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地下書街開幕,全臺十大人氣書店你去過幾家?

2021-01-13 臺灣那些事兒

    「如果沒有誠品,臺北還是城市,但少了文化,也少了一份驕傲……」

    昨日下午,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誠品地下書街開幕記者會時,感性地向上個月過世的誠品創辦人吳清友致敬。當天正式開幕的「誠品R79」,是臺灣最長且最具文藝氣息的地下書街,也是吳清友生前的最後一個作品。「我認為誠品在中山地下書街,有時候先要忘掉賣書這件事,與其談賣書、買書或是談閱讀,更希望可以利用這個大平臺,展現臺灣的人文關懷。」在吳清友留下的最後文字裡,他給出了這樣的期許。





    從7月15日試營運,到8月7日正式開幕,「誠品R79」其實是臺北市中山地下書街的改造成果,也是誠品在島內的一次全新嘗試。


    中山地下書街,其實是連接中山跟雙連這兩個臺北捷運(即地鐵)站的地下通道,全長815米,十年前被改造成一條書街,是臺北相當知名的平民書街。除供民眾通行外,通道兩側也設有108個店鋪,其中29個被限定只能供給書店或文創產業,每月每坪(約3.3平方米)僅需要877元(新臺幣,下同)的優惠租金,而其他店鋪每坪的月租高達2500元。不過,因為規劃雜亂,環境不佳,這條書街也成為臺北少數人流量不多的地下街,近年來淪為「書籍清倉賣場」,活得十分掙扎。作為這條街的擁有者,臺北捷運公司則每年少掉1200萬元的租金收入。


    在今年租約到期後,臺北捷運公司決定重新招標,租約對象不再限定於書店,希望讓中山地下書街成為類似誠品書店那樣的複合式文創商場,並將月租調高為每坪2500元。而誠品集團毫無懸念得標之後,也曾被質疑為「定向操作」。




    舊的中山地下書街,於3月31日正式吹響熄燈號。僅僅過了75天,誠品就拿出了自己的作品——「誠品R79」。


    誠品通路企劃處經理林萱穎告訴導報駐臺記者,這個命名,特別取用了此處捷運站兩個出口編號R7、R9,希望邀請讀者從R7到R9,展開一次文化與閱讀的探索。誠品以「地下·閱讀·豐聚落」作為全店定位,期待讀者徜徉書街時可以能如同「豐」的筆畫一般,用閱讀串聯起附近一縱三橫的街區文藝氣息,希望打造全然不同的書街概念。


    這條全長近300米的書街呈南北走向,以類似「排檔」的概念打造聯排書店,書街的西側是各式文創商品店,東側則是連綿不絕的書街,藉由透明的落地窗與拱門設計,串連起每一個不同主題書區,甚至打破誠品過去習慣使用的木色系暖色調,改用飽和感十足的繽紛色系。為呈現書街街廓的特色,「誠品R79」書籍陳設以專館或主題區形式呈現,如同一間間街道旁的書店。


    將近200座靠牆延伸的書櫃,提供6萬種15萬本書籍售賣,有全臺誠品最豐富的中外詩集及人文社科書籍,也有倡導體驗式閱讀的「獨立出版聯盟」與多元出版的「大學出版聯盟」等5個獨家主題書展與專區,展現書街多元個性。「舊書穀倉」為歷年來首度將特價的書籍設為常設舊書區;首度推出的「地下閱讀職人選」,則號召21位誠品職業閱讀人為讀者推薦鍾愛好書。


    從試營運期間就常常來這裡夜讀的林先生表示,以前陪太太逛街也會常常走過這裡,但昏暗雜亂的環境很難留得住人。這樣改造之後,有設計感,也有書香氛圍,真的很吸引人,「誠品沒有讓愛書人失望」。




    「誠品R79」,是誠品第一次嘗試書街模式,卻也成為吳清友最後的代表作。


    在昨天的開幕式上,現任誠品董事長吳旻潔致詞時提到,父親(吳清友)7月3日還親自視察了改造中的地下書街,書街跳脫誠品清一色木色主視覺,選擇不同主題區的繽紛裝潢色調,就是吳清友的選擇。比如堅持在放置童書的「頑童學堂」使用黃色,「那個黃色要像旭日初升,讓小朋友可以感染到」。


    這條書街對誠品來說,不算特別大的案子。但堅持「城市美學」的吳清友,卻從規劃、施工到設計都親自參與,預算也從2200萬元,一路追加到4500萬元。吳旻潔說,父親當時在視察時特別提到,「你們要記得,這裡(地下書街)要成為時間的長河、文學的長河」。


    吳清友最終沒有來得及為這個親自操刀的作品剪彩,但「誠品 R79」推出後的反響卻足夠他欣慰:試營運的23天裡,這條書街先後吸引了超過50萬人次遊逛。


    吳旻潔昨天還特別分享了吳清友對這條地下書街的「初心傳遞」,「關於經營地下書街,誠品必須要思考它的公共性。形形色色的民眾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即使再匆忙,總要花5分鐘走完這條地下街,所以我們非常珍惜有緣路過中山地下書街的人們,在他們經過生命的當下,誠品能提供什麼,是否可讓5分鐘變成半小時、一小時,甚至專程來訪……我認為誠品在中山地下書街,有時候先要忘掉賣書這件事,相信有很多方式,可以在誠品這個大平臺,展現臺灣的人文關懷。以誠品的概念,無論透過視覺、閱讀、情境、氛圍、燈光裝置,中山地下書街可以是一個人文的diary(日記)……」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劉強/文




除了誠品、金石堂、蔦屋書店外,臺灣到底還有什麼人氣書店值得一一造訪呢



   雖然利用電子通路買書已很普遍,但假日(或是深夜)到書店打卡,可是個很潮的文青休閒活動唷!

   想知道哪一間書店是臺灣網友心中首選必踩點的書店,不管是連鎖書店還是獨立書店,甚至是二手書店,今天就讓DailyVew網路溫度計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為大家把全臺知名書店一手網羅!






位於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臺大商圈的伊聖詩私房書櫃隱身在巷弄間,屋簷上有綠葉垂下,庭院中還有一棵大樹聳立,眼睛不利的人經過還以為只是一般民宅呢。


而事實上,伊聖詩私房書櫃是書店也是餐廳,店內有一角為小書房,書柜上的書都可以拿來翻閱,喜歡再買,餐點主打小農在地食材,雖然價格不是超平民,但慵懶的午後想找個地方躲起來,這倒是個好去處,附帶一提,這裡的服務人員都超溫柔,讓人感覺一點壓力也沒有。

  





地處臺中市勤美生活圈的新手書店開幕近四年,雖然時間不長,但是起初主打店藏僅100本書,被網友嘲笑「我家的書都比你多」,使得網路知名度大開,加上老闆鄭宇庭本人除了是老師也是真文青,只挑自己喜歡的書,許多人到店裡除了找書,更是為了慕名而來,想找老闆聊聊天的!

  





晴耕雨讀小書院位於桃園市平鎮區,去過的人都會為書院外一大片花花草草而讚嘆,書院前還有一排庭院可讓讀書人看著綠地享受閱讀樂趣。而晴耕雨讀小書院部分建築物是由廢棄的卡拉ok改建,不定時會舉辦讀書會、新書發表會,且茶點也很吸引人,貝果跟仙草茶算是招牌之一,吃過的都說贊!






位於臺東市的晃晃二手書店除了是二手書店,也是民宿,不僅常常舉辦二手書換住宿的活動,更是動物友善店家,老闆把收入的一成用來救助社區街貓,店內有書、有貓、有卡片、有咖啡,堪稱許多人心中的夢幻書店!

  





發跡於政治大學校園內的政大書城,全盛時期在臺大、師大以及高雄都有展店,每天人潮不斷,種類多、又便宜,是許多學子的心頭好。


但因為網路購物盛行,政大書城2016年起宣布全面退出北臺灣市場,只保留臺南店、高雄店,並且把資金都移往花蓮,蓋出5層樓的大書城,讓北部許多民眾覺得惋惜。





位於高雄的三餘書店,想要進到書店可得花一點功夫,外面的紅色大門不是真正的大門,穿過紅色大門後,看到庭院後,才是三餘書店真正的大門,但打開民宅大門後,得要經過一個急轉彎才能看到書店本尊。


而三餘書店也是食堂,一樓是書店、二樓是食堂,三樓則是作為講座或讀書會使用,食堂有提供熱食、茶點,而這邊的熱食可一點也不馬虎,色香味一應俱全唷。

  





若水堂目前在全臺灣共有5間門市,而它賣的可不是一般的書籍,它可是一家全簡體字的書店,如果在本土書店有找不到的簡體書,不妨來這裡看看,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蔦屋書店在日本被譽為最美書店,更是被評為世界前20名美麗書店,蔦屋書店在日本各地都有據點,且都邀請建築大師打造,走進書店有種成為文青的優越感。


開幕半年多,會員數已經突破萬人,簡直是在網路購物盛行的世代中的另一項奇蹟;目前除了在臺北的統一時代百貨設點,近期也預計在臺中開立分店。






成立24個年頭的金石堂前身是金石文化廣場,是臺灣數一數二的連鎖書店,在臺灣有64家分店、在加拿大則有2家海外分店,為複合式書店,不僅提供多元化書籍,也販售票卷、原文影音,臺灣隨處可見。此外,金石堂的網路書店也首創三小時網路下單配送的便利,成為許多網友買書首選!

  





1989年,誠品書店的創立,不只改變了你我的生活型態,同時也創造了另一種的生活態度。首創24小時書店,更被CNN評選為全球最酷書店之一,總店敦南誠品全年無休的營業時間,成為臺北夜貓子晚上想當文青的好去處,且店內結合各式各樣風格文具,到誠品購物也漸漸的成為一個時尚的象徵!



綜合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絡溫度計報導

編輯:海峽導報臺海中心陳成沛

最權威的「呆丸」君,臺灣的事兒全都懂!畫風隨時切換,您請隨意迷戀。



相關焦點

  • 賣的不只是書!「全臺10大人氣書店」你去過幾家?
    (林宜靜 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7月3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誠品書局創辦人吳清友日前過世,引出許多文青緬懷、不少人深感遺憾,顯示誠品在大家心中有個不可動搖的地位。雖然利用電子通路買書已很普遍,但假日(或是深夜)到書店打卡,可是個很潮的文青休閒活動唷!
  • 誠品R79臺北開幕 打造臺灣最長地下書街
    【解說】在經歷了23天的試運營、累積逾50萬人次讀者體驗後,由誠品打造的全新中山地下書街「誠品R79」8月7日正式開幕,這也是誠品在臺灣的第一個地下書街。  【解說】位於臺北市中山捷運站到雙連站間的「誠品R79」全長261米,以街道、騎樓為靈感,走進其間,如同在古厝中一進一進的探索。
  • 誠品首次嘗試「書街」模式 誠品R79融入「排擋」概念
    昨日下午,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出席誠品地下書街開幕記者會時,感性地向上個月過世的誠品創辦人吳清友致敬。當天正式開幕的「誠品R79」,是臺灣最長且最具文藝氣息的地下書街,也是吳清友生前的最後一個作品。「我認為誠品在中山地下書街,有時候先要忘掉賣書這件事,與其談賣書、買書或是談閱讀,更希望可以利用這個大平臺,展現臺灣的人文關懷。」
  • 吳清友遺作"誠品R79"正式開業 :打造臺灣最長且最具文藝氣息的地下書街
    去過臺灣旅遊的人,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吳清友這個名字,但絕大部分人一定都知道24小時的誠品書店,因為這裡是訪臺遊客必去的「景點」之一。能把一家書店打造成「旅遊景點」,全中國恐怕也只有誠品做到了。舊的中山地下書街,於3月31日正式吹響熄燈號。僅僅過了75天,誠品就拿出了自己的作品——「誠品R79」。
  • 誠品書店創始人吳清友驟逝;對你來說,誠品的意義是什麼?
    臺北市消防局獲報派遣信義分隊趕往救護,救護員到場檢查生命徵象,吳已無呼吸心跳,趕緊施以心肺復甦術(CPR),使用現場的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電擊,並給氧急救,初步處置後送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吳清友雖逝,他留下的誠品書店,誠可為文化業的一段佳話。
  • 探訪臺灣最長地下書街
    新華社臺北7月15日電(記者何自力 齊湘輝)15日上午,行走在臺北中山地下街中山至雙連之間的人們,突然發現自己穿行在書的隧道:臺灣目前最長的地下書街中山地下書街「誠品R79」閃亮開幕。「這是誠品在臺灣的第一個地下書街。」誠品經理林萱穎說。
  • 去臺北,不能不去的18所書店和兩條書街
    》,最近又發布了杭州、北京、鄭州、南京的獨立書店盤點,很多人表示喜歡(如果你還沒看過,可以回復「書店」查看)。這是一個系列計劃,希望可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全國主要城市的書店索引。嗯哼,今天的內容是臺北的獨立書店,由T貓T整理撰寫。T貓T在去臺北旅行的時候,把目標鎖定在了書店上,6天一共參觀了21家書店,兩條書街和一家圖書館。看完以下圖文,你一定會和我一樣驚嘆臺北書店數量之多,種類之多樣,並悄悄下定臺北書店一遊的願望。
  • 到書店去 | 比誠品書店更出名的是它的文案
    在全世界的書店中,誠品書店以它獨特的品牌價值而聲名遠揚。其中,最讓誠品驕傲的品牌造物之一,就是它的一系列文案。誠品文案不僅僅是讓人們「到誠品去」,而是更寬闊的「到書店去」。臺灣文案天后李欣頻為誠品撰寫的文案,吸引了一代人放下手機,到書店去。
  • 大陸首家誠品書店今在蘇州工業園區開幕
    央廣網蘇州11月29日消息(江蘇臺記者張倩)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大陸首家誠品書店今天上午在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畔開幕,這個有26年歷史的臺灣傳奇商業品牌正式在大陸落地。  也許在部分人看來,書店建設可能只需幾個月,或者最多一年時間就可以完成,但對於誠品生活蘇州,其實早在2007年的時候蘇州工業園就已經和誠品建立聯繫,並且希望能夠把誠品引入蘇州,通過雙方溝通,誠品生活蘇州是在2011年舉行了奠基儀式,直到今天開幕一共籌備八年時間,由於這個較長的建設時間,來到現場的也有相當多的蘇州市民,等待的心情是愈發的急切。
  • 攻略 除了誠品書店,在香港買書你還喜歡去哪?
    作為香港最大、書種最全的書店,誠品自2012年開業到現在,一直是眾多小夥伴們追捧的書店,銅鑼灣總店一共三層樓,每層的面積很大,真的令圈君眼花繚亂,很驚喜很喜歡好嘛!在這可以發現很多能吸引你的書,還有很多精品文具,以及設計感十足的小玩意都會讓你駐足,在誠品逛幾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8 - 10樓香港尖沙咀梳士巴利道3號星光行2 - 3樓
  • 誠品在臺北的地下通道開設了一條「書街」,氛圍有點迷人
    誠品最近在臺北開了一家新店,不過跟以往的店鋪不一樣,這更像是一條擺滿「書攤」的書街。這條街全長近 300 米,以「排檔」概念打造書店,開放式陳列書籍,設有人文文學、藝術、影音工坊等主題館,也有甜品店、紅豆餅鋪、咖啡館等店鋪。
  • 新開幕!誠品生活南西店 刷銀聯卡獨享優惠
    南西、東區、信義區,是臺北三大百貨商圈,其中南西商圈雖然是老字號商圈,但卻有著其它地方所沒有的特色:有充滿異國情調與浪漫氛圍的中山北路,也有臺北光點、臺北當代藝術館等古蹟藝文場域,以及富含人文氣息、臺灣最長的地下書街,加上巷弄裡的特色小店等元素,讓此地更多了幾分文化藝術情調。
  • 誠品在地下通道開了條「書街」,預計將是文青打卡聖地
    ,不過跟以往的店鋪不一樣,這更像是一條擺滿「書攤」的書街。這是誠品 28 年來第一次以「書街」形式打造的店鋪,取名「誠品 R79 」。這條書街其實是連接中山跟雙連這兩個捷運站的地下通道,十年前被改造成了中山書街,是臺北著名的一條平民書街。
  • 臺北的地下通道開設了一條「書街」,氛圍有點迷人
    2015年底,暨香港的三家分店後,臺灣起家的誠品書局在大陸開了第一家分店-誠品蘇州店,這家書店,20天內湧入了超過百萬人次。可見誠品書店不但把踏踏實實的實體書產業做起來了,而且做的有聲有色。我們返回來看誠品新開的這家書店,這是誠品 28 年來第一次以「書街」形式打造的店鋪,取名「誠品 R79 」。這條書街其實是連接中山跟雙連這兩個捷運站的地下通道,十年前被改造成了中山書街,是臺北著名的一條平民書街。不過,也由於規劃雜亂,環境昏暗,過去一直淪為「書籍清倉賣場」。今年三月正式關閉,由誠品接手經營。
  • 探訪臺灣最長地下書街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臺北7月15日電(記者何自力 齊湘輝)15日上午,行走在臺北中山地下街中山至雙連之間的人們,突然發現自己穿行在書的隧道:臺灣目前最長的地下書街中山地下書街「誠品R79」閃亮開幕。   「這是誠品在臺灣的第一個地下書街。」誠品經理林萱穎說。
  • 誠品書店進軍日本!在東京開2870㎡分店,正面迎戰蔦屋書店,網友:真是讓人難以抉擇呢!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成立於臺北仁愛圓環2012年開在香港銅鑼灣拋開書本到街上去:拋開阿莫多娃的高跟鞋到街上去。拋開村上春樹的彈珠遊戲到街上去。拋開徐四金的低音大提琴到街上去。拋開彼得梅爾的山居歲月到街上去。街是開放的、沒有邊限的書;太陽底下永遠都有新鮮事。誠品請您暫時拋開書本到街上來,日以繼夜,逢場作樂,計時24小時,及時行樂!如今的蘇州店還有這樣一句文案:
  • 南京與蘇州,先鋒書店與誠品書店,誰更勝一籌?
    這幾天氣溫迅速上升,著實讓一部分不想邁開外出的步伐。如果外面太熱,那就找個清涼的地方歇歇腳,為自己的心裡去去火吧。如果你在南京,先鋒書店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在蘇州,或許誠品書店也是個絕佳的去處。小編的五一假期已經畫上了句號,這次去南京感受了一趟文藝之旅。先鋒書店——這次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讓我聯想起之前去過的蘇州誠品書店。
  • 誠品全臺首家可觀海閱讀的書店亮相臺中港三井OUTLET PARK
    臺中港三井OUTLET PARK於11月29日試營運,全臺誠品唯一可以觀海閱讀的「誠品生活臺中三井店」,宣布12月12日正式開幕營運!以「海線文化聚集平臺」為定位的新據點,極富海港特色,除了15座「貨櫃書架」別具一格之外,還保留25公尺寬的落地大窗可飽覽海景;搜羅全臺誠品最齊全的海洋書籍、海線城市特有的宮廟文化也是一大特色。
  • 大陸首家誠品書店11.29開業 南京也有9家文藝書店
    負一樓因挑空設計而形成的B1F中庭廣場是整棟建築的腹地,也是誠品生活蘇州的人氣聚集地,眾多主題餐廳聚集在周圍。包括齊聚蘇州傳統工藝品與衍生出來的文創品的誠品生活採集。2、3樓誠品書店蘇州誠品書店橫跨2、3樓,佔地近13000平米,分為中外文學、人文社科、藝術設計、生活風格、趨勢學習五大書區;藏書豐富,將陳列約15萬種,多達50萬冊來自世界各地2千多家出版社的中外文圖書。
  • 臺北 · 誠品R79開業 | 尋獨立出版藏書、聽黑膠、品紅豆餅
    誠品R79以歐洲文藝復興風打造的街廓及拱門設計,讓閱讀多了無盡探索的樂趣。(誠品提供)書街也能不一樣!盛夏來捷運中山地下書街吹冷氣,瀏覽新書學新知、聽黑膠唱片、賞文創商品、喝杯咖啡、嘗美味紅豆餅,還能自己動手DIY鉛字印刷等!讓逛街選書也能體會全新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