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這些奶茶粉,跳跳糖、膠囊竟是新型毒品!千萬別碰...

2021-02-11 央視財經

多年來在中國政府的堅決打擊下,毒品蔓延問題在國內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近年,國內毒品品種有了新變化。自2000年以來海洛因等傳統毒品濫用人數呈逐年下降趨勢,而「搖頭丸」「K粉」等「新型合成毒品」在許多地區的公共娛樂場所有流行蔓延的趨勢,相對於傳統毒品,新型毒品的製作相對簡單、原料也更容易獲取.

2015年7月,南京市警方得到一條重要線索,江寧區一名姓楊的男子,聲稱在鎮江句容市有製毒工廠,並多次兜售自己加工的毒品。

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一大隊偵查員:製毒案件在我們南京來說是第一起,難點主要在於發現他的製毒工廠。

由於犯罪嫌疑人楊某有犯罪前科,具備一定的反偵察意識,這給警方的偵查帶來了不小的麻煩。經過三個多月的跟蹤偵查,警方終於鎖定了一片隱蔽的山區。

為了進入山裡,警方決定喬裝打扮,並從山背後進入了這片區域

可是偌大一座山上,究竟哪裡是製毒的窩點呢?警方在反覆暗中偵查後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舊房子。

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禁毒大隊偵查員:在這個山上,發現有三間瓦房原來是空置不用的,最近一段時間房主把它租出去了。製毒案件要求人贓俱獲。為了不打草驚蛇,警方一邊監視犯罪嫌疑人的動向,一邊耐心等待製毒工廠再次開工。11月18日,警方獲悉,犯罪嫌疑人的第二批原材料已經運進來,並開始了生產。

為了將這個製毒犯罪團夥一舉拿下,警方決定在19日凌晨突擊搗毀這個製毒窩點。然而此時卻突然出現了意外。

禁毒大隊偵查員:上了山之後我們發現情況不對,它裡面的一些工具,包括人員都已經轉移了。

短暫的沮喪過後,警方立刻投入到新的偵查中,順著犯罪嫌疑人留下的線索,不到24小時的時間,便鎖定了新的製毒窩點。

由於這個製毒窩點緊鄰池塘,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毀滅證據,警方決定等待對方車輛出貨時再進行攔截抓捕。當晚21點左右,犯罪嫌疑人的車輛準備下山,警方立刻在半路進行攔截。

犯罪嫌疑人楊某身上持有手槍。在抓捕的過程中,楊某一直激烈反抗,並試圖駕車逃離。經過激烈對抗,車上的三名犯罪嫌疑人終於被全部制服。警方立刻趕往製毒窩點進行抓捕。

警方當場抓獲李某、楊某等製販毒嫌疑人4名,繳獲毒品氯胺酮約12公斤、原料和半成品20公斤、自製火藥槍1支以及一批製毒器具設備。

警方在製毒窩點的現場繳獲了一批製毒器具設備

氯胺酮俗稱K粉,2004年7月,針對氯胺酮流失濫用迅速增長的情況,我國將氯胺酮原料藥和注射劑升級為一類精神藥品管理。由於氯胺酮價格相對較低,使得青少年成為了氯胺酮濫用的主體人群。在氯胺酮作用下,濫用者吸毒後產生幻覺妄想等精神障礙,從而導致傷人、自傷、毒駕肇事等惡性案件時有發生,嚴重危害公眾安全。

禁毒大隊偵查員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他們是計劃11月20日這批原材料生產完了之後,還要翻倍地再去買原材料進行生產。

在看守所裡,《經濟半小時》記者見到了在這起製毒案中負責製造毒品的技師李某。 

犯罪嫌疑人李某:無聊就在百度上面搜索,有時候它能搜到那種小帖子,教你製作冰毒。

《經濟半小時》記者:在以前是不是也接觸過這些化學原料?

李某:沒有,以前就是做木匠。

李某是初中畢業,過去從未做過類似的化學試驗。但是通過網絡,他不僅成為了這個製毒窩點的技師,而且短短幾個月便開始製造毒品。

就在南京警方抓捕製毒窩點時,重慶警方也從廣州警方處獲得一條線索:一名劉姓犯罪嫌疑人及其團夥正在重慶某地生產毒品。

重慶市警方立刻展開了偵查,最終確定了其主要活動範圍在重慶銅梁區境內一家化工廠裡

為了不打草驚蛇,重慶市警方一邊繼續展開偵查,一邊等待著抓捕的時機。

2016年4月10日,重慶市禁毒總隊接到重要情報,有大批貨物將從工廠轉移。警方立刻兵分三路,準備突襲這家工廠。

警方最先攔截到從工廠開出的貨車,其後備箱裡擺放著一個個看似普通的木箱和塑料桶。 

經過警方後來的化驗,這些木箱和塑料桶裡所裝的並非是標籤上的防腐阻燃助劑,而是製造毒品的原料——溴代苯丙酮。

警 方隨後在工廠門口抓獲了正要轉移的犯罪嫌疑人,並帶著工廠負責人一起查看了工廠的製毒設備和倉庫裡儲存的各種製毒原料。根據警方的審訊記錄,這家工廠過去 主要生產藥品,犯罪嫌疑人劉某聯繫了這家工廠,生產毒品原料,溴代苯丙酮和麻黃素。溴代苯丙酮是製造麻黃素的主要原料,而麻黃素則是製造冰毒的重要原料。

 

專案組在兩輛貨車和製毒窩點工廠內一共查獲溴代苯丙酮19噸、麻黃素300餘公斤,同時還查獲一批生產設備和工具。這是重慶市警方破獲的歷年來重慶市最大非法生產易製毒化學品案件。

在看守所裡,《經濟半小時》記者見到了這一製毒案件的主犯劉某。劉某為,碩士,專業為醫藥學。過去從事過新藥研發和貿易工作。

2014年,一個客戶從網絡論壇上給劉某提供了一張說明書,希望他按照配方生產一種化學品

劉某:大概看了一下,發覺他給的這個工藝和他想要的東西是兩回事,最後發現他要的是麻黃素。

根據《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麻黃素屬於第一類易製毒化學品,也就是管控最為嚴格的一類。從生產、購買到運輸銷售都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但是面對著高額的 利潤,劉某依然動了心。劉某先是找到了犯罪嫌疑人郭某,利用他的藥廠進行製毒活動。

劉某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為了掌握製造麻黃素和溴代苯丙酮的工藝, 他不僅通過網絡來與別人交流技術,也通過網絡平臺購買所需的原材料。

劉某:論壇、QQ群上面有上千人,他們都是在化工行業裡邊的,它就相當於一個大的平臺,你有需求,就會有人給你提供。

儘管國家對於易製毒化學品有著嚴格的管控條例,冰毒的製作原料溴代苯丙酮、麻黃素等都受到國家的嚴格管控,但是由於這類新型毒品大部分是通過人工合成的化學品,又被稱為實驗室毒品或者化學合成毒品,因此犯罪分子能夠利用化學方法,通過多種替代品來最終合成製毒所需的原料。

劉某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苯丙酮通過正常途徑就買不到,它就必須得通過私下的途徑,但是如果你不用苯丙酮,你用苯丙酮以前的東西自己製作,那就很好解決了。

新型毒品給毒品犯罪帶來新變化,也給禁毒工作帶來新挑戰。十多年前,國內毒品以鴉片、大麻等天然植物毒品為主,這些毒品種植地大多在境外,而近年流行的新型 毒品屬於合成毒品,製毒原料在境內就可以獲取,於是許多毒品犯罪分子開始自己在國內設置窩點生產毒品。與此同時,公安機關也沒有放鬆對販毒的打擊力度。

2015年7月,重慶市南川區公安局禁毒支隊獲得一個涉毒線索:一位鄧姓男子正在南川城區大肆販賣毒品麻古。

「麻古」實際上是一種冰毒片劑,外觀和搖頭丸相似,具有很強的成癮性

那麼鄧某販賣的毒品麻古又來自哪裡?

經過幾個月的偵查,專案組發現,鄧某的麻古來自雲南,與他一同販賣轉移毒品的還有嶽某、宗某,唐某、徐某等人。

重慶市南川區公安局禁毒支隊民警:由於交易方式隱蔽多變,警方始終無法鎖定交易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也就無法採取抓捕行動。2015年12月9日,警方獲悉,雲南那邊開始了新一輪送貨準備,警方緊急分組展開追蹤。

12月11日晚上21點,犯罪嫌疑人鄧某終於出現在了警方的視線中。

從監控視頻中看到,鄧某駕駛一輛黑色轎車停靠在路邊,另一名雲南籍犯罪嫌疑人拎著一包貨物快速走向黑色轎車

當雲南籍犯罪嫌疑人將貨物放入後備箱後,立刻同車上下來的另外一名同夥離開,路邊還有一名犯罪嫌疑人充當眼線。整個取貨過程只有短短幾十秒的時間。

警方判斷,鄧某取貨後應該會首先返回自己的住處。

果然,當晚21時40分左右,犯罪嫌疑人鄧某拎著箱子出現在了其中一個出租屋小區中。警方立刻對鄧某實施了抓捕,同時對四名雲南籍犯罪嫌疑人迅速同步實施了抓捕。

然而讓警方感到意外的是,房間裡並沒有找到毒品。就在警方有些疑惑時,第二把無人認領的車鑰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懷疑,毒品應該就藏在這輛車裡。

經過詳細搜查,警方終於在酒店地下車庫裡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第二輛車。

在汽車的後背箱中,警方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從雲南攜帶到重慶的毒品

警方在這輛汽車的後備箱中一共繳獲麻古37309.7克。加上從犯罪嫌疑人鄧某、雷某等人身上繳獲的麻古,共計45.8公斤。這也是重慶市歷年來一次性繳獲麻古最多的案件。

民警:從12月11日的上午開始稱量,一直稱量到12月12日的中午十二點左右,一共是二十幾個小時。

吸毒觸犯了國家的法律,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同時,吸食毒品也給吸毒人員自身、以及家庭帶來了的巨大痛苦,他們也是受害者,歧視他們會將他們進一步推進毒品的深淵,而幫助他們戒除毒癮,就有可能讓他們遠離毒品,重新樹立對生活的希望。

根據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提供的數據,2015年南京市警方破獲毒品案件2396起,同比提升71%;處理毒品犯罪嫌疑人2705人,同比提升63.4%。  

南京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支隊長紀聖智:我們主要通過本地吸販毒的網絡,打毒源的上家,爭取追查到幕後的毒梟和製販毒窩點。

儘管警方打擊毒品的力度在不斷加大,但是由於新型毒品不斷湧現,加上網絡等新興手段的發展,毒品蔓延形式十分嚴峻。

新型毒品的花樣越來越多,一些新型毒品甚至被包裝成奶茶粉,跳跳糖,膠囊,十分具有迷惑性

紀聖智:南京每年新增吸毒人員至少兩千人以上。一方面毒情形勢也比較嚴峻,二是青少年濫用合成毒品問題比較突出。我們目前查獲發現吸毒人員九成是35歲以下的青少年。

為了更好地打擊毒品犯罪行為,除了常規的打擊方式,近年來南京市警方也在積極探索新的整治手段。過去由於公安局強制戒毒隔離所,醫療資源有限,部分吸毒人員無法被強制隔離戒毒,只能依靠社區戒毒,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紀聖智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有的吸毒人員為了逃避打擊,故意自傷自殘,吞食異物,那麼就形成了放了抓,抓了放的怪圈。

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醫療中心便是在南京市公安局的大力推動下於2016年初掛牌成立,這也是江蘇省首個病殘吸毒人員收戒區。

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所長樓軍:今年1月6日運行以來,我們一共收戒了各類病殘吸毒人員389名。這些人長期在社會上恃病作案,在收戒的時候,都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對抗收戒,對抗管理的現象。

樓軍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這些病殘吸毒人員輕則辱罵管理人員,重則存在自殘現象,使得戒毒所存在醫療和安全的雙重壓力。

為了保障醫療中心的正常運營,這裡不僅配備了特勤等警力24小時監控,就連進出口也設置了防爆的安全門

同時這裡與南京市浦口醫院正式籤訂了對口醫療合作協議,由浦口醫院派醫護人員進駐,負責病殘吸毒人員的醫療救治。幾個月的時間裡,南京市病殘吸毒人員的收戒率從過去的50%左右提高到90%。

樓軍告訴《經濟半小時》記者,所有住院留觀的病殘吸毒人員,都能使用醫保卡,從而保證了他們就醫的透明性和合法性。而超出醫保的費用則由財政負責救濟補助。 

尤某今年55歲,20年吸毒史。患有愛滋病,今年5月,當他剛被送到這個醫療中心時,帶有嚴重的牴觸情緒。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今年6月初的一場手術,這讓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醫療中心的關懷。

醫護人員冒著被愛滋病感染的風險切除了尤某臀部的一個囊腫,光是清理出的膿液就有幾百毫升

尤某:在外面應該是沒有辦法能夠解決,一般人不肯幫你看。感覺(這裡)好像對我們沒有歧視,對我們都很好。

南京市強制隔離戒毒所通過關愛建立起了和吸毒人員間的信任關係,讓吸毒人員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使他們樹立起了重新生活的信心,其實,這也是國際上許多戒毒機構採用的做法。

倫敦中西北部戒毒康復中心是英國最大的專業戒毒康復機構之一,位於倫敦西5區的赫靈頓戒毒康復中心是其中一家。每天,上百名患者在這裡接受治療。對於新來者,如何在第一小時做好治療評估,並與之建立信任關係,是戒毒治療的關鍵。

艾瑪是這裡唯一一名接診並完成戒毒評估的專業人員

青少年毒品使用接待專業人員艾瑪:(我)非常包容他們,仔細聽他們的每一句話,不做任何評判。當他們再回來見我的時候,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這個中心目前一共有67名青少年在定期接受治療,其中44%的青年人同時使用多種毒品。

醫生的治療結果通過《治療結果描述》進入資料庫,16歲及以上的年輕人接受治療期間必須填寫

這些數據通過專業評估機構處理,為今後更多的患者提供治療依據。

在英國,「戒毒服務」被視為公共服務的一部分。除了依靠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吸毒的青少年也可以向社會購買服務。

赫靈頓社區戒毒康復中心全職員工菲諾拉:服務的目的就是從治療的第一時間重建人們的生活。

菲諾拉所服務的機構是一家非盈利機構,是這個康復中心的長期合作夥伴。菲諾拉的工作就是為患者組織一周5天的社交活動,和大家一起釣魚、打球、聚餐、喝茶。幾年前,菲諾拉曾是這裡的一名癮君子,而現在她正在大學讀社會服務專業。

英國國家毒品治療檢測系統顯示,2014年青少年戒毒人數下降到1萬9千人,比2008年減少了24%, 80%的人可以按照計劃完成治療,不再復發。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對于禁毒工作十分重視,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近年隨著新興毒品的出現,也給我們的禁毒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很多製毒者在網絡就 可以查到製作毒品的技術,許多毒品在通過網絡進行傳播銷售;又比如,當前新型毒品的更新速度正在加快,一些原本不在限制、管控範圍內的原料也可以用來製作毒品。

面對這些新問題 我們需要用新的思維去應對新型毒品給我們的挑戰,重點加強在對網絡、物流以及相關原料的管控,通過多種手段有效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濫。

相關焦點

  • 「奶茶」「跳跳糖」「浴鹽」「乾花」 警惕這些新型毒品
    這些其實都是毒品!》文內各種花花綠綠的藥丸、粉末,披著各式偽裝外衣,看起來似乎和我們印象中的毒品不太一樣,讀者們想知道的是,這些到底是不是全都是毒品?在我們杭州出現過嗎?一般都會在什麼場合出現?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找到了網絡流行的版本和內容,並聯繫了省公安廳禁毒總隊和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請他們對內容進行逐一核實辨認。
  • 從「奶茶」「巧克力」到「跳跳糖」:小心,新型毒品善偽裝
    從「奶茶」「巧克力」到「跳跳糖」:小心,新型毒品善偽裝 2020-04-14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毒品扮成奶茶、跳跳糖 新型毒品正潛伏蔓延
    新型毒品化身橙汁和跳跳糖 即衝即飲危害大2.「跳跳糖」4月23日下午4時許,九江市八裡湖公安分局禁毒大隊和官牌夾派出所在開發區某賓館聯合查處一起販毒案,繳獲新型毒品「跳跳糖」「橙汁」60餘包,k粉200餘克,抓獲鄧某、楊某兩名犯罪嫌疑人。4月23日上午8時許,八裡湖公安分局禁毒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稱,位於開發區的一賓館內有男子涉嫌吸毒。
  • 「彩虹煙」「奶茶包」「跳跳糖」...別裝了!
    「彩虹煙」「迷幻蘑菇」「神仙水」「奶茶包」「跳跳糖」……好聽的名字背後,是各種極具偽裝性、迷惑性的新型毒品!今天是第33個國際禁毒日,用RAP+手繪《新型毒品狂想曲》帶你揭開「毒面紗」!識毒、防毒、拒毒,多一人知道,少一份傷害。新型毒品狂想曲這些新型毒品都用哪種「外貌」來欺騙你?請看下面的圖片,認識它們的「偽裝」!
  • 奶茶粉、開心水、跳跳糖,這些是毒品名?還有一種叫「笑氣」
    奶茶粉、開心水、跳跳糖,這些是毒品名?還有一種叫「笑氣」也是目前不少癮君子的最愛,你都聽說嗎?安徽蕪湖,在今年禁毒日宣傳活動現場,攝影師看到警察蜀黍展示出目前查獲的社會比較流行的毒品樣品,其中有些還真是第一次聽說過,奶茶粉、開心水、跳跳糖,這些新型毒品迷惑性都很強,毒品效果持續性強,可以使人產生強烈的興奮感,不知疲憊,降低人的免疫能力,損害心臟、大腦、腎臟等器官導致死亡。
  • 「神仙水」、「眼藥水」、「跳跳糖」……別碰,有毒!
    近日一起大型網絡製售毒品案 受到網友廣泛關注 案件中涉及的一瓶看似普通的「眼藥水」 卻能讓人在幾秒鐘之內昏迷 據介紹,這其實是一種新型的毒品
  • 如果有人請你喝這種「茶葉」,千萬別碰!
    因這種毒品容易混在食物當中,青少年如交友不慎誤食毒品,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羅湖警方提醒市民,了解合成毒品的危害,減少好奇心理,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有人請你喝這種「茶」,也千萬別碰!酷愛喝茶的人們要小心了!
  • 止咳水、跳跳糖……這些新型毒品你知道嗎?
    8月18日上午,由清城區圖書館、清城區文化館聯合舉辦的《不讓毒品進我家》禁毒教育講座,走進龍塘鎮新莊社區,現場約60名新莊社區居民參加活動。現場小遊戲教小朋友學習識別毒品,加深對毒品種類的認識。在活動現場,禁毒宣傳講師通過鮮活的事例,講述了毒品的概念與種類,怎樣預防新型毒品、為什麼吸毒後容易上癮等,並教大家如何拒毒、防毒、如何預防吸毒等相關禁毒知識。現場小遊戲還教小朋友學習識別毒品,加深對毒品種類的認識。現場的小朋友說通過這次學習,了解到了很多有關毒品的知識。
  • 新型毒品,害慘了很多人,外出應酬千萬小心!(普法)
    下面這些新型毒品迷惑性很強,毒品效果持續時間較長,對吸毒人員極具誘惑力。遇到陌生人提供此類飲品,零食要仔細查看,加強防範,不要誤食誤用。更不要為陌生人攜帶、傳遞可疑物品。資料來源:平潭、大海旅遊人、警笛近年來,廣東陽江市海陵警方在海陵島一高檔公寓成功打掉一聚眾吸毒窩點,抓獲涉毒嫌疑人10人,現場繳獲K粉、奶茶新型毒品共40.03克及吸毒工具一批。
  • 「從來沒想到過奶茶、跳跳糖這種零食都有可能是毒品……」
    「從來沒想到過奶茶、跳跳糖這種零食都有可能是毒品, 在外面真的需要提高警惕性。」 「 大家喜歡喝奶茶嗎?如果有陌生人請你喝奶茶你會拒絕嗎? 」
  • 巧克力、跳跳糖、郵票:毒品正偽裝成零食的模樣,盯著你的孩子!
    孩子們經常玩的氣球、粉紅包裝的飲料、尋常可見的跳跳糖,竟然有可能是新型毒品!最近,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這些新型毒品的樣子讓人大吃一驚,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粉末狀,反倒成了再普通不過的飲料。
  • 毒品做成奶茶:警惕第三代毒品,就在你身邊
    (來源:華龍網)你以為是奶茶,其實它真的就是毒品!這種新型毒品,外表像奶茶,包裝也用奶茶袋,用開水一衝就能吸食。很多人麻痺大意,在一些娛樂場所,一不小心就當真奶茶喝下去了。真的很可怕。林娜一直是乖乖女,17歲就出國讀書,K粉、海洛因這些眾所周知的硬毒品,她從來不敢碰,甚至連菸酒都不碰,沒想到卻毀在笑氣上。(來源:新浪網)像笑氣、小樹枝、恰特草等「第三代毒品」,還沒有被國際禁毒公約管制,但其危害性一點都不比傳統毒品小。近年來它們大量被濫用,很多年輕人的大好前程,因此而被葬送。
  • 認識新型毒品,讓傷害遠離孩子
    > 來源 | 雲龍未檢色彩斑斕的「浴鹽」、美味可口的「跳跳糖」、濃鬱芬芳的「奶茶」、吞雲吐霧的「彩虹煙」
  • 跳跳糖、果凍……這些「零食」是毒品!三亞禁毒宣傳把好快遞物流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3日消息(記者 劉麗萍 實習生 符海燕)「這個真的是毒品嗎?看起來跟孩子吃的跳跳糖一樣呀!」「這麼多像零食的毒品,怎樣辨認呢?」……11月3日,三亞市吉陽區政法委聯合三亞市公安局吉陽分局到荔枝溝物流集散中心,開展物流寄遞企業毒品知識培訓及毒品大堵截檢查活動,在一堆「跳跳糖」「果凍」「奶茶粉」等新型毒品仿真模型面前,物流工作人員都好奇地詢問禁毒人員。禁毒工作人員現場展示了各類仿真毒品。
  • 這些「小熊餅乾」「奶茶」都是新型毒品,小心被套路……
    是「6.26國際禁毒日」嚴肅臉·jpeg提到毒品,不得不說它是極度害人的小妖精有的人年紀輕輕碰上毒品身體機能被無情暴擊戳圖查看真實故事↓↓↓毒品會運用「七十二變」來混淆你的視聽!下面小布教你練就「金睛火眼」以下這些看似普通的「跳跳糖」、「小餅乾」和看似新奇的「小樹枝」、「開心水」都是新型毒品,記得不要碰!
  • 薦讀 | 小小'郵票'竟是毒品!日常裡防不勝防的偽裝毒品!千萬別碰,危害極大!
    新型毒品LSD全名為麥角酸二乙基醯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簡稱LSD)是一種無色、無嗅、無味的液體,屬於半合成的生物鹼類物質,是一種強烈的精神類藥物。除了「郵票」平時常見的這些東西也可能是毒品偽裝的這些偽裝你能看出來嗎請警惕,千萬別碰
  • 毒品變身「跳跳糖」「奶茶」,青少年如何預防?
    原創 茶山政府官方平臺 茶山快訊色彩鮮豔的「小藥丸」偽裝的「跳跳糖」看著像「奶茶」的飲料……你根本想像不到毒品已經被偽裝成孩子們喜歡的樣子一旦誤服吸食危害極大近日,我鎮多所學校陸續迎來第一批、第二批學生返校隨著新型毒品花樣多出為進一步提高廣大師生們「識毒、防毒、禁毒」意識防止青少年被毒品漂亮的外衣所誘惑連日來
  • 警惕新型毒品蔓延!這些可愛小玩意都披著「毒面紗」
    毒品離我們到底有多近?「彩虹煙」「迷幻蘑菇」「神仙水」「奶茶包」「跳跳糖」……可愛好聽的名字背後,是各種極具偽裝性、迷惑性的新型毒品!揭開「毒面紗」,識毒、防毒、拒毒,多一人知道,少一份傷害。這種「郵票」千萬別碰境外流入,僅手指甲蓋三分之一大小,含在嘴裡就能「吸食」,致幻性是大麻等傳統毒品的數倍,價格相對較低,瞄準青少年,透過皮膚就能滲入人體……記者日前採訪了解到,一種名叫「郵票」的新型毒品悄然來襲。這種毒品怎樣被帶入國內?危害性多大?利益鏈幾何?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 這飲料有「毒」,新型毒品被假冒成飲料糖果,專門針對00後人群
    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件,毒販把毒品偽裝成飲料,並試圖在三亞市出售。飲料的名字是「咔哇潮飲」,聽起來無害,包裹很混亂,很容易把他誤認為是真正的飲料。事實上他添加了「γ(讀伽馬)-羥基丁酸」種新藥物,這些藥物非常容易上癮!
  • 小心陌生人遞過來的飲料,這些奶茶、咖啡、跳跳糖都「有毒」!
    今年11月,廣東警方打掉了一處聚眾吸毒的窩點,現場繳獲的新型毒品外觀就和「奶茶」一樣,非常具有欺騙性。 但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這些「奶茶」包裝粗糙,上面也沒有生產日期、成分說明和食用方法等標註。不過,如果喝了這種「奶茶」,就和服用搖頭丸一樣,會產生強烈的致幻效果。 除了偽裝成「奶茶」的毒品,還有一些被包裝成「跳跳糖」、「速溶咖啡」等小零食的毒品,同樣讓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