USB3.1、USB3.1 Gen1、USB3.2 Gen2,包括新發表的USB3.2及最最新的USB4.0,USB的前世今生 - USB2.0、USB3.0、USB3.1、USB3.2、USB4.0區別是什麼,具體溫故而知新,再看下藍色字體的這個文章分享吧!接下來聊USB3.1系列!
USB 3.1是最新的USB規範,該規範由英特爾等大公司發起,與現有的USB技術相比,新USB技術使用一個更高效的數據編碼系統,並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數據吞吐率(USB IF協會),它完全向下兼容現有的USB連接器與線纜,USB 3.1 Gen1就是USB 3.0,而USB 3.1 Gen2才是真正的USB3.1,USB 3.0(即USB 3.1 Gen1)的最大傳輸帶寬為5.0Gbps(500MB/s),USB 3.1 Gen2的最大傳輸帶寬為10.0Gbps(雖然USB 3.1標稱的接口理論速率是10Gbps,但是其還保留了部分帶寬用以支持其他功能,因此其實際的有效帶寬大約為7.2Gbps).
寫到這裡差點寫不下去啦,還真的感覺挺撩人的,我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清楚USB4和USB3.1的關係,反正意思我是表達啦,大家看著辦吧,不行再多看幾遍,區分USB-C接頭的USB線跟Thunderbolt3線的最簡單的方式看接頭上有沒有閃電標誌,現在第三期的光電AOC分享技術交流會大概在8-10日,我看我們領導能不能讓我在9月份搞個高大上的地方講講這個,這個我竟然發現只可言傳不可意會的感覺出來了.
上述定義很多線纜廠商其實都很清楚,唯一比較複雜容易讓人搞混的是,一些 Thunderbolt 3 連接線可以作為 USB 3.1 Type-C 連接線使用,但不是所有的線纜都可以,而 USB 3.1 Type-C 連接線,卻永遠無法當做 Thunderbolt 3 連接線使用,就算大家都是相同的 USB-C 接口也不行,同時,並不是所有的 USB Type-C 線纜都能勝任規範中的最高 100W 傳輸功率,無論是 Thunderbolt 3 還是 USB 3.1 Type-C 都不一定能夠達到.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 Thunderbolt 3 設備根本無法通過 USB 3.1 Type-C 線纜連接使用,儘管接口可以插上,但協議不同還暫時不起作用,可能只能提供電力而已,和手機的快充模式一樣,需要線端,手機端,充電頭端都匹配啦,才可以全功能使用,當然了,對於比較新的外設這點可能會發生改變,因為規範稍作了調整,並且控制器更新了,未來 Thunderbolt 3 外設或許能夠通過 USB 3.2 Type-C 線來連接,但因為協議不同,速度肯定比原生 Thunderbolt 3 連接線慢很多,目前大多數 Thunderbolt 3 外設或配件都標配連接線,不過長度一般都在 50cm 以內,對於某些用戶來說可能無法滿足,畢竟長度非常短,很多人需求長線纜,可一旦線變得更長,又無法保證在特定情況下能夠滿足完整的規範需求,短的 Thunderbolt 3 連接線,也就是外設配備的那根被動無源連接線,基本上是完全兼容 USB 3.1 Type-C 外設的,但正如前述,其長度對於某些用戶而言不是非常方便,超過 50cm 的 Thunderbolt 3 線纜,基本是有源的主動式的解決方案,一般無源被動式的長達 2 米左右的 Thunderbolt 3 連接線,最大傳輸速度只能達到 20Gb/s,而對於主有源的主動式 Thunderbolt 3 線纜,其傳輸速度一般可以達到完整規範,也就是最高 40Gb/s,不過,主動式 Thunderbolt 3 連接線一般不兼容 USB 3.1 Type-C,現階段很多高速 Thunderbolt 3 長線不僅價格昂貴,而且大多缺乏對 USB-C 3.1 的兼容,而一般無源被動式的 Thunderbolt 3 線纜,短線一般都能保持最佳性能,並且幾乎能與 USB-C 3.1 兼容,總之,隨著目前各規範的完善,一條 USB-C 線走天下的時間即將到來.
線纜圈觀點:隨著USB4和Thunderbolt3的兼容,未來大浪淘沙,剩下的將是最便利的功能最齊全的USB4的USB系,其線纜將依同軸版本為主,且隨著5G光模塊的整體價格步入紅海,未來光纖USB4將更多在我們的生活應用場景中,USB4將淘汰USB3.1和USB3.2,HDMI將步入12k的音視頻需求的HDMI2.1後的升級更高版本,DP2.0將和HDMI繼續保持你追我趕的狀態,Thunderbolt 3將迎來小高潮,MHL將徹底涼涼,重出江湖概率基本沒有,江湖還在這個江湖,大浪淘沙,更多線纜資訊,請關注鎖定本公眾號,或者加入通訊錄獲取更多線纜資源.
更多線纜培訓行業訊息,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線纜行業朋友分享圈
☞如何關注我們?
微信搜索公眾號:線纜行業朋友分享圈
更多關於最新的線纜行業發展訊息,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我們將第一時間搜尋到行業前沿訊息和您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