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愛情是沒有界限和條件的,很多時候愛上一個人就是一瞬間的事,不需要什麼原因和理由,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讓人深深陷入,欲罷不能。這似乎也是愛情的美妙與偉大之處吧。
只是,這種不計較條件和差異的愛情常常只會出現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在現實的生活中也有,但很少。因為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在面對愛情時往往很難突破一些世俗東西的限制與束縛,最終被迫向現實低頭。
所以,很多時候,愛是沒有邊界的這句話只適合存在於紙面上。相愛的兩個人要想真的打破年齡,身高,收入,家庭背景以及情感經歷等各方麵條件的桎梏往往會很難。
下面是一個網友波折辛苦的愛情之路,希望他的經歷能帶給我們一些對愛的重新思考。
被母親幾次三番的催促回家後,阿巖不得不回去了一趟。他不是因為工作忙回不了家,他平時有的是空閒時間,可就是不想回去,因為他知道母親要對他說什麼,而他從心裡不想聽。
這次,母親向他下了最後通牒,再不回來就永遠也別登家門了。一直孝順的阿巖這才慌了神,硬著頭皮回了家。
果然沒出阿巖所料,一進家門,母親就把她準備了多天的各種的道理,分析與利害關係等等一股腦的向阿巖訴說起了沒完。中心的意思就是讓他早點和那個女人斷了關係,保證不再來往。
阿巖事先有心理準備,所以,任憑母親在一旁如何的苦口婆心,他就是巍然不動,沉默以對。
讓阿巖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母親居然請來了一屋子的各種親戚,輪番向他施壓,告誡他離那女人遠一點。在被整整教訓了一天後,阿巖受不了了,撒了個謊說自己同意了,這才被他們放過。
終於逃出家門後,阿巖長出一口氣。親人們的反對,反而更激發起了他對那個女人的想念。他愛她,不能接受身邊沒有她的生活,他現在的目標就是要和她儘早走進婚姻,過快樂的生活。
母親口中提到的那個女人叫阿梅,阿巖和她已經相愛了三年多。他們的戀情之所以遭到親人們的一致反對,就是因為阿梅今年40歲了,還是個離過婚的女人,而阿巖28歲,還沒有結過婚。
母親對阿巖的選擇很生氣,她覺得自己的兒子那麼優秀,什麼樣的好女人找不著?為何偏偏看上了阿梅這個離過婚的40歲女人?這年齡上的差距也太大了吧,說出去名聲也不好聽。如果他們真的結了婚,自己的臉面都要被丟光了。所以,她才堅決反對他們的結合。
為了讓兒子打消這個念頭,母親沒少費了心思,她不斷地託人給他介紹新的對象,她希望他能娶一個各方面相匹配的女人做媳婦。
可阿巖對母親的相親安排很反感,總是找各種的理由拒絕,他的心裡除了阿梅,已經放不下其他任何女人。
阿巖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阿梅雖然40了,還有過婚史,但他不在乎。他喜歡她的知性典雅,和那種從容不迫的淡定,相比於那些年輕的女孩,阿梅身上流露出的那種成熟女人的氣質更讓他著迷。
況且,他們已經相處了三年,彼此真心相愛,感情始終很好。想要結婚,也是兩人經過深思熟慮過的,不存在衝動,他們都覺得兩個人在一起是快樂和諧的。
因此,阿巖才不在意他們之間的差距,希望早日結婚的。
這次,母親請來那麼多的親戚來勸說,阿巖表面上答應了和阿梅分手,然而,兩人的關係不但沒有降溫,反而比以前更親密了。
後來,阿巖沒有與阿梅分手的事情還是被母親知道了。這次,母親真的生氣了,她向阿巖下了最後通牒,如果還不分手,就斷絕母子關係。
接下來的日子裡,阿巖的心情異常鬱悶和沉重。他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和阿梅的愛情就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和祝福呢?難道僅僅是因為阿梅40歲,有過婚史,而自己年輕未婚嗎?
可人們不是常說,愛情是沒有邊界的嗎?只要兩人真心相愛,年齡和婚史就不應該成為束縛愛的枷鎖啊。
情緒低落的阿巖去找朋友傾訴,可不曾想,朋友也對他的選擇表示不理解,還幫他分析了一大堆的利與弊,讓他不要太天真。總之,朋友說娶一個40歲的中年離異女人,不值得。
為此,阿巖陷入了極度的苦惱中,他愛阿梅,阿梅也愛他,可為什麼他們就不能在一起呢?
他不停地在心裡自問:我,28歲未婚,愛上個40歲離異女人被所有人反對,到底該堅持還是放棄呢?阿巖陷入了迷茫中。
在人們傳統的觀念中,都是願意追求婚姻的門當戶對的,男女兩人的社會地位,經濟情況,以及年齡,感情經歷等等,越接近越好。不能說這個觀念不好,男女之間的契合度高了,婚姻確實更容易穩定和睦。
但在如今越來越進步的社會裡,門當戶對不再是婚姻唯一的選擇和標準。現在的人們越來越重視感情的重要性,男女之間只有有了深厚的感情,才是婚姻幸福牢固的保障。
所以,現在的愛情更加自由,更多的人不願被束縛在那些落後思想觀念的牢籠中。就像阿巖那樣,年輕未婚的他愛上一個40歲的離婚女人,並且想要結婚,做出這個決定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只是,如今的他受到的壓力很大,陷入該堅持還是放棄的兩難境地。
其實,愛情是個珍貴的東西,不是想擁有就能擁有的,如果遇到了真愛,還是應該堅持下去的,至少不給自己以後的人生留下遺憾。
大家覺得,面對這樣的情況,阿巖是該堅持還是放棄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