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
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
腦卒中的發病率正逐年上升
許多腦卒中患者都存在
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其中偏癱最為常見
如果在患病早期
進行有效的康復幹預
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縮減致殘概率
提升日常生活的質量水平
1 為什麼要在偏癱急性期進行康復治療?
偏癱是由於腦部疾患如腦卒中、腦外傷、腦腫瘤等導致的、以一側肢體隨意運動不全或完全喪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症候群。其中腦卒中導致的偏癱最為常見。
① 偏癱的患者大多在一瞬間出現難以適應的一側肢體的癱瘓,長年習慣的平衡、對稱性的運動感覺遭到了破壞,因此,患者從心理上、精神上、身體上均陷入了極端困難的狀態。
② 偏癱急性期大部分患側肢體呈弛緩狀態,此階段不僅不能運動,還會導致關節半脫位和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甚至由於長時間異常體位造成關節攣縮。
③ 偏癱患者因受肌張力分布異常、肢體控制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臥床時常出現一些錯誤姿勢,如不及時矯正,將給運動功能的改善帶來諸多困難。
2 偏癱急性期如何進行康復治療?
1 良肢位設計
良肢位是一種治療性體位,能減緩和對抗癱瘓肢體的痙攣。偏癱急性期患者使用良肢位,可減緩偏癱側肢體的攣縮、肌張力增高、肩關節半脫位、膝關節過伸展、髖關節外展外旋等併發症,為肢體運動功能的進一步康復打下良好基礎,是腦卒中病人早期康復的重要措施。
仰臥位
頭部放在枕頭上,面部朝向患側,枕頭高度適當,胸椎不得出現屈曲。病人臀部下方墊一個枕頭,使病人骨盆向前突,防止髖關節屈曲、外旋。
患側肩關節下方墊一個枕頭,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關節伸展,置於枕頭上,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中部各放一砂袋,防止髖關節外展、外旋。
患側在下方的側臥位
患側肩胛帶向前伸,肩關節屈曲,肘關節伸展,前臂旋後,腕關節背伸,手指伸展。患側下肢伸展,膝關節輕度屈曲。
健側下肢髖關節、膝關節屈曲,下面墊一枕頭,背部放一個枕頭,軀幹可依靠其上,取放鬆體位。
患側在上方的側臥位
患側上肢向前方伸出,肩關節屈曲約90°,下面用枕頭支持,健側上肢可自由擺放。患側下肢髖關節、膝關節屈曲,置於枕頭上。
健側下肢髖關節伸展,膝關節輕度屈曲,背部擠放一枕頭,使軀幹呈放鬆狀態。
2 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
為了預防關節攣縮並在早期使患者體會正常的運動感覺,促使運動功能改善,在臥床期進行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是非常必要的。
>>>>髖關節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
(1)一手將健側下肢充分屈曲,以固定骨盆,另一手下壓患側膝關節,使髖關節充分伸展。
(2)一手固定健側下肢維持伸展位,另一手保持患肢膝關節伸展,同時用肩部上扛動作完成髖關節屈曲,使股二頭肌得到牽拉。
(3)另一種牽拉股二頭肌的方法是:用沙袋固定健側下肢,治療者一手下壓膝關節維持伸展,另一手上抬足部使髖關節屈曲。
(4)健側下肢用沙袋固定,治療者用手託起足跟及膝關節下方做髖關節外展運動。
(5)下肢屈曲位,治療者一手託住小腿近端,另一手扶持足跟並向外側擺動完成髖關節內旋運動。
>>>>踝關節與足趾的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
(1)治療者一手固定患足踝關節上方,另一手握住患者的足跟,向前下方牽拉跟骨,同時用前臂抵住足底前外側緣,通過治療者身體重心前移,向下方施加壓力,使踝關節背曲。
(2)被動運動足趾時,治療者左手固定前腳掌,右手活動蹠趾關節和趾趾關節。
>>>>肩關節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
(1)弛緩期肩關節的被動活動範圍要控制在正常活動度的50%。
(2)肩關節活動度訓練,要首先充分活動肩胛胸廓關節,一手固定肱骨近端,另一手固定肩胛下角,被動地完成各方向運動。
>>>>手關節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
(1)手部諸關節均要做到全關節活動範圍的運動。
(2)腕關節背伸運動,一手固定腕關節,另一手扶持手掌部,做全關節活動範圍的運動。
(3)拇指屈曲、伸展,掌側外展,橈側外展,對指等,均要進行充分的運動。
(4)掌指關節被動運動時,治療者一手固定腕關節,另一手協助手指完成最大範圍的屈曲與伸展。
近年來
腦卒中發病率居高不下
並且呈上升趨勢
腦卒中後運動功能障礙
多表現為偏側肢體癱瘓
也是致殘的重要原因
儘早進行良肢位擺放
以及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
是提高康復療效的重要措施
【本文參考文獻】
於兌生. 偏癱康復治療技術圖解 [ M ] .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58-79.
於兌生, 惲曉平. 運動療法與作業療法 [ M ] .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467-487.
章薇. 早期康復幹預對老年急性期腦卒中偏癱患者上下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影響[J]. 臨床醫學工程, 2014, 000(005):637-638.
趙秀娟. 提高偏癱急性期患者良肢位使用率[J]. 中國衛生質量管理, 2011, 018(003):59-61,64.
高芸茹, 李寅潔. 偏癱急性期病人的康復治療與護理[J]. 全科護理, 2009, 000(002):139-140.
孫麗娜. 偏癱患者良肢位擺放和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護理體會[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4, 016(002):206-207.
毛忠南, 郭百海, 衡妍,等. 腦卒中患者急性期良肢位擺放和被動關節活動度維持訓練的常用方法[C]// 2011年甘肅省中醫藥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1.
編輯:石亞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