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發現《志願軍戰歌》歌詞手稿

2020-12-21 閃電新聞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記憶中那首熟悉的歌曲再次傳唱大江南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日前,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盧驊向記者展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歌詞作者麻扶搖用毛筆書寫的歌詞和信封、信件等,這是迄今發現的麻扶搖用毛筆書寫的兩件歌詞手稿之一。

麻扶搖寫給盧驊的毛筆字歌詞手稿。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抗美援朝時期影響廣泛。這首歌是時任志願軍炮兵第一師第二十六團五連指導員麻扶搖在安東(今丹東)渡江前創作的一首出徵詩。詩中寫道:

雄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鮮,打敗美帝野心狼!

這首充滿戰鬥激情的出徵詩,很快在志願軍部隊傳開,被新華社隨軍記者陳伯堅到部隊採訪時發現。陳伯堅在《記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幾個戰士的談話》這篇戰地通訊中,把這首詩放在文章的開頭,並將「橫渡鴨綠江」改為「跨過鴨綠江」,將「中華好兒女」改為「中國好兒女」,發表在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一版上。

著名作曲家周巍峙見報後欣然譜曲,並接受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的建議,將「抗美援朝鮮」改為「抗美援朝」,將「打敗美帝野心狼」改為「打敗美國野心狼」,並以「打敗美國野心狼」為歌名,署名為:志願軍戰士詞、周巍峙曲,相繼在《人民日報》和《時事手冊》半月刊發表。爾後,周巍峙覺得歌名不夠理想,恰在這時,他看到《民主青年》雜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戰歌》為題刊載了該詩,連連稱讚「戰歌」一詞用得好,就將這首歌曲定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從此這首歌迴蕩在朝鮮戰場,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由周巍峙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譜曲的手稿,現藏於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周巍峙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譜曲的手稿。

1953年,在全國開展的群眾歌曲評獎活動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獲得一等獎。為了給作者頒獎,有關部門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麻扶搖。此後,各種報刊登載這首歌曲時,詞作者一律改署為「麻扶搖」。據盧驊介紹,由麻扶搖親筆書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目前只發現3件,一件是麻扶搖2008年6月28日用鋼筆為丹東電臺書寫的歌詞手稿。

麻扶搖用鋼筆書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

麻扶搖用毛筆書寫的歌詞手稿有兩件。其一為2011年7月為黑龍江省《綏化日報》記者書寫的;其二為2007年1月17日給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盧驊書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歌詞手稿。

盧驊小心翼翼拿出手稿,記者看到,這件用毛筆書寫的歌詞手稿寫在四尺整張宣紙上,手稿為橫幅,高68釐米,長137釐米,上款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五十七周年」,鈐印陽刻、陰刻名章兩枚,均為「麻扶搖印」,右上方引首章為「順其自然」。據盧驊介紹,麻扶搖的這幅行書手稿作品布局沉穩,結構緊湊,用筆剛勁,揮灑自如,顯示出老一輩革命軍人優秀的文化素養和高尚情操。

盧驊還保留著當時麻扶搖寫給他的親筆信,信中寫道:「來函收到。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血染的豐碑,為我國的長治久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遼寧社科院專門組織,專題研究這段偉大鬥爭歷史,實在是件大好事。作為由始至終參加了這一偉大愛國運動的人,是歷史的見證者,提供材料責無旁貸,現將點的題目——任務,已完成交上。請閱示。此致新年快樂!麻扶搖2007.1.17。」

麻扶搖寫給盧驊的親筆信。

在盧驊看來,麻扶搖的這封親筆信與這件歌詞手稿同樣重要。這封信簡要論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意義,對遼寧社科院專題研究抗美援朝歷史表示充分肯定和支持。信中語氣謙遜,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顯示出一位志願軍老戰士的高風亮節。

麻扶搖郵寄歌詞手稿和信件的信封。

麻扶搖逝世後,盧驊給麻扶搖之女麻燕南發去唁函,表示沉痛哀悼。可以告慰麻扶搖英靈的是,由盧驊主持的遼寧省社科聯和遼寧社科院《遼寧抗美援朝運動史研究》課題已圓滿完成,由盧驊著《遼寧抗美援朝運動史》書稿也已完成,相關課題和著作中均有麻扶搖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研究介紹。2020年9月19日正式開館的河口抗美援朝陳列館,由盧驊擔任館長,也陳列著麻扶搖創作《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故事。麻扶搖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所煥發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曾經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並將繼續發揮其強大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胡婧怡

相關焦點

  • 跨過鴨綠江:《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曾有舊版,曲調與現在不一樣
    《跨過鴨綠江》中這個情節描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誕生過程,主人公就是歌詞的作者麻扶搖。 麻扶搖出生於1927年,原名麻向搖,黑龍江綏化人,1947年參軍,次年入黨。1949年隨四野南下湖南,一直打到過衡陽。1950年韓戰爆發,麻扶搖所在的四野炮兵第1師改組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第1師,麻扶搖也隨部隊一起開拔,到了鴨綠江邊。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跨越70年的「強國之音」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小草攝▲2017年8月25日,第74集團軍某炮兵旅在西北戈壁組織實兵實彈戰術演習,「志願軍戰歌連」對「敵」實施火力打擊。後來,麻扶搖發現,很多部隊都唱著這首歌走上戰場。歌詞,與他所寫的誓詞就差幾個字。原來,新華社隨軍記者陳伯堅到麻扶搖所在部隊採訪時,將這首誓詞寫進戰地通訊《記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幾個戰士的談話》。其中,把「橫渡鴨綠江」改為「跨過鴨綠江」,「中華好兒女」改為「中國好兒女」。文章後被刊登在《人民日報》一版,引發強烈共鳴。
  • 氣勢磅礴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是怎樣誕生的?
    於是,一場差一點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中美衝突不可避免地爆發了……1950年10月19日,就在聯合國軍攻陷北朝鮮首都平壤的當日,入朝參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部隊第13兵團,開始渡過鴨綠江。這時的彭德懷和單純是抒發自己樸素情感的麻扶搖,都還沒有意識到,這首詩將成為唱得中國幾代人熱血沸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後,新華社隨軍記者陳伯堅,在他寫的一篇戰地通訊《記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幾個戰士的談話》中,把這首詩放在文章的開頭部分,並作了個別字的修改,把「橫渡鴨綠江」改為「跨過鴨綠江」,
  • 那一年,志願軍高唱著這首凱旋之歌回到祖國!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當年,伴隨著隆隆炮聲,《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我是一個兵》等一大批與抗美援朝有關的軍歌奔湧而出,一股怒濤從歌聲中迸發。
  • 70年後,一群志願軍老兵再次合唱這首歌……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19日在京開幕。20日上午9點,來自全國各地的百餘名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烈士親屬代表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進行參觀。
  • 音樂無國界,中國抗疫戰歌《勇氣》全球發行
    採訪對象供圖【新民晚報·新民網】10月1日零時,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教授演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援鄂醫生李佳作詞、音樂人袁清譜曲的抗疫戰歌《勇氣》在全球正式發行,首批58家音樂平臺上線了歌曲,這些音樂平臺包括Facebook、Youtube、Tik
  • 音樂無國界,中國抗疫戰歌《勇氣》正式全球發行
    人民網上海10月2日電(董志雯)10月1日零時,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教授演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援鄂醫生李佳作詞、音樂人袁清譜曲的抗疫戰歌《勇氣》在全球正式發行,首批58家音樂平臺上線了歌曲。
  • 歌詞手稿|你每一天呼吸的氧氣,是讚美
    看得出來這是哪一份歌詞的手稿原稿嗎?(黃偉文IG手稿)昨晚黃偉文找到了寫給容祖兒的一版歌詞原稿,原名《影迷會》,出品時的作品叫《借過》,看第一稿歌詞就會跟著借過的旋律唱出來,而比起《借過》的歌詞,《影迷會》的歌詞也是很直接的悲戚,依然很漂亮,尤其是副歌部分:《影迷會》副歌:
  • 音樂無國界 中國抗疫戰歌《勇氣》正式全球發行
    中國抗疫戰歌《勇氣》正式全球發行(央廣網發 仁濟醫院提供)儘管已是深夜,無數激動的音樂愛好者們仍然紛紛在第一時間留下自己的心聲:「這首歌真是太好聽了。」 「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中間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白衣執甲,救死扶傷,向所有的醫護人員致以崇高敬意!祖國萬歲!」
  • 鮑勃·迪倫歌詞手稿待售 要價220萬美元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音樂人鮑勃·迪倫創作歌曲《時代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歌詞手稿目前出售,要價220萬美元。路透社19日報導,這份手稿最初歸迪倫的經紀人傑夫·羅森所有,目前所有者一名匿名收藏家欲將其出售。這份手稿寫在一本筆記本裡,只有一頁,上面有塗寫筆跡。名人手跡交易商「時光瞬間」經手迪倫手稿出售事宜。「時光瞬間」老闆加裡·齊梅特說:「這不是拍賣,而是私人出售,先到先買。」
  • 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第...
    據了解,搭載烈士遺骸及遺物的專機在瀋陽桃仙機場降落後,機場將以「水門禮」最高禮遇迎接專機。同時,瀋陽公安交警從瀋陽桃仙國際機場一路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車隊至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今天12時由瀋陽公安交警摩託車騎手組成的前導摩託方隊行駛在車隊最前方,從桃仙國際機場經由機場路--丹阜高速--青年大街--北陵大街--陵東街--金山路一路護送至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沿線執勤交警向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的車隊敬禮致敬。此外今天瀋陽全市的戶外電子屏都將同步播放「向最可愛的人致敬」等標語迎接英烈回國。
  • 李宗盛歌詞手稿照曝光:遣詞造句多番修改(圖)
    著名DJ兼樂評人馬世芳最近在微博貼出李宗盛《給自己的歌》的歌詞手稿照片,引發眾多歌迷轉發——原來大哥的字跡是這樣的,原來大哥是這樣寫歌詞的,原來一首扣人心弦的歌,是這樣遣詞造句多番琢磨才修改而成。在電子化創作的當下,創作手稿已經是屬於「過時」的稀罕物,但因為清晰記錄了修改過程和作者的創作心路又顯得彌足珍貴。
  • 披頭四樂隊《Hey Jude》歌詞手稿以91萬美元拍賣成交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4月12日據媒體報導,披頭四樂隊《Hey Jude》的歌詞手稿已在洛杉磯朱利安拍賣行舉行的披頭四主題在線拍賣中完成拍賣,並以91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公開資料顯示,洛杉磯朱利安拍賣行於當地時間4月10日舉辦了主題在線拍賣,而被拍賣的《Hey Jude》歌詞手稿,則是披頭四樂隊前成員保羅·麥卡特尼於1968年7月在倫敦三叉戟工作室錄製《Hey Jude》時寫下的手稿,手稿上標註有「暫停」的字樣。該手稿最初被估價為16萬美元,而此後以91萬美元的成交價格無疑將估價翻了數倍。
  • 抗美援朝時,第二批志願軍如何禦寒?周總理:全部用新棉花做棉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怒江」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旋律我想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吧,這首歌歌唱的便是我們的志願軍們一個個精神抖擻地奔赴朝鮮戰場。另外,我軍是前往他國作戰,當時國內人民生活溫飽問題尚且未解決,志願軍所需要的食物需求量一時間也很難一下滿足,更別提讓大家吃上一口熱飯。另外一個問題便是志願軍面對嚴寒,急需過冬的棉衣。
  • 這次重磅講話 習近平兩度引用同一句歌詞有何深意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總書記開篇即引用「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句歌詞,深情回顧了抗美援朝那段波瀾壯闊的歷程。講話最後,總書記再次意味深長地引用這句歌詞,號召大家「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奮勇前進!」
  • 讀圖|「披頭四」們寫歌詞的時候都在想什麼?看看這些手稿吧
    「披頭四」的傳記作者亨特·戴維斯(Hunter Davies)收集了近百幅 「披頭四」的歌詞手稿,記錄下歌詞背後的故事,併集結成書——《披頭四的歌詞-音樂背後看不見的故事》(The Beatles Lyrics - the Unseen Story Behind Their Music,將於9月25日出版)。
  • 熱解讀丨這次重磅講話 習近平兩度引用同一句歌詞有何深意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講話中,總書記開篇即引用「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句歌詞,深情回顧了抗美援朝那段波瀾壯闊的歷程。
  • 18萬志願軍烈士為何長眠於朝鮮
    1953年初,被調到志願軍政治部組織部擔任助理員,具體負責志願軍傷殘和烈士撫恤工作。停戰以後,志願軍烈士陵園籌建辦公室成立,劉秀峰參與了陵園籌建工作至1957年回國。)一、陵園籌建的背景停戰之前,我軍對志願軍烈士的安葬問題有過一個方案。當時部隊規定,師級以上幹部和一級以上的戰鬥英雄,遺體運回國,在瀋陽安葬,團營級幹部在丹東安葬。
  • 獨家解密: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回家之路
    原創 中國退役軍人 中國退役軍人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9月27日上午瀋陽桃仙機場停機坪舉行了第七批117位令人欣喜的是,在交接時,遺物中發現三枚印章,分別是馬世賢,籍貫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林水實,籍貫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丁祖喜,籍貫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三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立即尋找,當天即找到親人。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在國家烈士遺骸DNA鑑定實驗室中,對他們進行信息採集,建立資料庫;對已發掘的烈士遺物清點整理,全部建立電子化檔案。
  • 披頭四《Hey Jude》歌詞手稿線上拍出91萬美元
    披頭四《Hey Jude》歌詞手稿線上拍出91萬美元新京報  作者:  2020-04-12 ​​此次拍賣,有超過250件來自披頭四樂隊的紀念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