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你別廢話,我沒時間聽你閒聊,直奔主題吧。」
這種帶著很強功利性的聊天方式,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大城市裡,人們總是帶著目的性來做一件事。這或許和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生活習慣有關,人們好像已經沒時間停下來做一些」沒意義「的事情了。
就說話這件事來說,最好一開始就講明重點,不說」廢話「。
但「廢話」真的就完全沒有意義嗎?
有人曾經說過:「即使是廢話也是要花時間的,在這個效率至上的時代,時間是最值錢的。」
01.聽父母廢話,是孩子的幸福。
小時候,我們的榜樣是自己的父母,因為覺得他們無所不知,我們一遇到問題就會睜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問父母:「為什麼呀?」
父母也會耐心地和我們解釋,因為怕我們聽不懂,他們還會摻雜很多細節的描述。
漸漸地,我們長大,懂得的道理也比父母更多了,我們對父母的問題也變少了,都化作對父母的要求。
我們要自由,不想被人管著,於是開始變得叛逆,父母說往東我們偏偏要往西。
但在父母眼裡,我們始終是個孩子,他們也不明白,為什麼小時候那麼聽話,長大了就變了樣?
進入社會後,巨大的生活壓力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因為我們不想聽,所以這時父母說什麼都像是在說廢話,而且父母說的事情也常常是我們知道的。
但父母說這些「廢話」也是需要時間的,他們也只是出於對孩子的擔心才會不自覺的變得囉嗦起來。
前段時間,汪涵在一期節目中表示,在未來的5年,他的工作量將會減少很多。他稱之為」為人生做減法」。
他的顧慮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他的父母年紀大了,他想多陪陪父母,二來是,接下來的5年將是他孩子的成長的關鍵期,他想多陪陪孩子。
可見,對於45歲的汪涵來說,家庭要比事業來的重要。
人們常說:」人世間最大的遺憾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待。「
在父母還有力氣說廢話時,我們不妨做個忠實的聽眾,體諒父母從聽他們說「廢話」開始。
02.
有人說:「婚姻裡最怕的不是意見不同,而是無話可說。」
深以為然。
相比於轟轟烈烈的愛情,生活的主旋律應該是一些瑣碎的日常。而聊這些事情也難免會說些不著邊際的「廢話」,但這就是最真實的生活狀態。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有這樣的情節,丈夫工作到很晚,回到家裡卻聽見妻子在說一些自己不關心的八卦,於是工作上的壓力就瞬間爆發,丈夫開始指責妻子不關心自己,一天到晚只知道說些無聊的廢話。
但丈夫不知道的是,這些他認為無用的廢話,其實是妻子這一天唯一了解的事情,她只是希望能通過聊天的方式緩解丈夫一天的勞累。
可見,有時候我們認為的另一半的廢話,其實是有著深深愛意的。我們不能功利性的認為,聽伴侶說話就一定要有所獲得。
在很多婚姻中,讓人覺得不再愛了,往往也是因為夫妻間的無話可說。
我常常收到粉絲來信抱怨自己和伴侶無話可說,他們之所以還堅持著,也是因為孩子,其實心裡早就不愛了。
這種基本沒有交流的生活,在他們看來比吵架還痛苦,這種狀態也很符合最近非常流行的一個概念:「喪偶式婚姻」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賀涵說過這麼一句話:「因為生活很苦,所以我們才需要一個人和自己同舟共濟。」
在生活中,彼此扶持的方式,不是儀式感滿滿的浪漫之舉,而是和你說廢話的日常。
03.
我們都有這樣一種體會,和真正的好朋友在一起,無論說什麼都很開心,常常是天馬行空地談天說地,事後又不大記得自己說過什麼,總之就是心裡覺得特別舒坦。
但這種友誼,在長大後變得越發稀有了,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我們不再僅僅滿足閒聊帶來的好處,而想要獲得更多的利益。
於是,我們交朋友之前首先會想著對方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將來有沒有什麼能靠他們幫忙的地方。
抱著這種功利心交朋友自然很難交到摯友。
其實,相比於那些能幫得上忙的朋友,願意和我們講廢話的朋友更值得珍惜。
因為,當一個人和我們說廢話時,往往是沒有功利心,而且說廢話時,能很好的展現一個人的真實面貌。願意在對方面前做一個真實的,不戴著面具的朋友,是非常難得的。
要知道,這些廢話他們完全可以和別人說,但就是視我們為可以交心的摯友,才會在我們面前展現這最真實的一面。
我們越是經歷各種人和事,越是覺得這種友誼來得難得,請務必珍惜。
04.
在生活中,無論是父母還是愛人,亦或是朋友,他們說的每一句發自真心的話,都值得我們珍惜。
也許這些話不能給我們帶來利益上的好處,甚至被認為是廢話,但它們卻能溫暖我們的心,在充滿功利心的現代生活中,這種純粹而又溫暖的感情,值得我們好好保存。
即使我們沒有時間,也別把憤怒的情緒拋給他們,因為那樣只會讓愛你的人離你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