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唐代在清明節時一般都有哪些約定俗成的事嗎?

2020-12-21 紫樂酥

相信大家都是知道清明節,那你知道它的由來嗎?話說春秋時代介子推在晉文公在外逃亡時不離不棄,危難時刻還割肉相救。等到晉文公功成名就之時,其謝絕了晉王的封賞,攜帶其母親隱居於綿山。君主晉王想讓介子推出山,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便想出了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出來,卻不想介子推和他的母親都被大火燒死在柳樹旁。

奚嘯伯 馬連良《焚綿山》

晉王內心很慚愧為了紀念介子推,便將三月五日定為火禁日,下令全國百姓在這一天禁止煙火,只能吃寒食,這也便是寒食節日的由來。也由於寒食節和清明節臨近,古人便慢慢地吧寒食節和清明節相併在一起了,所以許多人也將晉文公紀念介子推的故事當作了清明節的由來。

今天就來說唐代在清明節有哪些活動?有祭祀上墳的,有交友踏春的,有放紙鳶蕩鞦韆的,有玩蹴鞠鬥雞的,當然也少不了飲酒論今,品詩論文,和吃冷食。

在唐代清明節便被列入了國家法定節日,從開始的3天加至7天。在唐代官員在放假後都會回老家掃墓,這是一個重要的祭祖活動。有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寫出了清明節人們祭拜祖先的氣氛也對逝去的親人的一種思念。人們會在祭拜完祖先也會在這生機勃勃的郊外走走散散心釋放一下心中的鬱郁之悶,俗稱「踏青」古時也叫探春,尋春。孩童和家眷們會在期間也放起了風箏和蕩鞦韆。

放紙鳶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萬物萌發,到處生機勃勃,柳樹則是最早給人們提示春天的到來植物。所以插柳也是唐代人們在清明時節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人們不但喜歡頭戴柳樹,還把剛從柳樹上折下來的柳枝插在門楣上用來避蟲疫。「井井有條」也是源於人們在清明時節家家戶戶在井邊插滿了柳條。所以可以看出插柳也是清明時節一種不可缺失的潮流。

柳樹

蹴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蹴鞠在唐代發展歷史上也是一個高峰代表,會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長場景。唐代在蹴鞠上的改革,成為了充氣的球,使得球體更輕,便也有了女子足球,上自皇帝朝臣下至平民百姓,甚至皇婦宮嬪到田姑村婦,無論是朝廷宴會還是民間閒暇時間都可見蹴鞠的身影。

踢蹴鞠

在清明時節,還有一種民間活動就是「鬥雞」,這種民間活動就從唐朝發展起來了。在唐朝的時候,因為唐太宗喜歡鬥雞,還讓杜淹寫一首鬥雞的詩。從此鬥雞這活動就在民間流傳下來了。而且,每到了元宵、清明,中秋的時候,都會舉行比較大型的鬥雞比賽,以至於後來古人將鬥雞從娛樂變成帶有娛樂性的賭博。鬥雞這習俗,有些地方還有保留下令,以河南開封最出名。

鬥雞

清明時節當然少不了吃食的最常見的、也最有名的就屬青團了,是由麥草汁和糯米製成的,綠色如玉,軟糯中有清香的麥草味,特是受文人們的喜愛也在清明時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種冷食。同時在我國的江南一代也特別流行。

青團

每當清明時節,一炷香,一叩首,都是對逝去親人的緬懷和思念。小編在此呼籲非常時刻居家追思,平安清明,您的安康就是對故人最好的告慰。你家鄉清明時節都有什麼習俗呢?

相關焦點

  • 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
    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時間:2020-04-04 18: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忌諱,你知道嗎其中這三件事不要做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重大春祭日,各地的風俗習慣可能有些許差異,但掃墓祭祖和踏青卻是這個節日最基礎的主題。
  • 你們家鄉關於清明節上墳有什麼習俗嗎?一般上午還是下午上墳?
    後天就是清明節,清明節上墳祭祖是一直以來的傳統習俗,每年到了清明節的時候,學校也會組織學生們到烈士陵園去掃墓。清明節上墳應該是上午還是下午,還是全天都可以上,這都是有講究的。我們家鄉膠東沿海這裡一般是上午上墳,多數在七點左右就上墳祭祀了,現在都提倡文明祭祀,大家買幾束菊花或者是假花插在墳上,頂多再壓壓紙,算是給祖先們送去換季的衣服了。有的著急上班的人可能會更早去上墳,天還不是很亮時,五六點鐘就上完墳了,總之上午時間上墳的比較多,等到下午基本上就沒什麼人了。
  • 清明節傳統習俗有哪些?清明節的起源來歷和全國十大習俗盤點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清明節掃墓用什麼花最合適 清明節時盛開的花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用什麼花最合適 清明節時盛開的花有哪些? 桃花、李花、梨花、迎春花、百合花、海棠、水仙.、迎春、白玉蘭、紫玉蘭、君子蘭、海棠、櫻花、鬱金香等。在清明節大家都會有著掃墓的習俗,而在掃墓之後多會買一些花來擺放在親人的墓前的,但是在花的選   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用什麼花最合適 清明節時盛開的花有哪些?     桃花、李花、梨花、迎春花、百合花、海棠、水仙.、迎春、白玉蘭、紫玉蘭、君子蘭、海棠、櫻花、鬱金香等。
  • 你知道清明節祭祀的來源是什麼嗎?清明節都祭祀什麼食物?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祭祀祖先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每逢到了清明節前後就會下起雨來,感覺老天也感受到我們對逝去親人的念想,用雨滴來表達我們的心情。那麼你們知不知道清明節祭祀的來源嗎?祭祀的時候是需要準備什麼食物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時間:2020-04-03 06: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清明節是什麼時候?放幾天假?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 早清明、清明節掃墓最佳時間、祭祖由來,你都知道嗎?
    裝殮時從樹洞裡又發現一血書,上寫:「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死而復活。便賜老柳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清明節的來歷正是感恩,我們清明節上墳祭祀先祖,就是沿襲這種感恩的精神。
  •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時間:2020-04-04 18: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有哪些風俗和禁忌?清明節適合吃什麼食物?
  • 約定俗成「氣死」文史學家
    看到聽到這些「病句」時,我就會想起我高中語文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約定俗成氣死文史學家」。高中時的語文老師,也是我們的班主任,一位快退休的老教師。老師教了一輩子的語文,上課時基本不帶書,空手進教室,站在講臺上就開講,這些課文都印在他腦子裡了。只有在有其他老師聽課時,他才象徵性的帶上課本,說不能把年輕老師帶「壞」了。與其說是上課,不如說是「海聊」。
  • 從繪畫作品中看古代清明節是何景象
    提起清明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掃墓祭祖,緬懷故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給清明節繪了一筆傷感的基調,而很少知道唐代詩人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及吳惟信的《蘇堤清明即事》等同樣描述清明卻輕鬆歡樂的詩詞。
  • 清明節重讀李商隱,現代人們記得這位唐代詩人,記著關於他的一切
    清明節的第二天,位於中原大地滎陽市的李商隱公園內雜花生樹,鳥語花香。遊人們三三兩兩走近李商隱,重新認識這位唐代詩人,閱讀他的傳世佳作,重溫他的人生經歷,感受他的家國情懷,緬懷這位擁有家國情懷的詩人。李商隱如果泉下有知,應該可以寬慰了,現代人們記得他,記得他的一切。
  • 2020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 清明節農曆時間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2020清明節放假安排為:4月4日至4月6日放假,共3天。那麼,2020年清明節具體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呢?清明節時間是幾月幾日清明節農曆時間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曆制定的,陰曆沒有閏年。
  • 【清明節】今日,你吃潤餅了嗎?潤餅的秘密你知道嗎?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位「泉州土著」餐桌上的潤餅大餐是什麼樣的。八、「土豆敷」就是花生末啦,花生研末加白糖攪拌在一起,這些在菜市場都有售哦。但徵討西苗叛亂時,壯志未酬,天啟五年(1625年)病死軍中,得年49歲,獲贈兵部尚書,賜諡「清憲」,著有《駢語》、《毛詩評》、《遯庵文集》、《督黔疏草》。
  • 清明節前後,安徽安慶有一種特色美食,叫「毛香粑」,你吃過嗎?
    清明節前後,說起家鄉美味,數不勝數,但問起最最好吃的,當然是毛香粑了。毛香粑,口感獨特,味鮮色美,為皖南(安慶、黃山、六安)地區的特產。每年農曆三月三,相傳是三巴節。唐代詩人李白《宣城見牡丹花》 詩中尚有「一叫一迴腸一斷,三月三日憶三巴。」之說。但年深日久,節日習俗也逐漸沒落。
  •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20字50字簡短介紹 10個清明祭掃風俗習慣
    2020年清明節就要來了,你了解清明節的來歷和傳統習俗嗎?2020年清明節居家隔離,不能掃墓祭拜,我們也要了解清明的主要習俗。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過清明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和民俗呢?小編整理清明節的來歷和全國各地清明節習俗盤點。
  • 疫情下的清明節,你們都做到忠孝兩全了嗎
    清明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是由上古時代人類對祖先的崇拜和祭奠儀式演變而來,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要上墳掃墓,紀念先祖親人,表達懷念之情。清明節也是春耕和郊遊踏青的好日子。國是大家,家是小家;個人事小,國事是大事。剛剛過去不久的春節,祖國人民就表現的非常好,國家提倡保護生活環境,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據了解,全國各地在春節期間都密切配合國家的號召,充分表現了民族的團結一致,表現出對國家的忠誠信義。
  • 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
    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時間:2020-02-23 20: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二月二龍抬頭都有哪些禁忌和習俗呢 你知道嗎? 龍抬頭又稱春耕節、農事節、青龍節、春龍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 經常喝綠茶,你知道哪種綠茶最好喝嗎?喝綠茶時,要注意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人都是特別的喜歡喝茶的,而且我們可以喝到的茶的種類也特別的多,在喝茶的時候有很多的人也都是會選擇綠茶的。那麼在選擇綠茶的時候,你知道哪種綠茶最好喝嗎?在喝綠茶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呢?
  •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經典詩句有哪些?適合發微信的清明節古詩句
    關於描寫清明節的經典詩句有哪些?2020年的清明節比較特殊,因為疫情防控,很多人都不能返鄉祭祖,也不能去陵園掃墓。但是清明節這一天我們可以通過閱讀清明詩句寄託哀思。清明節,又稱踏青節、三月節、祭祖節。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歲時節慶禮俗:通過古詩古文,聊一聊中國古代的清明節習俗
    在唐代時,寒食掃墓、祭祖原是帝王公卿的吉禮之一;在唐高宗時,增加清明祭拜禮。到了唐玄宗時,寒食上墓拜掃才成為民間的禮俗。當時,有許多百姓展孝思,仿效王公上墓拜掃的禮法,也在寒食節掃墓。在開元年間,唐玄宗就下制允民間士庶於寒食上墓拜掃,以展子孫孝思,並列入五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