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勇敢還是無奈

2021-02-08 半月談
  從「單獨二孩」到「全面二孩」,國家的政策紅利顯然點燃了部分家庭的生育熱情,不少女性「好了傷疤忘了疼」。當「不夠用」的產假帶來日常精力上的捉襟見肘,一些女性或顯性或隱性地放棄職業,選擇成為時間或短或長的「全職媽媽」。其間,有勇敢,更有無奈;有灑脫,亦有糾結。  在80後媽媽們的媽媽、奶奶一輩人看來,全職媽媽並不是個新鮮詞,她們那個年代的一些女人在家帶孩子似乎是正常現象。對她們而言,知識技能的欠缺、社會的不開放、不包容,都是外出工作的攔路虎。沒有一份正式工作的女性,回歸全職媽媽是理所當然。
  然而,時至當下,情況不同了,不少女性有知識有學歷有技能,找工作並不難,但她們也有不少人選擇或短或長的全職媽媽時光。對於她們而言,這只是生命中的「一個階段」「一種體驗」,儘管背後各有各的故事。  廣西南寧某事業單位的80後姑娘阿秋2014年底生下了兒子,由於家中沒有老人幫忙照料,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保姆,阿秋在休完5個月產假後沒有按時到原單位上班,最終辭職。她用這樣的方式暫時結束了工作,直到孩子1歲多時才重新找了一份工作。  在阿秋看來,小生命來到自己的生活中,應當珍惜。自己雖然給不了孩子更多財富或者更好的東西,但至少在他生命最初的一年、最需要照顧的時候,作為媽媽,自己給了他一整年時間的陪伴——這是最珍貴的禮物。  70後媽媽彤彤2014年3月生下了女兒,在經歷了爺爺照顧、保姆照顧、自己一天四趟上下班回家餵奶等種種嘗試後,她在女兒一歲半時選擇了辭職,專心回家帶孩子。對於一個從事醫藥銷售多年的女性,放棄人脈與客戶資源,一開始並不容易,她甚至多次感到糾結惋惜,但女兒對母親的依賴戰勝了她事業上的眷戀,彤彤在全職媽媽的道路上一天比一天開心。她說,自己暫時還沒有決定什麼時候覆出工作,也許是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也許是自己的心態、情緒、知識儲備調整得更好的時候……她甚至認為,全職媽媽的時光,也是自己賞給自己的「gap year」(間隔年),讓自己停下來、慢下來,重新思考認識自己,以便更好地出發。  北京85後媽媽小沙碩士畢業於北京一所名牌大學,2015年生孩子之前幹了六七年的律師。然而,最近她失業了,成為一名全職媽媽。為此,小沙既感到稍許懊惱,也對未來新的機遇充滿期待。她說,產假太過短暫,休完產假上班後有時會碰到女兒突然不舒服、哭鬧等突發狀況,一時難以適應寫字樓的快節奏。發生遲到或偶爾的翹班後,她遭遇了人事部門的隱性施壓。撐了幾個月後,小沙主動選擇了離職。

  一些全職媽媽或許在離職之初會感到自卑、糾結,最終變得坦然,這個過程因人而異,在權衡利弊、患得患失中,女性自身的職業認知也更清晰了。全職媽媽或隱忍、或光鮮,但如今她們都認同一點:女性要堅定自己的價值,不為外部議論所動,對孩子、對自己的投資,都不會浪費。


  說起全職媽媽,一些人首先想到的是這樣的女性:或許一天到晚圍著灶臺轉,幹的是家政和保潔的活兒,沒有經濟獨立,兩耳不聞窗外事,被時代的步伐甩下,與丈夫的眼界差距越來越大,最終被社會拋棄,甚至還可能引發家庭危機……不排除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然而,這不該是女性的悲哀。女性的家庭勞動得不到認可和回報,才是文明的汙點。
  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欽州市委書記肖鶯子曾和半月談記者聊起關於全職媽媽的話題。她認為,不能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全職媽媽。有些全職媽媽在管理家庭的同時,也在關注外界、學習新知識,還能為丈夫或家人的工作、事業出謀劃策。有些全職媽媽不僅出點子,也跟著家庭成員參加一些活動等,這一類全職媽媽往往更加注重自己的形象,經營家庭,經營孩子,更經營自我。還有一些全職媽媽在做一些顧問、烘焙、寫作、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兼職,雖然整日待在家中,親手為孩子做飯,確保孩子的安全,但並不影響掙錢,這些新時代女性正在創造「新式全職媽媽」。  南寧80後姑娘麥子是個家境優越的辣媽,2014年4月生下女兒後,她不僅未再工作,還一直用著價格不菲的「月嫂」。麥子是一名「海歸」,知識不少,技能不低,她的思想也更加前衛開放,並不認為全職媽媽低人一等。由於經濟上相對寬裕,還有保姆照顧女兒,麥子經常在照料女兒飲食起居、早教之外,健身、旅遊……生活倒也豐富多彩。  同時,不得不承認,有相當大比例的全職媽媽所在的家庭經濟能力一般,她們回歸家庭只是因為社會與工作單位無法提供更充足的育兒時間或者更彈性的時間規劃,導致女性在家庭與事業的天平上失去了平衡,無奈之下選擇離職成為全職媽媽,她們心中還存有對家庭收入減少、個人機會喪失等方面的擔憂。

  國家「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後,各地相繼出臺了本地區的細則、新規。如在廣西,女性的產假增加了50天,也延長了男性的陪產假。然而,有過育兒經歷的人都知道,產假的延長「治標不治本」,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的早期階段,媽媽更需要彈性的作息制度、用人單位的寬容,她們更害怕打著關愛名義的「排擠」與「歧視」……


  有調查顯示,全職媽媽和老人已成為一般家庭生育二孩的帶娃主力軍,不少女性在生育二孩後選擇或短或長的全職媽媽階段,回歸家庭撫育孩子,有人「想清楚了很灑脫」;也有人「被逼無奈很糾結」,沒有了經濟獨立,總會覺得生活的狀態不再那麼體面。  生而不養,肯定不是好的父母。如何讓全職媽媽更體面地養育孩子,讓職場媽媽更從容,需要社會大環境、單位小環境、家庭及個人的共同努力。  採訪中,不少獨立女性認為,全職媽媽絕不等於全職保姆,母親即使不工作也不能在家成天和孩子黏在一起,因為孩子的成長、獨立需要適當的空間,母親首先把自己活精彩了,才可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全職媽媽畢竟還是少數,大部分女人有了孩子仍需工作,全職媽媽經歷了「全職」階段後很多人也需要重返職場。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後的就業問題,要得到區別於男性的更細節化的政策,比如為哺乳期女性提供更舒適的工作空間、更靈活的工勤時間安排;為媽媽職工提供為了孩子「喘息」的機會等。政府應當為女性提供更多便利,讓媽媽更體面地養育孩子,讓女性無後顧之憂地工作,這才是社會文明進步應有的結果。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

記者:張 鶯

相關焦點

  • 伊能靜又被網友罵上熱搜,「全職媽媽」的勇敢,值得被所有人尊重
    不得不說伊能靜選擇回歸家庭,做家庭主婦真的很勇敢。她做出了許多女性都不敢做出的選擇。但也是因為如此,伊能靜也被網友們罵上熱搜,因為他們覺得伊能靜作為公眾人物不應該帶頭做全職媽媽,應該鼓勵女性有自己的事業,這條微博也引起了許多人的思考和反應。但是喜歡她的粉絲們都覺得非常的可惜。
  • 社會真的給全職媽媽壓力太大了
    直到馬上預產期了老媽從老家過來,老媽來的第十天我就生了,做完月子我就正式的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寶貝三個月了說到全職媽媽,人們對其褒貶不一,有段時間網上很火的一個視頻,兩個(小鮮肉)在輪番說著全職媽媽在不同人眼裡的樣子,無論是在孩子眼裡脾氣暴躁的媽媽,還是老公眼裡常因雞毛蒜皮的小事小題大做的神經病,以及外人眼裡在享福
  • 《82年生的金智英》:歲月靜好,只是全職媽媽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金智英的媽媽也曾因為無奈放棄自己的理放棄自己,是不得已的妥協智英的姑姑說:「智英啊,也得打扮打扮,女人要美。」但是在她成為一名全職媽媽時,就似乎不在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有多少全職媽媽和她一樣?其實也想像從前一樣,梳著平整美好的髮型,穿著得體的衣服,細緻的妝容,自信的微笑。可是別人會說,「別燙頭,對孩子不好。」「你這個裙子不方便抱孩子啊。」「都當媽了,化什麼妝?」
  • 一個全職媽媽的自白
    我敢確定此時還有很多全職媽媽還在哄孩子的路上。 網上說「全職媽媽是孤獨的」,是的,對於我這種在這個城市連朋友都沒有幾個的人更加孤獨。早上起來,幾乎都會堅持和老公一起出門,否則一整天都找不到出門的理由了。但是出門之後去哪?在老公公司附近轉轉,偶爾遇到帶孩子的媽媽總是能找到話題聊上半小時。「孩子多大?吃母乳嗎?多重了啊?哎喲,這小手好胖哦!」
  • 全職媽媽有罪嗎?
    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做選擇,而我,在上班和帶娃之間選擇了做全職媽媽。大學畢業工作兩年的我,在26歲的年紀結了婚,婚後很快懷孕、生娃。然後就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生活。一個神奇的小生命,從在肚子裡到降生到慢慢長大,充滿了驚喜,這是一個全職媽媽所有的快樂,也是所有的治癒。但是,如果不是無可奈何,誰又願意成為一個全職媽媽?各種短視頻平臺上都有活躍的寶媽,事業家庭兩不誤,好像真的是一個女超人。這個時候真的有點否定自己,每天邋裡邋遢,還感覺哪裡都做不好。直到看到一個寶媽的評論,是和我一樣的境地,後面都是同為全職媽媽的贊同之聲。
  • 「做全職媽媽後,老公發豐厚年薪給我。」最硬氣全職媽媽曝光經驗
    前有《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後有《三十而已》顧佳,還有更古早的林品如,全職媽媽/太太,每次被戲劇包裝後,婚姻生活都非常「精彩」,一地雞毛,一盆狗血,令看者唏噓,身處其中者尷尬。但其實,這些年影視劇還是有所改變,對全職媽媽形象的塑造進步了一點點。
  • 全職媽媽,加油!
    對於全職媽媽來說相信只要不放棄,不斷學習提升自己,一切都會好起來,全職媽媽們,一起加油!      小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的太慢,因為急著長大;長大了總覺得時間過的太快,因為不想變老。其實,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或許只是我們自己有時候用一種不公平的態度去評價它而已。
  • 職場英語: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
    有了孩子後,職場女性往往面臨著一個重大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這兩種選擇都會給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事實上,她們完全可以做一位「在家辦公的媽媽」。各位僱主需要清楚,想做出一番事業的職業女性總是幹勁十足,這與她們在哪裡辦公沒有任何關係。
  • 這部反應全職媽媽真實生存現狀的劇,為何這麼遭人恨?
    這一集主演是白百何,講述了一位被生活困住的全職媽媽的故事。我自己也是全職媽媽,所以我很喜歡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於是我第一時間打開看了,但看了5分鐘,我就覺得有些說不出的奇怪。白百合飾演的全職媽媽沒有名字,為了敘述方便我們就叫她白媽,白媽和丈夫結婚12年了,有兩個孩子。孩子出生前白媽是個編輯,有了孩子後她就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如今兩個孩子都已經上學了,但是白媽也沒有選擇出去工作。
  • 林志穎老婆穿破洞褲,被婆婆說「不禮貌」:全職媽媽有多自卑?
    陳若儀無奈說,我沒有帶正式的衣服。林媽媽毫不客氣,「來我們家裡還是不要穿這個短褲,不禮貌。」實在看不過去了,林媽媽,您自己穿的還是低齡衣服,露得好像也不少吧?如果在家裡吃飯也要正裝要求的話,小志穿的好像也就是普通短袖而已啊。
  • 日本的全職媽媽,和中國的全職媽媽差別有多大?看看日常就懂了
    但是,成為了全職媽媽之後的女性也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基本上每天都圍繞著孩子轉,很少有自己空閒的時間。很多人都說全職媽媽是一個幸福的「職業」,每天風吹不著,雨淋不到,就哄個孩子收拾收拾房子能有多累?
  • 很多女性加入全職媽媽陣營,難道是娃沒人帶?背後的心酸更現實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選擇在家裡面當全職媽媽,在很多人眼中,全職媽媽是一個非常輕鬆的事情,拿著老公的錢,每天照顧一下孩子就可以到處閒逛。但如果要是真那麼簡單,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全職媽媽在抱怨,難道她們只是在「無病呻吟」?很多人都沒有真正去了解帶孩子的辛苦,很多家長都是在家自己帶孩子的,這裡面的心酸也只有她們自己知道。
  • 在法國,全職媽媽國家發津貼;在中國,全職媽媽過勞死
    在日本,老婆全職在家,老公稅金減免;在美國,家庭主婦是一項職業;在德國,國家發薪水,丈夫享受優惠;在法國,全職媽媽們津貼到位;在義大利,政府讓你沒有後顧之憂
  • 女人在成為全職媽媽以後……
    全職媽媽 1、 每一個女人在生了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多了一個名字:誰誰誰的媽媽。 好像就成為了孩子的附屬品一樣,如果辭職當起了全職媽媽,尤其是在孩子出生後的頭三年裡,需要一個人包攬家裡的所有大小事情,除了不出去工作之外,其他事情都是媽媽一個人的。
  • 白百何演繹全職媽媽,被生活困住,迷失自我
    你是全職媽媽嗎?你有過在夜深人靜獨自清醒的時候嗎?《聽見她說》第3集《失眠人的夢》,白百何就飾演了一名夜越深越清醒的有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尤其是當她在陽臺上看著那顆窗外的樹傾訴的時候,怏怏的,表情和神情很是無奈。她一會兒說這一會兒說那,念頭一個接著一個,思緒萬千。就如臺詞說的一樣,她沒有辦法讓她的念頭停下來。這些念頭裡,沒有一個是和自己有關的,全是別人。讓她焦頭爛額。說著說著說道她曾經做的一個夢,她在一顆樹下挖了一個坑,親手埋葬自己。
  • 【歆媽推薦4】全職媽媽VS職場媽媽,誰更累?
    我屬於半全職吧,因為我還有婆婆幫忙帶,我不用做家務,就在婆婆做飯的時候幫忙帶帶娃,但是我還是感覺很累。產假裡,我算全職媽媽,那段時間真心很累,孩子還小,一個人帶,每次要等她睡的時候我才能做點家務。尤其是到了吃飯的點她就會不老實,做個飯都要開火關火很多次才能吃上飯,有時候真的會很不耐煩,很委屈。產假結束,恢復上班後,頓時覺得輕鬆了不少,雖然每天從家裡、公司來回兩趟的跑,不過比起全職媽媽來說,覺得不那麼累,也挺開心的,回家看看孩子,工作上的煩惱都沒了。
  • 做全職媽媽好嗎,是幸福還是累?婚姻專家這樣告訴你
    原創:唐英說愛不知不覺又近年關,不少女性網友諮詢,做全職媽媽好嗎,婚姻中的全職媽媽是幸福還是累?有的人甚至覺得在外面漂泊累了,明年不想再出來工作了,回家過年時,父母又得催婚,乾脆結婚做全職媽媽算了。女性是否可以做全職媽媽,婚姻專家覺得要考慮以下兩個重要因素。一是彼此深愛,男的經濟能力好,女性自願做全職媽媽。通過一段戀愛,建立深厚感情走進婚姻的,基本上在婚前就討論好了婚後的規劃。
  • 全職媽媽值多少錢?
    當年我也懷著無限憧憬躋身全職媽媽行列,「給孩子最好的照顧和陪伴」是我的原動力。雖然比上班辛苦百倍,但我依然覺得很有價值。可現實卻給了我一記重重的耳光。在我糾正兒子算術題的錯誤時,他竟然充滿懷疑:「媽媽,你不懂的,還是等爸爸回來再說吧。」
  • 90後全職媽媽沒收入,擔心無法維持生活?85後職場媽媽建議很中肯
    執筆:七月定稿:七月近年來年輕寶媽全職寶媽在家的比例逐漸上升。在全職媽媽大軍中,90後明顯要高於其他人群,特別是95後,更是高達82%。有些全職媽媽是因為不想上班,心甘情願在家照顧孩子,而有些則是被逼無奈,由於沒人幫忙照顧,為了孩子只能拋棄工作,選擇全職在家。不過不管是由於什麼原因,除非是家庭條件特別好的家庭,不然全職媽媽在家就代表沒有收入,對此寶媽們也並非沒有壓力,只不過是不知道該如何解決而已。
  • 無憂無慮的全職媽媽,真的存在嗎?
    「全職媽媽」,你還好嗎? 為什麼會在文章開頭拋出這句問候?「全職媽媽」做著一份7X24小時無休,兼顧廚師、清潔工、育兒嫂、會計等內容的複雜工作,無論技術含量,還是社會價值都遠高於其他職業,為什麼還是存在很多人無法理性的看待「全職媽媽」呢? 研究生辭職成為「全職媽媽」就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 普普通通的「全職媽媽」也會被看成在家閒著伸手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