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集團最近發布了E-GMP是一個針對新能源汽車的模塊化和標準化的集成平臺,不僅可以快速增加各種電動汽車的車型陣容,而且可以降低製造複雜性,從而有助於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此外,它的設計結構還考慮了自動駕駛,高性能EV,純電動車和V2G(車與車的互聯)等各種用途,從而擴大了其在未來移動市場的主導地位。
現代汽車集團將提供全球首個400V / 800V快速充電技術,考慮到新的PE系統(Power Electric System),各種全球充電基礎設施,並為未來基於E-GMP開發的下一代電動汽車供電技術。計劃可以使用的V2L(把動力電池的直流電轉換成家用的交流電)來提供更高級的電動汽車用戶體驗。
現代汽車集團計劃到2025年推出44款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汽車(包括11輛全新開發的電動汽車)佔23輛,佔最大份額。現代汽車計劃通過每年在全球市場上銷售100萬輛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動汽車製造商。
因此,現代汽車公司於8月推出了純電動汽車品牌「 IONIQ」,計劃在這個品牌內,開發一系列純電動汽車。
起亞汽車還基於中長期未來戰略「S計劃」,正在向移動性和電動汽車業務進行創新。 9月,起亞宣布了計劃到2025年將電動汽車的銷售比例提高到20%,並發布了7種單獨開發的電動汽車車型的假想圖,這些車型將陸續發布,其中也包括了高性能純電動汽車。
汽車工業的歷史就是降低成本的歷史
在汽車工業發展初期,我們無法逃脫規模經濟的限制,直到21世紀初,為了製造一款新車型,汽車廠商依然需要重新設計和開發獨立平臺,車身和發動機。隨著車型陣容的增加,廠商已經難以支付昂貴的開發費用。
當中國於2001年加入WTO從而開放市場時,對於汽車廠商來說,削減成本的壓力更大了。 2000年,中國每年僅生產200萬輛汽車,但市場爆發力很大。中國汽車市場在2007年增長到887萬輛規模,但由於供過於求和各種其它原因,當時預測中國汽車市場最大規模也不過1600~1800萬輛左右。但如今,中國汽車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800萬輛,這是當時任何人都想像不到的。
2008年,由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下滑時,中國卻沒有受到經濟危機的太大影響,反而汽車銷量持續保持了高增長。較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大眾汽車公司於是加速產品開發並降低成本,以應對中國市場的爆炸式增長。
2012年,大眾汽車引入了稱為MQB的模塊化平臺的概念,許多專家甚至批評該概念是錯誤的。但是,雷諾日產集團也開始開發CMF平臺,包括豐田TNGA在內的大多數公司都已開發了模塊化平臺。
例如,日產的CMF平臺旨在通過減少專用組件的數量來降低開發成本。在2013年發布的車型將零件成本降低27%,開發成本降低29%。
大眾的MQB還可以應對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以外的許多動力總成,並且重量輕。從MQB平臺出來的所有型號都比舊型號輕40公斤以上。車身底部的85%由高強度鋼板組成,強度是現有鋼板的四倍。它還具有減輕18kg重量的效果,並且根據不同型號可以使用鋁合金材料。而且內部零件也比舊零件輕了10公斤以上。 MQB不僅在歐洲生產,而且在中國和美國等多個國家/地區生產,並且有60多種不同車型。
不僅如此,而且從寶馬開始,通過在發動機中引入模塊化概念,它實現了顯著的成本節省並減少了排放。三缸,四缸和六缸發動機由相同的氣缸模塊兒組成,並由汽油和柴油共享。結果,零件共享率達到60%,為降低成本做出了巨大貢獻。
正是因為如此,全球汽車的生產量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中國市場的年產銷量達到2800萬輛規模。
博世和富士康也加入了「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的競爭中
汽車進入電氣化時代時,EV平臺出現了。在批量生產的品牌中,大眾汽車首先推出了MEB平臺,隨後美國通用汽車也發布了自己的純電動汽車平臺。現代汽車集團開發了E-GMP專用電池電動汽車平臺緊隨其後。
這些大型汽車廠商都屬於全球前五名公司,並且具有管理相當數量資金的能力。擁有開發設計以及生產的資金,從最初投入研發到最終產品下線所需要的資金量是巨大的,因此這是一個具有相當高門檻的行業,一般的小廠商,就別想了。
加入純電平臺混戰中的,不僅汽車廠商,還有供應商,在2019年,博世推出了EV平臺。10月,臺灣富士康宣布已經開發了EV平臺。從傳統汽車製造商有著廣泛關係的博世來看,它將出售給那些無力承擔平臺開發費用,且不是直接競爭的公司。
富士康計劃在2022年前開發出使用該平臺的首款電池電動汽車,並將在未來向其他公司提供。富士康表示雄心勃勃,計劃到2027年,配備其平臺的電池電動汽車的銷量將佔全球市場的10%。
富士康的電動汽車軟體和硬體開放平臺MIH的特點是,不同汽車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需求進行拓展,因此許多公司都可以使用。富士康表示,MIH平臺和關鍵組件將創建一個更全面的EV生態系統。
汽車製造商可以使用MIH平臺為各種車型開發電動汽車,例如轎車和SUV。富士康表示,MIH平臺在EV行業地位,就像Android系統在手機中的地位一樣,以此為目標,並與行業合作夥伴合作,為EV製造行業創建軟體定義的開放生態系統。
富士康的加入將大大動搖現有的汽車開發秩序。迄今為止,車身平臺的設計和製造一直是汽車製造商的特權。
福特決定於2019年從德國大眾汽車接收電動汽車平臺MEB。當大眾汽車推出其MEB平臺時,大眾意識到要將其出售給其他公司。在開發自己的電動汽車平臺的公司中,大眾汽車和通用汽車正在促進全球合作以降低成本,現代汽車集團正在關注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預計至少在未來五年內,電動汽車平臺分工將繼續擴大。由於電池成本很少下降,因此電動汽車銷售勢必暫時依靠補貼。許多公司還沒有實力單獨開發純電動汽車平臺,比如本田。
人們普遍認為,電動汽車市場的全面擴張將在2025年之後進行,屆時電池價格有望大幅下降。
汽車行業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現在,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曾經的汽車廠商,可以獨立研發主要零部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能夠完成大部分的生產。但是今後,在EV時代,汽車零部件的分工將會更加分散,有些汽車公司甚至還會將平臺外包,將軟體外包。在EV時代,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像過去傳統汽車公司那樣能夠獨善其身了。就好像今後福特汽車也開始使用大眾MQB平臺一個道理,廠商和廠商之間的合作也將會更加緊密。
不排除在汽車軟體方面,會出現像谷歌安卓系統控制著全球90%以上手機作業系統那樣的公司,直接控制整個汽車行業的軟體系統市場。這個也都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