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如懿傳》成功洗白了乾隆和第二任皇后那拉氏的感情,雖然在最後階段兩個人感情破裂,但是自幼青梅竹馬的感情在皇后去世後放到了最大化,乾隆後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甚至傷心。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乾隆真的是眥睚必報,非常憎恨那拉皇后,死後也沒有讓她好過,別再被電視劇騙了!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是輝發那拉氏還是烏喇那拉氏已經不可考證,但是作為滿洲正黃旗的貴女,再加上有那拉老姓,所以即使父親僅僅是個佐領,她依然能在大選中脫穎而出,嫁給寶親王弘曆為側福晉。
雍正時期的寶親王和康熙時期的各皇子並不一樣,雖然雍正並沒有冊封弘曆為太子,但是剩下的皇子要不是玩世不恭的紈絝,要不然就是被出繼到別的王爺名下,再加上曾經被聖祖親自撫養,可以說弘曆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帝王。所以那拉氏被封為側福晉,可以說是大有前程。
果然,在弘曆登基為乾隆帝之後,除了福晉富察氏被封為皇后,那拉氏也被封為了嫻妃。皇帝冊封妃子的封號,通常是代指這位宮妃的品德的。嫻的意思就是恬靜安和,可以知道那拉氏的性格溫順,所以深得皇太后的喜愛。
對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太后喜愛。皇帝和富察皇后的感情深厚,所以嫻妃即使在乾隆十年晉升為嫻貴妃,也依然無法撼動富察皇后的地位,僅僅是因為她是雍正在時所賜的側福晉。
本來如果事情繼續這麼發展下去,那拉氏作為一位妃子行為舉止也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在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了。在富察皇后去世之後,乾隆大受刺激,性格和處理朝政的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之前的寬和變成了嚴苛、暴虐,是乾隆理政風格一次標誌性的轉折。
在富察皇后去世後,奉皇太后懿旨嫻貴妃晉封為皇貴妃,攝六宮事,這是清朝首位攝六宮事的皇貴妃。在康熙的時候其實也有皇貴妃佟佳氏的,但是並沒有攝六宮事,而長期存在的皇貴妃卻沒有立皇后也是康熙覺得自己命硬,所以不想再設立皇后而已。但是到了孫子乾隆這裡,設立皇貴妃卻不封皇后想來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不想讓其他女人成為皇后。我們可以感慨乾隆對於富察皇后的深情,但是作為皇貴妃的那拉氏,不得不掬一把同情淚。
過了兩年,那拉氏正式成為繼後,乾隆卻給富察氏的詩句中寫道不願意令她為皇后,但是太后一再要求實在不能再拒絕了。所以從乾隆的詩句中可以推斷,當時最喜歡那拉氏的是皇太后而不是乾隆。
成為皇后的那拉氏陸續為乾隆生下了二子一女,也算是誕育有功,帝後二人也算是關係和諧。直到乾隆三十年的南巡,其實皇后也去了南巡,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在這之前皇后還是比較得皇帝心的,應該就是在南巡的過程中觸怒了乾隆才有了斷髮一說。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讓平時安和嫻靜的那拉氏決然地斷髮呢?在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但是在大多數的傳聞和考證中都是說是和乾隆想立一名女子為妃有關。如果是將普通的女人立為妃子,身為皇后的那拉氏不可能有這麼極端的行為。
皇帝設立六宮綿延子嗣本就是正常的行為,那麼不正常的就應該是這名女子的身份了。如果是普通的漢女、民女之類的應該也不會這樣,因為在南巡的時候納官員孝敬的江南美女這在康熙朝就常見。比如康熙朝後期的王嬪就是出身江南的民女,她在康熙後期頗受寵愛,連生三子,所以這個女子也就不會是身家清白的民女。
所以這個女子的身份簡直是呼之欲出,再加上當時身處杭州,蘇杭的青樓是全國聞名的,這個女子必然是青樓中人。當然了,雖然是青樓女子,也不可能是普通的花娘,必然是個清倌人,相信乾隆這點堅持還是有的。但是即使是一見鍾情,要把一個清倌人立為妃子也是皇后所不能接受的,情急之下,衝昏頭的皇后直接斷髮也就可以理解了。
斷發後的那拉氏被皇帝派人直接送回京城,被收回了所有金冊,關在宮中,減少供給,據說還派人每天去罵她。這簡直就是想讓那拉氏趕緊去死,果然在一年之後,那拉氏受不了這種折磨,抑鬱而終。
但是即使是死了也沒有讓乾隆解恨,他認為皇后去世是因為福薄,還下旨按照皇貴妃等級下葬,不準和自己合葬,不賜予諡號,不設神牌、不享祭。
那拉氏死後的棺木是普通的杉木,而按照規定,皇貴妃應該是用金絲楠木的棺槨。在出殯的時候,抬棺的人只有64人,這和後宮的貴人是一個等級。那拉氏整個葬禮僅僅花費銀兩207兩,還不及富察皇后燒掉的紙錁花費的銀兩多。
可見乾隆皇帝有多恨那拉氏了,死了也不放過她。可憐的那拉氏一生被丈夫冷淡,死後也被他磋磨,真的是可悲可嘆啊!
編輯:張聖平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