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航空公司舉辦的特色客艙活動中,空姐一改往日空乘制服裝扮,一席睡衣亮相飛機客艙。對於看慣了空姐幹練著裝的小樂,還是一瞬間就驚呆了的~
常言道,空姐穿睡衣,大家爭著坐飛機。各個國家,各個航空公司的制服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各個時代空姐的制服也各有特點。你知道早期空姐的制服是什麼樣子嗎?小樂今天帶大家見識一下~
20世紀70年代,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座右銘就是「性感才是最賣座的」,空姐們的穿著也相當符合這個座右銘,是眾所周知的「愛的航班」。西南航空公司曾經一度抵制僱傭男性空乘人員,直到1980年打輸了一件集體訴訟案才開始僱傭男性空乘人員。
由右至左分別是泛美航空公司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空姐制服。明顯可以看出制服的時尚感不斷增強,裙子也越來越短。
從1964到1969年澳洲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搖擺的60年代」讓澳航在選擇制服上,採用更加「多姿多彩」的方式。
圖為1965年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空姐制服。空姐頭上所戴的碉堡帽,是由傑奎琳·甘迺迪(前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夫人)所引領起的時尚風潮,也是那個年代空姐制服的主要部分。
為適應時尚潮流的改變,航空公司開始聘請專業時裝設計師為空乘人員量身打造制服。現在已經解散了的英國航空公司機組人員的制服,就是由著名設計師瑪麗·奎恩特設計的。
由於當時的社會越來越適應裸露的性感,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的德國康多爾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往往都是無袖的。
不管你信不信,圖片上清爽的夏裝就是名副其實的英航空乘人員制服。這套制服是1976年間,空姐們飛紐約到加勒比航線時所穿的。制服的材質是防火紙狀的纖維,是一次性的,在飛完航班後就丟棄不用。
為澳洲航空公司1969年—1971年的空姐制服。有人認為經科學驗證紅色有著「催情劑」的功能,不管澳航在設計制服時有沒有參考這一說法,不可否認紅色的確總是跟「性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圖為1970年泛美航空的空姐為乘客倒飲品。人們並不是只會期望機組人員穿著性感,機艙對於乘客而言也是一個盛裝出席的場合。
英國時裝設計師瑪麗·奎恩設計出的短裙受到大眾,尤其的航空公司的青睞,她後來設計的熱褲也受到了大眾以及西南航空公司的追捧,風靡一時。
齊膝長筒靴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流行,那個年代特別注重美腿。再搭配上熱褲,這樣的絕配估計是沒有任何制服能夠媲美的上的。
圖為1970年—1979年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整體的風格走的是亮色系路線,碉堡帽、螢光亮色的套裝在當時十分流行。
從1938年到1979年漢莎航空公司空姐制服的演變可以看出,20世紀80年代起性感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高雅、專業的美。
接下來,就是接近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空姐的一般風格了。近年來空姐制服比較保守,多以知性優雅為主要特點。
學會分享會讓你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