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Ⅱ級瀕危物種|現代香水月季祖先之一——大花香水月季
文:花木君
月季、玫瑰和薔薇被稱為「薔薇三姐妹」,是薔薇科、薔薇屬、薔薇亞屬的三種代表花卉,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若按照字面記載,玫瑰最早,然後薔薇,最後則月季,然而按照實際栽培來看,則以薔薇最早,月季玫瑰其次。
玫瑰最早出現在先秦典籍《韓非子》中「買櫝還珠」的故事,關於木櫝描述:「為木蘭之櫃,燻桂椒之櫝,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玫瑰」應該指珠玉一類,西漢司馬相如名篇《子虛賦》:「其石則赤玉玫瑰,琳瑉琨吾」,也是指珠玉。直到唐代才有了玫瑰花一說,有諸多詩詞文獻記載。
而關於薔薇的記載,雖然元代《賈氏說林》中說漢代就有栽培,可是確切記載為南北朝時期的詩詞歌賦以及農林書籍中,比如南齊詩人謝眺有《詠薔薇》詩、梁朝劉緩《看美人摘薔薇詩》、柳惲《詠薔薇詩》等等。而月季出現更晚,從現有看應為宋代。當然,古代「同名異株」現象比較普遍,因而不排除同一時期都有栽培。
薔薇、月季、玫瑰等,都是我國原產物種,1789年中國的朱紅、中國粉、香水月季、中國黃色月季等品種被引入歐洲,然後和當地歐洲薔薇雜交培育,由於西方先進的雜交技術,再加上我國原產薔薇亞屬品種的優異性,使得歐洲成為現代月季的培育中心,從而產生了諸多園藝品種,而歐洲統稱為「rose」。
到了現代國外的雜交品種又被返銷回國內,當時對植物學分類並沒還有如今那麼詳細,於是西方月季被翻譯為玫瑰,而傳統的月季品種被稱為月季,藤本則為薔薇。而在我國傳統中,玫瑰一般指有濃鬱香味(大多每年只開一次)花朵碩大的品種,月季指多次開花並且花大的品種,薔薇則指小朵叢生的品種。
在首批被引入歐洲的薔薇亞屬品種當中,香水月季因為花朵碩大,香氣濃鬱,因而被廣泛用來作為親本進行雜交,是現代月季的主要親本以及主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祖先之一。香水月季為栽培變種,而其原始類型,則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月季品種——大花香水月季。
大花香水月季(Rosaodorata var.gigantea),也稱巨花薔薇,是薔薇科(Rosaceae)、薔薇屬(Rosa)、薔薇亞屬(Subgen.Rosa)、月季組(Sect.Chinenses DC.)常綠或半常綠攀援灌木,小葉5-9,兩面無毛,革質;花單生或2-3朵,萼片全緣;單瓣,直徑約8~10釐米,乳白色,花芳香;花柱離生,伸出花託口外,約與雄蕊等長;果實呈壓扁球形,稀梨形,外面無毛,果梗短。花期6-9月,表現為春夏大量開一次。
大花香水月季是我國雲南特有種,並且是薔薇品種裡面花朵最大的一種,主要生境為林緣,山坡灌叢,密林,草坡,路邊陽處,海拔為1400-2700米。由於具有芳香、大花、低溫開花等優良園藝性狀,因而是一種重要的月季種質資源,被廣泛用來作為親本雜交。
如今俗稱的大花香水月季,大多為大花香水月季(R. odorata var.gigantea)雜交的後代,如和中國月季Rosa chinensis雜交出淡黃香水月季(Parks' Yellow Tea-scented China)、麗江香水月季(Lijang Rose)以及很多中國地區性分布的一季花雜交種,後來的多季花香水月季都是一季花再次雜交產生的後代。顏色有白色、黃色、紅色、藍色、黑紅色、綠色、橙色、粉色、複色等,花朵直徑8~15釐米,並且有重瓣多瓣品種。花朵碩大,花型高雅,花色眾多,鮮豔明快,具有芳香氣味,觀賞性強。
而作為親本的大花香水月季,自從十八世紀被引入歐洲後,受到國內國外眾多園藝人士的重視,以至於幾百年來野生資源被亂濫採濫挖,如今自然種群非常稀少,面臨瀕危境地。如今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保護級別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
大花香水月季是我國特有的月季品種,不但是現代月季的祖先之一,而且因為花朵碩大,花色嬌豔,香氣濃鬱,因而是我國珍稀的自然資源,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加強保護措施,避免其野外滅絕。最後,我們用宋代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的詩詞作為結尾,再次欣賞月季花的嬌豔吧。
《月季》
【宋】張耒
月季只應天上物,
四時榮謝色常同。
可憐搖落西風裡,
又放寒枝數點紅。
2020-07-23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