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對焦模式中的AF-S、AF-C、AF-A是什麼意思?如何選擇?單眼相機的對焦模式,最基本的是兩本類:一是手動對焦,二是自動對焦。屬於是自動對焦模式範疇,也就是前邊的兩字字母AF,代表是自動對焦模式(手動對焦是M),區別在後邊的單個字母上:S,單次伺報;C,連續跟蹤伺服、A自動伺報。
AF-S(單次伺服)這種對焦方式,是在你按下快門對某一部位對焦後,即使你重新構圖、改變對焦點在畫面中的位置,但對焦點是不變!這種對焦方式,適合靜止或者是移動速度很慢的主體,特別是主體不在畫面中央,對焦後重新構圖,而不影響主體的對焦。
類似上圖,焦點左側,那就可以先將花朵放在中心位置,半按快門對焦後,再將其移到合適位置(補充說明的是,尼康或佳能部分機型,可以改變對焦點,也就是可以直接將對焦點移動至花朵位置上對焦)。需要提醒的是,對焦點不能合焦的情況下,快門不能釋放。
AF-C(連續跟蹤伺服)連續跟蹤對焦,是按下快門後,不管是主體移動還是相機移動,相機都會對焦點所在位置進行連續跟蹤對焦,它的對焦點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變化而變化的,只有在你按下快門的那一剎那,相機才會對對焦點位置進行真正對焦。這種對焦模式適合移動的主體,關鍵是你要將對焦點始終對準主體要對焦的地方,
否則,焦點跑到並不是你想要的地方去了。連續跟蹤對焦不適合用單點對焦,就是這意思,應該用多點對焦。需要提醒的是,不管對焦點是否正確,快門隨時都可以按下去!
一般使用連續跟蹤對焦的時候,相機會跟著主體的運動軌跡跟蹤拍攝,從成功率上來講,比較低,高端相機的連拍功能就派上用場了,這時候靠的是數量取勝,哈。
AF-A(自動伺服)說實話,這個自動伺服,連我也不能區分它跟AF-C到底有什麼實質性的區別,在尼康原來的機型裡,對焦模式也只有AF-S和AF-C,現在新機型裡,也不見AF-A這個應用。我的理解是,A就是自動對焦區域。
總的來講,目前自動對焦隨著對焦越來越多、對焦速度越來越快,適用場合也越來越多,解放攝影師的技術約束,更多將精力用於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