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怕冷的人
都不會拒絕暖和的砂鍋
用它煨出來的美食
是冬日最暖心的禮物
砂鍋是一種陶器,也是一種古老的炊具。陶的發明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劃時代的標誌,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期,人們就開始使用夾砂陶(類似於現在的砂鍋)。夾砂陶是新石器時代製作的一種陶器,以紅陶和灰陶為主。後經人們不斷改進,夾砂陶演變成我們現在使用的砂鍋。傳說是堯帝發明的砂鍋,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
它的特點是導熱性比較差,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鍋內的溫度均勻且保溫性強,能均衡持久的把外界熱能傳遞給內部原料。溫度的相對平衡,有利於水分子與食物的相互滲透,這種相互滲透的時間越長,鮮香成分溢出的越多,煨出的湯滋味就越香醇,被煨的食材就越酥爛。砂鍋可以使鍋內的食物和湯汁,長時間地保持在微微沸騰的狀態。讓鍋內的食材更加容易入味,也更容易酥爛,可以使肉爛,湯汁鮮美。
砂鍋是本地傳統菜,適合燉雞鴨,更適合煲湯,也是冬季最受歡迎的菜品,比如酥肉砂鍋,砂鍋魚頭,雞肚煲。
小酥肉砂鍋
酥肉砂鍋,食材有五花肉、雞蛋、紅薯澱粉、花椒粉、胡椒粉、蔥姜、八角、油豆腐、木耳、竹筍。
做法:五花肉和瘦肉切小條,加入鹽糖,料酒,蔥姜,胡椒粉,花椒粉抓勻醃製半小時,再挑出蔥姜,加入雞蛋,紅薯澱粉攪打勻。
鍋中放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肉條,炸制變色撈出,再將油燒至八成熱,再下入初炸的肉條,炸至金黃色撈出。拍碎的姜蔥放入砂鍋中,再碼上豆腐、木耳、筍片、酥肉和八角,倒入鮮骨湯,大火燒開後,轉小火將酥肉燉軟,用鹽,胡椒粉調味後,撒蔥花即可。
魚頭砂鍋
砂鍋魚頭,湯色乳白,肉質鮮嫩。做法:魚頭洗淨,醃入味。鍋中放油燒至八成熱,將魚頭放入鍋中煎,待兩面煎成金黃色時,烹入料酒。
將煎好的魚頭放進砂鍋中,加水、醬油、糖、鹽、蔥、姜、幹辣椒,用大火煮沸後轉為小火煮。將豆腐切成長方塊,水煮後撈入砂鍋中,煮至魚頭熟透即可,食用前加入青蒜花。魚頭,鮮而不腥,肥而不膩,味道清香。
雞肚煲砂鍋
雞肚煲,又名豬肚雞火鍋。是廣東傳統名菜,有濃鬱的藥材和胡椒的香氣,湯濃味美。這道菜不僅營養豐富,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
雞肚煲的用料和做法比較考究:食材,豬肚、老母雞、枸杞、姜蔥、料酒、胡椒粉、鹽。
做法:將豬肚處理乾淨,姜蔥切碎,枸杞洗淨。用豬肚把雞包住,用牙籤紮好放入湯中燉熟。食用時將豬肚和雞切塊後放入湯中繼續煲十分鐘,先喝原汁原味的湯,再吃豬肚和雞肉,豬肚爽脆,雞肉鮮嫩可口,湯味鮮美。這種做法是老火食法,即節約時間又可品嘗到香濃美味的雞肚湯。
南方人愛砂鍋的文火慢煲
北方人愛砂鍋過硬的持熱保溫能力
一份冒著熱煙的砂鍋
是寒冬裡最好的慰藉
撫去你身上所有的寒意……
通訊員:燕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