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常念金剛經中的這四句偈,可以檢驗自己會不會悟道

2020-12-13 白衣居士念佛

佛教的經典,有了義教和不了義教,學佛的宗旨是: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如今的時代,去佛甚遠,修習佛法,關鍵是要走一條正確的道路。

佛說愚痴之人沒有擇法之眼,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善知識;所以學習佛法,最好的捷徑就是讀誦佛教的經典,能夠依教奉行,就會少走彎路,就能夠有所得甚至能夠悟道證道。

《金剛經》在所有的佛教經典中屬於大乘了義經典,在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千餘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因金剛經而得感應,因金剛經而悟道。

佛在經剛經中多次強調,若有人能夠受持金剛經,乃至念誦金剛經中的四句偈,就會有莫大的功德,獲福無量,如來是如語者,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學佛之人能夠虔誠地念誦金剛經乃至四句偈,即使不會悟道,也不定會有所得,受益無窮。

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句話告訴我們,凡是你有什麼境界,都是虛妄的,都是假的,你要明白,學佛是為了破除我們的迷執,看清世界的本質和真相,心經告訴我們,「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凡是你覺得有所得,有境界,內心很受用,就落在虛妄不實的境界上了。

我們學佛是為了見佛,能夠達到佛的境界;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悟了」,有自己的心得,但到底正確不正確,就可以拿這一句話來考證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凡是你修得起來的,有個境界,有個神通,這些都是虛妄的,能夠見到「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相非相」,才是這個世界的本相?這一句只能靠大家自己去體會,自己去悟了。

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人生的一切都是有為法,都是我們自己一心一念一言一行的造作。人世間的一切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是人類的共業,都是有為法,在宇宙的時空中,也都是夢幻泡影,終有一天也會化作歷史的塵埃。

我們都說人生如夢,幾十年的時間,不過是過眼煙雲,我們能夠得到什麼又能夠留下什麼,但是明明知道那是自欺欺人,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那裡追逐著,奢求著,把人世間的浮華,看做生命的真實,緊緊抓住不放,得不到,痛苦煩惱,得到了,高興得意,以為人生有多了不起,卻不知道人生的一切都是時間的敗者,我們連生命都留不住,那些浮名浮利又怎麼能靠得住?

世間的有為法,雖然如夢如幻,如露亦如電,但存在時,並不是空的假的,就像夢一樣,做夢的時候未必就是假的,只有夢醒了,你才知道是假的,雨露閃電存在雖然短暫,可是也真是的存在過,雖然人生如夢,也不要遊戲人生,認真過好每一天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三、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這句話告訴我們,學佛不是迷信,不要以為寺廟大殿中佛像就是佛,那是佛像,我們虔誠地跪拜並沒有錯,但是認為那就是佛,能保佑你升官發財,心想事成那就錯了。

學佛修行的人,有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境界,如果在靜定中看到拿到佛的形象,或者耳邊聽到念佛的聲音,你認為是真實的,那就是「人行邪道」,認識不清,就會「走火入魔」了。

我們念佛拜佛,就是「因我禮汝」,一切都是自己的造作,沒有我也就不會有佛。

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除去我執,人在任何時候都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有了我,就有了你,有了他,有了眾生,就有了這個世間的一切,然後在那裡造業,自私,貪婪,想把一切據為己有,總想著高人一等,這就是人性。

人無論學佛與否,能夠在任何的環境中做到無我,能夠犧牲自己,利益別人都是了不起的修養,學佛是道德的成就,是犧牲自己利益天下眾生的人,真能夠做到無我相,就是修行的成功。

一個人能夠做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會明了眾生平等,就會以慈悲為懷的博大精神,去做救世利人的事業。

金剛經中四句偈很多,到底是哪一句,大家都可以去研究,能夠念誦參究,即使不能悟道,也會得到大的利益,最好能夠背誦金剛經,誠有不可思議處。

我是白衣居士念佛,感恩閱讀與分享!

念一句佛號,結一世佛緣!祝願大家六時吉祥,一切如意!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原文:「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廟:不是佛教專有的,原產自中國,是用來安放祖先牌位的,禮記中有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的說法。佛教傳入中國就用了廟這個詞。
  • 《金剛經》釋疑:念金剛經能增加福報嗎
    念金剛經是能增加福報的,因為金剛經本身就是一部重要經典,它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因此念金剛經是能獲得很多福報的。其實念金剛經不但能增加福報,也能獲得其它好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消除煩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版)(恭誦版上)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法會因由分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 多念金剛經養純陽之氣
    瘟疫是看不見的,但是會傳染,可見它們又是好像有生命。這就是極其陰的陰氣的生命。道教送瘟疫,都要用到火,火可以化解這些陰氣,所以今年大家多點有火的燈。第二個,就是多念金剛經,金剛經的極其陽氣,可以化解這些陰氣。所以今年除了多點燈,一定多念金剛經。極其陰的,殺傷力就很厲害。人是半陽半陰。極其陰的眾生進來,會抽走人的陽氣,也就是精氣神。所以要念金剛經。家裡的佛龕可以供一本金剛經。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心定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法會因由分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
  • 佛教:金剛經中的這一句話,是我們修行的核心,一定要記住
    《金剛經》又被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的大乘經典,在中國的文化史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不知道有多少歷史名人都與金剛經有著不解之緣,背誦金剛經,書寫金剛經。所以念誦金剛經就會得大智慧,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剛經,念誦金剛經,有的人因為金剛經得到感應,有的人因為念誦金剛經而悟道成道。
  • 《金剛經》中的4個四句偈,只要多讀,能得無量福德!
    有些人為了增加自己的知識,有的人則用來打發無聊的時光。不管目的如何,只要一個人肯讀書,能讀書,那麼他就一定會有收穫。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道理。有人愛看佛經,但是覺得佛經深奧難懂,於是有的人說,看佛經講究一個根性。由於覺得自己根性差,才讀不懂佛經。於是,有的人就說,你若與佛經擦肩而過,是因為與它無緣。但是到底是不是無緣,人們沒有那麼大的智慧,弄不懂這一點。
  • 經典讀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 佛教中「卍」字是什麼意思?
    在《十地經論》第十二卷說,釋迦菩薩在未成佛時,胸臆間即有功德莊嚴金剛卍字相。這就是一般所說的胸臆功德相。但是在《方廣大莊嚴經》卷三,說佛的頭髮也有五個卍字相。在《有部毗奈耶雜事》第二十九卷,說佛的腰間也有卍字相。『卍』僅是符號,而不是文字。它是表示吉祥無比,稱為吉祥海雲,又稱吉祥喜旋。因此,在《大般若經》第三百八十一卷說:佛的手足及胸臆之前都有吉祥喜旋,以表佛的功德。
  • 念這四句偈能治眼睛的病(宣化上人)
    總有這麼一種毛病,這叫眸子眊焉。眊,就是看什麼也不清楚,有一種障礙似的。為什麼?這就因為心裡不正,盡有一些邪知邪見,這是一點;或者喝酒喝多了,也會把眼睛喝壞;或者好色,貪色貪多了,也會把眼睛壞了;又或者你火大了,也會把眼睛壞了。總之,有種種的原因。有那麼個笑話說:「這個人啊,他眼睛好,怎麼好法呢?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恭誦版,女聲)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 譯法會因由分第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 【梵唄祈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一相無相分第九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
  • 誦讀「金剛經」有大福報,如何快速背下金剛經和誦讀金剛經的好處
    當我們將此稀有的功德經成佛之經背誦下來之時,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真正的稀有的佛塔,凡所見聞念觸的各類眾生因此而得到解脫。當我們把金剛經持誦熟透至背誦自如時,就不要念誦取快取多為勝了,那是初誦時的要求。誦熟透後每天念一到三部就夠了,就要把時間拿出來多打坐入金剛定了,反觀自心,無相無住當下即入金剛定,再善加保任,日常生活力求綿綿不絕,會體悟到佛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四句偈的教導,真修行真受用!
  • 佛教:《金剛經》中的五大名句,越讀越開悟!
    《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意思是,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金剛經是佛教裡非常重要的經典,是一部般若智慧經。它和《心經》一樣,為大乘般若品的經典。如今社會上流傳的版本以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居多。
  • 《金剛經》常識:金剛經什麼人不能念
    而且,在佛學的智慧中,眾生本就是平等的,是沒有區別的。要是修持金剛經,自然是什麼人都是可以的。念誦金剛經儘管是沒有什麼人的區別的,但是大家如果是想要更加深入領會金剛經的智慧,自然是要一直堅持念誦,也要多去念誦。金剛經雖然是很好的智慧,這也不是說大家只要一看就能明白的,而是要一直堅持去念,用心去念,自己才會明白金剛經真正的智慧的。
  • 念心經的正確方式:這樣念才有用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文字最短少,詮理最深奧微妙的經典。僅以二百六十個字,濃縮了六百卷大般若經的要義,攝盡了釋遵二十二年般若談的精華,即闡明宇宙人生緣起性空的原理,同時顯示般若真空妙理的體用與功能:實是般若的核心,佛法的心要!常誦心經有什麼好處呢?
  • 佛經中真正的破地獄偈是這八句話,沒聽說過吧
    ——《四童子三昧經》(墨按:這個才是真正的破地獄偈,持誦感應十分強烈。)舍利弗言:「不可思議!如來常以如實而化眾生。如是實義,多文廣義,利根眾生乃可修之,鈍根眾生難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鈍根得入是諦?」佛言:「令彼鈍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實諦。一切佛法,攝在一四偈中。」舍利弗言:「云何一四句偈?願為說之。」