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斷更新換代,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普及,產品更新的速度也不斷趕超以往。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已經在食品、美妝、家電等領域形成了成熟的產品加工與代工體系。
近年來大火的「三隻松鼠」,從最初的選品會到產品上新,只花了40天。根據開源證券的數據顯示,以往至少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來研發一款新的化妝品。而現如今,最多只需3個月,就可以研發出新的一款化妝品新品。
然而在今天超速發展的社會中,「喜新厭舊」是社會常態。尤其對於品牌來說,速度決定了出生,但並不決定壽命。一個新品研發的速度有多快,被消費者遺忘的速度就有多快。
品牌保持盈利的制勝法寶絕不在於更新速度,如何被消費者記住、並且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與喜愛,才是品牌稱王的底層邏輯。
吳曉波頻道曉報告在今年8月推出了《2020消費品牌增長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分析市面上100+品牌後,我們找到了以下三類品牌營銷上的優等生。
第一類是不浪費每一場危機,愈挫愈勇型。
春茶品牌竹葉青是這類「優等生」的代表。往年3-4月往往是傳統春茶的銷售旺季,但疫情呼嘯而過,很多線下產業一片慘澹。
今年竹葉青的線下銷售遭遇嚴重衝擊,關店比例高達90%,2月10日復工前,線下銷售額幾乎為零。
但竹葉青並沒有被打倒,而是順勢轉向線上。通過線上舉辦春茶預售活動,超額完成了銷售任務,疫情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89%,在春茶上市當天銷量同比增長74.3%,遠超預期。
第二類是一飛沖天,初生牛犢型
今年的「天貓618」,134歲的可口可樂銷售冠軍王座不保,年僅4歲的元氣森林一飛沖天。旗下元氣森林白桃味氣泡水在天貓飲品類銷量中,超越「肥宅水」可口可樂,排名第一。
成立於2016年的的元氣森林大獲90後、00後的喜愛,依靠著 「0糖0卡0脂」的主打口號,元氣森林成功打造了「氣泡水」「乳茶」等爆品。
按照前5個月銷售額的增速來看,元氣森林今年的銷售額將突破15億元,比去年翻一番。
第三類是趕超「前浪」,老當益壯型
六神花露水轉身變成雞尾酒、大白兔奶糖開發香水、回力鞋引發新潮流……曾經的國貨品牌又再一次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中。
新生品牌的迅速崛起,也刺激了老品牌改革換新,促使老品牌掀起了一股國貨復興的浪潮。2019年國貨飛鶴奶粉重新定位品牌,將定位對準中國寶寶。
依靠 「更適合中國寶寶體制」的定位,2019飛鶴登頂中國奶粉第一品牌,營收達137億,同比增長32%。
以上,就是報告總結出來的三大類品牌營銷優等生。雖然每個人對「成功品牌」的定義不盡相同,但從以上三類品牌中報告發現了三個共同的成功基因。
接下來我們就結合具體案例來拆解分析一下這三大成功基因。
第一個成功基因,是要懂得放長線釣大魚。
比起曇花一現的爆品,真正能支撐品牌走遠的,是不斷增長的消費受眾。在這,報告對「增長」下了一個定義。
由此我們發現,新中產和Z世代,是增長型客群的兩大代表人群。2019年新中產白皮書估算,目前中國有2.5億-2.8億新中產。此外,麥肯錫的調查顯示,如今已有一半的中國家庭躋身較富裕家庭行列,可支配年收入達到14萬-30萬人民幣。對於這些人群來說,他們的消費實力較強,更多人「價格脫敏」,相比於價格,更關注產品質量。
而Z世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95後、00後)則更加重視生活的品質。
凱度(Kantar)的數據顯示,2018年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高達3501元,遠高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元。雖然Z世代的收入水平比不過新中產,但他們普遍擁有更多的超前消費意識,購買力遠超70後、80後。數據顯示,75%的Z時代3年內換過兩部及以上手機。
在找到買單的「金主爸爸」後,品牌就可以專攻第二個成功基因——找到專屬的錨。
所謂「專屬的錨」,即找到品牌的差異化定位,並使其深扎消費者心中,以此和其他的競爭者相區分。
比如燕窩品牌小仙燉,通過創新商業模式C2M,實現了用戶線上下單,工廠接單後當天鮮燉並冷鮮配送,從根本上解決了消費中和廠家之間「供需」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滿足了客戶對於高品質食品燕窩「新鮮「的要求。
藉助這種反向定製,小仙燉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錨——新鮮。
在找到增長型客群和實現差異化定位後,品牌想要出圈,就差最後臨門一腳——集中引爆。這在一點上,電梯廣告可以被看作是最佳助攻。
益普索發布的《2019年中國國內流行廣告語受眾調研報告》顯示,被訪者記憶最深刻的前十大廣告語中,有81%來自電梯媒體。
提起旅拍婚紗照,我想你一定在腦子裡迴響起「伯爵旅拍,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當電梯門一關,音響響起的那一刻,受眾已經被「甕中捉鱉」了。
電梯廣告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給消費者帶來衝擊,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受眾廣,電梯是全國每天3億主流消費人群必經的場景。
第二,從傳播環境看,電梯內空間封閉、手機信號弱,這使得電梯廣告天然具備高頻、高度覆蓋、強制到達的特點。
作為全國電梯媒體巨頭,分眾傳媒就幫助多個品牌實現了「品牌引爆」。
圖源:微博@TeamFKR小光
早在2017年,飛鶴與分眾傳媒進行戰略合作,通過投放電梯廣告對品牌進行集中化引爆。
投放期間,飛鶴的百度指數增長了一倍以上。
另一品牌餓了麼是家喻戶曉的外賣品牌,而如今的外賣巨頭最早的出圈廣告詞「餓了別叫媽,叫餓了麼」也是從電梯廣告出圈的。
分眾傳媒官網顯示,廣告投放期間,餓了麼交易額超越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成為了行業第一。
以上三條,就是《2020消費品牌增長洞察報告》中找到的,成功品牌的三大基因。
借用狄更斯的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建立一個品牌,但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讓消費者記住你的品牌。
儘管在如今的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競爭愈演愈烈,但中國市場仍然商機無限。
2011-2017年,全球家庭消費增長的31%都來自中國。品牌如何成功「出圈」並沒有通用公式,底層邏輯依然是,誰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就能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