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好拼音就等於給孩子插上了遨遊語文天地的翅膀
拼音作為孩子識字的工具,在幫助孩子開展閱讀、寫作以及幫助孩子說準普通話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孩子掌握了漢語拼音就等於拿到了開啟語文世界大門的鑰匙,插上了遨遊語文天地的翅膀。孩子就可以在裡面自由馳騁,瀏覽、品味、擷取裡面的財富果實。
現在許多的經典文學作品,如兒童故事、詩歌、寓言、童話等等都有拼音讀物,孩子學會了漢語拼音,就可以無障礙閱讀,廣泛涉獵,既能夠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也能夠快速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知識和能力水平,並進而發展孩子的智力,塑造孩子的品格。
在孩子學拼音的事上,家長不能做「甩手掌柜」
在自己孩子學好漢語拼音的事上,家長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也許有些家長會不以為然,覺得孩子送到學校了,教孩子拼音那是老師的事。誠然,教學孩子拼音的工作是老師的職責、本分,是要努力去做好的。但實際上,並不是老師努力了,按規定完成了教學計劃,孩子就能夠把拼音學好的。因為老師一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顧及到所有的學生,而漢語拼音卻又知識點繁多,聲母、韻母、聲調、整體認讀音節,音節拼讀……,不但要記形,還要能夠準確發音和書寫。這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掌握的難度何其大。作為老師,即使有三頭六臂,也難保證所有的孩子都能教好。所以作為家長,在自己孩子學習拼音的事上,是不能夠做「甩手掌柜」的。
當然,有的家長會說,我也不是老師,自己對拼音也一知半解,我怎麼教孩子啊。這個問題先暫時放一放,家長懂拼音會教孩子自然好,那不懂不會教的,也要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學好漢語拼音,因為誰都不希望看到:孩子上學後,別的孩子拿起書本,能夠流利順暢地朗讀(閱讀),而自己的孩子拿起書本卻是一個睜眼瞎,根本不會讀,在起點上就被拋在了後面,以後孩子還怎麼能夠學得好語文?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建立起來?孩子如果連閱讀能力都不行的話,其他科的成績還會好嗎?所以做家長的,只有想辦法讓自己的孩子拼音學好是該考慮的,其他任何想法都不成立。
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學好拼音
首先,家長要知道孩子學會漢語拼音的衡量標準、尺度是什麼。不管是家長自己教,還是請別人來教,都要清楚孩子學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是學會了、掌握了。根據新課標的標準概括,孩子學習漢語拼音要達到看到拼音能夠準確拼讀,包括拼讀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這裡所講的準確拼讀是指,孩子能夠通過正確方法讀出拼音字母。另外,在寫作文的時候(針對低年級),對不會的字能夠準確拼寫音節和標調,包括書寫要規範。
其次,家長對孩子學習漢語拼音要有一個科學的計劃和安排。
這裡要強調的是,對孩子學習漢語拼音,家長不能輕易聽所謂專家的意見,尤其是不能接受孩子不能提前學漢語拼音的錯謬觀點。其實很多事例說明,零起點的孩子到小學後才學漢語拼音,只靠老師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教,孩子很難學好拼音。到頭來,還得要再安排時間給孩子補,無形中給孩子、給家長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是不補,孩子的語文成績就會越來越差,不但擔誤了孩子,也影響到了孩子將來的升學,甚至前途,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做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
那家長怎樣安排孩子學習漢語拼音才是科學、合理的呢?筆者認為:孩子學習漢語拼音,要依據孩子語言發育情況和遵循漢語拼音課程的學習規律進行。這樣講可能有些抽象,下面就具體地來說說:
根據孩子語言發育的過程來看,3—5歲,是孩子語言快速發育階段,5—7歲,孩子語言發育已經成熟,孩子日常說話、交流沒有任何問題,所以孩子5歲就開始學習漢語拼音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更提前一些,4歲以前讓孩子聽、跟讀拼音字母的發音,亦無不可,就像教孩子學話一樣,但這還不屬於正式的教學,只是做個前期的鋪墊,為後面正式學習能過渡得更自然。而孩子正式的學習還是要在5歲以後,那時孩子的心智更成熟、穩定,學習能力也更強一些。
根據漢語拼音課程學習的特點和規律,在教學時應先教會孩子拼音字母(包括聲母、韻母)、聲調、整體認讀音節,再學習音節的拼讀;另外在具體教學中也要遵循先講知識點,後實操的過程。即先教懂孩子拼音的基礎理論知識,比如發音器官、每個字母的發音部位、發音方法,音節的拼讀方法等,再進行字母或音節的拼讀訓練,最後到書寫。
舉個例子:比如教孩子學a(a的筆畫外形以及聽音訓練,可以在孩子較小的時候進行,孩子可以較早地掌握。)
但是教孩子正確地拼讀,就需要進行專業的講授和指導。在教學時,不能只是讓孩子簡單地跟讀模仿,而是需要按照上面所講的,先講明知識點(a是單韻母,發音時,口張大,不圓唇,舌位要低,自然平放,發音時聲帶震動,發音氣流通過口腔不受阻礙),然後再實操(練習a的發音),孩子只有通過這樣的學習,才能夠真正地掌握拼音字母的正確發音。否則光模仿,老師發音準還好,如果發音不準,那只能跟著錯。最後是字母的規範書寫。
教學音節拼讀也是如此,比如教jiang的拼讀,也要先講清楚裡面的知識點,jiang是三拼音節(聲母+介母+韻母),為什麼?如何辨識?這些知識點都要跟孩子講清楚,明白了之後,再訓練jiang的拼讀,最後再到jiang的書寫訓練。
第三、家長要實時了解掌握孩子的接受情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開展高效的學習。孩子的天性喜歡玩,喜歡遊戲,所以拼音的教學也要寓教於樂。最好是家長能夠和孩子一塊學,多一些互動,多設計一些遊戲玩耍的環節,讓孩子在輕鬆自在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漢語拼音。需要強調的是,家長對孩子學拼音不能太著急,不能在孩子面前流露太多的負面情緒,以免孩子產生心理壓力,排斥學習漢語拼音。始終要明白,對孩子來說,趣味性+激勵手段是孩子學好漢語拼音的最大保證。
如果家長實在無法自己教孩子學習漢語拼音,那在選擇培訓老師上,必須要把好關。專業性、耐心,善於和孩子溝通都是家長必須要考慮的。否則錢花去了,而孩子的拼音卻沒學成,那就很令人遺憾了。
以上所說內容,適用於學齡前的孩子,希望有這樣孩子的家長,能早做準備,努力幫助孩子順利打通漢語拼音這第一道攔路虎,使孩子接下來的學習能夠更加順暢、自如。
孩子已上學了,但拼音基礎仍不過關,怎麼辦
對於那些已經上了小學,甚至讀了中學,但孩子的拼音基礎還沒過關,怎麼辦?那只能在孩子課後時間去補。怎麼補?同樣可以參照上面所講的要點去做。只要孩子、家長有決心,肯努力,孩子的拼音還是能夠補回來的。
希望所有閱讀過此文家長的孩子,拼音能學得好,真正讓孩子插上了一雙能夠遨遊語文天地的翅膀。能夠使孩子在求學的道路上越走越順。
歡迎網友關注並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