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在中國政府的堅決打擊下,毒品蔓延問題在國內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近年,國內毒品品種有了新變化。自2000年以來海洛因等傳統毒品濫用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而「搖頭丸」「K粉」等「新型合成毒品」在許多地區的公共娛樂場所有流行蔓延的趨勢,相對於傳統毒品,新型毒品的製作相對簡單、原料也更容易獲取.
2015年7月,南京市警方得到一條重要線索,江寧區一名姓楊的男子,聲稱在鎮江句容市有製毒工廠,並多次兜售自己加工的毒品。
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一大隊偵查員:製毒案件在我們南京來說是第一起,難點主要在於發現他的製毒工廠。
由於犯罪嫌疑人楊某有犯罪前科,具備一定的反偵察意識,這給警方的偵查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經過三個多月的跟蹤偵查,警方終於鎖定了一片隱蔽的山區。
為了進入山裡,警方決定喬裝打扮,並從山背後進入了這片區域
可是偌大一座山上,究竟哪裡是製毒的窩點呢?警方在反覆暗中偵查後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舊房子。
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禁毒大隊偵查員:在這個山上,發現有三間瓦房原來是空置不用的,最近一段時間房主把它租出去了。製毒案件要求人贓俱獲。為了不打草驚蛇,警方一邊監視犯罪嫌疑人的動向,一邊耐心等待製毒工廠再次開工。11月18日,警方獲悉,犯罪嫌疑人的第二批原材料已經運進來,並開始了生產。
為了將這個製毒犯罪團夥一舉拿下,警方決定在19日凌晨突擊搗毀這個製毒窩點。然而此時卻突然出現了意外。
禁毒大隊偵查員:上了山之後我們發現情況不對,它裡面的一些工具,包括人員都已經轉移了。
短暫的沮喪過後,警方立刻投入到新的偵查中,順著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線索,不到24小時的時間,便鎖定了新的製毒窩點。
由於這個製毒窩點緊鄰池塘,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毀滅證據,警方決定等待對方車輛出貨時再進行攔截抓捕。當晚21點左右,犯罪嫌疑人的車輛準備下山,警方立刻在半路進行攔截。
犯罪嫌疑人楊某身上持有手槍。在抓捕的過程中,楊某一直激烈反抗,並試圖駕車逃離。經過激烈對抗,車上的三名犯罪嫌疑人終於被全部制服。警方立刻趕往製毒窩點進行抓捕。
警方當場抓獲李某、楊某等製販毒嫌疑人4名,繳獲毒品氯胺酮約12公斤、原料和半成品20公斤、自製火藥槍1支以及一批製毒器具設備。
警方在製毒窩點的現場繳獲了一批製毒器具設備
氯胺酮俗稱K粉,2004年7月,針對氯胺酮流失濫用迅速增長的情況,我國將氯胺酮原料藥和注射劑升級為一類精神藥品管理。由於氯胺酮價格相對較低,使得青少年成為了氯胺酮濫用的主體人群。在氯胺酮作用下,濫用者吸毒後產生幻覺妄想等精神障礙,從而導致傷人、自傷、毒駕肇事等惡性案件時有發生,嚴重危害公眾安全。
禁毒大隊偵查員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他們是計劃11月20日這批原材料生產完了之後,還要翻倍地再去買原材料進行生產。
在看守所裡,《經濟半小時》記者見到了在這起製毒案中負責製造毒品的技師李某。
犯罪嫌疑人李某:無聊就在百度上面搜索,有時候它能搜到那種小帖子,教你製作冰毒。
《經濟半小時》記者:在以前是不是也接觸過這些化學原料?
李某:沒有,以前就是做木匠。
李某是初中畢業,過去從未做過類似的化學試驗。但是通過網絡,他不僅成為了這個製毒窩點的技師,而且短短幾個月便開始製造毒品。
就在南京警方抓捕製毒窩點時,重慶警方也從廣州警方處獲得一條線索:一名劉姓犯罪嫌疑人及其團夥正在重慶某地生產毒品。
重慶市警方立刻展開了偵查,最終確定了其主要活動範圍在重慶銅梁區境內一家化工廠裡
為了不打草驚蛇,重慶市警方一邊繼續展開偵查,一邊等待著抓捕的時機。
2016年4月10日,重慶市禁毒總隊接到重要情報,有大批貨物將從工廠轉移。警方立刻兵分三路,準備突襲這家工廠。
警方最先攔截到從工廠開出的貨車,其後備箱裡擺放著一個個看似普通的木箱和塑料桶。
經過警方後來的化驗,這些木箱和塑料桶裡所裝的並非是標籤上的防腐阻燃助劑,而是製造毒品的原料——溴代苯丙酮。
警 方隨後在工廠門口抓獲了正要轉移的犯罪嫌疑人,並帶著工廠負責人一起查看了工廠的製毒設備和倉庫裡儲存的各種製毒原料。根據警方的審訊記錄,這家工廠過去 主要生產藥品,犯罪嫌疑人劉某聯繫了這家工廠,生產毒品原料,溴代苯丙酮和麻黃素。溴代苯丙酮是製造麻黃素的主要原料,而麻黃素則是製造冰毒的重要原料。
專案組在兩輛貨車和製毒窩點工廠內一共查獲溴代苯丙酮19噸、麻黃素300餘公斤,同時還查獲一批生產設備和工具。這是重慶市警方破獲的歷年來重慶市最大非法生產易製毒化學品案件。
在看守所裡,《經濟半小時》記者見到了這一製毒案件的主犯劉某。劉某為,碩士,專業為醫藥學。過去從事過新藥研發和貿易工作。
2014年,一個客戶從網絡論壇上給劉某提供了一張說明書,希望他按照配方生產一種化學品
劉某:大概看了一下,發覺他給的這個工藝和他想要的東西是兩回事,最後發現他要的是麻黃素。
根據《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麻黃素屬於第一類易製毒化學品,也就是管控最為嚴格的一類。從生產、購買到運輸銷售都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但是面對著高額的 利潤,劉某依然動了心。劉某先是找到了犯罪嫌疑人郭某,利用他的藥廠進行製毒活動。
劉某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為了掌握製造麻黃素和溴代苯丙酮的工藝, 他不僅通過網絡來與別人交流技術,也通過網絡平臺購買所需的原材料。
劉某:論壇、QQ群上面有上千人,他們都是在化工行業裡邊的,它就相當於一個大的平臺,你有需求,就會有人給你提供。
儘管國家對於易製毒化學品有著嚴格的管控條例,冰毒的製作原料溴代苯丙酮、麻黃素等都受到國家的嚴格管控,但是由於這類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過人工合成的化學品,又被稱為實驗室毒品或者化學合成毒品,因此犯罪分子能夠利用化學方法,通過多種替代品來最終合成製毒所需的原料。
劉某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苯丙酮通過正常途徑就買不到,它就必須得通過私下的途徑,但是如果你不用苯丙酮,你用苯丙酮以前的東西自己製作,那就很好解決了。
新型毒品給毒品犯罪帶來新變化,也給禁毒工作帶來新挑戰。十多年前,國內毒品以鴉片、大麻等天然植物毒品為主,這些毒品種植地大多在境外,而近年流行的新型 毒品屬於合成毒品,製毒原料在境內就可以獲取,於是許多毒品犯罪分子開始自己在國內設置窩點生產毒品。與此同時,公安機關也沒有放鬆對販毒的打擊力度。
2015年7月,重慶市南川區公安局禁毒支隊獲得一個涉毒線索:一位鄧姓男子正在南川城區大肆販賣毒品麻古。
「麻古」實際上是一種冰毒片劑,外觀和搖頭丸相似,具有很強的成癮性
那麼鄧某販賣的毒品麻古又來自哪裡?
經過幾個月的偵查,專案組發現,鄧某的麻古來自雲南,與他一同販賣轉移毒品的還有嶽某、宗某,唐某、徐某等人。
重慶市南川區公安局禁毒支隊民警:由於交易方式隱蔽多變,警方始終無法鎖定交易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也就無法採取抓捕行動。2015年12月9日,警方獲悉,雲南那邊開始了新一輪送貨準備,警方緊急分組展開追蹤。
12月11日晚上21點,犯罪嫌疑人鄧某終於出現在了警方的視線中。
從監控視頻中看到,鄧某駕駛一輛黑色轎車停靠在路邊,另一名雲南籍犯罪嫌疑人拎著一包貨物快速走向黑色轎車
當雲南籍犯罪嫌疑人將貨物放入後備箱後,立刻同車上下來的另外一名同夥離開,路邊還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充當眼線。整個取貨過程只有短短幾十秒的時間。
警方判斷,鄧某取貨後應該會首先返回自己的住處。
果然,當晚21時40分左右,犯罪嫌疑人鄧某拎著箱子出現在了其中一個出租屋小區中。警方立刻對鄧某實施了抓捕,同時對四名雲南籍犯罪嫌疑人迅速同步實施了抓捕。
然而讓警方感到意外的是,房間裡並沒有找到毒品。就在警方有些疑惑時,第二把無人認領的車鑰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懷疑,毒品應該就藏在這輛車裡。
經過詳細搜查,警方終於在酒店地下車庫裡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第二輛車。
在汽車的後背箱中,警方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從雲南攜帶到重慶的毒品
警方在這輛汽車的後備箱中一共繳獲麻古37309.7克。加上從犯罪嫌疑人鄧某、雷某等人身上繳獲的麻古,共計45.8公斤。這也是重慶市歷年來一次性繳獲麻古最多的案件。
民警:從12月11日的上午開始稱量,一直稱量到12月12日的中午十二點左右,一共是二十幾個小時。
吸毒觸犯了國家的法律,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同時,吸食毒品也給吸毒人員自身、以及家庭帶來了的巨大痛苦,他們也是受害者,歧視他們會將他們進一步推進毒品的深淵,而幫助他們戒除毒癮,就有可能讓他們遠離毒品,重新樹立對生活的希望。
根據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提供的數據,2015年南京市警方破獲毒品案件2396起,同比提升71%;處理毒品犯罪嫌疑人2705人,同比提升63.4%。
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紀聖智:我們主要通過本地吸販毒的網絡,打毒源的上家,爭取追查到幕後的毒梟和製販毒窩點。
儘管警方打擊毒品的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是由於新型毒品不斷湧現,加上網絡等新興手段的發展,毒品蔓延形式十分嚴峻。
新型毒品的花樣越來越多,一些新型毒品甚至被包裝成奶茶粉,跳跳糖,膠囊,十分具有迷惑性
紀聖智:南京每年新增吸毒人員至少兩千人以上。一方面毒情形勢也比較嚴峻,二是青少年濫用合成毒品問題比較突出。我們目前查獲發現吸毒人員九成是35歲以下的青少年。
為了更好地打擊毒品犯罪行為,除了常規的打擊方式,近年來南京市警方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整治手段。過去由於公安局強制戒毒隔離所,醫療資源有限,部分吸毒人員無法被強制隔離戒毒,只能依靠社區戒毒,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紀聖智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有的吸毒人員為了逃避打擊,故意自傷自殘,吞食異物,那麼就形成了放了抓,抓了放的怪圈。
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醫療中心便是在南京市公安局的大力推動下於2016年初掛牌成立,這也是江蘇省首個病殘吸毒人員收戒區。
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所長樓軍:今年1月6日運行以來,我們一共收戒了各類病殘吸毒人員389名。這些人長期在社會上恃病作案,在收戒的時候,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對抗收戒,對抗管理的現象。
樓軍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這些病殘吸毒人員輕則辱罵管理人員,重則存在自殘現象,使得戒毒所存在醫療和安全的雙重壓力。
為了保障醫療中心的正常運營,這裡不僅配備了特勤等警力24小時監控,就連進出口也設置了防爆的安全門
同時這裡與南京市浦口醫院正式籤訂了對口醫療合作協議,由浦口醫院派醫護人員進駐,負責病殘吸毒人員的醫療救治。幾個月的時間裡,南京市病殘吸毒人員的收戒率從過去的50%左右提高到90%。
樓軍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所有住院留觀的病殘吸毒人員,都能使用醫保卡,從而保證了他們就醫的透明性和合法性。而超出醫保的費用則由財政負責救濟補助。
尤某今年55歲,20年吸毒史。患有愛滋病,今年5月,當他剛被送到這個醫療中心時,帶有嚴重的牴觸情緒。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今年6月初的一場手術,這讓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醫療中心的關懷。
醫護人員冒著被愛滋病感染的風險切除了尤某臀部的一個囊腫,光是清理出的膿液就有幾百毫升
尤某:在外面應該是沒有辦法能夠解決,一般人不肯幫你看。感覺(這裡)好像對我們沒有歧視,對我們都很好。
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通過關愛建立起了和吸毒人員間的信任關係,讓吸毒人員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使他們樹立起了重新生活的信心,其實,這也是國際上許多戒毒機構採用的做法。
倫敦中西北部戒毒康復中心是英國最大的專業戒毒康復機構之一,位於倫敦西5區的赫靈頓戒毒康復中心是其中一家。每天,上百名患者在這裡接受治療。對於新來者,如何在第一小時做好治療評估,並與之建立信任關係,是戒毒治療的關鍵。
艾瑪是這裡唯一一名接診並完成戒毒評估的專業人員
青少年毒品使用接待專業人員艾瑪:(我)非常包容他們,仔細聽他們的每一句話,不做任何評判。當他們再回來見我的時候,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這個中心目前一共有67名青少年在定期接受治療,其中44%的青年人同時使用多種毒品。
醫生的治療結果通過《治療結果描述》進入資料庫,16歲及以上的年輕人接受治療期間必須填寫
這些數據通過專業評估機構處理,為今後更多的患者提供治療依據。
在英國,「戒毒服務」被視為公共服務的一部分。除了依靠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吸毒的青少年也可以向社會購買服務。
赫靈頓社區戒毒康復中心全職員工菲諾拉:服務的目的就是從治療的第一時間重建人們的生活。
菲諾拉所服務的機構是一家非盈利機構,是這個康復中心的長期合作夥伴。菲諾拉的工作就是為患者組織一周5天的社交活動,和大家一起釣魚、打球、聚餐、喝茶。幾年前,菲諾拉曾是這裡的一名癮君子,而現在她正在大學讀社會服務專業。
英國國家毒品治療檢測系統顯示,2014年青少年戒毒人數下降到1萬9千人,比2008年減少了24%, 80%的人可以按照計劃完成治療,不再復發。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于禁毒工作十分重視,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近年隨著新興毒品的出現,也給我們的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很多製毒者在網絡就 可以查到製作毒品的技術,許多毒品在通過網絡進行傳播銷售;又比如,當前新型毒品的更新速度正在加快,一些原本不在限制、管控範圍內的原料也可以用來製作毒品。
面對這些新問題 我們需要用新的思維去應對新型毒品給我們的挑戰,重點加強在對網絡、物流以及相關原料的管控,通過多種手段有效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