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錳業: 破解錳渣處理世界性難題

2020-12-26 光明網

  9月10日,記者了解到,寧夏天元錳業將在新上產能的同時配套建設錳渣處理項目,實現當年產生的錳渣當年消納,並逐年消納歷史庫存,在「十四五「期間徹底消滅錳渣場。同時,繼續探索電解錳渣用於生產建築用骨料、砂石、保溫隔熱材料,擴大廢渣利用效能。

  從2008年開始,天元錳業開始探索使用錳含量高的進口礦石,但瓶頸接踵而至:國產錳礦石屬於碳酸錳礦,可以直接和硫酸反應。而國外錳礦石大多為二氧化錳礦,需要一個複雜的轉化過程。當時,國內企業還未使用過進口二氧化錳礦石,其工藝技術也屬空白。另外,國外錳礦石的含鐵量是國內礦石的3至5倍,如何除鐵也是一個技術瓶頸。

  天元錳業與南方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國環科院等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結成「產學研用」技術聯盟,經過艱苦攻關,終於在全國首次成功研發出領先的還原焙燒工藝,從而掌握了一整套利用進口礦石的工藝技術,成為我國唯一一家全部使用進口礦石的金屬錳生產企業,其電解錳年產80萬噸,佔據世界產能的40%,45項科研技術獲得全國專利,成為錳行業的「技術創新和工藝改進的典範」。

  創新無止境。由於電解錳渣主要成分為氧化鈣、二氧化矽等,經過高溫煅燒等工藝,實現了脫硫脫銨。煅燒後的錳渣可用於生產水泥和熟料,也可代替天然粘土回填使用。2017年,天元錳業投資4.14億元建成了世界首條年產2×50萬噸硫酸錳聯產活化脫硫錳渣項目,每年可消化電解錳渣100萬噸,生產硫酸錳電解液300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效益達5億元。利用電解錳渣脫硫制硫酸錳溶液技術,破解了錳渣綜合利用的世界性難題,為電解金屬錳行業錳渣資源化利用開闢了新路子。

  目前,天元錳業電解錳產能佔全國的40%,並形成了石膏制酸—電解錳—錳渣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裴云云)

[ 責編:張悅鑫 ]

相關焦點

  • 第八屆電解錳國際會議暨錳合金市場研討會在寧夏銀川召開
    會議現場作為崛起於無錳之地、產量佔世界市場約40%的寧夏天元錳業集團,再次吸引了專家和企業的聚焦。經過幾十年快速發展的錳行業面臨產能過剩、產業鏈供應不足、環保壓力等問題,加上疫情對各行業發展帶來的巨大衝擊,後疫情時代,行業領軍的天元錳業將如何引領中國電解金屬錳行業發展?
  • 《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電解金屬錳單位聯盟公約》發布
    中國網訊 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電解金屬錳單位聯盟日前在湖南長沙召開「落實六穩六保協調發展擴大會議」,會議通過並發布了《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電解金屬錳單位聯盟公約》。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主任蔣克奇致歡迎辭,充分肯定了電解金屬錳單位聯盟成立以來取得的工作成果,對行業未來健康有序發展寄予厚望。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電解金屬錳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曾湘波作了電解金屬錳行業現狀分析,號召與會者共同打造電解金屬錳綠色製造,實現高質量發展。
  • 全國電解金屬錳創新聯盟:加強行業自律 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12月20日,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電解金屬錳創新聯盟在貴州省銅仁市召開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家企業代表就發揮好聯盟對穩定市場的重要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杜絕非法開採和倒賣虛開增值稅發票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旨在更好發揮聯盟的協調溝通機制,補齊行業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天元錳業集團首臺800㎡新型全自動化壓濾機順利開車
    2020年10月15日,天元錳業集團在錳一廠化和車間安裝的800㎡新型全自動化高效節能大型壓濾機順利開車,正式投入運行。自新型全自動壓濾機安裝完畢後,為驗證壓濾機的綜合能力能否達到預期效果和設計初衷,項目管理部技術管理處人員編制了詳細的技術方案,與設備廠家和錳一廠化合車間制定了實施細則,並對崗位作業人員、現場管理人員開展了多次培訓,為開車運行做足了準備。
  • 全國電解錳行業加強環保治理 打擊非法開採和違規經營
    12月20日,全國電解錳創新聯盟在貴州銅仁召開現場會,研究學習貫徹中央經濟會議工作精神。全國40多家電解錳企業參會,一致認為要建立健全聯盟的運營管理機制,共同打擊非法開採和偷稅漏稅等行為,加強環保治理,形成電解錳行業團結自律、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據悉,這是全國電解錳創新聯盟自今年10月15 日成立以來召開的第5次會議。
  • 2020中國錳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2020中國錳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湖南錳礦生產歷史悠久,湘潭錳礦是我國最早發現氧化錳和碳酸錳原生礦的礦區,曾被譽為「中國的錳都」。我省錳業基礎雄厚,是我國錳系鐵合金,電解金屬錳、錳酸鉀的生產、出口、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大省,曾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
  • 河鋼宣鋼「一高一留」操作法破解低矽鐵水冶煉難題
    近期,河鋼宣鋼棒材事業部採用轉爐「一高一留」操作法,成功破解了低矽鐵水的冶煉難題,保證了生產穩定運行和產品質量的精準管控。隨著高爐原料、爐況條件變化,高爐鐵水成分矽、錳含量偏低,特別是矽含量低於0.25%的比例高達56%,低於0.20%的比例近35%。
  • 垃圾處理一直是個世界性的難題,看看在中國應該如何解決
    垃圾處理一直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即使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如何處理垃圾仍然是當今社會最大的難題之一。目前世界上有76億人口,每天生產三百萬噸糞便,五百五十萬噸生活垃圾,這些龐大的垃圾僅靠自然循環是不能被降解的,還需要更合理的解決辦法。
  • 成都龍泉驛區破解大件垃圾處理難題
    來源標題:成都龍泉驛區破解大件垃圾處理難題 清運環節暢通 做好回收利用 居民想換新,家裡的舊沙發、舊床墊、舊家具怎麼扔?小區不準亂扔、廢舊品回收者不要、環衛車拉不走。
  • 世界性難題:為什么女人的腿比男的粗?
    {"title":"世界性難題:為什么女人的腿比男的粗?"/2020-08-31/46439598fa5772b0d1bb49c87ecb7a2a.pn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id":"2916050", "classid":"2704"} 世界性難題
  • 三明醫改:求解世界性難題的改革樣本
    新華社福州12月17日電 題:三明醫改:求解世界性難題的改革樣本  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  醫改是世界性難題。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人口大國而言,「答題」的難度和挑戰不言而喻。  2012年以來,地處福建內陸山區的三明市勇於涉「深水區」、敢於啃「硬骨頭」,不斷突破舊有利益樊籬和體制機制障礙,闖出了一條破解醫改難題的新路子,貢獻了中國新一輪醫改進程中備受矚目的地方樣本。  小城市推動大改革  三明醫改,緣何而起?
  • 一守一攻見真章,杜鋒部署遏制首鋼進攻,還解決了世界性難題
    一守一攻見真章,杜鋒部署遏制首鋼進攻,還解決了世界性難題 備受關注的「京粵大戰」落下帷幕,廣東男籃最終以
  • 上海15歲女神童,解世界性數學難題,婉拒央視採訪:別讓我媽知道
    高中生、大學生來看這些複雜的名詞與公式,同樣也會抓耳撓腮,其中難度可想一般,實在是世界性難題,但談方琳卻在小小年紀破解了。其實,成功的人只有少許是運氣加成,大部分人都有真材實料。談方琳的過往與家庭自然會影響到她的成長。
  • 上海15歲女生,解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你們的吹捧正在抹殺我
    如今也有一個15歲的高一女生解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 談方琳是上海人,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父親又是大學數學老師,從小可能受父親的影響,對數學就比較感興趣,在小學時,她就跟著父親學習數學,小學還參加了數學競賽的補習班。
  • 創新電解鋅清潔生產技術 破解有色行業重金屬汙染防控難題
    破解水質惡化和廢水產生量大兩大難題   全國鋅電解車間每年產生廢水近300萬噸,其中泡板工藝廢水產生量近200萬噸,其中含鉛離子40mg/L、鎘離子1mg/L、鋅離子20g/L、錳離子3g/L,對工人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由於車間廢水產生量大、重金屬離子含量高,從水量和水質兩個方面制約了廢水全部回用主體工藝的要求。
  • 文山州著力破解「一把手」監督難題
    雲南網訊(記者 謝進 通訊員 李萬輝)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紀委監委實踐運用黨政領導幹部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廉政情況報告制度,聚焦「關鍵少數」,著力破解同級監督難題。  文山州對報告情況和問卷調查情況進行梳理匯總、分析研判,形成報告上報州委,並提出處理意見。對收集到的問題反映及意見建議逐一反饋其本人及分管聯繫領導,督促認真進行整改,並由分管聯繫領導對其進行提醒談話。  「要在開展廉情常態報告中強化領導幹部對接受監督的責任自覺。同時,通過測評研判和結果運用,強化領導幹部抓班子、帶隊伍、管自己。」文山州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 世界性難題,我來給你們答案
    (點擊圖片就可以回顧上期啦~)幫助麻麻們解決世界性難題「明天吃什麼」,還能保證寶寶吃的營養均衡。
  • 整合資源 破解社會治理難題
    太倉婁東街道啟動系列主題黨日活動蘇報訊(駐太倉首席記者 顧志敏 通訊員 戴周華)太倉市婁東街道積極整合資源,發揮黨建共建優勢,破解社會治理難題。日前,婁東街道啟動「紅色動能,治理聚力」系列主題黨日活動,將舉辦9場主題黨日活動,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的有機融合。
  • 新型人造皮膚破解大面積損傷修復難題 再生皮膚上還長出毛囊
    新型人造皮膚破解大面積損傷修復難題 再生皮膚上還長出毛囊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08-25 15:43:58 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組織器官
  • 江西:抓整改補短板破解綠色發展投融資難題
    新華社南昌1月9日電(記者李美娟)記者從「江西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獲悉,江西省積極聚焦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破解綠色發展投融資難題,近五年全省節能環保財政支出841.6億元,共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29億元用於生態環保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