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三《惡之花》大結局,大家都看了吧?
特意留了幾天時間等同為社畜的集美們看完了再來聊聊這部年度韓劇。
為啥是年度韓劇?
從上線開始就獲得豆瓣超高的9.2分
播完16集也只跌了0.1分,IMDB也有8.8的高分
而且每到周三,都會憑實力上熱搜
大結局更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點進去一看全是追劇女孩的眼淚
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它不年度誰年度?
#以下涉及部分劇透,沒看過的速速避雷#
說真的,這部披著懸疑偽裝的愛情劇,幾乎集集高潮,辦公室的小姐妹沒有不愛它的。
拆妹妹雖然對結局的失憶梗有點無語,但編劇好歹把前面挖的所有坑都圓回來了,想想不失憶的話,好像也填不了情感認知障礙的坑,勉強也就原諒它了。(畢竟he了,單身的拆妹別無所求)
不過也有小夥伴喜歡結尾的處理的,已婚戀愛的感覺,的確有點刺激呢
當然它也不是完全完美無瑕的,推測到白滿優院長可能是壞人後夫妻二人雙雙送上門給敵人反殺,就是巨大的bug。智商掉線也能夫妻同心……果然是絕配。
不過不這樣操作哪有機會讓真白再設局反轉呢?(話說「真白」真的很適合長發,看過一個他當年的短髮造型真的很海瀾之家)
但支撐拆妹追完16集的並不全是劇中的那些反轉和高潮,而是大部分時間都智商在線、用溝通消除誤解的女主。
在多少愛情劇裡,都是一個憋著不說、一個憋著不問然後導致的誤解可以演個三四集。
而《惡之花》不一樣,志元總是能飛快共情、永遠理解都賢秀,就算鬧個情緒也不會超過一集的。
印象最深的兩個地方,一個是都賢秀第一次和廉相哲正面交鋒的時候。
接到剛鬧過脾氣說感情淡了的老婆的電話,而志元從他回答的「嗯」的語氣裡就能聽出他的處境危險,讓他用是或不是來回答後面的對話並迅速解決問題。
不僅是智商在線,而是女生就真的有這麼敏感。
而緊接著她見到趕回來的都賢秀時立刻緊緊抱著他表白心跡,火速和好。
哇前半集因為說要分開的憋屈瞬間煙消雲散了,就喜歡這種想啥說啥的女主!
第二個地方,車志元發現那個所謂會激怒都賢秀的磁帶裡是媽媽的聲音時
她立刻情緒激動地打電話給當年做心理諮詢的醫生,斥責她怎麼能沒想到是媽媽!怎麼可以這樣誤診!如果是普通孩子都應該會想到啊!
這裡也可以部分解釋,都賢秀並不是真的有情感障礙,他只是個失去媽媽,又有個變態爸爸一直向他展示暴力和殺戮的可憐小孩。
在他極度需要愛的時候,沒有任何人給他一點愛和光,才會成為一個看似陰鬱冷漠、無法理解情感的人。
加上被專業醫生誤診以及旁人的評價,他也真的以為自己感受不到情感,以為自己是個小惡魔。
這種原本就是正常人的設定更貼合生活,也更合理了——一個精神病患者因為愛情而突然痊癒了,這種情節給無知的小朋友看才會相信吧。
而真實的情況是,都賢秀原本就具備愛的能力,只是一直被誤診、被誤會、被社會拋棄,連他自己都信了自己是惡魔。其實,他早就被妻女的愛填滿,被現在的小家庭救贖。
就像女主曾經說的那樣:「是不是只有你不知道你喜歡我呀?」
這個道理,他到最後才懂。
豆瓣有位專業研究腦科學的朋友從專業角度肯定了這一設定。
他也早在劇還沒揭秘的時候就依據心理學知識猜出了男主的問題所在。
而現實生活中就有許多這樣被誤診的小孩。
由於特殊的家庭關係或教育問題,情感無法得到良好的抒發和調解,就因為一些行為被簡單地診斷為情感障礙。
如都賢秀一般,若是沒有後來的一切,沒有一直相信他、和他一起翻案的妻子,一生不就都只能在陰暗的角落獨自度過了麼。
片名《惡之花》以為說的是變態殺人狂兒子,但其實內核說的是「偏見之惡」。
因為是殺人犯兒子的身份,村裡所有人都對他冷眼相待,心理醫生也對他抱有偏見。在開頭他勸導女兒殷昰時說的「平時留下壞印象,發生壞事時大家都會想到你」就是他自己親歷的悲慘。
在懸疑和愛情之外,還有人性的掙扎,人性的惡意,以及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樣哲學層面的探討。這才是年度劇啊。
嗯男女主的完美愛情就不多說了,看完全劇卻深深地被金記者圈粉了。
前期還嫌棄他好慫好弱,十幾年前就那樣拋棄了初戀海收還對男主落井下石。成年後還一次次懷疑男主,偷偷錄音套話,想利用他搞個大新聞。
但後期和海收再次相遇後,為了愛和正義越來越勇敢堅強。慫萌慫萌的能替朋友放風、報警,最後直面白父時也說出了自己內心當年的軟弱。(此處編劇終於填了開頭錄像帶的坑)
結局海收說要出國時候,他的反應也太太太太太委屈好笑了。
害,替金記者蹲一個幸福吧。
最後帶大家看一段李準基直播,來源見微博id。有人問他幾歲了,李準基說「演員哪有年齡啊!都是隨著角色生活的啊!」
可等粉絲要把39歲打在公屏上時,他瞬間撒嬌:不許打!hhhh
期待李演員下一次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