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言姐在家看了一檔嘴裡喊著「促進家庭代際和諧」的真人秀,自帶爭議屬性的芒果TV榮譽出品,邀請的嘉賓也全都是類似林志穎和陳若儀、姜潮和麥迪娜、李佳航和李晟、秦昊和伊能靜這種走到哪、狗糧撒到哪的幸福恩愛的夫妻典範。
▲官宣的夫妻基本都是幸福典範
節目是5月23日開播的,遇言姐看的,剛好是 「不老男神」林志穎和他讓人羨慕的妻子陳若儀那集。
▲在看這期節目之前,遇言姐對這兩個人的婚姻沒啥了解,就覺得長得好看的家庭,挺般配
一個是17歲發行第一張唱片、18歲成立攝影工作室、24歲以滿分的成績取得專業救護資格證、25歲成立第一支職業賽車隊、26歲成立科技公司的「童顏霸道總裁」;一個是神似林志玲、溫柔低調的長腿模特。
結婚8年,0緋聞、0爭議,三個小天使,一家五口實力演繹什麼叫「別人家的婚姻」。
▲走哪都是夫唱婦隨,再加上懂事乖巧的Kimi和雙子星,還是很讓人羨慕的
直到看了這個「促進家庭和諧」的真人秀,所有的濾鏡瞬間被打得稀碎——
挑剔的婆婆、委屈的兒媳婦、手足無措的兒子,讓遇言姐忍不住感慨,原來再美好的婚姻,也繞不過背後的雞毛蒜皮。
▲真的,這世上沒有公主和王子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童話
不少粉絲都知道,林志穎的父母在他11歲的時候就已經離異,他隨哥哥弟弟一直同父親林德雄生活,自從林爸爸11年4月去世之後,「媽媽」便成了林志穎兄弟幾人真正意義上的家人,就算疏離,也剪不斷彼此之間那份源於血脈的羈絆。
▲在決定參加節目的時候,林志穎也說,希望家人能好好享受
上節目共處,對於雙方都是一個彌補缺失時光的好機會——然鵝,看完節目你就會發現,這可能真的是林男神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事實證明,願望和現實中間,隔著的問題還挺多
「不老男神」家的婆媳問題
怎麼說呢?林媽媽和陳若儀的相處方式,挺一言難盡的,看得遇言姐只有「窒息」二字。
節目一開始,林志穎帶陳若儀過去給媽媽過母親節。
▲陳若儀上來就給婆婆一個擁抱,看起來很溫馨的樣子
結果林媽媽上來就開啟了「挑揀」模式,面對有點拘謹的兒媳婦,張嘴就是「你褲子拉鏈怎麼沒有拉好」。
陳若儀趕緊解釋,「這個褲子側面就是這樣的設計」。
本以為這篇就這樣翻過去了,誰想到剛剛坐下,林媽媽又繼續拿「褲子拉鏈」當話題。
「你要不要去換件衣服?」
陳若儀愣了,說「我沒帶其它的衣服」。
然後你猜林媽媽是怎麼回答的?
她說,「來我們家還是不要穿短褲」。
▲林媽媽的表情管理,不曉得是失控,還是壓根就懶得管理,反正這種居高臨下的小表情,遇言姐只在為數不多的古裝劇類似《還珠格格》和《甄嬛傳》中見過,你懂得
林媽媽雖然看起來很年輕——證明不老男神靠的還是母系基因,但她已經是一個年屆7旬的老人也是事實,審美比較保守可以理解,可她自己領口開得那麼低,而且一口一個「我們家」,是不是也太……見外了?
▲70歲的林媽媽保養得簡直太到位了
▲不得不說,有的網友評論真的挺犀利
兩個人已經結婚多年,連孩子都生了Kimi和雙子星三個,結果在婆婆眼裡,還是個「到我們家來」的外人,箇中滋味你品,你細品。
▲陳若儀的回應,情商很高,她說會照顧婆婆的意願,今後注意,但話裡話外遇言姐還是聽出了一些委屈的味道
這還不算是最尷尬的,尷尬的在後面。
遇言姐反正不知道婆婆是咋想的,也可能是之前沒有接觸過,彼此都帶著一種緊張吧,但這種「緊張」反映在林媽媽這裡,顯得格外的直接和乾脆,那就是「幹活去」。
可能林媽媽覺得,自己之前沒有好好考察這個兒媳婦,趁節目拍攝的時候,考察一下也不晚吧。
這事從拖地一個細節就能看出。
陳若儀被安排去拖地,林媽媽一直在邊上盯著。
陳若儀的架勢,一看就是平時也不怎麼沾家務,所以拖地的時候,拿著拖把來回劃拉。
林媽媽當場開啟「教學」模式。
「不要那樣擦,要前後。」
隨後活學活用,拖把一遞,「你試試」。
陳若儀趕緊糾正,誰成想,又在拿拖把的姿勢上,犯了錯誤。
她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後(話說,要不是林媽媽後來的較真,遇言姐都沒發現這個細節)。
林媽媽沒客氣,直接教育。
▲「你是右手還是左手?」
▲「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啊」
逼得陳若儀直接問出了遇言姐心中的疑問:這不就是個姿勢的問題麼?拖地能脫乾淨就好,pose也要擺得精準麼?
然而林媽媽的內心強大到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像,「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的明學氣質,拿捏得死死的。
▲我要你姿勢專業,你就得姿勢專業,其它的我並沒有在聽
後來陳若儀說想吃菠蘿,挺正常挺合理一事兒吧?林媽媽給的回覆是「你要先吃還是先擦擦窗戶。」
哈?這中間有什麼邏輯是遇言姐忽視了麼?反正林媽媽的感覺,就像極了那種小時候,「你是要先吃飯還是先把作業做完」的家長,但問題是,擦窗戶有這麼急切麼?
好在陳若儀情商一直在線,立刻乖巧地回答,婆婆說得對,先幹活!
▲陳若儀的表現,滿分
林媽媽得到了預想的回答,立刻開心地開始布置。
▲一句話就是這邊那邊,都擦就對了
林志穎看到這個時候,估計也感受到了婆媳之間的暗潮洶湧,起身想要幫陳若儀一起上手。
▲還問什麼啊?上手直接幫忙不就完了
結果還沒等陳若儀張嘴,林媽媽立刻起身「護崽」。
▲不用了,你休息一下就好了
林志穎只能尷尬地坐回去。
面對媽媽的「挑三揀四」,林志穎是這樣回答的——
▲「媽媽比較嚴格」
在後期的採訪中,林志穎也解釋說,小時候起媽媽的教育就很嚴格,她可能是想用教育我的方式來教育若儀。
問題是,你家媳婦她不是小孩子了,她已經成年了。
▲「不希望我做夾心餅乾」
What?不希望自己兒子做「夾心餅乾」難做人?那剛一見面就給兒媳婦下馬威其實是在幫兒子樹權威是麼?
可是人倆結婚都快十年了,這時候樹權威,真的不是陷兒子於兩難境地麼?
果不其然,節目剛播出,就有人對林志穎的做法看不過去了。
▲這屆網友,太有見地了
之後,林媽媽做了一桌飯菜,招待小夫妻。
兩個人都特別給面子地一邊狂扒拉一邊說好吃,可能是兒子兒媳婦的讚美給足了面子,讓林媽媽再次找到了可以「傳授」的埠,教育陳若儀說要學會做飯,陳若儀沒繃住,小聲說,我會做。
▲是不是有種「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你有什麼資格跟我比」的感覺?
怎麼說呢?在外人看來,林媽媽的那個「婆婆勁」總是拿捏得莫名其妙,而且裡外透著「不講理又怎麼樣」的豪橫。
為了討好這位嚴厲的婆婆,陳若儀出去逛街給林媽媽買了幾件衣服,希望婆婆喜歡。
但婆婆呢?真的是「不喜歡」三個字寫到了臉上,還生怕電視屏幕前的觀眾看不到。
▲顯胖、太熱、太暴露,真·冷漠嫌棄臉上線
在林志穎再三勸說下,林媽勉強試了一下,隨後趕緊脫了下來,掩飾不住不開心地說「我還是放起來好了」,完全當身邊的陳若儀透明。
▲不像婆婆,像被人拖進「一百塊錢三件打折甩賣店」的金·卡戴珊
婆媳和睦?不存在的,還是那種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的不存在。
甚至在朋友拜訪的當天,那種「嫌棄」還是無處不在。
▲自己的朋友來了,支使兒媳婦幹活,當面說兒媳婦不會剝橘子,埋怨兒媳婦拿杯子時間太久
面對莫名苛責的婆婆,陳若儀最終還是偷偷擦掉了眼淚,而林志穎也終於忍不住發問「為什麼要弄哭」。
這對婆媳之後會如何,只能等待後續見分曉了。
婆婆的心病
一期節目下來,林媽媽的問題挺突出,對陳若儀各種挑剔,用「無理攪三分」來形容都不過分。
比如她就曾經問出過一個對於一家人感情毫無益處,反而帶著陷阱的問題。
▲我們家誰第一?先不說把兒媳婦排除在外,這個「誰第一」就很魔性,殺傷力足以和「我跟你媽掉水裡你先救誰」媲美
▲「老公第一」,不是你、不是我,是聯繫起我們兩個人的那個男人
▲這句喝酒,不知道為什麼,帶著點「算你有眼光」的味道
而且她的挑剔,帶著自己的鬱悶。
畢竟,有多少孩子,能忘記自己媽媽的生日?
▲然而不會為了哄老婆而讓媽媽不開心的林志穎,竟然真的……不記得媽媽的生日
林媽媽的不高興是真的,當她跑去質問兒子的時候,卻換回了一句林志穎的反問。
▲媽媽,我們小時候是怎麼過的你知道麼?
一句話,點明了「母愛」的缺失,也揭開了節目組打造的「溫情外衣」之下,雞零狗碎的日常。
當年的婚姻是非對錯外人沒資格評論,但是破碎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這麼多年依然存在,林媽媽年齡大了,林志穎也懂得了為人父母的不易,兩個人都有心想要彌補這段感情,只是,等到真的面對面那一刻才發現,心上的那個洞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推移而癒合。
▲林媽媽覺得,兒子其實一直沒有原諒自己的離開
林媽媽不是沒想過要緩和、要解釋,只是,貌似已經錯過了最佳時間。
▲「他們都不喜歡提以前的事,所以我也沒辦法說」
一邊是和和美美、其樂融融的兒子一家五口,一邊是想要參與,卻徒勞找不到方法、更顯得寂寞的自己。
林媽媽覺得,現在自己和兒子在一起,連一句道歉都找不到機會。
婆媳關係啊,哪有那麼簡單
一檔節目,本以為就是「事多的婆婆」+「委屈的兒媳婦」的倫理大戰,其實問題只有兩個。
▲怎麼形容呢?風平浪靜之下的暗潮洶湧吧?
第一,就是林志穎和媽媽之間的關係,媽媽在林志穎少年時的缺席。
▲這是媽媽68歲時和林志穎的合影,母子倆都像是防腐劑裡泡出來的
遇言姐在開篇的時候也說過,林志穎的爸爸媽媽早在他11歲的時候就已經離異,林志穎的成長過程,強勢的林媽媽有大部分時間是缺席的,兩個人表面上再和諧,也無法掩飾彼此的那一份疏離。
▲林志穎也說,17歲出道之後,一年之中見不了媽媽幾面
這種生分,其實不光表現在林志穎記不住媽媽的生日上,坦白說,林媽媽對兒子的吃飯習慣,也沒掌握多少。
▲林志穎不吃油炸的東西,當他聽到紅燒肉是先炸過再紅燒的時候,立刻吐了出來
想借著節目加深彼此的了解這沒問題,但如果林志穎和媽媽之間的「心結」沒有解開,那麼這段關係只能惡性循環。
首先,我們得承認一件事,其實林媽媽和這世上大多數的婆婆沒什麼不同,只不過她兒子是林志穎,其實就算兒子不是明星,在大多數婆婆的心中,自家兒子都是優秀到「人神共憤」的,全天下的女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兒子,這是所有婆婆的通病, 區別只是程度深淺。
▲況且是明星,不老神顏、勵志成功的林志穎,這是他17歲出道時的照片,和如今……區別真的不大
而林媽媽卻因為兒子的「不原諒」,潛意識地想辦法刷存在感,希望自己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婆婆,所以,她對陳若儀指手畫腳,從拖地姿勢,到做飯買衣服,就沒有看得上眼的,好像盡責地做一個像樣子的婆婆,找到自己的權威,但是殊不知,這樣會適得其反。
▲就像當她知道兒子不吃油炸東西之後,轉手就把紅燒肉夾給了兒媳婦
她不知道自己的百般挑剔,讓兒媳婦難做,加深了兒媳婦的自卑,其實也是不斷在挑戰兒子的底線,只是兒子忍著不說罷了。
第二個問題,是陳若儀和婆婆的關係。
▲本就心懷自卑的陳若儀,在婆婆的挑剔面前,更加無所適從
網上好多人說她軟弱,說她沒主見,但是,當年的陳若儀再出名,說出來也不過是個「model」,自己的老公是個保質期長到沒邊的亞洲偶像,嫁給他也需要勇氣。
▲「嫁給男神」,哪有表面上顯示出來的那麼容易,被攻擊,是常事
節目裡,陳若儀要出去逛街,林志穎想跟著,陳若儀就算和他拉臉也不同意。
▲當時眼見聊天溫度就低下來了,陳若儀依然不松嘴
為什麼?因為一旦被人認出是林志穎,就免不了會遭人指指點點,逛街泡湯,自己還要被人當「珍稀動物」一樣拿來說三道四。
遇言姐相信,這樣的情形在他們的婚姻中,已經發生過無數次。
她其實非常用心地在維護自己的婚姻,這一點從她日常的社交平臺也能看出一二。
▲這種恩愛是「秀」不出來的,那是用心的點滴
但婆婆的「看不上」,卻又讓她不得不再次面對自己內心的「自卑感」、面對「被挑剔、被攻擊」的過往,哪怕委屈討好,百般忍讓。
敞開天窗說亮話,解決問題是關鍵
恕遇言姐直言,已經不其樂融融了再演戲也沒啥用。說白了,都是溝通出了毛病,大家還不如敞開天窗,好好解決一下問題。
母子兩個人,應該認真、並且(劃重點)不帶兒媳婦地談一次。
讓林媽媽將自己的過往毫無保留地都說出來,看兩個人是否能達成和解,看兒子是否願意體諒她當年的苦衷,畢竟,她已經70歲了,如果任由這種「不原諒」像個黑洞吞噬兩個人之間的親情,說不好,就是一生的遺憾。
▲當年你選了想要的生活,那麼就把這心路歷程講給兒子聽,不管原諒與否,那都是林媽媽必須要面對的,該道歉的道歉,該落淚的落淚,該好好擁抱一下,就彼此擁抱
▲陳若儀和婆婆
1,表達家庭一體,陳若儀需要拉著婆婆的手坐下來,告訴對方「媽,我們是一家人,因為我們都愛著這個男人,我跟您是一夥的,我們都希望這個家和睦」;
2,作為女人彼此的理解,對婆婆過往的選擇要表示理解,同時也要表示出,願意幫助婆婆和老公調和他們過去那段「缺失」的歷史;
3,克服自己的自卑和緊張,學會用幽默來解決問題。比如婆婆在第一次問拉鏈的問題的時候,完全可以用開玩笑的方式打破緊張,比如說:我知道媽特別時尚,心態和我們80後也差不多,所以才穿這條有設計感的衣服來看您。這一通誇獎後,婆婆實在是不好意思再苛求了;
4,林志穎此時此刻也需要發聲,要堅定地站在自己太太身後,讓媽媽明白,所有人在一起,才是家,沒有誰是「外人」,也沒有誰應該被「排擠」。
當年遇言姐在被加拿大婆婆各種「扎針」的時候,甜爹就奮勇地站出來說:「媽,這是我們的事情,是我給Joy的婚前誓言,你真的不能多管。」哈哈,那個時候,遇言姐心裡實在是爽,覺得這個老公還是嫁對了。
▲林媽媽和三個兒媳婦,右一是陳若儀
三個人各有各的問題,但三個人都需要坐下來認真思考彼此的「溝通」,想辦法去掌握彼此關係相處的尺度,否則,就算明面上再和和睦睦,心裡的洞卻依然散發涼氣。
婆婆的強勢,不過是外強中乾,背後是寂寞不甘;兒媳婦的委屈,深藏的是自卑脆弱。
有時候不分青紅皂白的強勢,也並不能因此就讓旁人對你多一份尊重;而一味的忍讓,並不能改變他人對自己的態度;
在遇言姐看來,這個世界上很少有溝通解決不了的事情,一次溝通不行,就來兩次。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