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下聯,實在太經典

2020-12-13 野趣de歷史

古時候,女子出嫁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外,還有好看好玩的比武招親,拋繡球等。不管怎樣,只要你是「有德有才」之人,就可以娶走名門閨秀,相信大家對「對聯」都非常的熟悉,每年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貼對聯,以求平安或者好運。而在古代,對聯可是考驗一個人是否有才的重要依據。比如宋朝有一女子,在即將出嫁的時候,就選擇了頗具才情的對聯招親的方式,她出了一個上聯,由對方男子出下聯,那麼結果如何呢?

據悉,對聯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可謂是相當的歷史悠久了。並且在此後的上千年發展中經久不衰,許多經典的對聯也都是在這個時候產生的。儘管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文人會圍坐在一起吟詩作對了,但是在古時候,對對聯可是一項人人都會基本技能和娛樂方式。並且它還代表了多種含義,有時候一副好的對聯,就可以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例如,有些女子就會通過對對聯的方式來挑選自己的如意郎君,而且這種方式在宋朝時還挺受歡迎的呢。

宋朝年間,在開封就有一女子,家境殷實,才貌出眾。由於當時的社會經濟比較繁榮,思想也比較開放,宋詞創作正值巔峰時期。因此,即使是女兒身的她,也被父親專門請來了私塾老師教她讀書認字,慢慢地也算成了一位才女。等這位才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時,她就希望自己能找一個有德有才的男人,最好能有共同語言,喜歡對對聯。於是她就在自家門前擺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希望有人看到之後,能對出令她滿意的下聯來。

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不少聽到這個消息的文人雅士都趕了過來。可是他們卻沒有一個人能對出讓姑娘滿意的下聯來,就在才女心灰意冷時,有一位風度翩翩的才子慕名而來,他聽說了富家小姐想要通過對對聯的方式招親,稍加一思考,就胸有成竹地對出了一副極為工整的下聯來,讓人看後更是直呼太經典了!而他給出的下聯即:「山間清風迎面來」,不得不說這兩句話加起來簡直就是一副天造地設的完美對聯,而這位才子也最終抱得美人歸,成就了一段佳話。

而更讓旁人羨煞的是,婚後的兩人生活得十分幸福,因為小姐本身生在大戶人家,自然也不用為了生計而發愁,而公子又是一個剛剛中了舉人的大才子,兩人平日裡吟詩作對,四處遊玩,好不快活。雖然這則故事的真假我們不好判斷,但從中還是能看出我國的對聯文化是多麼的發達,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聯更應該得到保護,好讓它能夠繼續傳承下去。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堪稱經典
    才女比對招親的消息如指縫漏沙一般不脛而走,一時間,城中自縊飽讀詩書的才子們都躍躍欲試,想以文會會這個才女,要是被才女看上,不僅有佳人相伴,亦能得到相當豐厚的彩禮,短短幾天,才女的府邸竟門庭若市。面對眾多來競選夫婿的才子們,才女氣若神閒,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意境清雅,盡顯才情。
  • 才女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給出這樣下聯,讓人佩服
    而這種形式放在古代,更多的是文人墨客之間的一種娛樂方式,把酒言歡,以詩助興,酒酣之際,不免互相「刁難」,出個對聯,活躍一下氣氛也是常有的事情,除此之外,很多的大家閨秀也會以對對聯的方式挑選自己的如意郎君。古往今來,善於對對聯的高手是層出不窮,比如我們熟知的鐵齒銅牙紀曉嵐,風流才子唐伯虎等等。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比文招親宋朝的民間,有一位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她的父親是一位財主,家財萬貫,但是沒什麼文化,所以就想著給女兒找一個有文化的夫婿,於是決定開一場比文招親,用一首對聯來尋找夫婿。
  • 美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網友機智對出下聯,姑娘羞紅臉
    美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網友機智對出下聯,姑娘羞紅臉古代人雖然不像現代人,有手機、電腦等各種各樣的娛樂工具,但他們的業餘生活也是非常豐富的。宋代的蘇東坡就非常喜歡對對聯,他的妹子蘇小妹作為一代才女,也很喜歡這一娛樂活動。「蘇小妹三戲秦觀」的故事中,這位才貌雙全的女子就是用對聯考驗自己的相公,可憐秦觀一個大才子,居然很難對出蘇小妹的對聯。可見對聯還是很難對得,要講究對仗,還要講究內涵。只講對仗的不是好對聯,只有內涵而根本不對仗的根本不能稱為對聯。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男子作下聯,才女:我嫁給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傳統更是源遠流長,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流傳千年的文化精華讓中華民族徜徉在文化的海洋中,盡享文化的魅力。而因為有著諸多的傳統文化,也讓中華民族在日常的生活與節日當中都體現出文化的氣息。
  • 乾隆下江南出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村姑巧對下聯竟成千古絕對
    明朝的唐伯虎在當時有第一才子之稱,他酷愛對聯,流傳出很多經典的對聯趣事。相傳唐伯虎在年輕的時候,曾從蘇州「流浪」來無錫來,做了一名小書童。於是唐伯虎去街上剃頭改裝,卻苦於身無分為。理髮師傅聽聞他喜歡吟詩作對,於是就請他為自己的理髮店寫一副對聯,這樣生意也會變得好起來。唐伯虎推辭不過,就寫了一個上聯:「長髮長髮長長發」。
  • 才女出上聯招親:玉葉金花一條根,放牛郎對出一下聯,結果呢?
    就對父親說,想根據自己的意願找一個有才華的男子,於是就想出了對聯招親一招。才子出下聯在招親大會上,才女根據自家藥房出了這麼一個上聯:玉葉金花一條根。聽到這裡,在場的男子都一頭霧水,沒人敢隨便上前。不過在場的不乏當地的才子,寒窗苦讀十幾年書。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女子出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下聯被路過的才子對出,堪稱妙對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詩詞歌賦,還有民間的梨園戲曲,以及在象牙塔中的國學經典和智慧語錄等等。但是在傳統文化中,對聯文化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成為文人墨客最喜愛的藝術形式。對聯和詩詞相似,都講究對仗和押韻,所以有一定的語法性,但是對聯更簡潔,可以說是詩詞的濃縮版。最早的對聯叫楹聯,是要桃木製成,隨後造紙術的發明和普及,對聯也逐漸用筆墨紙硯來代替,這也使得對聯傳承得更加久遠。
  • 才女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給出的下聯什麼
    除了文人雅士附庸風雅的時候會選擇做對子來陶冶情操之外,對聯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應用。就像在春節時期,清朝江南靖士在《春節》裡寫道:「街街飾彩家家撣,掃盡桃符換對聯。」對聯和人們的生活早就息息相關,不可分割。
  • 上聯「牛跑驢跑,跑不過馬」,大才子對出下聯,堪稱絕配!
    對聯文化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要對出一副精彩的對聯,在遣詞造句上要有十足的功夫,而且要熟練掌握對仗技巧和平仄調。平仄調很容易區分,現在的漢字都是四個讀音,一聲和二聲歸入平聲調,三聲和四聲歸入仄聲調。平仄協調就是指上聯中如果出現「平平仄仄平平仄」,那麼下聯要對出「仄仄平平仄仄平」,這樣才是標準的對仗。
  • 對聯招親才女出上聯:六尺綾羅,三尺纏身三尺墜,書生的下聯絕妙
    ,這也是古代才女經常用的辦法,今天我們說的故事就是跟這個有關的。所以這個小姐的婚事還是比較的困難的,後來因為深受才子佳人故事影響,這個小姐對於那些文人才子非常的仰慕,於是她決定對聯來招親。她的父親知道自己的姑娘終於考慮成親之後是非常的高興的,於是趕緊幫自己的女兒張羅,因為這個小姐本身就是非常的有才華的,所以這個事情一傳出很多才子都是躍躍欲試的,畢竟誰不想抱得美人歸呢?
  • 寡婦出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轎夫的下聯太經典
    尤其是在宋代,「詞」大行其道,所以湧現出了很多詞作大家,被譽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也曾將寂寞寫入了一副對聯中。上聯曰:「寂寞寒窗空守寡」,說的是一位女子年紀輕輕便守寡了,她獨坐在寒窗前感受著寂寞的思緒。此聯一出,當時竟無人能對得上來,一時間傳為了一段文學佳話。李清照為何總是描寫清冷、孤獨、寂寞呢?或許與其人生遭遇息息相關。
  • 才女出上聯:茶亦醉人何必酒,秀才對出精妙下聯,抱得美人歸!
    時光飛逝,一轉眼王小姐已出落成,一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了。王老爺卻又有了新的煩惱,那便是女兒已經到了出閣的年紀,但卻還沒找到合適的人家。他不求男方大富大貴,只求能讓女兒快樂便好。 王小姐見父親愁眉不展、憂心忡忡,便趕忙詢問原因,王老爺如實相告。王小姐樂了,笑著對父親說:「父親不必擔憂,女兒有一方法,可以幫自己快速找到合適的郎君,父親所需做的便是全力配合女兒。」
  • 上聯:「一撇一捺寫人生」,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且源遠流長,且對聯也是我國歷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對對聯不僅是才子騷客消遣作樂的一種方式,更重要的是可以考量學者的實力水平,故此,在我國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不勝數的經典對聯。
  • 才女徵婚出上聯:天字出頭是我夫,窮秀才對一下聯,抱得美人歸
    大家都知道紀曉嵐是清朝大學士、大才子,他對對聯更是一絕。紀曉嵐因長年在京城伴君為官,日子久了,不免思念家鄉,因此悶悶不樂。乾隆皇帝看出了紀曉嵐的心事,一日,散朝後,乾隆對紀曉嵐說:「愛卿這幾日氣色不好,朕出一上聯,猜猜。」
  • 寡婦上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年輕樵夫巧對下聯
    後來過了今年,鄰裡街坊經常給這名女子開導,於是她就寫了一副對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少女更妙」,並承諾說誰要是對出這幅上聯,就可以以身相許。    這副上聯其實是個拆字聯,上聯中的「長巾」組合在一起,剛好是一個「帳」字,後面的「女子」組合成一個「好」字,下聯必須也要合字,才是合乎語法的,其實並不好對。
  • 才女出上聯捉弄和尚:「面對面吃麵」,和尚的下聯讓女子羞愧難當
    才女出上聯捉弄和尚:「面對面吃麵」,和尚的下聯讓女子羞愧難當中國是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創造的文化數不勝數。有很多傳統文化也流傳了下來,比如戲曲文化,書法文化,當然還有對聯文化。對聯起源於五代十國,早期的對聯是刻在竹子上的,叫楹聯。
  • 乾隆上聯:鼠無大小皆稱老,難倒一群才子,紀曉嵐的下聯堪稱經典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文化寶藏,而對聯便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有趣的是,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皇帝,也是對對聯界的常客,此人便是乾隆皇帝,他用自己的智慧,為後世留下了不少經典的故事,經典的對聯。乾隆時期有一個著名的才子,此人名為紀曉嵐,是乾隆身邊的紅人,與和珅兩人經常相愛相殺,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正是因為如此,乾隆出遊的時候,總喜歡帶著他們二人,這才有了《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故事。
  • 才女出上聯:「天字出頭為我夫」,才子下聯讓人佩服
    而題目便是一句對聯,說的是「四面燈,單層紙,輝輝煌煌,照遍東西南北」,老先生一聽自然明白縣官是要考研他的才學,思考一會便說出了下聯為「一年學,八吊錢,辛辛苦苦,歷盡春夏秋冬」。別說鄭板橋心下叫好,就連我們也覺得下聯不但格律工整,而且字字心酸,隨後自然圓滿結局。除了名人用對子比試才學外,還有許多用對子選拔人才甚至選擇配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