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荔枝網評:全民戰「疫」,凝聚必勝力量

2020-12-26 荔枝網新聞

  特約評論員/申可玉

  庚子鼠年新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共克時艱,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這場突發的疫情,對於我們國家來講,是大疫、大戰,也是大考;是對黨的執政能力、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全面考驗,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初心使命、能力素質之考。全民戰「疫」,透過烽煙,我們聽到了振奮人心的消息、感受了直抵心靈的觸動、堅定了團結一致的信心,更凝聚起屬於我們中國的「必勝力量」。

  透過戰「疫」烽煙,我們看到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定海神針」。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回憶歷史,正是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我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贏得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階段的偉大勝利,使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越是重大鬥爭的時刻,越能充分體現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顯著優勢。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調研,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黨中央第一時間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向湖北省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指導組,第一時間發出號令、集結千軍萬馬緊急馳援湖北省、武漢市,第一時間加強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社會的積極互動、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理解、支持。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這個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定海神針」,全國人民才能萬眾一心、步調一致,才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最大合力。

  透過戰「疫」烽煙,我們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成就偉大事業的「不二法寶」。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特徵和顯著優勢的重要體現。面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一重要法寶的優勢又一次充分體現。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四大「天團」會師武漢;數千臺工程機械轟鳴,數萬名志願者冒著嚴寒夜以繼日,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歷時10餘天便建成投入使用;19省份按「一省包一市」模式結對援助湖北抗疫,全面增強湖北各地市抗疫力量......此次中國應對疫情的行動之快、力度之大、動員之廣,是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制度優勢最硬核的生動展現,是制度優勢創造發展治理奇蹟的明證。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使我們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巨大優勢和強大威力,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成就偉大事業的「不二法寶」。我們要繼續發揮制度優勢,匯聚起「全國一盤棋」的磅礴偉力,為戰勝疫情奠定勝勢。

  透過戰「疫」烽煙,我們看到緊緊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是一切工作的「勝利之源」。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黨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抗擊疫情是一場全民行動,人民群眾是這場防控阻擊戰的主體力量。各地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出戰馳援湖北、民眾紛紛自發捐款捐物、山東大哥「沒錢可以出力」的樸實話語、廣西菜農捐兩萬斤蔬菜支援武漢、海外國人紛紛背回自費購買的口罩、基層工作人員守好疫情防控「最後一公裡」......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國有所呼,我有所應,中國人民各盡所能地參與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去,讓「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真理得到了最深刻的印證。正是這些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身邊鄰家看似平凡卻不平凡的舉動,告訴我們沒有什麼坎是中國人邁不過去的。昔日,眾志成城的中國人民書寫輝煌歷史;今天,眾志成城的中國人民也一定能戰勝疫情走向美好明天。

  透過戰「疫」烽煙,我們看到始終衝鋒在前的共產黨員是緊要關頭的「堅實堡壘」。「在關鍵時刻讓黨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共產黨員提出的鮮明要求;「行不行,事上見」,這是人民群眾評價一個人的樸素標準。「平常時候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急關頭能豁得出來」,是一名共產黨員的價值所在。時下的疫情防控是一場嚴峻鬥爭,正處在刻不容緩的緊要關頭,從政府到地方、從企業到個人、從城市到農村,在不同崗位、不同部門、不同領域的共產黨員紛紛「站出來」,一份份要求奔赴一線的請戰報告、一個個飽含責任擔當的鮮紅手印、一句句堅定有力的「跟我上」「我先上」......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救群眾之所困,哪裡有急難險重的任務,哪裡就能看到捨身忘我、爭當先鋒的身影。千千萬萬共產黨員為人民群眾「負重前行」,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由這樣的先進分子組成的中國共產黨無懼任何風雨,無畏任何挑戰,是不可戰勝的。

  透過戰「疫」烽煙,我們看到國家堅定、人民堅毅,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有了這樣氣概和精神的「必勝力量」,我們就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戰勝不了的疫情!申可玉

相關焦點

  • 【地評線】荔枝網評:中國戰「疫」,挺起「民族脊梁」
    無法阻擋,我們中國的力量,明天依舊充滿燦爛的陽光……」近日,一首凝聚著全國各族人民、海內外華人歌手共同心聲的抗擊疫情公益主題MV《民族脊梁》,唱出了醫護人員、消防戰士、一線基層幹部等各行各業的「逆行者」的艱苦努力和堅韌品格,他們迎難而上、抗擊疫情的行動,撥動著我們的心弦,震撼著世界,共同譜寫出負責任的中國形象。這場中國戰「疫」,讓世界見證了不屈的「民族脊梁」。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愛和希望」凝聚抗疫磅礴偉力
    薄薄的一張「請戰書」上,按滿了紅彤彤的手印,猶如最響亮的戰鬥號角,吹響了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戰「疫」衝鋒。基層黨群工作者、選調生、村官「招之即來、來之即戰」,緊急奔赴一線,成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在疫情蔓延的關鍵時期,我們看到了中國人的團結一心,除了奮戰在一線的各行各業的人們,許多愛心人士也通過各種方式,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病毒無情,人間有愛。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正如文章中所言,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成為黨的歷史上首次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鋪展法治中國壯麗藍圖,使法治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引領、規範、保障作用越來越突出。
  • 【地評線】荔枝網評:「三心」匯聚,奏響抗疫「協奏曲」
    講好抗疫故事暖人心。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每天都有溫暖人心的故事發生。「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面對愈發嚴峻的疫情形勢,我們要講好抗疫故事,挖掘先進典型,唱響疫情防控主旋律,鼓舞和激勵更多黨員幹部衝鋒在前,不斷匯聚同心戰「疫」的正能量,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弘揚團結精神聚民心。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北方網評:「志」存高遠跨江海 「願」以馬革裹屍還...
    【地評線】北方網評:「志」存高遠跨江海 「願」以馬革裹屍還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2020-09-30 10:27:22
  • 新華網評·「疫」中人|「老兵」的職責
    (文:徐可 手繪:趙凱)延伸閱讀:新華網評:垃圾分類也是全民戰「疫」應盡之責新華網評:這個良好溝通要繼續保持新華網評·「疫」中人|孩子的堅強新華網評:請善待英勇的逆行者:堅定必勝信念 精準謀劃復工復產新華網評·「疫」中人|這次換我來新華網評:以大考為契機築牢社區治理防線新華網評:帶上「四心」繼續戰鬥新華網評:日常醫療服務應逐漸步入正軌新華網評:基層防控要用好「一江春水
  • 【甘肅全民戰「疫」】「疫」線日記:我們來提供morning call
    【甘肅全民戰「疫」】軍營「書畫家」揮毫潑墨助抗「疫」 【甘肅全民戰「疫」】甘肅張掖:精準有序推進全面復工復產(組圖)
  • 全民戰「疫」,老驥伏櫪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戰「疫」中,國防動員系統廣大離退休幹部積極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號召,自覺弘揚革命傳統,永葆初心本色,高昂戰鬥熱情,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發揮餘熱、貢獻力量。以衝鋒姿態交出老有所為優秀答卷農曆正月初四,海南風景怡人,卻留不住兩位老人。
  • 戰「疫」中的環保人(80)丨感受廣西南寧的戰「疫」環保力量
    他們堅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堅守詮釋著初心和使命,盡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鐵軍風採。下面,讓我們一起走近——戰「疫」中的環保人。眾志成城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越是困難時刻,越能見證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緊要關頭,越要凝聚眾志成城的力量。
  • 特寫:全民戰「疫」下的皸裂大手 滿手裂口守護萬家
    朱愛芬參與防疫工作前後手部對比 桐鄉提供 (抗擊新冠肺炎)特寫:全民戰「疫」下的皸裂大手 滿手裂口守護萬家中新網嘉興2月11日電(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魏衍方)浙江桐鄉桐德公路石門卡點,39歲的朱愛芬正在執勤。「臉又幹又黑,手也變了樣,現在我都快不認識自己了。」
  • 【地評線】荔枝網評:決勝之戰用好「關鍵」之人
    2020年也是全國人民戰「疫」之年,疫情使得攻克脫貧攻堅最後「堡壘」的難度陡然增大。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關鍵在人,特別是要用好「關鍵」之人。「尖刀」出鞘,用好駐村幫扶幹部駐村幫扶幹部是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力量,是一把擊破貧困壁壘的「尖刀」。駐村幫扶幹部在脫貧攻堅戰役的最前線,是衝鋒的「戰士」,是決勝的「排頭兵」。
  • 人民網評:戰「疫」玫瑰,綻放新時代「她精彩」
    縱觀人類歷史,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無論是時代變革還是事業發展,女性都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億萬女性也用自身發展助推時代進步。從婦女的解放和進步,能看到人類的解放和進步;從婦女的精神與品德,能照見人類文明的高度。 巾幗不讓鬚眉,女性大有可為。在這個激揚巾幗志、立業建新功的新時代,每一位女性都是一朵獨具特色的花朵,都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 遼寧省文藝工作者以藝戰「疫」 匯聚精神力量
    日前,在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遼寧省書法家協會的倡議下,遼寧省書法家、篆刻家紛紛拿起手中的筆和刻刀,用文藝的方式凝聚正能量,用作品為抗「疫」一線工作者加油鼓勁。遼寧省書法家協會戰「疫」作品義賣共40萬元,全部捐贈遼寧省慈善總會,作為抗擊疫情的專項經費。
  • 眾志成城凝聚安陽力量 同心協力譜寫戰「疫」之歌
    (資料圖)走進我市各大商場和超市,市民保持安全距離,有序選購商品;在各企事業單位,各級人員積極做好各項防控措施,阻斷傳染途徑,全力復工復產;在醫院裡,醫護人員全程監控,患者實名登記、主動測量體溫;在人員密集公共場所、影院、娛樂場所等地,群眾自覺佩戴口罩,自我防護不鬆懈……這是當前我市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群眾生活、生產的真實寫照。
  • 【地評線】荔枝網評:水潤萬家,讓南水北調工程永續造福人民
    幾代人擘畫設計、接力奮鬥,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形成共識;有效解決投資保障、徵地移民、治汙環保、技術攻關等重大關鍵制約,各地區、各部門同心協力、高效聯動……南水北調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也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集中統一領導的體制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更讓世界見證了中國智慧、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 攜手抗「疫」 哈爾濱華德學院收到一沓來自抗疫一線的表揚信
    中國教育在線 訊 「劉桐同學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充分展現了華德青年的良好風貌……」「在學校領導教育帶領下,防疫一線志願者宋爽同學不畏艱難、頂風冒雪、衝鋒在前……成為社區戰『疫』的絕對力量」「在王鑫同學身上我們看得到了璞玉成璧的光彩奪目,更感受到了貴校『大愛、責任、榮譽、合力、堅韌
  • 全民戰「疫」31天,廣東這本日記太感人!
    從農曆臘月二十五到正月二十五我們度過了一個不平凡的「年」也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滿月」廣東全民戰「疫」已經整整31天!這一天,是廣東全民戰「疫」的第1天。接下來的日子,我們焦慮是否「疫發不可收拾」,感動有人「疫往直前」;我們堅持「小心疫疫」,相信「萬眾疫心」。2020年1月20日天氣:「中午吃飯同事都在討論,我才知道肺炎疫情。」
  • 又見「左麟右李」,粵語版《白衣長城》點燃戰「疫」必勝決心
    此外,MV中增加了廣東以及港澳臺地區人民在抗擊疫情中的行動與努力,深度體現了港澳臺人民與內地人民困難面前共同擔當,萬眾一心共同抗疫的團結之力。此前,由韓磊演唱的普通話版《白衣長城》中就體現了這種必勝的決心。在粵語版《白衣長城》中,同樣將這種堅定不移的決心表達得淋漓盡致。面對這場疫情整體戰、阻擊戰,《白衣長城》在創作曲的過程中就特意融入了戰歌、軍歌元素。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今年元宵我們不約,只為以後更好相聚
    「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他們當中,有的是爺爺、奶奶,有的是丈夫、妻子,有的是兒子、女兒……當全力打贏疫戰的集結號令響起,他們將懷裡的孩子輕輕放下,他們背著父母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水,他們和至親愛人擁抱作別,他們放棄了春節、放棄了團聚,義無反顧向疫情防控一線挺進,出發、出發!「金戈鐵馬聞徵鼓,只爭朝夕啟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