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徐主任告訴我們,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糖尿病足,會面臨截肢的風險!即便是雙腳保護的很好,沒有外傷,也會有這種特殊的糖尿病足。那麼究竟這種特殊的糖足是什麼呢?主任又帶來哪四種自測方法?
在我國,糖尿病足潰瘍的年發病率為8.1%,年復發率為31.6%,年死亡率為14.4%。45%的患者為中重度病變,總截肢率19.03%。
截肢,是每一個糖友都不想看到的字眼,糖尿病足和截肢之間的距離真的有那麼近嗎?主任告訴我們,並不是所有糖尿病足都有截肢的風險,只有一種特殊類型的糖足,才離截肢最近!
糖尿病超過10年,病情控制不好,大部分都會發生糖尿病足的問題。糖尿病足可分為溼性壞疽和乾性壞疽。
溼性壞疽
01
溼性壞疽表現為潰爛、流膿,特點是由外傷引起,從外往裡爛,容易治療。
乾性壞疽
02
乾性壞疽的特點由血管閉塞引起,從裡往外爛。
腳沒有破皮看不出情況,但裡面已經病變,之後腳的顏色慢慢開始變化,直至腳發黑壞死,有截肢的風險。
乾性壞疽與下肢動脈閉塞有關
老糖友因為長期血糖高,全身血管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硬化,導致下肢血管閉塞,血液流不出去,就會出現乾性壞疽。
這種乾性壞疽容易發生在兩個部位,一個是前腳掌,另一個是足跟。前腳掌患者更多。
糖友洗腳小細節
①專家建議洗完腳擦乾,不要自然晾乾;
②擦腳用家用一次性紙巾;
③腳趾縫隙也要擦乾。
乾性壞疽的特點,就是從裡爛。那麼這種離截肢更近的乾性壞疽會有哪些症狀表現?我們如何在早期就發現它?
因下肢血管閉塞引起的糖足乾性壞疽,主要的症狀分為四個階段:
1、前期: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動脈供血不足,患者怕冷,皮膚溫度下降,患者肢端乾燥,出現麻木甚至感覺完全喪失情況。伴隨間歇性跛行,大多是持續性的。
2、初期:
皮膚蒼白,皮膚出現血泡,乾性淺表痂皮,大多發生在腳趾末端或者足跟部。
3、中期:
足腳趾及足跟局部出現較大壞死,或者由紫紺色逐漸變灰褐色,繼而變為黑色壞死,跟健康皮膚區分較為明顯。
4、後期:
足大部分已經變黑壞死,呈現出木炭屍幹樣,壞疽與健康組織之間的膿性分泌物明顯增多。
越早發現,越能避免截肢的發生。前、初期的症狀不是很明顯,腳涼,走路磨腳也能起泡,由此專家給我們帶來了四種自測方法。
1
觀察顏色法
專家建議拿一面鏡子,看腳背、腳底、腳趾頭、腳縫。
主要觀察腳皮膚有無破損,看皮膚顏色是否異常,變很白、很紅、或者發黑髮紫的需要注意。
2
檢查足背動脈
腳的供血主要來自於兩根動脈,足背動脈比較表淺易觀察。
沿著腳大拇指和腳食指中間線,一直到沒腳縫的位置再往上一點就能摸到血管,然後用大拇指按壓檢查。摸不到血管說明血量比較少,需要注意。
3
溫度自測法
糖足乾性壞疽患者血供不好,腳皮溫會比較低。
需要和無糖尿病的人做對比測試,進行同一個部位同一環境下的腳溫度測量,夏季腳皮溫低於33度應引起注意。
4
觸覺自測法
拿一個尼龍絲或者豬毛刷子,分區域刮腳底,感受腳底各區域的感受變化,如果有一個區域和其他相比,感受非常不明顯,需要警惕。
【專家提醒】
早期糖足乾性壞疽患者,不確定是心臟先出現問題還是血管出現問題,專家建議這四個方法都查。
我們通過這些方法,初步判斷有沒有乾性壞疽的可能,如果是有並且您已經是糖尿病患者的話,需要及時就診。
隨著科技的發展,目前保肢率很高,在腿完全壞死之前,醫生都可以通過脛骨橫向骨搬移手術,來保住患者的腿,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來源:BTV養生堂】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