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促進陳可成長的,不是她的前男友們,而是她的媽媽

2020-12-21 思敏的情感家園

重溫《北京女子圖鑑》,這是一部爭議比較大的女性成長劇。

劇中,女主角陳可是由戚薇扮演的,是一個有野心,有欲望的女孩。

在北京這座城市,陳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所以她足夠拼,一路從職場小白到最後自主創業,闖出了更廣闊的人生。

伴隨著陳可成長的不僅僅是她事業的進步,還有她在北京交過的各種類型的男朋友們,但這些男朋友們如果要與陳可的母親相比,簡直微不足道。

在陳可成長過程中,陳可媽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不得不說,只有她這樣的媽媽才能培養出陳可這樣優秀的孩子。

雖然生活在單親家庭,卻擁有愛與被愛的勇氣

陳可的媽媽在陳可很小的時候就與她的爸爸離婚了,劇中,陳可的爸爸也從來沒有出現在陳可的生活中。

但是陳可絲毫沒有因為父愛的缺失,而導致性格上的缺陷,也沒有因為父親母親離婚了,就對愛情充滿失望,對婚姻充滿排斥。

相反,陳可對愛情充滿了期待和嚮往,遇見了喜歡的人就勇敢去愛,不喜歡的就果斷放手,沒有絲毫拖泥帶水,所作所為完全按照本心。

這一切都是陳可媽媽的功勞,媽媽的愛體現在了細緻入微的生活當中。

雖然陳可與媽媽的相處畫面不多,但我們還是能夠看出這是一個很疼愛孩子的母親。

陳可休假回家探望母親,母親就高高興興地迎接閨女,準備這準備那,讓女兒吃好睡好,為了不影響孩子工作,直接自覺地將電視聲音調小,見女兒呆在廁所好長時間沒出來,就為女兒準備開塞露。

陳可想要借媽媽的勢催男朋友結婚,陳可媽媽什麼都知道,卻不動聲色地配合著女兒,即使她覺得這個主意不怎麼樣。最終的結果是失敗了,媽媽既沒有埋怨陳可,也沒有多嘴問女兒這麼難堪的事,一如既往地為女兒準備餃子,讓女兒好好照顧自己。

細微之處的愛,最能教會一個人如何去愛。

所以,就算陳可從小失去爸爸的愛;就算富二代男朋友前腳跟她說是不婚主義者,分手後立刻與別人訂婚;就算男朋友黃越彬搞砸了她的工作之後,留了一張字條單方面宣布分手,但她從來沒有失去愛的能力。

每一段感情都是全情投入,雖然會受傷,但從來沒有喪失過對愛情的嚮往。

陳可媽媽給予陳可的,不僅僅是她自己對孩子的愛,更給了陳可愛人和被愛的勇氣。

陳可媽媽堅韌的性格,耳濡目染地影響了陳可

陳可媽媽是一個很有韌性的女性。

離婚多年,一個人帶著孩子生活,不僅要賺錢養家,還要照顧孩子,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可以想像得到其中的艱難。

但從陳可媽媽的表現中,並沒有對陳可爸爸有過什麼抱怨,也沒有經常向陳可哭訴z自己一個帶大她有多麼辛苦,母女兩個一起生活,也能將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陳可一個人在北京的那些年,酸甜苦辣都經歷過,但她始終沒想過放棄,憑藉著自己的堅持和勇往直前的勇氣,一步步在北京立足。

當她流落街頭,拎著行李一個人在北京的街角啃著半根玉米的時候;當她找工作屢屢碰壁,最後不得已做了前臺工作,卻要承受著最大的委屈的時候;當她用真心對待於揚和黃越彬,結果別人只是玩玩的時候;當她生病,一個人去醫院,一個人輸液,卻還要忍著身體上的不舒服,一個人搬家的時候,她傷心,她難過,她哭泣,唯獨沒有想過要放棄。

風雨過後,她拋卻頭腦裡亂七八糟的想法,重新投入到工作當中。

正是這種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卻從不放棄的態度,正是這種不怕苦不怕累的韌性,讓她從職場小白一步步蛻變成職場女強人,實現了從一無所有到擁有一切的轉變。

而這種韌性,正是她媽媽身上所具備的品質。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的時候,身教大於言傳。

從陳可媽媽的身上,陳可學到了堅韌,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讓她從不會因為自己是女子而放棄前進的腳步。

堅韌的性格,給了陳可勇往直前的勇氣。

愛孩子,卻不過分幹涉孩子的生活

我見到過很多家長過分幹涉孩子的生活,小到吃什麼飯菜,穿什麼衣服,大到大學選什麼專業,畢業之後到哪裡工作,甚至找什麼樣的對象。

但是,陳可的媽媽卻不這樣,雖然陳可是她唯一的孩子,雖然母女倆相依為命很多年,但是,在陳可對未來的規劃這方面,陳媽媽卻從來沒插過手。

陳可畢業之後想要考研考到北京,陳媽媽雖然心裡不是很贊成,但也沒有阻止,而是等到陳可考研失敗之後,再四處為她奔走,尋找合適的機會。

當陳可考研失敗,決定獨自前往北京的時候,陳媽媽雖然想孩子留在老家,陪在自己身邊,但陳可依然選擇了北京之後,陳媽媽也沒有阻止陳可追夢的步伐,每次打電話總不忘記問:錢是不是夠用了?

當陳可想要結婚,但是對方聲稱自己是不婚主義者,陳可需要借媽媽的勢來促成婚姻計劃快速進行,誰知卻是一場空。陳媽媽雖然心裡很清楚女兒心裡的小算盤,卻沒有過問,而是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

當陳可為了北京戶口選擇結婚,摻雜利益的婚姻卻沒有堅持多久,陳媽媽知道了,並沒有對埋怨或者打罵,也沒有任何責怪的意思,而是以過來人的身份進行勸導。

「沒有非要離的婚,也沒有非要在一起的人,既然選擇了,就向前看。」

陳媽媽像天底下所有的母親一樣,疼愛自己的孩子,但不一樣的是,陳媽媽從沒有將陳可的人生當做自己的人生規劃,而是充分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她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支持孩子。

小的時候,不幹涉,是給了孩子自己探索世界的勇氣;長大了,不幹涉,是給孩子活出自己的自由。

不幹涉,是很多媽媽需要學會的技能。

陳可在北京的日子,由一開始的處處碰壁,到越來越好,不管陳可是成功也好,失意也罷,陳媽媽依舊在陳可身後,無聲地支持著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想要孩子活成什麼樣,首先得要求自己是什麼樣。

很多優秀的孩子不是教育出來的,而是在良好的環境中薰陶出來的。

——END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北京女子圖鑑陳可6任男友感情梳理+人物關係脈絡分析
    《北京女子圖鑑》劇情介紹:  《北京女子圖鑑》劇中,以戚薇飾演的陳可懷揣夢想,執意北上為開篇,講述了她不斷經歷選擇和被選擇,在更迭和得失之間,最終繼續堅定地前行在北京的故事。  《北京女子圖鑑》並不單純講述陳可「北奔」十年的戀愛經歷,主要聚焦的還是都市女性努力奮鬥、實現自我價值的成長故事。
  • 北京女子圖鑑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介紹 陳可最後和誰在一起了?
    北京女子圖鑑戚薇實力演繹平凡女生的熱血「北奔」故事,女人一樣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倔強與努力將支撐著心中的夢想勇敢前行!那麼北京女子圖鑑結局是什麼?誰和誰在一起了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為什麼說《北京女子圖鑑》比《東京女子圖鑑》更適合中國女性觀眾
    相比於《東京女子圖鑑》的綾,《北京女子圖鑑》陳可的家庭起點也並不低。她是幸運的,一畢業就被媽媽安排到在機關工作。(而在《東京女子圖鑑》中,綾的媽媽從頭到尾都沒有問過她的工作、婚姻,這正是中國與日本家長的差距)。阿可憑著長輩的渠道,參加門當戶的相親飯,這樣省略了中間掙扎的步驟,可以預見一個恬靜又安穩到老的小康生活。只是這樣的安穩是她想要的嗎?事實證明,安穩之下,全是隱忍!
  • 《北京女子圖鑑》:有欲望的女人,男人不喜歡嗎?
    她想去北京,也不過是不甘心被媽媽逼著和「門當戶對」的人相親,像同學那樣結婚,生子,過上一眼看到頭的生活。在新的公司裡,她遇到了上司張超,開始了在北京的第一段戀情。可在二人相處過程中,她開始發現,男友對於雙方未來的期許僅僅是奮鬥幾年後回家結婚。但陳可的野心已經形成,怎麼可能再離開。
  • 重溫《北京女子圖鑑》後,發現於揚真的沒有那麼愛陳可
    這幾天,一直在重溫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圖鑑》,初看時,非常羨慕陳可在職場上能在優秀的人,一步步在北京紮根。重溫後,卻在陳可的第三段感情,與富二代於揚的戀情中,發現他真的沒有那麼愛陳可,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一定會這麼做。
  • 《北京女子圖鑑》陳可:擁有追求的北漂女孩最美
    電視劇版《北京女子圖鑑》要比現在這些同名的系列大電影抗打的多,在什麼《北京女子圖鑑之助理女王,失戀直播,整容大師,再見愛情》等變了味兒的圖鑑之後,還是氣質在線的戚薇所飾演的陳可,具備了當代北漂女孩的種種形態。她在代表眾多北漂女孩的同時,也用一個個經歷與故事,為正在北漂或是即將北漂的女孩們照著亮。
  • 北京女子圖鑑的中年男子困境
    凹叔 磨鐵書友會北京女子圖鑑の中年男子困境大家好,我是凹叔。北京女子圖鑑,本是女子的故事,可總有一些男性角色同樣讓人深刻。韓言,便是《季播電影北京女子圖鑑》收官之作《整容大師》中讓女主角陳媛媛經歷婚姻破碎並重新走出生活的渣男丈夫。故事的開始於一個美好的愛情,兩個人是大學初戀,大學畢業都留在了北京,發展幾年,順理成章地在北京結婚買房買車。一切就像身邊的你我他。
  • 《北京女子圖鑑》:有欲望的人,才不會過的太差
    《北京女子圖鑑》介紹了大學畢業後的陳可依一心想去大城市北京發展,本來說好一同奮鬥的男友楊大赫卻因家中變故與其意外分手,陳可依一人在北京奮鬥,深感自己的無助與無力後將名字中的「依」字去掉改名陳可,逐漸讓自己強大起來。從小公司前臺,外企小白領,商務代理再到自媒體,陳可一路走來艱難困苦卻又無比堅定。
  • 北京女子圖鑑和上海女子圖鑑有何區別 它們是一系列嗎哪個好看?
    一度引起熱議的《北京女子圖鑑》已經收官,出品方優酷宣布《上海女子圖鑑》將於5月16日正式接棒,「女子圖鑑」系列劇分為《北京女子圖鑑》和《上海女子圖鑑》兩部,通過陳可、羅海燕的成長故事,鼓勵更多依然在為生活、夢想堅持奮鬥的人。
  • 戚薇《北京女子圖鑑》啟示錄:要找一個支持你夢想的人結婚
    但在《北京女子圖鑑》裡,面對這樣的男朋友,陳可卻選擇了分手。因為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戚薇主演的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鑑》,講訴了一個成都姑娘陳可,不想過差不多的生活,選擇北京闖蕩。來到北京後,交了第一個男友,自己的上級張超。
  • 《北京女子圖鑑》:有一種遺憾,比愛情更戳心!
    最近一部熱播劇《北京女子圖鑑》,讓每一個在外獨自闖蕩的女孩想到了自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 《北京女子圖鑑》:我們不是北漂,是「北奔」
    蘇芒高中畢業從南京來到北京,1994年,畢業三年後,她懷著一腔時尚夢,加入了當時僅有7個人《時尚》雜誌社。她梳著幹練的髮型,回憶起自己當時這段經驗,毫不思考的說「來到大城市並不是因為虛榮,來到大城市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原來的城市已經滿足不了自己了」。
  • 人生如戲,董璇領銜《北京女子圖鑑》,演繹「丈夫出軌」
    紛紛擾擾前,董璇一定經歷過無助,體會過「名女人」的難,可當她回歸影視圈,用戲表達自己的人生感悟時,這樣的「難」已不難。《北京女子圖鑑之整容大師》通過董璇,很多觀眾知道了《北京女子圖鑑》,但它並不是一部新近上線的作品。
  • 《上海女子圖鑑》女主不靠男人上位
    李現飾演女主的初戀男友陳曉偉。與《北京女子圖鑑》風格不同,愛情和職場兩線獨立發展,主創大多是上海人隨著《北京女子圖鑑》收官,《上海女子圖鑑》將於5月16日正式接棒。全劇開篇以上海黃浦江畔璀璨夜景為背景,浦江兩岸高樓大廈的燈光依次綻放,兩岸燈火通明。
  • 《北京女子圖鑑》:你在大城市的打怪指數是多少?
    而北京版,一個北漂女的故事,粗魯又現實,甚至帶著一股世俗的酸臭味。妖魔化北京 妖魔化北漂女陳可奔赴北京中國版的陳可,帶著義無反顧的執拗,直白地表示:「死也要死在北京,我又不是最差的,我為什麼要回去啊?」
  • 《上海女子圖鑑》劇情介紹,羅曉燕開掛的人生是怎樣的?
    由戚薇飾演的《北京女子圖鑑》完美收官了,粉絲們呼聲一片,詮釋了眾多北漂女的艱辛求職力爭上遊的現狀,共鳴不斷。看完意猶未盡。電視劇《上海女子圖鑑》改編自《東京女子圖鑑》,由王真兒,李程彬領銜主演,李現特別出演,盛一倫友情出演,袁文康、姚櫓、馬德鐘、劉孜、金莎等主演。上海女子圖鑑劇情以魔都上海為故事背景,關注女性成長,描繪都市人們追逐欲望群像。《上海女子圖鑑》講述安徽姑娘羅海燕大學畢業後繼續留在上海奮鬥的故事,她遇到工作上的挑戰和機遇、生活上的誘惑和選擇,都讓她快速成長,最終成為獨當一面的精英女性。
  • 重看《北京女子圖鑑》:陳可交往的富二代男友,細思極恐
    我最近在小號寫北京往事,所以又把《北京女子圖鑑》書和電視劇看了一遍,時隔兩年,還是看出了不同的感受,今天就聊聊其中的一段吧。她當然是很得意的,一個外地姑娘,在北京闖出了點名堂,而且被富二代眷顧,那種逆襲的快感很難掩飾。得意就會忘形。有一次陳可跟顧映真逛街,顧映真去看打折的內衣,陳可不屑地說,那種內衣怎麼能穿呢?下次我讓於揚從歐洲給咱們帶。她還忍不住炫耀男朋友從歐洲給自己帶了跟顧總一樣的包。
  • 《北京女子圖鑑》:成就陳可的,不是11個男人,而是背後的母親
    重溫《北京女子圖鑑》這部爭議較大的女性成長劇,戚薇扮演的陳可,是個有野心的女孩,足夠狠也足夠颯,一路從職場小白到自主創業,闖出更廣闊的人生,不過她也經歷了無數灰暗的時刻,比如初來乍到的懵懂無知,或者失婚失戀的迷茫無助。到了一定年齡,身邊的人會在一瞬間,丟掉自己的不成熟,一頭扎進未知的婚姻,為人妻為人母,賺錢養家。
  • 《北京女子圖鑑之助理女王》,職場中的沉沒成本
    新近觀看了一部電影《北京女子圖鑑之助理女王》,類似的《XX女子圖鑑》系列我已看過五六部。相交其他姊妹篇,這一部的主線更單位、也更純粹,大力著墨的也就兩個角色,王菊飾演的北漂女生陳祥梅和她追隨的明星姚子君,其中陳從一名小助理最終成長為金牌經紀人,五年間她忠誠於姚子君,即便姚因為年歲漸增勢頭漸下,對祥梅只畫情懷大餅一落到真金白銀的加薪、福利上就打圓場……最終,五年後,在行業老大金姐的選擇下,姚子君出局,祥梅晉級並成長為金牌經紀人。
  • 北京女子圖鑑所有人物關係介紹 女主陳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相信許多網友都看過日本的電視劇《東京女子圖鑑》,在劇中水川麻美扮演的齊藤綾給許多觀眾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而就在4月10日,由黎志執導,張佳編劇,戚薇領銜主演的網劇《北京女子圖鑑》也正式在優酷上映了,這部改編自《東京女子圖鑑》的網劇講述了以陳可為代表的獨身女性在北京真實的戀愛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