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與渡厄二人並未交手,功力深淺只能通過推測,二人皆用過隔紙傳功,皆用過陣法,真武七截陣與金剛伏魔圈,隔紙傳功與隔體傳功為一個原理,手握紙張,是以內力聚集到手掌傳導到紙上,敵人接觸紙張的之時,就會遭到攻擊,兩股力量相互激蕩,敵我內力相若則各自後退,鬥個旗鼓相當,內力勝於敵手則穩如泰山,對手必然身不由主的接連後退,或向後飛出數丈,或重傷吐血或當場死亡,因隔紙傳功之人用的內力力道強弱不等,用的力道弱則被攻擊之人可使千斤墜解之,使的力道上則只能束手待斃,此乃隔紙傳功功法。
在《倚天屠龍記》中,隔紙傳功用的人也不少,這裡主要談論武當張三丰和少林三渡之一的渡厄,邋遢道人張三丰與渡厄高僧都使用過此神技,張三丰對空智神僧使用過,渡厄對青翼蝠王韋一笑施展過,隔紙傳功加上陣法對比,可以推測出二位金書頂級高手的高低斤兩。
在連載版中,空智、陳友諒師徒是卑鄙無恥之徒,空智將武當九陽功與太極十三式遞來,張三丰以隔紙傳功之法施威空智,並沒有想讓空智出醜,只是略顯神功,未盡全力,內勁過紙,空智被一震之力後倒,將倒未倒,千斤墜站穩,張三丰潛運神功,紙外表完好無缺實則粉碎,紙拋空中,手一揮,內力隔山打牛,紙炸了!紙屑飛舞如大雪漫天而下,張三丰神功蓋代,百年修為,當年向空智使用隔紙傳功之時,修煉已垂九十載,張無忌還只是個孩子,空見神僧、百損道人、陽頂天等頂級高手死後,相對於空聞、空智、空性三位神僧來說,張三丰武功深不可測,舉世有誰是他的敵手。
明教群豪少林拜山,讓韋一笑遞帖,展示與世無雙的輕功,以示明教人才濟濟遠勝少林百倍,韋一笑與張無忌相對,躬身反彈而出,後退至渡厄身前,可謂是屁股對著高僧,近身之時轉身,相距十餘丈如狂風捲菸而至,韋蝠王輕功絕頂名不虛傳,當世罕見,到了匪夷所思之境,金剛伏魔圈蒼松之間呈貼,渡厄怎會不知,以內功隔紙傳功,渡厄高僧內力深不可測,接觸帖子之時,韋一笑如被電擊,全身一麻,胸口發熱,身體幾欲軟倒,韋一笑運功支撐,急忙後退以輕功草上飛,凌虛飄行,神乎其技。
舊版空智神僧於少林七十二絕藝得其十八門,修訂版(三聯版)、新修版得十一門,張三丰不僅未出全力,幾乎將空智震倒,隔山打牛將陳友諒震飛,韋一笑輕功水平是金書第一,而他的內功修為也與光明左使楊逍相若,書中設定而論,範遙和空智基本上一個級別,所以說空智和韋一笑也是內力差不多的人物,張三丰與渡厄對手一樣,結果卻不同,原著沒有明說渡厄對韋一笑用沒用全力,當然他的內勁神功,比之張三丰的傳功攻擊,似乎更勝一籌,最重要的是渡厄的傳功之法有電流攻擊,渡厄比之張三丰,前者為神而明之的境界,後者是深不可測,當年的張三丰不會比陽頂天弱多少,渡厄或許不如陽頂天,後面的渡厄則遠勝張三丰,隔紙傳功技法即是內力高低之標準。
鑑於張三丰施展神功的年代為張無忌少年時期,而渡厄展示內勁神功的時間是書末,張三丰功力不可能不進步,屠獅大會期間文字上的描述是渡厄更強,渡厄也沒有將張三丰放在眼裡,張三丰真武七截陣只是相當於六十四為一流高手,而渡厄等三人的金剛伏魔圈即使三十二絕頂高手合體也打不進去,所以說作者筆下的渡厄高僧更強一些。
我是本文作者【金書無敵神拳門過三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