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芬談「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我自己其實對它有很多的體悟和經驗。
從小,我就很喜歡夢想,在寂寞的童年,我時常一個人望著天空發呆,幻想著種種的未來,把每個細節,甚至事情發生之後的感受,都在童年的青草地上身臨其境地去體驗。
而我也是一個劍及履及、說到一定做到的人。做任何事情,我都一定會設下一個目標,然後勇往直前地邁進,十之八九都會成功。當然,這是因為除了做白日夢的能力(也就是觀想能力)特別高之外,我的執行能力也很強。所以,雖然小時候家境不富有,但我幾乎是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
後來接觸心靈成長,了解了所謂顯化(創造)的秘密,才知道我從小就開始玩兒這個遊戲了。現在知道了原理,當然玩兒得更高端。
有一次回臺灣,坐在計程車中,看到外面是臺北夏日午後典型的大雷雨,人一下車衝進騎樓的這當中,就一定會淋成落湯雞。我當時發念,讓大雨在我下車時停一下,別讓我淋溼了。我閉起眼睛,集中心力,發射命令,等到我下車時,雨滴真的變得稀疏了,我安然到了朋友家,回頭一看,窗外又是傾盆大雨。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德芬有聲版日籤圖
德芬:警惕心想事成的陷阱
幾年前我曾經寫下來五個秘密心願,認真地發願了幾次,兩年之內這五個心願全都實現了。但是,就像我在《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中指出的「心想事成的陷阱」,有些願望實現後,其實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或是以一種可笑的方式應驗。
另外就是,我付出不小的代價。如果我知道自己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我當初是否還是要發那樣的願望呢?我可能會三思而行。
另外一次體驗到心想事成的陷阱,是在臺中參加內觀禪修的時侯。當時我是第二次去參加內觀,心裡想應該沒問題,可以熬過去。但是第一天我就後悔了,天天吵著要走。
內觀中心有很嚴格的規定,是不讓參加者來去自如的,我多次申請無效,就又使出心想事成的觀想絕招,我集中精神,發揮所有腦力,告訴自己:「我明天一定會離開這裡,一定會離開這裡。」結果第二天我真的離開了,因為腹痛如絞,回到臺北診斷出是盲腸破裂,開了一個大刀,休養了好一陣子。
所以,我忍不住和大家分享我關於心想事成的體悟和心得,特別是心想事成的陷阱和代價,不得不小心。
有一個朋友看了《秘密》這本書之後,很有信心地發願要自己進帳兩千萬新臺幣。她信心滿滿地告訴我,她幾乎可以「聞到」錢的味道了。後來她回家探望正要外出旅遊的爸爸媽媽,老人家不經意地提到「旅遊保險金兩千萬」嚇得她當場收回發願,這種兩千萬不要也罷。
除了要注意你會付出的代價之外,同時我也很想告訴大家,光靠「補」——告訴自己你很棒,而且事情會非常順利成功,只是做到了心想事成一半的工夫。
真正心想事成的境地,應該是在處理了自己的人生模式、知道自己真心嚮往的是什麼,而且對治了阻撓的信念,連接上你的源頭之後,自然而然發生的狀態。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德芬有聲版日籤圖
心想事成要先懂得放下
心想事成只是修行的一個工具和階段,並不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狀態。
對於初入靈修殿堂的人來說,心想事成是極具吸引力的,但是當意識層次提升到了一定境界的時候,我們應該知道,隨順生命之流,臣服於宇宙能量的運作方式,應該是較為理想的狀態。
這個工具,最終會把我們帶回到我們的源頭,在那裡,我們本自具足,不需外求了。如果宇宙給你的,就是你想要的,那麼你想要的就會不斷地發生在你的周遭,因為你已經和宇宙同頻共振了。
就我個人而言,我現在幾乎完全不玩兒心想事成的遊戲了。我每天會做的,是去看今天又有哪些負面情緒升起,對應於我的哪一個模式,或是察覺最近我哪一個人生模式特別「囂張」,然後我會寫下來《遇見未知的自己》當中教大家做的解除模式的宣言我看見我有負面的感受,我願意接納它,並且放下對它的需要。
當然,《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這本書的第二部分中所提供的那些解除人生模式的方法,我也是身體力行的。此外,與身體的聯結,對情緒的臣服,定靜自己的思想,看到小我的認同,這些每日必修的功課,我仍是力行不輟的。
我也相信,實現自己的夢想,也是我們表達宇宙生命的一種方式。
《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中提到的種種方法,都是有用的工具,幫助大家成就自己的夢想。但是到了某一個境界之後,我希望大家還是能夠清楚地看到生命是如此巨大的一條河流,我們要做的,是在生命之河中愉快徜徉,順流而行,而不是辛苦地用各種手段要求河流以我們想要的方式流動。
小時空,德芬老師原聲版《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正式上線,德芬老師用溫暖的聲音與你分享很多很棒的提示、指引、提問和探索,更有大咖不定期與你共讀分享。
這是一次關於「心想事成」的出發,帶你探尋生命的秘密,幫你恢復與生俱來的能量,帶你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
—— 訂閱方式 ——
1、點擊以下圖片,即可訂閱課程
2、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聽德芬談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