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的歷史書是怎樣解釋人類起源和韓戰的?你大概想不到

2020-12-23 歷史趣事聽我說

歷史是人類進步的日記本,人類從過去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從而不斷的進步,所以每一個國家對歷史書籍也是非常的重視,但是而今各國的歷史書對涉及自己國內不好的歷史都選擇相應的掩蓋,更有甚者直接扭曲歷史,美化自己的罪惡,比如日本對於侵華事實和南京大屠殺的那段罪惡歷史一直持否認態度,而今天我們也是來研究歷史,不過研究的卻是朝鮮的歷史。

了解歷史必不可少的就是閱讀歷史教科書,而朝鮮的歷史教科書對不少的歷史事件的描寫與我們所知道的都稍微有些差異。比如關於人類起源的問題,這本來就一直是一個尚未定論的問題,而朝鮮的教科書非常確定地認為:人類的起源是從朝鮮半島開始的。朝鮮現在使用的教科書是《朝鮮概觀》,書中非常明確地指出了朝鮮出土了很多的新人類階段的人類化石,這些還是與黑隅裡遺蹟表明朝鮮人在朝鮮土地上連綿不斷的經歷了猿人、古人和新人等一系列自我進化階段,令人注目的是,大部分朝鮮的人類化石都在以平壤一帶為中心的大同江流域出土。大同江文化、黃河文化、古印度河文化、尼羅河文化和兩河文化是世界五大文明。大同江文化最有特點的遺蹟是大量的支石墓。

對於朝鮮的文化是這樣在朝鮮的史書中記載的:早在中國的秦代就有關於朝鮮女詩人、音樂家麗玉於公元前二世紀創作的歌曲,歌詞大致就是:「公勿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乃公何」。要知道古代社會沒有現代化通信手段和運輸工具,一個平凡的女人創作的歌謠能被載入別的國家史書,足見當時古朝鮮的文化水平多麼高。

對於古代戰爭中出現的歷史名將,朝鮮史書是這樣記載的:二十世紀初,日本東鄉平八郎曾擊破過沙俄艦隊。在晉升宴會上,他的同僚將他比作英國都督納爾遜。於是他對同僚說:「納爾遜並不出眾,真有軍神的話,那就是李舜臣。和李舜臣比,我連下士的資格都沒有。」

以上都是關於朝鮮歷史書對朝鮮古代史的描寫,當然,還有很多的近代史,今天就不一一列舉了,就說一下關於韓戰的記載吧。

朝鮮歷史教科書中關於韓戰的記載主要分為三個大部分進行描寫,第一部分寫的是南朝鮮侵略北朝鮮的戰爭準備,在這一部分,主要描寫了南朝鮮政治生活的法西斯化、武裝挑釁以及對革命力量的鎮壓,第二部分主要講的是具體侵略戰爭是由美軍和李承晚以進攻朝鮮為序幕展開的,美帝為了進攻北方進行了嚴密的計劃和充分的武裝準備,在1950的6月25日開始對北方的侵略的。

而第三部分則具體講了戰爭期間的具體戰況,戰爭爆發後,美國全線出動了海軍陸戰隊,他們動用空軍和太平洋艦隊前往戰場。依據美帝發布的資料,整個韓戰期間參戰的美軍超過了400萬。美帝操縱安理會,以應對北方侵略為由,結成了聯合國軍。仁川登陸作戰時,我們的人民軍勇士們僅靠四門炮和一個中隊對抗美帝5萬兵力和300艘軍艦以及1000架飛機,苦守月尾島3天,保證了人民軍戰略撤退。美帝僅在平壤就投下了42萬7千多個炸彈和汽油彈,均遭到了人民軍的英勇抗擊。美帝在前線戰場上的野心未能得逞,試圖通過談判來實現,於是展開了寡廉鮮恥的軍事外交策略。

隨著談判的破裂,美帝的第一手段就是用原子彈威脅,其後就開始了最後的、大規模的瘋狂進攻。美帝一方面正面在戰場上發動攻勢,另一方面在我們的後方發動了間諜集團陰謀分裂北朝鮮的計劃,但是最終在人民軍隊的英勇戰鬥中,美帝的險惡用心被粉碎了。朝鮮教科書描寫的韓戰主要參與方是聯合國軍、南朝鮮軍及朝鮮人民軍(我們的抗美援朝呢?)。這就是朝鮮歷史教科書對韓戰的描述。

與之相作對比的是韓國歷史教科書對韓戰的記載,朝鮮教科書描寫的韓戰主要參與方是聯合國軍、南朝鮮軍及朝鮮人民軍。其實韓國教科書對此戰也有描述,韓軍與聯合國軍一直打到鴨綠江,眼看統一就在眼前,但由於中國軍隊的介入,不得不進行撤退。中國動員了大量的軍隊,實行人海戰術,將戰線向南大幅推進,並一度佔領首爾。經過韓軍與聯合國軍奮力鬥爭,首爾得以再次失而復得,此後戰線就固定在三八線附近。停戰會談召開,並最終達成停戰協議。

總之,小編在讀高中時,當時的歷史老師就告訴我們,「歷史就是勝利者的勳章牆,怎麼粉刷全看勝利者的意願,我們只能通過反覆的比較和論證才能得出真實的歷史」。但是很少國家的歷史能夠嚴重的偏離實際,只能稍作改動就不錯,就韓戰來說,韓國的歷史教科書顯然要比朝鮮的歷史教科書更客觀、豐富一些。

相關焦點

  • 越南,朝鮮等國家的歷史書,是如何評價我們中國的?
    而越南在這方面的記錄動的手腳可是特別大,他們的記錄和中國記錄的歷史截然相反。如果你看了一下越南的歷史教科書一定會感嘆,這到底是誰學了假的歷史。 在越南的教科書之中,他們首先就描寫了咱們國家第一個封建王朝秦朝,寫到了我們國家中原地區的政權對越南進行了大肆的侵略,導致他們民不聊生。
  • 韓戰後,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答案您可能想不到!
    韓戰後,日本人是怎麼看待中國人的?答案您可能想不到! 我國與我們的鄰國日本交往已久。在歷史上也有很深的淵源。國人對這個國家既愛又恨。愛的是他曾虔誠的當過我們的學習,努力學習我們所有先進的東西,然後虛心請教,恨的是他們不懂的感恩,非常的沒有良心,反而進行了大規模的侵略!
  • 韓戰是如何發生的?
    從韓戰停戰到冷戰結束的40年間,反映這場戰爭的書籍林林總總,但由於檔案資料的缺乏,各方只能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場去解釋、去理解,內容基本局限於政治宣傳,談不上學術研究。隨著中蘇朝、美韓檔案的逐漸公布和資料搜集工作的不斷深入,可以肯定地說,迄今為止,有關韓戰的全貌變得越來越清晰。  近年來,筆者查閱了幾乎所有能夠收集到的檔案資料,自信對這方面的情況把握得比較全面細緻。
  • 韓戰給美國人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戰爭電影從來不敢涉足朝鮮
    但是在美國的導演和編劇眼中,對有一場戰爭大多諱莫如深,是電影界的禁忌,這就是打出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打垮了美帝國主義的威風的韓戰。不光是美國的電影界,在美國的文藝界、歷史界、政治界從來沒有人敢主動將韓戰這個話題擺到桌面上。
  • 朝鮮和韓國為什麼會分裂,左右聯合執政為何會失敗?韓戰始末
    其實在朝鮮半島剛獨立的時候,美蘇兩國的態度是讓朝鮮的左右兩派合作,早在日本投降前的幾個月,美國、英國和蘇聯就在雅爾達秘密會議上面基本確立了由美蘇中英四大國託管朝鮮半島,1945年12月美國英國和蘇聯的三國外長在莫斯科公開宣稱,四大國託管朝鮮半島5年,這個方案一出,朝鮮半島舉國譁然,由蘇聯扶持的半島左翼勢力公開支持託管,而南邊的李承晚等人則發起了反託管運動,讓很多民族主義情緒很重的韓國人都投向了李承晚那一邊
  • 韓戰爆發初期,為何北朝鮮軍隊勢如破竹,直接碾壓南朝鮮軍隊
    今天咱們就要說到韓戰的正題了,那就是戰爭終於爆發了。在1950年6月25號的凌晨,北朝鮮的共產黨軍隊突然攻入了南朝鮮。韓戰自此正式爆發,北朝鮮方面的最初投入的部隊有七個師和三個獨立分隊,總計有八萬九千人。北朝鮮的指揮官把他們的八萬九千人分成了六個密集的縱隊,沿著朝鮮半島上北緯三十八度線這一道邊界,南朝鮮人在戰略戰術上完全實現了突然襲擊的目的。
  •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韓戰是什麼樣的?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中,70年前的韓戰開始為更多的年輕人所知。影片中的志願軍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抵抗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讓人眼睛溼潤。這些最可愛的人,不容忘記。01 被淡忘的韓戰對於美國,韓戰是一場令人困惑的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而箇中原因,除了那些在前線奮力廝殺的美軍將士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寧願不求甚解,不想去關注。
  • 韓戰中,南朝鮮軍隊戰鬥力如何?前後對比反差很大
    當韓戰開打之時,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信息,三大強國力量入主之前,僅憑朝鮮雙方的力量對待,北朝鮮似乎實力要強很多。正如史書所載,北朝鮮發動進攻,南朝鮮頃刻之間居然連首都都沒有了。若非美國以及聯合國軍的及時介入,恐怕南朝鮮就不在了。
  • 萬曆年間援助朝鮮的戰爭,明朝軍隊和日軍到底誰更盛勝一籌?
    日軍完勝論從戰爭結果來說就無法自圓其說,1598年11月,日軍從朝鮮撤離,而在撤離之前,日軍就已經被而明朝聯軍給逼到了半島南邊一隅,發動戰爭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是攻略整個朝鮮併入侵中國,豐臣秀吉甚至於有讓日本天皇遷都北京的打算,那麼從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來說,日本勝了嗎?如果日軍完勝,日軍戰鬥力完勝,那為什麼結果是日軍撤離呢?
  • 韓戰:朝鮮為何三天就攻佔了韓國首都?只因朝鮮有秘密武器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朝鮮人民軍突然越過「三八線」對韓國發起全線進攻,韓戰爆發。除了在春川遭到韓軍第6師的頑強阻擊從而讓韓軍第6師和第8師逃出包圍圈以致打亂了全殲韓軍主力的計劃外,人民軍一路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般地沿著議政府一線挺進漢城(今首爾)。6月27日下午,人民軍順利佔領了漢城並繼續向南推進。這樣,朝鮮人民軍從越過「三八線」到佔領漢城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戰略目標。
  • 韓戰中,人民軍的戰鬥力是強還是弱?表現到底怎樣?
    李三萬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籤約帳號【深度軍事】原創內容,未經帳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摘要:在1950年到1953年的韓戰中,朝鮮人民軍戰鬥力是強還是弱?表現到底怎樣?很多人都想當然地認為,人民軍不過是打醬油的角色,但真實的情況顯然不是這樣。
  • 亞瑟·赫爾曼:韓戰、華為和中國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那場爆發在朝鮮半島上的衝突至今仍未結束,朝鮮和韓國(以及作為韓國盟友的美國)並未籤署和平協定。美國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亞瑟·赫爾曼2020年6月25日在《福布斯》雜誌網站刊發評論文章:《韓戰、華為和中國問題》中國領導人毛澤東通過對半島衝突的「幹預」,洗刷了在西方面前持續了100年的恥辱歷史並重申了中國的大國地位。那是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爭,可以說我們至今仍然生活在那場戰爭的後續影響之中。
  • 在韓國尋覓韓戰的遺蹟
    車站最初建成於1908年,韓戰期間被嚴重炸毀,戰後重建。仁川原名濟物浦。19世紀晚期,在西方的堅船利炮和清政府的被迫支持下,如同隱士一般的朝鮮王國首次向世界敞開了大門,仁川是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之所以選擇仁川,是由於這裡是朝鮮京城的門戶所在,又與中國的山東半島隔海相望,位置最為便利。很多殖民地風格的建築,在這裡依舊能夠找到痕跡。
  • 韓戰,一個死在戰俘營的美軍士兵遺骸的故事
    這是來自1950年初秋的和平景象,那個時候韓戰已經爆發,但抗美援朝還沒開始。參加長津湖戰役的九兵團官兵根本想不到他們會遠赴朝鮮作戰,很多人因此留在了朝鮮。他們的家人更想不到。美、韓等參戰國的官兵和他們的親人們,何嘗不是如此。
  • 韓戰初期,為什麼朝鮮軍隊能勢如破竹,雙方實力對比如何?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朝鮮軍隊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突然越過「三八線」向韓國發動突襲,韓戰全面爆發。讓當時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朝鮮軍隊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僅僅過了三天時間,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就失守了。韓國軍隊幾乎被打得潰不成軍。到了7月末,朝鮮已經佔領了朝鮮半島90%的領土,控制了92%的人口。
  • 挑起1950年韓戰導火索的到底是南朝鮮(韓國)還是北朝鮮?
    當時三八線以北和以南地區所佔面積比例為57:43,而人口比例恰好相反,比例是2:3。另外,三八線以北地區為朝鮮半島重要的工業區,而三八線以南地區為朝鮮重要的產糧區,綜合來看,朝鮮三八線南北地區各有優勢和所長。在朝鮮半島被蘇聯和美國分開託管期間,兩邊都爆發了激烈的民族主義運動,當然也都遭到了各自區域托管國的無情鎮壓和清理。
  • 朝鮮人民的痛苦,一場南方和北方戰爭,結果成為了殺戮戰爭
    朝鮮人民因為當年那場戰爭,雖然是三個大國的博弈,但事實上,這些神仙打架卻每一刀都砍在了朝鮮人民的身上。很多的時候,我們更多的只關注於各大國之間的關係,卻忽略了朝鮮人民的情況。其實仔細想想也的確是如此,韓戰原本是朝鮮人民自己的戰爭,是對是錯,是輸是贏,都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 韓戰期間的大屠殺
    他們在中國內戰結束後回到朝鮮,1950年5月,朝鮮指派這支部隊進駐甕津半島三八線北方的海州之北。這支部隊及其他有中國淵源的部隊支撐起了朝鮮1950年的戰爭計劃。如果這些部隊在1949年夏天可以派得上用場的話,韓戰或許早已開打了。第二,第6師能夠如此迅速地肅清全羅道,是因為李承晚政府撤退得太快。
  • 韓戰:近代朝鮮從隱士王國到日本殖民地的屈辱歷史
    公公和兒媳輪番執政,「隱士王國」退出歷史舞臺大院君堅持「閉關鎖國」,於是美國在1866年以「舍門將軍號事件」、法國以9名天主教傳教士被朝鮮政府處死的「丙寅洋擾」事件為藉口,發動了打開朝鮮國門的侵略戰爭,但朝鮮人民同仇敵愾,擊敗了美法艦隊的入侵。
  • 韓戰前傳:再讀蘇聯解密檔案
    在60年前的今天——1953年7月27日,在經過各種鬥爭之後,韓戰各方在板門店正式籤訂了《朝鮮停戰協定》,這標誌在歷時3年之後,韓戰終於落下了帷幕。在蘇聯解體後,當年的秘密檔案開始陸續解密,人們便有機會了解那些歷史真相,幫助我們通過這些檔案,來了解這場戰爭是如何爆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