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夥了不起!不服日本漢字,辭職在家一年半設計出絕美中國字體!

2021-03-01 DIY手工製作創意生活

手指上面  DIY手工製作創意生活,關注美好手工做起來。

點擊「關注」,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90後小夥了不起!不服日本漢字,辭職在家一年半設計出絕美中國字體!

漢字不僅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

更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之一

但你知道嗎

在國內可用的字體設計只有幾千種

而在日本,卻有上萬種選擇

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字體價格上

中國都跟日本相差甚遠

90後小夥葉天宇表示不服

熱愛字體設計的他

辭掉網際網路大廠穩定工作

潛心在家「造字」

他設計的字體不僅刷爆朋友圈

連人民日報、共青團中央

都曾對他進行專訪報導!

「我內心有一種嚮往,

希望做出生命周期長,

甚至雋永的東西。」

種下字體的種子

對於葉天宇來說

做字的過程

就像和喜歡的人談戀愛

雖然不是專業平面設計出身

但他很早就顯示出對字體的興趣

2013年,剛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的他

在老師的鼓勵之下

參加了方正字體設計大賽

沒想到初出茅廬

拿到了三等獎的好成績

這次的比賽給予了他極大信心

工作閒暇之餘

他沒事就會設計了各種風格的字體

《天宇體》第七屆方正獎排版類三等獎

由於本職是從事

網際網路產品設計的工作

基本上一個月左右

產品就需要更新迭代

根本沒有時間把設計做到滿意

這對於完美主義者的他來說

不免感到浮躁和彷徨

「只有回家後的我

拿起紙筆設計字體、擁抱字體

才覺得安靜平和,踏實。」

《飛雲體》第八屆方正獎字體大賽評審委員獎

2016年,葉天宇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

開始在家專職做字體設計

他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每天只做一件事

「每天的時間都很長,

但又過得很快。

很期待第二天繼續做字,

內心特別踏實有勁。」

字體的誕生並不容易

字體設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完整的字庫成型前,都是零收入

就這樣他耐著性子,一切從無到有

做了整整一年半

草稿

一套字庫包括漢字、標點、英文字母

至少要做七千多字

需要經過:

鉛筆稿 -- 鋼筆稿 -- 矢量處理 -- 電子稿

再慢慢擴展成兩三百個「模板字」

提取基本筆畫、偏旁部首

進行細緻的歸納總結和調整

才能最終呈現

模板字稿

這對個人奮戰的葉天宇來說

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日復一日做同一件事情

難免會感到枯燥難捱

但他從未想過要放棄

一般做1個字需要半小時

一天工作14個小時

從開始只能完成20個字

到後來逐漸熟練

一天能做完50個

每天最大的成本就是時間

更令他頭疼的是

在設計到4000字的時候

回頭看之前的設計

發現仍有很多不足

需要重新修改

在字體的細節處理上

葉天宇更是用心

即便是同個偏旁

不同字型結構

也會做些小改動

只為讓字體看起來更加美觀

「辭職後的這一年半,

我的生活裡只有做字體。

我很享受這段過程,可以不掙錢,

就希望大家能用得起我的字。」

招牌體

在設計字體期間

葉天宇考慮最多的是字體使用場合

他花了很多時間,去觀察城市街道

發現幾乎所有店招的字體

都是黑體、楷體、宋體

雖談不上出錯

但卻缺乏美感,單一又無趣

於是他便想設計一款

醒目又大眾,且具有中國風味的字體

他從傳統文化裡

汲取設計的靈感

參照明代《大字五經善本》的古籍字風格

遵循古字形,半復刻半創新地形式

創作出了「招牌體」

招牌體看上去鏗鏘有力

但又讓人感到親切、熟悉

樂敦體

空閒時間,葉天宇還經常去潘家園

找老美術字書籍報刊

看著這些民國時期

橫粗豎、圓敦敦的的廣告字體

瞬間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以此字形為基礎

設計出了可可愛愛的「樂敦體」

一般來說加粗的字體

往往容易產生壓迫感和嚴肅感

為了避免這樣的感覺

他在保留字體辨識度的基礎上

增添了俏皮又戲謔化的搭建

讓每一個字都看起來

像是白白胖胖的小屁孩

辭職創業

並非一蹴而就

葉天宇辭職做字體這件事

絕不是一拍腦門決定的

大學時他就常接廣告私活

自己對平面設計更是喜愛有加

葉天宇製作的《創意字動畫全圖》曾火爆全網

起初他也曾迷茫過找不到方向

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偶然間讀到了

王受之老師《世界現代設計史》

包浩斯校長格洛佩斯「設計為民」理念

突然一下找到了自己做設計的真諦

「現代主義設計是為大眾服務的,

藝術設計不能僅為少數權貴提供快樂和享受。」

他從中領悟頗深

希望自己的設計

也能做到「設計為民」

服務更多的人

而字庫字體正好符合這樣的定位

聚珍體

2018年葉天宇帶著自己的字體

參加了西湖淘寶造物節活動

打造了一場絕無僅有的

「西湖萬人造字」活動

「萬人造字」是他大學時的一個idea

幾千人一起書寫或塗鴉不同的字

最後匯總成一套

千奇百怪的漢字字庫

他在活動現場準備了

8000張不同的字卡

來玩的遊客盲抽卡片

並用毛筆書寫出來

「看到無數年輕人、老人、小孩、外國人,

同時拿起筆寫漢字時,

那份震撼是直擊我心,

這是我嚮往的中國生命力。」

待回去掃描、修繕

以及編碼開發工作之後

葉天宇看到成品後,十分失望

因為太醜了,醜到他沒辦法接受

就這樣萬人造字被擱置了兩年

去年11月,他突然想明白了

既然是萬人造字體

它就是大自然,什麼都有

即便是醜的奇異形態

也是難能可貴的

為什麼要一直逃避它呢?

最後,這套字體

以9.9元的價格上架售賣

所有盈利收入

全部捐掉做公益

這套字體源於大眾,回歸公益

也算是踐行了設計為民四個字

縱觀國內字體設計市場

其實一直處於低迷的階段

字庫授權價格少則一兩萬/年

對於很多小企業或是個人設計師來說

根本負擔不起

再加上國內盜版猖獗

很多人沒有版權意識

聚珍體

同樣作為漢字源的國家

國內簡體中文字庫

數量不超過1000種

而在日本設計素材網站上

能搜索到將近一萬種字庫

為什麼我們會輸給日本?

葉天宇內心有點不忿

「中國人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我們竟然玩得沒有外國人好。」

喜鵲古字典體

本著「設計為民」的內心動力

葉天宇在字體開發上

總是有使不完的勁

他希望在中國漢字設計上

能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做漢字這件事,

能跟我們的民族傳承結合在一起,

這讓我覺得特別榮耀。

如果能做更多,把字體設計做好,

付出再多,我都覺得特別值得!」

相關焦點

  • 90後帥小夥創造的中國字體,顏值不是一般高
    如今,滿眼皆是單一的電腦體,印刷體,讓我們似乎忘了漢字本來的形象與深意。 當我們疲憊於千篇一律的字體時,就有這麼個90後,用一己之力,讓我們眼熟能詳的漢字活了起來。  當「活」字颳起朋友圈的熱風後,這位90後設計師帶著「中國第一支漢字MV」再一次掀起了「活」字熱潮!
  • 他把漢字玩成精了!日本90後小哥憑翻轉字體爆火網絡~!
    雖然對稱字在各類英文中較為常見,但英文字母的形態遠沒有漢字複雜,而要利用漢字創作出類似的設計需要更多的思考與琢磨。靠著自己的不斷琢磨與深耕,他不但完成了更加複雜的漢字設計,更是用同一個圖形做到了不同漢字的表達。一起來看看小哥的其它作品吧:這個是以前瘋傳於網絡的「陰與陽」雕塑。2019年,日本新天皇即位,改年號「平成」為「令和」。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時刻,野村一晟也寫下了新年號「令和」。而將他寫的「令和」兩個字翻轉後,赫然變成舊年號「平成」!世界讀書日,他呼籲大家關注閱讀。
  • 他把漢字玩成精了!日本90後小哥憑翻轉字體爆火網絡~
    雖然對稱字在各類英文中較為常見,但英文字母的形態遠沒有漢字複雜,而要利用漢字創作出類似的設計需要更多的思考與琢磨。慢慢滴野村一晟就掌握了片假名、平假名和漢字的對稱規則,並開始在一些公共場合展示自己的對稱字,包括日本旅遊景點——魚津水族館。靠著自己的不斷琢磨與深耕,他不但完成了更加複雜的漢字設計,更是用同一個圖形做到了不同漢字的表達。一起來看看小哥的其它作品吧:這個是以前瘋傳於網絡的「陰與陽」雕塑。2019年,日本新天皇即位,改年號「平成」為「令和」。
  • 現代字體設計——探尋漢字的設計美
    而中國的設計師在平面設計中對漢字運用的歷史由來已久,把漢字的形、音、義,結合幾千年來漢字書法的演變,用平面設計的形式美學加以提煉,設計出的作品既符合現代造型特徵,又融入了圖形創意的元素,是民族性、藝術性和商業性的有效融合。
  • 中國漢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老外痴迷漢字也瘋狂!
    最近一首大火的歌曲《生僻字》,看後讓人懷疑人生。一首歌一半歌詞不認識!感覺語文白學了!  先來感受下歌詞:「魃魈魁鬾魑魅魍魎,又雙叒叕,火炎焱燚,煢煢孑立……」睜大眼睛,你認識幾個?反正小僑已是一臉懵。  《生僻字》由蘇州90後小夥陳柯宇作詞作曲,創作靈感來自網絡熱詞「又雙叒叕」,他希望通過歌曲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漢字文化,讓生僻字不再生僻。
  • 字體篇!漢字設計那些事兒
    文/夏雲飛 朱明華 閆曉彤 文字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基礎元素,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好的字體設計能讓設計作品「活」起來。本文介紹了漢字的外在特點和內在含義,總結出幾種漢字字體設計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漢字呈方塊形態,俗稱方塊字,除少數獨立字體外,絕大多數的漢字為組合字。
  • 現代字體設計給漢字帶來了什麼?
    宋體 1916年,曾任西泠印社社長的丁輔之、丁三在兄弟模仿宋版書籍統一改型,設計出一套新的字體 1920年,仿宋體獲得政府批文,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國家認可的字體專利。
  • 迪士尼樂園各種招牌上的漢字是誰設計的?
    丁一說,這是他迄今為止接到的最大的單子,從 2011 年合作之後的 5 年裡,一共做了 100 多款字體設計。「迪士尼在上海建樂園本身是外來形象,政府想要中國元素,本土化的。漢字就是它非常重要的表現,因為其他地方很難體現中國元素,而漢字在整個園區建設中就成為非常重要元素。」
  • 漢字設計創意思路!打造個性字體風格
    文/劉宣琳 藉助漢字的形和體以及設計元素點、線、面、體,在字體形態上演化出圖形創意空間,通過漢字部分形態或整體轉換形象,給漢字注入圖形化因素。漢字字體的設計是漢字創造過程的一部分,用符號形式表現思維中已經形成的文字方案。
  • 日本小夥發明了漢字鍵盤,身處其中就像打「架子鼓」,讓人佩服!
    日本小夥發明了漢字鍵盤,身處其中就像打「架子鼓」,讓人佩服!大家知道隨著經濟的發展世界日益連接成了一個整體的,再加上交通的不斷便捷,在中國可以看到有很多外國人存在的身影。這些外國人憑藉著記憶的才能在中國成家立業,並且選擇在中國安家落戶。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的中國人在世界各個角落。
  • 「藝術創客」厲向晨:90後字體設計師的奮鬥史
    作者/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厲向晨:古為今用,創業漢字設計》)對於一個字體設計師來說,厲向晨年輕得不能再年輕了。日復一日地研究在普通人眼裡再平常不過的一筆一划。在這個設計泛濫浮華的時期,他一直默默地虔心於自己的領域。
  • 小夥騎行環遊中國,一年後,帥氣的臉龐變成了…
    網絡上著名紅人阿秋騎自行車環遊全國一年之後,90後精神小夥秒變邋遢大叔,甚至這位小夥的頭髮也出現了大規模脫髮現象。 眾所周知,90後承擔著家庭的重擔,阿秋選擇騎行旅遊,著實有些令人不解。
  • 字體設計師鳥海修:希望中國的字體設計能夠少一些怪異
    日站君:有沒有最喜歡的一款字體?理由是什麼? 鳥海修:最喜歡的應該是日本的紅蘭楷書,這個字體的漢字的部分用了中國的漢字元素,然後做了一些日式的加工,讓整體的字體柔和了一些。創造這個字體的公司還用了非常搭配的假名。給這款字搭配假名的大師是我可以稱為師父的高橋先生。這款字很有品味,我很喜歡。
  • 漢字手抄報:20種字體介紹
    大篆  大篆是西周時期普遍採用的字體,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針對不同的書寫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稱「鐘鼎文」)、籀文之別。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製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 聚焦字體行業新趨勢,挖掘字體設計新力量,方正2020字體設計大會在...
    字體設計新生力量令人欣喜第十屆「方正獎」字體設計大賽由中國文字字體設計與研究中心、方正電子主辦,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中國設計師沙龍、Fontworks、TypeTogether、ProductionType、北京方正手跡數位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
  • 四川帥小夥設計的手寫字體 進入全球最大中文字庫
    易禮然近照封面新聞記者 曾業以後你看到、用到的字體,很有可能會是四川達州人設計的。12月18日,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由達州籍設計師易禮然、鄭曉清領銜的設計團隊,已與全球最大的中文字庫——方正字庫正式籤約,相關字體將於近期推出。
  • 漢字設計篇!飄逸靈動的書法字體
    書法之所以能夠成為字體藝術,主要有兩點:①漢字從誕生之初一直到現在都是象形的,這在形貌上為漢字提供了成為藝術的基礎;②以毛筆作為書寫工具,使得線條更富表現力。現代字體設計實際就是字體圖形化和字體語言化的過程,通過文字與圖形的有機結合,提高文字的視覺傳達功能。
  • 90後小夥辭職在家做淨菜,不用店面不用租金,3個月賺了20萬
    程式設計師小夥辭職後做方便菜,3個月賺了20萬,只要肯動手你也行!有人無時無刻在在做夢,有人無時無刻在努力。世界上本不存在躺贏,有的只是剛好抓住了機會。北京的小張是個90後,剛剛辭掉了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投身進入了餐飲行業,3個月賺了20萬,他說餐飲的錢比程式設計師好賺多了,已經有人找他合作一起幹了,說不定還能幹出個連鎖來。疫情後小張跟大家一樣,居家辦公,每天在家裡完成工作,小張不喜歡叫外賣,於是自己在家裡做飯吃。
  • 漢字字體基本類型!與設計樣式!
    文/姚儉儉 漢字作為文明傳承的載體,代表不同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念和思想理念,蘊含著豐富動人的情感。所有的不同類型的字體都有著其獨特的情感特色,都能在實際運用中有思想、有目的的激發觀者內在的某些情感因子。①宋體。
  • 中國90後小夥,騎行全國一年後,看起來像大叔,髮型也成了地中海
    但是這就是一個人,上面是他決定騎行全國之前,皮膚白皙,臉色較好,看起來就是一個90後的精神小夥子的照片,下面的是當他騎行了一年之後,面容憔悴,皮膚黝黑,就連頭髮也變成了「地中海」髮型,看起來蒼老了很多的現照。他的名字叫「阿秋」是位90後精神小夥,去年7月他從廣東潮汕出發,到現在已經騎行了一年多了,走遍了全國數十個省份,去過很多人都沒有去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