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銳龍3 3200G評測:核顯是亮點,媲美入門獨顯

2020-12-21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評測]從Intel的二代酷睿,AMD的APU處理器開始,桌面處理器就正式進入了核顯時代,對於很多預算不足,或者對電腦的使用需求沒有上升至更高要求的人群來說,帶核顯的處理器無疑能讓它們在裝機時省下一大筆錢。

進入銳龍時代之後,帶G後綴的型號均配置了Vega核顯,今天測試的銳龍3 3200G就是3000系中的核顯型號之一,另一款是3400G。

在價格戰上一直不佔上風的Intel,選擇了一條比較取巧的道路:推了新的「F」系列,將處理器核顯屏蔽掉然後降價。在中高端的領域中大家都傾向於配一個高性能顯卡,所以省了核顯的成本還是挺有效的。但在主流/入門級的市場,是不是就也適用呢?

所以今天就拿了這兩款有代表性的產品做一次對比,來論證一下在百元級檔位中,處理器的核顯到底重不重要。

參賽選手的價格非常相近,都是500多,AMD家的銳龍3 3200G(帶Vega核顯),Intel家的i3-9100F(無核顯)。

▼銳龍3 3200G對比i3-9100F:同為四核,各有亮點

CPU參數點評:

對比參數可以發現兩款CPU各有亮點,銳龍3 3200G產自格羅方德的12nm製程, 並且可以超頻,還搭載上了Vega 8核顯。

而i3-9100F這邊,擁有著已經運用到爐火純青程度的14nm++製程,更高的4.2GHz睿頻,更大的6MB三緩,但缺憾是不能超頻,而且核顯還被砍掉了。

不過在這個價位中,更多用戶考慮的地方也許不單單是CPU上的性能與玩法,也要考慮搭建整套平臺的性價比。

一個對電腦各方面要求都比較高的人,注重電腦性能多過價格是很正常的事。

而像銳龍3 3200G這種配備核顯的APU就是為了讓性價比裝機方案提供一條更加可行的道路,要知道很多學生、辦公黨或者公司集體採購用機其實並不需要多一張顯卡的性能來幹什麼(還能防止員工摸魚打遊戲),一臺價格很低,能足以讓自己平時瀏覽網頁寫寫文檔的電腦就足矣。

而使用上帶核顯的CPU,還能壓縮整機體積與減少掉獨立顯卡帶來的發熱量。

講回本次測試,500多元的價位,是我們覺得比較適合這種裝機情況的CPU選擇價位,這也是我們挑選了這兩款CPU的理由。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拿i3-9100來做對比,因為它已經高出了300元的預算,而且UHD 630也很多代沒有提升過了,性能堪憂,綜合起來i3-9100F加一張亮機卡是比較划算的方案。

評測項目簡介

一、CPU基準性能測試:基準性能會使用傳統跑分軟體測試CPU理論性能,如CPU-Z、wPrime等。

二、CPU渲染性能測試:渲染性能通過渲染各種圖像工程來測試CPU性能,如CineBench系列,V-Ray與Blender等。

三、CPU生產力測試:對CPU生產力進行測試,包含PS、PR這種很多人都會用的媒體生產力軟體。

四、遊戲表現:選取數款遊戲測試CPU的遊戲性能。

五、功耗與溫度表現:該項會影響平臺的散熱器與電源選擇。

六、超頻測試:該項主要嘗試AMD R3的超頻效果,因為i3並不支持超頻。

測試前的平臺介紹

國際慣例,先介紹一下我們這次的評測平臺。

AMD主板使用了華碩ROG的STRIX B450-I GAMING,主板為ITX版型,小巧不佔位置,核顯使用HDMI輸出,兼容現在大部分顯示器。

Intel陣營也使用了同對位的STRIX B360-I GAMING。

內存使用了知名廠商芝奇的幻光戟8Gx2套條,經過調試後發現兩款CPU對內存頻率兼容都有一定條件,銳龍3 3200G這邊最高支持至2933MHz,i3-9100F支持2400MHz,以下測試均採用以上頻率進行。

給i3-9100F搭配的顯卡就真的是亮機卡了:映眾GT 1030 ITX戰神版,體積非常小巧玲瓏,功耗很友好。

這次測試的CPU都比較「溫和」,所以我們也決定在散熱器上親民一點,選用了超頻三的GI-R66U單塔散熱。

整套測試的系統設置除了內存外全默認。

性能測試

一、CPU基準性能

基準性能會測試CPU的單核與多核運算性能,包含CPU-Z,7-Zip 64MB文件樣本,Super-Pi與wPrime等,能相對直接反映出CPU之間核心性能差距。

▼CPU-Z v1.92

▼7-Zip 64MB字典大小

▼Super-Pi 32M

▼wPrime 1024M

基準性能測試小結:純CPU理論性能對比的結果是一面倒了,i3-9100F的物理核心性能強於銳龍3 3200G。這裡我們再放上頻率對比圖來給大家更好理解它們之間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差距。

CPU單核與全核頻率對比取自CPU-Z,可以看見不管是全核還是單核,i3-9100F的核心頻率都要比銳龍3 3200G要高,且Coffee Lake的IPC性能是要比Zen+高的,也就很好解釋這個結果。

二、CPU渲染性能

渲染性能測試使用各種通過渲染圖像,模型或視頻來計算CPU性能的軟體測試,如CineBench系列,POV-Ray,V-ray等。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orona 1.3

▼POV-Ray v3.7

▼V-Ray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FHD Benchmark

CPU渲染性能測試小結:渲染測試這邊也是差不多的結果,因為渲染中不調度到顯卡的性能,全部依賴CPU,所以這裡的成績差距也是CPU核心性能造成的。

三、CPU生產力

該測試使用各種生產力工具體現CPU的生產力性能。

▼Premiere Pro

▼Photoshop

CPU生產力性能測試小結:實際生產力中也是差不多的結果,不過在PR的導出與實時播放項兩款CPU差距稍有縮減,因為此處會調用少許顯卡性能,也側面證明了Vega 8的「轉碼性能」應該是稍好於GT 1030。

四、遊戲表現

遊戲性能測試會加入數款熱門網遊與單機進行對比,下面每項測試均有畫質說明。

《CS:GO》Benchmark

《GTA5》Benchmark

《英雄聯盟》訓練模式

《絕地求生大逃殺》

《彩虹六號:圍攻》

《古墓麗影:暗影》

CPU遊戲表現小結:遊戲方面,總體來看銳龍3 3200G+Vega 8的組合小幅落後於i3-9100F+GT 1030的組合,但如果細看每一項可以發現其實這些差距並不會影響遊戲的實際體驗。

如《CS:GO》,兩款CPU都能運行在60fps以上,這個價位我認為不會有人用電競屏去玩遊戲吧,所以它們的遊玩體驗實際上沒差多少。

如《古墓麗影:暗影》,兩款CPU的幀數都在30fps左右,就算它們差1幀我也認為遊戲時幾乎感受不出來。

五、功耗溫度

該項用於探討CPU在各種狀態滿載時的溫度功耗表現,使用Prime 95的Small FFTs模擬極限烤機情況,烤機10分鐘記錄溫度功耗。CPU的全核頻率與單核頻率使用CPU-Z的基準測試進行記錄。

兩款CPU都是定位中低端的型號,待機溫度都很低,30°C左右,而烤機後銳龍3 3200G達到70°C,i3-9100F達到64°C,兩者還不足以達到降頻的地步,我們這次使用的只是一款定位中等偏上的單塔風冷,如果更換成如玄冰400,雅浚G3甚至是原裝散熱我認為對它們的性能發揮程度都不會造成影響。

而功耗方面則更加不用擔心了,兩款CPU滿載的平臺功耗都不超過100W,加上顯卡的話預估會在300W內,對電源的壓力非常小。所以配個300~400W的電源,都完全足夠帶動這兩個處理器組建的方案了

六、超頻測試

兩顆處理器除了核顯以外,另一個最大的差異就是超頻功能了,AMD是全線銳龍處理器均開放超頻功能的,Intel則只有帶K的型號+Z系主板能夠超頻,在這一方面確實AMD可玩性強一點。

這裡我們並沒有嘗試挑戰CPU的極限頻率,挑選了兩個比較好超的頻率,CPU@4.0GHz(默認3.6)、GPU@1650MHz(默認1250),直接就能開機穩定運行。

由於遊戲更能體現出CPU+GPU同步提升的效果,所以超頻部分都以遊戲為準。

同時超頻CPU+GPU之後,銳龍3的提升效果還是挺明顯的,平均有12%左右的提升,性能提升是一方面,更關鍵的是增加了可玩性,對於愛折騰的玩家來說,這也是一個可以自己操控的點。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我們匯總以上所有測試項目得出一份默頻綜合成績對比表格——

默認頻率下,綜合來看i3-9100F的性能高出銳龍3 3200G大概11%,而細看每一項也都是i3-9100F小勝銳龍3 3200G。

但銳龍3 3200G是可以超頻的,超頻之後提升的幅度也在12%左右,但由於超頻我們沒有測試全部的項目,只測試了遊戲,所以就不把超頻的內容添加到綜合對比中了,單作為一個附加項。

兩套平臺的核心部件成本分析:

兩套平臺各裝一部機,進行對比,Intel平臺由於沒有核顯,所以需要另外配置獨立顯卡,成本差異主要體現在這裡。主板方面我們儘量選相同品牌相近的型號,這樣對比會相對公平。

註:由於華碩/技嘉均500~800檔位沒有型號命名相同的主板,所以選了微星迫擊炮作為對比主板 ,微星的迫擊炮口碑一直都不錯,所以用來做對比也有比較高的參考價值。

一算下來,I平臺的成本主要貴在顯卡上,兩邊主要部件的差價在500元左右。其他配件基本上兩邊都相同,所以就不標註出來了。

當然如果選一張經典亮機卡「GT 610 4G狂牛版」會便宜一點,但這性能就真的完全不能看了,兄弟都2020年了你買這玩意不是浪費錢嗎……

Intel推出F後綴不帶核顯型號的選擇我認為沒有錯,不過像這種入門/主流級追求性價比的方案中,獨立顯卡的成本還是要考慮進來的,不帶核顯的i3-9100F價格已經持平帶核顯的銳龍3 3200G了。

兩者的默頻性能有10%左右的差異,但平臺的綜合差價有差不多500元了。500在這個檔位的整機平臺中佔比也比較大了,另外考慮到銳龍3 3200G稍微超頻一下,就能補上它們兩者之間的性能差距了。

所以可以回答到一開始提的問題,這個價位下,核顯還是挺重要的,尤其是一個「還算能用」的核顯,畢竟Vega 8的性能也已經幾乎趕上GT 1030了,這可是值400多元的顯卡。

i3-9100F這種處理器會更加適合搭配如RX 580、GTX 1650這樣的顯卡來組建一臺性能中等的遊戲主機,而銳龍3 3200G則是一個非常適合高性價比的核顯網遊方案的一款產品。

相關焦點

  • AMD銳龍3200G評測
    筆者目前已經拿到了銳龍3 3200G,下面就將通過評測來測試下它的性能表現。產品解析:銳龍3 3200G的在包裝風格上與其他型號的銳龍桌面處理器基本相同。右上角頂部的標識表明了銳龍3 3200G內部集成了Radeon VEGA架構的核顯,有8組NCU單元,共512個SP流處理器,32個紋理單元,16個ROP,GPU最高工作頻率1250MHz,在核顯中規格很高,有挑戰入門級獨顯的潛力。
  • AMD銳龍3 3200G與i3-9100F詳盡對比分析
    三、銳龍3 3200G並非只是簡單的馬甲在去掉了核顯之後,i3-9100F是9代酷睿中價格最為便宜的四核處理器。在AMD銳龍3000處理器這邊能夠與之對位的就只有銳龍3 3200G處理器了。那麼我們先來看看這是怎樣的一顆處理器。
  • 銳龍5 3400G核顯如何?與GT1030跑幀分勝負
    AMD推出銳龍處理器之後,隨即也發布銳龍APU,讓不少家庭用戶嘗到了它的甜頭。在銳龍5 2400G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它與GT1030入門獨顯性能相差不大,且網上評測數據也是稍低於GT1030。優勢分析銳龍5 2400G都能媲美GT1030獨顯,那銳龍5 3400G肯定不會比這個結果差,按理來說應該是超越它的存在。GT1030主要優勢是擁有獨立的顯示晶片,可完成獨立的計算,缺點就是顯存容量固定了。
  • 500塊選3200G還是9100F?真·拔掉獨顯提高性能!
    ▼銳龍3 3200G對比i3-9100F:同為四核,各有亮點CPU參數點評:對比參數可以發現兩款CPU各有亮點,銳龍3 3200G產自格羅方德的12nm製程, 並且可以超頻,還搭載上了Vega 8核顯。
  • 新核顯大戰入門獨顯
    面對各種媒體、貼吧、論壇的流言,那麼如今的獨顯核顯到底真正的孰優孰劣是怎樣?的確真相只有一個,但是每位潛在的購買者都需要一個唯一的真相。 局勢:進擊的核顯!四兩撥千斤?  這一切都從收購了ATI的AMD說起,掌握了3D核心技術的AMD順其自然地將ATI的DIE嫁接到CPU中,也就是之前AMD大舉宣傳的融合大旗。CPU性能夠用,GPU性能秒殺入門獨顯,APU一下子讓NVIDIA緊張了、讓Intel緊張了、當然也讓AMD的低端獨顯這些小夥伴緊張了。
  • 搭載銳龍4000系處理器 全新戰66三代AMD版深度解析
    此次惠普戰66 三代AMD版在外觀上分為14英寸和15英寸,可選6核6線程的銳龍5 4500U和8核8線程的銳龍7 4700U兩款,內存升級到DDR4 3200雙通道,硬碟存儲支持SSD和HDD雙硬碟方案。我們接下來將要評測的是14英寸高色域屏幕、搭載銳龍5 4500U處理器的版本,趕緊來一睹為快吧!
  • AMD新一代銳龍3系列臺式機處理器評測,入門級高規格配置
    AMD新一代銳龍3系列臺式機處理器評測,入門級高規格配置 張帆 發表於 2020-05-08 18:04:52 北京時間5月7號晚9點,AMD正式解禁了銳龍3 3300X
  • 核顯、集顯、獨顯到底是什麼意思?哪種顯卡好?不懂就老實看看!
    顯卡是連接主機與顯示器的接口卡,常見的顯示傳輸接口有VGA、DVI-D、DVI、DP、HDMI等幾種接口,顯示卡分ISA、PCI、AGP、VESA、PCI-E等五種顯示卡,它是3D圖形加速卡,作用是控制顯示器的顯示方式,它的作用就是將CPU傳遞過來的指令信息轉換為視頻與信號傳遞給顯示器,最後顯示器再呈現出各種不同的畫面,我們從也常常聽別人說顯卡還分為核顯
  • 惠普暗影精靈6銳龍版測試:四代Ryzen真香
    顯卡:GTX1650Ti 4G 內存:三星16G 3200雙通道 硬碟:三星PM981a 512G 屏幕:1080P 72%NTSC 144Hz
  • 入門獨顯即將滅亡?AMD APU大戰入門獨顯
    ,400個流處理器,相對於HD6450入門級獨顯處於絕對優勢地位。>>顯卡測試平臺和方法說明:  在正式測試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與這次評測有關的相關評測平臺和評測方法。相比Vantage版本的4種等級的測試模式,3DMark11精簡到評測環境最常用的3種,也就是我們熟悉的Entry、Performance以及Extreme,分別對應為E檔、P檔與X檔。
  • 超值的AMD小黑!ThinkPad X13銳龍版評測:令人窒息的性價比
    此前我們陸續評測了ThinkPad E15銳龍版、ThinkPad T14銳龍版,今天則向大家奉上ThinkPad X13銳龍版的評測。 另外在厚度以及重量方面,也是完全一樣,都是1.3kg的淨重和16.9mm的厚度,這也是得益於Intel版沒有配備獨顯的緣故。
  • 媲美入門級獨顯!英特爾Iris Xe核顯遊戲性能實測
    今日,聯想拯救者、YOGA及小新系列的產品總監@林林-一枝小白兔,就使用聯想即將推出的YOGA 14s 2021測試了一下Xe核顯的遊戲性能究竟如何,結果相當驚人,毫不誇張的說已經能夠媲美此前的入門級獨顯。
  • NVIDIA GeForce MX450獨顯有多強?|輕薄本|核顯|...
    當前筆記本主流核顯和入門級獨顯理論性能排行隨著AMD移動銳龍4000(已上市量產)和英特爾第十一代酷睿Tiger Lake(即將在8~9月份上市量產)的出現,前者集成的Vega 8核顯性能足以媲美MX250獨顯,而後者集成的Xe(96個執行單元版)性能據說可以超越MX250。當核顯的性能足以挑戰獨顯時,筆記本廠商還好意思拿獨顯提價嗎?
  • 【IT之家評測室】性能小鋼炮有了高顏值,聯想小新 13s 銳龍版冰瓷...
    IT之家去年曾評測過小新 Pro 13,其 1mm 的鍵程確實需要一點時間適應,這次冰瓷瑩玉版鍵程未變,但整體的反饋更強,按鍵更加乾脆,打字手感有所提升。性能評測聯想小新 Pro 13s 銳龍版冰瓷瑩玉配置參數一覽:CPU: R7 4800U,8 核 16 線程GPU:Vega 8 核顯內存:16GB DDR4-3200SSD:512GB 三星 PM981散熱:雙風扇雙熱管
  • 評測聯想ThinkPad E15怎麼樣?介紹聯想ThinkPad E15配置好不好?
    聯想ThinkPad E15一、價格方面:聯想ThinkPad E15目前在市面在售的有銳龍和酷睿版,下面分別介紹下聯想ThinkPad E15銳龍版和酷睿版價格行情:1、聯想ThinkPadE15銳龍版:其價格行情在¥4499.00-¥5199.00之間,下面貼出京東其中一款,供需要的朋友去查詢最新的價格:2、聯想ThinkPad E15酷睿版:日常的價格行情在¥5499.00左右,目前截止發文的活動價格是¥5199.00,下面貼出京東這款,供需要的朋友去查詢最新的活動價格:對比上面這款聯想ThinkPad E15的價格,朋友可以看看是不是符合您的具體預算要求呢
  • 銳龍7 Pro 4750G首發評測:AMD翻身在此一舉
    核顯是一個亮點,沒想到Vega核心竟然也能達成2100MHz的高頻率,搭配512個流處理器,在65W TDP以及高頻桌面內存的支持下,3D性能能夠大幅度超越移動版銳龍9 4900HS,全面超越滿血版的MX250應該也沒有任何問題。
  • 客廳小鋼炮邂逅R5 3400G,影音遊戲遊刃有餘
    尤其在CPU這個方面,這顆AMD銳龍5 3400G更是有料,它名字中的那一個G,多少有著畫龍點睛的意味。從CPU性能上看,得益於Zen+架構的進步,相比起上一代2400G,銳龍5 3400G在保持四核八線程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將頻率提升到一個更加出色的層次。它的基礎頻率為3.7GHz,加速頻率則到達了4.2GHz。
  • AMD在CES2020接連甩出銳龍4000、3990X多個大招!對手如何應對?
    2020年1月6日下午兩點,拉斯維加斯;就在剛才,AMD一口氣發布了銳龍4800H/4800U等銳龍4000系列移動處理器以及第三代線程撕裂者旗艦3990X處理器。嚴格意義上來說,今天,可能才是AMD真正重新奪回筆記本市場份額的日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 採用標壓U卻不帶獨顯,德國品牌發布另類銳龍本產品
    其中銳龍5 4600H版本的售價高達876.33歐元,銳龍7 4800H版本售價1023.3歐元,約合人民幣分別為6980元和8150元。  核心配置方面,VIA 15 Pro擁有6核心的銳龍5 4600H以及8核心的銳龍7 4800H兩個版本可供選擇,分別集成了Vega 6、Vega 7核心顯卡,並且兩個版本都沒有另外配備獨立顯卡,在標壓高性能筆記本當中算是比較另類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