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各省珍貴版本銅元一覽,河南五百文雙旗幣、廣東五羊圖領銜

2020-12-18 古泉說

從史學角度,中國銅元所處的時代,多半政治黑暗、幣制紊亂。五花八門的銅元,或曾作為解救「錢荒」濟世抒困的良藥,或曾淪為禍患市場榨取民財的媒介,雖然外形與製造工藝仿照外國機制幣,但生存空間卻囿於陳舊落後的傳統制錢制度,因此註定了它們多舛的命運。

然而,對於後世的收藏而言,銅元則是富涵歷史知識、種類豐富多彩、版式千變萬化、頗具挑戰和意趣的收藏門類。錢幣大師馬定祥就曾對銅元格外鍾情,其藏品亦以銅元品質最佳,他生前回憶,自己進入錢幣圈,最初就是被銅元的趣味所吸引。今天小編便就民國銅元板塊為大家盤點一下其中民國各省銅元的精品!

廣東省銅元代表————民國二十五年廣東省造五羊圖壹仙銅幣樣幣

民國二十五年廣東省造五羊圖壹仙銅幣樣幣,NGCAU55BN,民國銅元大珍,為粵軍軍閥陳濟棠領導的廣東政府所鑄,以抵制南京政府推行的法幣政策。廣州自古有五羊仙人的傳說,故又稱五羊城。廣東五羊幣,以五羊圖的巧思間接代表廣東政權,具有濃鬱的地域風格,設計獨特,製作精美,圖案布局與主題構思之巧妙,堪稱民國銅元之最。然而因不合當時政府推行的幣制,發行後不久即被收回,傳世數量尤為稀少,是深受藏家喜愛和追逐的珍品。

湖南省銅元代表————1912年中華民國湖南銅元十文

1912年中華民國湖南銅元十文一枚,錢幣的正面看,珠圈內直讀「湖南銅元」四字,正中間有六瓣花飾,珠圈外上環「中華民國」字樣,下環幣值「當十」,左右各飾花星。銅幣背面珠圈上緣鑄英文省名「HUNAN」,下緣英文紀值「TEN CASH」,左右各飾一小五瓣花星,珠圈內刻一「九角星」,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星,又稱「九角十八星圖」,或「鐵血十八星圖」,象徵著當時的中原十八個獨立省份。打制極為清晰深峻,壓力十足,鏡面底版,原色深玫瑰色包漿,底光閃耀,極其美麗,狀態頂級。

河南省銅元代表————1912年河南伍百文銅幣試鑄樣幣

民國時期,河南歷任主政者都競相鑄造大錢牟利,以致通貨膨脹,民不聊生。十九年(1930年)冬,劉峙主政河南省後,更積極生產高值銅元。因銅料缺乏,不惜毀小鑄大,除銷毀本省當二十、當五十銅元外,甚至在陝西、山西等交界的臨省,收集制錢及當十銅元,用於熔制銅料。二十二年(1933年),劉峙兼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其時,通貨膨脹加劇,銅料供應更加困難。在省政府許可下,銅元局採取增加幣值的辦法,試製了當伍百文面額的樣幣,後因顧慮輿論指責,未發行。此樣幣直徑:45.2毫米,厚:3毫米,重量:37.5克,創中國機制銅元最大尺寸和最大面值紀錄,因而享有「中國銅元之最」的盛名,被泉界公認為銅元大珍。據記載,河南五百文樣幣目前存世僅十餘枚,而且多枚坯餅有鑄缺瑕疵,品相完美者十分難得。

甘肅省銅元代表————中華民國十五年甘肅銅幣五十文

中華民國十五年(1926年)甘肅銅幣五十文,極美品,銅元正面刻「中華民國十五年」「甘肅銅幣」「當制錢壹百文」,背面珠圈內為中央政府國旗和國民黨黨旗,雙旗相叉上下有四瓣花。銅元品相完整,色澤自然,文字圖案自然細膩,深淺合適,紋路清晰可見,錢文、輪廓的清晰程度較好。

天津省銅元代表————1914年中華民國共和紀念「L.GIORGI」籤字版十文銅幣試鑄樣幣

1914年中華民國共和紀念「L.GIORGI」籤字版十文銅幣試鑄樣幣,由義大利籍雕刻師L.GIORGI設計,應該是民國二年以後,造於天津西窯漥的西廠。錢幣圖案也按照民國元年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五穀模型」規定:幣面交叉兩幅五色旗,幣背呈現五穀豐登的景象。設計出自名家,鑄工精美,令當時他省的「五穀銅元」只能望其項背,為民國珍稀幣種之一,存世僅數枚。此枚經PCGS鑑定評級為SP64BN,目前該公司入盒者僅三枚,此枚為最高分,品相極佳,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湖南省銅元代表————民國十八年東三省梅花黨徽小字大寫壹分試鑄樣幣

民國十八年東三省梅花黨徽小字大寫壹分試鑄樣幣一枚,此幣圖案優美精緻,打制深峻,原色巧克力包漿,品相極佳;此幣為中國銅圓頂級大名珍之一,久負盛名,目前所見不超五枚,極為罕見,且此枚為品相最佳者之一,金盾PCGS SP53,為此公司此品種唯一一枚入盒者

湖北省銅元代表————民國七年軍政府造湖北銅幣五十文

民國七年軍政府造湖北銅幣五十文一枚,多見於湖北西部(恩施地區),均為湖北地方私鑄銅幣(民國早期湖北恩施地方掌權者/軍閥鑄造,僅流通於鄂西山區;所見多沙版),打制完美精整,壓力十足,底板平滑光潔,原味巧克力包漿,光澤柔和悅目,狀態一流,極為難得,湖北銅元名譽品,少見。

山東省銅元代表————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山東省造銅元二十文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山東省造銅元二十文,光邊,山東當局試鑄,錢幣圖案設計精美,版底精鑄,壓力十足,包漿自然醇美,品相完美無瑕,是目前已知存世品相最好者,略帶原光,完全未使用,所見屈指可數,為銅元中大名譽品之一

雲南省銅元代表————民國二十一年雲南省造貳仙銅幣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雲南富滇新銀行成立,委託雲南造幣廠生產壹仙、貳仙與伍仙三種面值銅元,作為該行紙幣的流通輔幣。由於民初滇軍驍勇善戰,時常遠徵兩廣,與南方各省交流非常頻繁,雲南造幣廠在生產銅輔幣時,首次將銅元單位由「文制」改為兩廣習用的「仙制」,直接對銀元作價,形成標準的銀元銅輔幣系列。二十四年(1935年)底,國民政府推行法幣,仙幣系列銅元隨即停產。此枚貳仙銅幣,銅質精良,品相極佳,評分更是高居PCGS公司評級榜單之首,難能可貴。

四川省銅元代表————民國二年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壹百文

民國二年軍政府造四川銅幣壹百文一枚,Y-450a/CL-SCJ.40,黃銅質,錢幣正面文字為四川銅幣四字,中間飾有海棠花紋,上緣書「軍政府造」四字,下緣為當制錢一百文,標明了幣值。左右各飾一朵花星紋。背面上緣有中華民國二年六字。中央有一個圈,圈中書以一個篆文「漢」字。圈外環繞有十八個小圈,代表當時十八個省份,十八個圈圍繞「漢」字,寓意十八省人民團結起來共同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而戰鬥。銅光甚好,如此好品相者存世極稀

廣西省銅元代表————民國二十八年黨徽布圖大「桂」字壹分銅幣

民國二十八年黨徽布圖大「桂」字壹分銅幣一枚,CCC-733/CL-KH.04,鑄額無多,存世稀少,品相極佳,近代著名錢幣鑑賞家張璜、資深錢幣專家陳吉茂遞藏,NGC-ACAB MS63BN

江西省銅元代表————中華民國壬子江西銅幣當十銅圓

中華民國壬子江西銅幣當十銅圓一枚,英文SEE,銅元正面上緣鐫刻「中華民國」字樣,下緣鐫刻「當十」字樣,珠圈中間鐫刻「江西銅幣」,中心六瓣花。幣整體打制極為規整,壓力十足,工藝精湛製作精良,鏡面底版,圖案飽滿精美,彩色包漿原色銅光閃耀,品相頂級,真可謂鳳毛麟角,得以一見頗為不易,極為難得罕貴,江西銅元大名譽品。

相關焦點

  • 2020最具收藏價值的民國銅元?大漢銅幣、連葉版雙旗幣重點關注
    然而,對於後世的收藏而言,銅元則是富涵歷史知識、種類豐富多彩、版式千變萬化、頗具挑戰和意趣的收藏門類。近年來,隨著機制銀幣價格一路走高,銅元行情也悄然啟動,尤其是稀見樣幣以及頂級品相的高分流通幣,身價已今非昔比。在新的2020年中這些版本的銅元都是值得關注的!有的就要好好收藏了!
  • 民國開國紀念幣銅元精品一覽,絕對的稀有銅元!
    近年來,隨著機制銀幣價格一路走高,銅元行情也悄然啟動,尤其是稀見樣幣以及頂級品相的高分流通幣,身價已今非昔比。今天小編便藉此機會帶大家了解一下幾枚民國銅元的市場價格。民國八年徐世昌像背開國紀念雙旗十文銅幣民國八年徐世昌像背開國雙旗十文銅幣一枚,橙紅色包漿,此幣打制極為完美,人像形態生動傳神,栩栩如生;壓力十足,幣面平整,原色巧克力包漿帶底光,品相頂級,民國銅元綱目性大名譽品,此品為目前所見品相最為頂級者,此版目前所見不超過十枚,極為難得罕貴。
  • 「開國紀念銅幣」—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
    尤其是明清民國錢幣異軍突起,因存量稀少受到高端藏家青睞,成為錢幣交易市場一個新的熱點。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銅幣—雙旗幣是銅元收藏研究中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在民國成立後,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
  • 雙旗幣貳拾文、市場非常火爆,成交價達到天價
    中華民國成立後,銅幣仍大量使用,1914年又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大清時期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銅幣改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幣圖案多以兩面旗幟交錯
  • 這些民國銅幣很值錢,快看你手裡有沒有!
    這個銅幣的打造非常精美,壓力充足,這種品種的雙旗幣非常少見,因此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中華民國雙旗幣當十銅元 這是中國銅元中面值最大、形體最厚重者,被泉界公認為銅元大珍。但數量特別稀少,目前存世僅十餘枚。 1928年河南當百文雙旗銅元黃銅試鑄樣幣
  • 這些黃銅版本的雙旗幣、大清銅幣、光緒元寶個個價值不菲
    今天小編便挑選了一些湖南省造的光緒元寶,供方家一覽,一同共同交流學習!,五瓣花版,是德國代為刻模試鑄樣幣中最少見的品種,此幣整體打制極為規整,壓力十足,工藝精湛製作精良,鏡面底版,圖案飽滿精美,彩色包漿原色銅光閃耀,品相頂級,目前已知存世真可謂鳳毛麟角,得以一見頗為不易,極為難得罕貴,湖南銅元大名譽品,金盾PCGS SP64RB,為此公司此品種第一名分數且僅二枚入盒1902年湖南省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元背廣西飛龍試鑄樣幣一枚,CCC
  • 民國機制幣種類繁雜?如何鑑賞,這五大招接好!
    銅元大體分三種銅質,即紅銅、黃銅、白銅。銅質的不同,有的價格相差相當大。一般來說,白銅質銅元均較為稀少。 四、注意規格的區別。同種銅元有的有大小、薄厚之別。同一版別中的大樣和厚重者須特別注意,如民國十三年造雙枚中華銅幣、民國十文河南雙旗等,其厚度超過2.5毫米者即為樣幣。
  • 這些稀罕的銅元,做夢都想有一枚!
    目前所見的安徽方孔,分初版和破版二種,存世均極為稀少,位列中國銅元「十大金剛」。此枚為破版版式,鑄造精美,頗具樣幣風範。此枚樣幣尚為PCGS公司此版別之唯一入盒紀錄,殊為珍貴。由於當時各省銅元泛濫,成色參差,混雜紊亂,為整頓幣制,同年清政府頒布《整頓圜法章程》,限制各省鑄額,並於次年對全國造幣廠進行裁撤歸併。剛獲準的廣西銅元局未及開機便被裁撤,並歸廣東為一廠。
  • 中華民國當二十銅元雙旗幣 存世不多,極其罕見!
    此枚錢幣幣面均整,字跡紋飾清晰可見,正面為兩面交叉繫結的國旗,雙旗兩側篆刻兩個長枝花,下方篆刻20 CASH幣值。
  • 生於亂世,銅元珍品如今一枚難求
    其中白銅者最為稀少,特別珍貴。◆◆1904年奉天省當圓十文背大清銅幣背模銅元◆◆中國歷史上因為戰爭或特殊經濟活動的需要,曾經多次出現過代用幣,尤其是動蕩不安的近代。開國紀念幣五文、二十文、五十文屬試樣性質,未正式發行,民國銅元中的頂級名譽品;此系列為武昌造幣廠試製
  • 中華民國雙旗幣貳佰文現在什麼價格;一枚能值多少錢?
    1910年12月29日,經過辛亥革命,17個省的代表光復南京,選出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雙旗幣鑄造於民國時期。一九二二年一月三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孫中山下令鑄造「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亦稱「雙旗幣」),以十文面值為主,在全國範圍內大量發行,取代清朝銅幣。開國紀念幣是中華民國銅幣研究中數量最多、意義最重大的一類錢幣,是民國銅幣的主要品種,十分珍貴。中華民國雙旗幣貳佰文因其製作異乎尋常的精緻,而倍受青睞。
  • 銅元大珍:所處時代政治黑暗,為何能成為名譽品?
    其中白銅者最為稀少,特別珍貴。 二、1904年奉天省當圓十文背大清銅幣背模銅元 中國歷史上因為戰爭或特殊經濟活動的需要,曾經多次出現過代用幣,尤其是動蕩不安的近代。
  • 重金求購雙旗幣:這些古幣你有就發達了
    ,現有的疫苗在研項目中,[3]新浪財經-疫苗一針難求:有人搖了一年也沒中中介公開加價千元[4]稜鏡-九價苗「排隊到兩年後」的歷史價值從湖南造雙旗幣一枚二十文上,我們客觀地見證了民國時期錢幣的歷史沉澱,也認識到了民國時期這枚錢幣的完美外觀和較高的市場價值。
  • 民國孫中山像銅元珍品薈萃,專家都推崇備至
    近年來,隨著機制銀幣價格一路走高,銅元行情也悄然啟動,尤其是稀見樣幣以及頂級品相的高分流通幣,身價已今非昔比。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
  • 2021雙旗幣版本圖解大全,那種最值錢?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銅元收藏研究中數量很大,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可以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品種。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清帝退位,中華民國成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是由民國政府發行的一款紀念銅錢,正面「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字樣,十文,背面交叉龍旗。銅幣當時面值以當十、當二十為主,當五十面值的相當少見,非常珍貴。
  • 帶孔銅元知多少?大清銅幣、光緒元寶盡顯風採
    期間,各省鑄造銅元品種豐富,由於使用過程中損毀嚴重,加之銅材本身容易磨損和腐蝕,留存至今,品相能夠到達入藏級別者,可謂萬裡挑一。今天小編便精選了一些帶孔的機制銅元,與同好共鳴趣味。1902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幣試鑄樣幣1902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幣試鑄樣幣一枚,破版,因其形制獨特而備受矚目,是最具特色和傳奇色彩的銅元珍品,曾位列中國銅元「十大金剛」,為銅元愛好者汲汲追尋;拍品版式典型,製作精美,龍圖高高躍出幣面,鱗甲鋒利,版底光潔細膩,銅光溫潤,兼罕少品種與絕佳品相於一身,極其難得
  • 大清朝的銅元,是怎樣一種存在?
    提到銅元,也就是常說的銅板,也許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民國期間的那些「紅色硬幣」,但實際上早在清朝時候,我國就已經開始大範圍的鑄造銅元,和民國的銅元相比,清朝時期的銅元更具年代特色,下面文瀚樂拍就來具體說說。
  • 民國機制人像銅元精品披露,包含袁世凱、孫中山、徐世昌、張作霖
    民國時期各省所鑄銀元,品種繁多,面貌多樣,各具特色,作為系列收藏和專題收藏的良好素材,歷來受到藏家的喜愛。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歷史時期,各位風雲人物,紛紛將其肖像鏤刻於錢幣之上,品種之多樣、工藝之精湛令人讚嘆,不少經典之作代表了當時中國機制幣製造的最高水平。
  • 這枚就是傳說中的銅元之王!
    此時香港開鑄「一仙」輔幣銅元的大量使用,給清政府帶來啟發,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兩廣總督李鴻章在廣東開鑄銅元。銅元的普及,頗受市場的歡迎,加之興鑄銅元盈利甚豐,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末下令沿江沿海各省開廠鼓鑄銅元。在清代的銅元中,面值當三十者,僅有四川一省。
  • 共和紀念金幣、銀元、銅元品鑑,包含袁世凱像、唐繼堯像及雙旗幣
    共和制或稱共和民主制、民主國或民國(republic),是人類社會的一種 政體 (和這樣統治的國家), 君主 不是 國家 的最高首腦。施行共和制的國家通常稱作「共和國」。其間,天津造幣總廠鑄造之人像幣,如袁世凱像共和紀念、洪憲紀元飛龍銀幣存世,其中又多為銀質樣幣,金質樣幣則鑄額甚少。此枚共和紀念金質樣幣,鑄工精湛,保存完美,堪稱民國時期人像幣典範之作,中國近代機制幣最為名貴之珍品。徵集自海外資深收藏家,甚為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