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寧區落實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特別報導之一
撤縣設區後的晉寧,作為昆明主城第六區,在昆明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中貢獻了晉寧力量,展現了晉寧風採,樹立了晉寧形象。去年7月以來,晉寧區按照有關部署,集中開展「清垃圾、掃廁所、勤洗手、淨餐館、常消毒、管集市、眾參與」為主題的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並取得實效。
為挖掘並呈現好晉寧「7個專項行動」的工作措施、工作成果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疑惑及解決辦法,《昆明日報》今日起以專欄形式,連續7日開展集中報導。
1月3日上午9時許,晉寧區昆陽街道安居家園小區外的公共綠地上,小區住戶朱雲春晨練後準備回家。他感嘆:「以前這片綠地是垃圾場,很多人把建築垃圾亂丟,實在是沒法看。但是去年政府搞了好幾次集中整治,清除了垃圾,種上了花草喬木,現在這一片已經很舒服了。」
撤縣設區不久的晉寧,在城市人居環境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而安居家園小區的綠地建設只是晉寧區積極開展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全面提升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統計數據顯示,在清垃圾專項行動中,晉寧區已整治裸露垃圾點位244個,清理垃圾377516.88噸(淤泥2286.45噸、農業廢棄物318450.43噸、生活垃圾56780噸),使晉寧區的人居環境有了巨大改觀,得到群眾交口稱讚。
找準癥結 讓垃圾無所遁形
「晉寧區是昆明市剛剛從農鎮管理走向市政管理的新興城區,影響城市環境質量的關鍵還在城鄉接合部、老舊小區和農村地區。」 晉寧區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說,管好了這些地方的垃圾亂堆亂放問題,就為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打下了良好基礎。
事實也是如此。垃圾是城市發展的附屬物,城市和人的運轉,每年全球產生上億噸的垃圾。有關研究表明,垃圾圍城成為全球趨勢,一邊是不斷增長的城市垃圾,一邊是無法忍受的垃圾惡臭,成為城市垃圾處理中的棘手問題。高速發展中的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
為此,晉寧區在「清垃圾專項行動」中,對垃圾產生的地點進行了細緻的調查,梳理出城市主次幹道、河湖水庫水域、居民小區、建築工地、交通道路沿線、農村和景區等不同地域的垃圾清運情況,並進行了點對點的專題研究,把垃圾產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梳理。
晉寧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張忠良說,為落實「清垃圾」專項行動,晉寧區出臺了《昆明市晉寧區推進愛國衛生運動「裸露垃圾全消除」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明確工作內容、落實工作職責,成立了「清垃圾」工作專班,進一步推進工作具體化、目標化、實效化。
對症下藥 做到「藥到病除」
方案已定,重在落實。
在具體工作中, 晉寧區城管局對照工作方案中明確的作業要求,切實將工作標準落實到每一項具體措施上,確保裸露垃圾治理徹底。
同時,晉寧區城管局安排人員成立了督查小組,對全區裸露垃圾治理情況、公共廁所管理達標情況進行排查巡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登記造冊,建立了「清垃圾」問題清單,並對照清單落實責任部門進行逐一整改,做到整改一處、銷號一處;針對省市暗訪督查反饋的問題,第一時間進行整改,確保問題整改迅速到位,成效明顯。
晉寧城區共有主次幹道20條,建成區配備清掃保潔人員300餘名,負責城鎮建成區主次幹道的日常普掃及巡迴保潔。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共計出動保潔人員36000餘人次、洗掃車輛840車次,負責城區主次幹道、公共廣場的巡迴保潔和城區衛生死角整治,截至2020年12月底,共整治裸露垃圾點位213個,清理垃圾43766.2噸。
晉寧區46個物業管理小區、9個城中村均配有保潔人員和垃圾收集設施,每天開展1次普掃;各區級單位對老舊小區每周開展1次環境衛生保潔,累計出動人員4000餘人次;全面開展對建築垃圾運輸處置的整治,2020年共整治各類渣土運輸違規行為179起,處罰71起;晉寧區有區管縣級道路13條,目前已建立了交通沿線清掃保潔制度、垃圾收運處置機制,並在13條縣道公路周邊設置了垃圾收集池,嚴格按照要求定期對垃圾收集池進行清理、清運,確保垃圾設施乾淨、整潔、衛生、安全。
一系列的工作舉措,一個個亮眼的成績,讓晉寧區的城鄉人居環境有了可喜的變化。正如晉寧區市民朱虹所言:「現在晉寧區的環境變化可以說『大得很』,環境的乾淨程度是最明顯的。以前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都有髒亂差的情況,但是現在已經很少見到落地的垃圾了。」
「晉寧區各職能部門、各鄉鎮(街道)正不斷加強對全區裸露垃圾進行排查整治。」晉寧區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淨美晉寧的環境正在不斷凸顯,裸露垃圾全消除常態化工作還將進一步加強。(昆明日報 記者趙書勇 通訊員趙磊)
【來源:昆明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